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测绘,具体涉及一种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
背景技术:
1、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指在侧站上一经观测,必要的观测数据如斜距、天顶距(竖直角)、水平角等均能自动显示,而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得到平距、高差和点的坐标。如通过传输接口把全站型速测仪野外采集的数据终端与计算机、绘图机连接起来,配以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即可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3]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2、全站仪一般需要安装在相应的支撑架上进行使用,以便全站仪在不同的点位践行地理测绘;现有的全站仪支架一般就是三脚架,通过展开三脚架以便支撑住全站仪,但是这样的支架无法适应不同的地形,在砂石、泥土等不平整的地面上使用三角架支撑全站仪,容易使得三脚架倾倒,虽然部分三脚架的角度呈锥形结构,但在斜度较大的地形上依旧无法固定在地面上,造成全站仪的通用性能不够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
2、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包括安装座和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均匀地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杆、连接块、插脚和转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连接块,连接块处安装有转轴,连接块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阻尼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插脚,所述固定模块安装在支撑杆靠近插脚的一端,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踩踏板、压杆和插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踩踏板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压杆与插杆呈九十度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支撑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导槽,插杆位于第一导槽内且插杆与第一导槽滑动连接,压杆位于滑槽内压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脚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槽,第二导槽与第一导槽衔接,第二导槽与插杆适配。
3、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呈扇形结构,各所述的支撑组件的支撑杆组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4、进一步,所述插脚呈锥形结构,各所述插脚组合形成圆锥形或棱锥形结构。
5、进一步,所述插脚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硅胶或橡胶材料。
6、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槽的顶部安装有磁铁。
7、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处开设有拉槽。
8、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三组。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通过各个支撑杆组合形成圆柱结构以及各个插脚组合形成锥形结构,便于将本支架插入至松软的地面;展开本支架时,通过安装在各个支撑杆处的各个固定模块,用户踩踏踩踏板,使得插杆插入至地面处,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使得本装置能够在砂石、泥土地等场所稳固地被安装,以及在地面斜度较大的场所安装,有效地增强本支架的通用性,使得本支架适用于多种地形。
1.一种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均匀地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杆、连接块、插脚和转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连接块,连接块处安装有转轴,连接块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阻尼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插脚,所述固定模块安装在支撑杆靠近插脚的一端,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踩踏板、压杆和插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踩踏板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压杆与插杆呈九十度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支撑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导槽,插杆位于第一导槽内且插杆与第一导槽滑动连接,压杆位于滑槽内压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脚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槽,第二导槽与第一导槽衔接,第二导槽与插杆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扇形结构,各所述的支撑组件的支撑杆组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呈锥形结构,各所述插脚组合形成圆锥形或棱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硅胶或橡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的顶部安装有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处开设有拉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地形用全站仪测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