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1天前  15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是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主要指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其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支撑结构,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工程用料正常的堆积和铺设。

3、公开号为cn214328788u的专利文件一种水利建设用防冲堤坝保护装置当水位上升时,河水将挤压支撑板,使支撑板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同时河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连接箱内,然后河水挤压活塞移动,进一步通过活塞带动推板移动,使推板挤压支撑板,可抵消一部分支撑板受到的河水的冲击力,进而保护支撑板,进一步保护坝体,同时河水也将通过出水管排出连接箱,出水管的管口直径小于进水管的管口直径,此种设置能够保证活塞产生移动,进一步使推板能够一直推动支撑板。

4、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现有防冲堤坝保护装置在抵抗河水冲击时,主要由活塞、弹簧、推板形成支撑主体,使支撑板抵抗冲击力,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采用纯粹的机械支撑结构,容易受到河水携带的污泥、垃圾造成运动干涉,从而降低抗冲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防冲堤坝保护装置主要由活塞、弹簧、推板形成支撑主体,使支撑板抵抗冲击力,容易受到河水携带的污泥、垃圾造成运动干涉,从而降低抗冲击效果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通过在防护体的一侧成型多个支撑托,使堤岸加固土层上的泥土穿过防护体延伸至支撑托,并在支撑托内栽种水草,在水流流经多个支撑托上的水草时,由水草的茎叶进行抗冲击工作,可以保证防护体的使用寿命。

2、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包括防护体、支撑托和堤岸加固土层,支撑托设置有多个;

4、堤岸加固土层设置于防护体的一侧;

5、其中,多个所述支撑托分别与堤岸加固土层位于防护体的两侧,且多个所述支撑托均与防护体浇筑成一体,所述支撑托的内部种植有水草。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堤岸加固土层中的泥土穿过防护体,并向支撑托的内部延伸。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支撑托的底部均呈光滑球面,多个所述支撑托在横纵方向上均等间距设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堤岸加固土层的顶部设置有堤岸护台,所述堤岸加固土层的一侧从堤岸护台一侧和防护体顶部之间伸出,并形成有堤岸培养区,所述堤岸培养区处种植有固沙植被。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体的截面呈l型,所述防护体一侧的底部和一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固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防滑杆,两个所述防滑杆均与斜拉杆保持垂直,且均埋设于防护体的内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堤岸加固土层通过堤岸培养区在防护体一侧的顶部形成抗风沙区,所述防护体顶部的一侧形成有水位浮动区,所述防护体的一侧通过多个支撑托形成有抗冲击区。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1、通过在防护体的一侧成型多个支撑托,使堤岸加固土层上的泥土穿过防护体延伸至支撑托,并在支撑托内栽种水草,在水流流经多个支撑托上的水草时,由水草的茎叶进行抗冲击工作,可以保证防护体的使用寿命;

14、2、通过在防护体一侧底部和另一侧顶部之间设置加固结构,使加固结构上的两个防滑杆分别浇筑埋设至防护体一侧底部和另一侧顶部之间,可以保证防护体防护堤岸加固土层的结构强度,避免防护体的顶部受压向一侧塌陷。

15、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加固土层(2)中的泥土穿过防护体(6),并向支撑托(5)的内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托(5)的底部均呈光滑球面,多个所述支撑托(5)在横纵方向上均等间距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加固土层(2)的顶部设置有堤岸护台(1),所述堤岸加固土层(2)的一侧从堤岸护台(1)一侧和防护体(6)顶部之间伸出,并形成有堤岸培养区(4),所述堤岸培养区(4)处种植有固沙植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6)的截面呈l型,所述防护体(6)一侧的底部和一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固结构(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3)包括斜拉杆(301),所述斜拉杆(301)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防滑杆(30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加固土层(2)通过堤岸培养区(4)在防护体(6)一侧的顶部形成抗风沙区(c),所述防护体(6)顶部的一侧形成有水位浮动区(b),所述防护体(6)的一侧通过多个支撑托(5)形成有抗冲击区(a)。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利建设用生态结构支撑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防护体、多个支撑托和堤岸加固土层,多个支撑托均与防护体浇筑成一体,支撑托的内部种植有水草;堤岸加固土层的顶部设置有堤岸护台,堤岸加固土层的一侧从堤岸护台一侧和防护体顶部之间伸出,并形成有堤岸培养区;防护体一侧的底部和一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固结构,防护体一侧的底部和一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固结构;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防护体的一侧成型多个支撑托,使堤岸加固土层上的泥土穿过防护体延伸至支撑托,并在支撑托内栽种水草,在水流流经多个支撑托上的水草时,由水草的茎叶进行抗冲击工作,可以保证防护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芳,巩俊红,孟倩倩,张凤,国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舟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0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