一种利用平行动力学拆分合成面手性[2.2]环蕃吡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10天前  17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平行动力学拆分合成面手性[2.2]环蕃吡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动力学拆分是从外消旋原料中制备光学纯化合物最经典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然而,利用该方法所得到的光学纯产物的收率上限仅为50%,且多数产物的光学纯度会随着其收率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利用平行动力学拆分即在kr反应体系基础上选择性地以相近的反应速率移除反应活性较低的对映体,从而显著提高kr反应的效率。在平行动力学拆分的策略中,化学发散型的pkr反应报道较为有限,例如,brooks课题组在1987年报道了一种开创性的化学发散pkr反应,其中外消旋多环酮酯在baker’s yeast的催化下转化为对映体纯的羟基酯和非手性酮化合物。2001年,vedejs课题组公开了一种通过酶和手性膦共催化的对映选择性酰化反应,实现了外消旋仲醇的化学发散型pkr反应。tanaka课题组在2006年报道了外消旋炔醛底物过渡跨金属催化、构型导向的分子间/分子内环化反应。bode课题组在2016年巧妙地采用了流动化学技术,通过与两种再生手性树脂的对映选择性酰化反应对仲胺进行pkr。最近,terada课题组使用单一有机小分子手性磷酸催化剂,通过立体选择性sn2/e2反应来实现二茂基醚的对映选择性pkr。目前,利用nhc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通过化学发散型平行动力学拆分实现面手性[2.2]环蕃吡啶/内酰胺类类化合物的合成还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合成出一类结构新颖、底物普适性好和高对映选择性的面手性[2.2]环蕃吡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本发明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如下述通式表示:

3、

4、其中,r1为苯基、取代苯基或噻吩,r2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2-吡啶基,氰基,氯原子,a环的r3为氢、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基,b环的r4为氢或甲氧基。

5、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如下述通式(2)表示:

6、

7、其中,r1为苯基、取代苯基、噻吩、呋喃或烷基,r2为氢或对甲苯磺酰基,r3为三氟甲磺酰基,氰基,氯原子,羟基,3-苄基噁唑,a环的r4为氢、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基,b环的r5为氢或甲氧基。

8、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

9、所述卤原子为氟、氯或溴。

10、所述a环的r2取代基为4位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b环的r3取代基为1位甲氧基。

11、反应通式如下:

12、

13、所述的反应底物面手性酮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14、合成路线1

15、

16、合成路线2

17、

18、合成路线3

19、

20、合成路线4

21、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简单结构单元的反应物分子取代面手性酮亚胺、苯丙炔酯和肉桂酸酯在同一氮杂环卡宾的催化下,高效的制备了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和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并具有底物普适性好、优异的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下述通式表示:

2.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下述通式(2)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卤原子为氟、氯或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原子为氟、氯或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a环的r2取代基为4位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b环的r3取代基为1位甲氧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a环的r2取代基为4位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b环的r3取代基为1位甲氧基。

9.一种所述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或者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通式及过程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类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或者一类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反应底物面手性酮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平行动力学拆分合成面手性[2.2]环蕃吡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化合物结构通式为R1为苯基、取代苯基或噻吩,R2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2‑吡啶基,氰基,氯原子,A环的R3为氢、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异丙氧基,B环的R4为氢或甲氧基;B环的R5为氢或甲氧基。具有简单结构单元的反应物分子取代面手性酮亚胺、苯丙炔酯和肉桂酸酯在同一氮杂环卡宾的催化下,高效的制备了面手性[2.2]环蕃吡啶类化合物和面手性[2.2]环蕃内酰胺类化合物,并具有底物普适性好、优异的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停停,刘倩,滕鹍鹏,金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