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技术。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作为高输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广泛利用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使锂离子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者是在集电体的两面侧配置有包含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的合剂层的电极,该电极的配置于集电体的外周面侧的合剂层中所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设为比配置于集电体的内周面侧的合剂层中所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多。
3、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4中公开了使用碳纳米管作为负极的合剂层中所含的导电材料。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4855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9186号公报
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4974号公报
9、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147647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中,对配置于集电体的外周面侧的合剂层施加拉伸应力,因此有时在外周面侧的合剂层产生裂纹。特别是,在为了实现高容量化而增大合剂层的厚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上述裂纹。而且,如果产生上述裂纹,则活性物质的孤立化从该裂了的部位进行,有时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降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以及非水电解质,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中的至少任一者具备集电体、配置于集电体的内周侧的表面的内周侧合剂层和配置于外周侧的表面的外周侧合剂层,上述内周侧合剂层和上述外周侧合剂层包含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上述外周侧合剂层的碳纳米管的平均纤维长度比上述内周侧合剂层的碳纳米管的平均纤维长度长,上述外周侧合剂层的碳纳米管具有5μm~30μm的平均纤维长度。
6、发明的效果
7、根据本发明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1.一种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以及非水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具有5μm~30μm的平均纤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内周侧合剂层的碳纳米管具有25μm以下的平均纤维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内周侧合剂层的碳纳米管具有小于5μm的平均纤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