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天前  12



1.本技术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进气系统用于将纯净的空气尽可能多的地供入发动机的气缸内部,并尽可能的使各个气缸的进气量保持一致,为各个气缸热功能转换提供物质基础。
3.通常情况下,进气系统的进气口设置在车顶,并在进气口附近设置保护罩与导流片等结构,以避免雨水进入进气口,并使进入进气口的气流更加稳定,但是,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及水分较多,容易进入进气系统,损坏发动机,进而影响整车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气系统及车辆,解决进气系统吸入杂质较多,损坏发动机的问题。
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气系统,包括:进气件,固定在车辆的乘客舱内,所述进气件的一端设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用于净化进入所述进气件中的空气;空压机,与所述进气件背向所述过滤部的一端连通,所述空压机还与发动机连通,用于使所述进气件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气件背向所述过滤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连通。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气件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口径。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件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座椅上,且所述进气件位于所述座椅的背面。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的背面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座椅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进气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设有通孔,所述过滤部与所述通孔对应。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位于车尾处,所述座椅的背面靠近车尾并与车尾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进气件固定在所述座椅与车尾之间。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与所述进气件可拆卸连接。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系统固定在车尾处,所述空压机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
1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气系统。
16.本技术提供的进气系统包括进气件与空压机,其中,进气件与空压机连通,进气件用于为进气系统进气,空压机还与发动机连接,使进气件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参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通过使进气件固定在乘客舱内,进气件在乘客舱内进气,无需设置用于避免雨水进入进气件的附加结构,有利于简化进气件的结构设计,且不影响外观;同时,乘客舱内的气流较为稳定,避免了进气件设置在车辆外部时,行进影响进气件的进气过程,导致气流不稳且进气噪声较大的问题;另外,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较好,进入进气件的杂质较少,进气件的一端设有过滤部,空压机与进气件背向过滤部的一端连通,空气经过过滤部进入进气件后,再进入空压机,过滤部用于净化进入进气件中的空气,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与水分等杂质,有效减少了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即减少了进入发动机中的杂质,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进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车辆内进气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21.图4是另一种实施例的车辆内进气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进气件,2-过滤器,3-空压机,4-座椅,5-固定件,6-支撑台;
24.11-过滤部,12-第一管路,13-第二管路,41-椅背,42-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系统,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进气系统包括进气件1
与空压机3,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系统与发动机,进气系统与发动机连通,具体的,进气件1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用于为进气系统进气,进气件1与空压机3连通,空压机3还与发动机连通,空压机3用于提供负压,使进入进气件1的空气进入发动机,并参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30.进气件1固定在车辆的乘客舱内,可选的,进气件1设置在乘客舱内的风道处,或进气件1设置在乘客舱内的后排的座椅4处。乘客舱内具有车辆壳体的遮挡,相较于进气件1设置在车顶外侧而言,无需设置避免雨水进入进气口的附加结构,有利于简化进气件1的结构设计;同时,乘客舱内的气流较为稳定,相较于进气件1设置在车辆外部时,行进过程会影响进气件1的进气过程而言,避免了气流不稳且进气噪声较大的问题;另外,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容易扬起灰尘,乘客舱内空气中的灰尘相较于外侧空气中的灰尘少,有利于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
31.可选的,进气件1与乘客舱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即进气口与乘客舱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以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避免进气件1离乘客舱地面的距离过近,导致乘客舱地面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有利于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
32.进气件1的一端设有过滤部11,过滤部11可以设置在进气件1的外侧,并与进气件1设有进气口的一端连接,也可以设置在进气件1的内部,并靠近设有进气口的一端,优选的,过滤部11设置在进气口处,与进气件1的端部连接,且过滤部11与进气件1的连接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件,用于避免过滤部11与进气件1的连接处漏气,并紧固过滤部11与进气件1之间的连接。
33.进气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棱形或矩形等,过滤部11的大小和形状与进气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或者过滤部11的大小大于进气口的大小,且过滤部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棱形或矩形,可选的,过滤部11为矩形,且过滤部11的大小大于进气口的大小,过滤部11与进气口相对应的区域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的周围间隔设置多个紧固件,用于固定过滤部11,并因此对进气件1实现固定。
34.过滤部11与进气口相对应的地方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或百叶窗结构,用于阻挡空气中的灰尘与部分水分,并通过纯净的空气,即净化进入进气件1中的空气,减少进入进气系统的杂质。
35.空压机3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当进气系统工作时,空气先经过过滤部11过滤,再进入进气件1,进入进气件1的空气经过空压机3后再进入发动机,以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较为纯净,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并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6.通过使进气件1与空压机3连通,进气件1用于为进气系统进气,空压机3与发动机连接,使进气件1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使进气件1固定在乘客舱内,则进气件1在乘客舱内进气,无需设置用于避免雨水进入进气件1的附加结构,有利于简化进气件1的结构设计,且不影响外观;同时,乘客舱内的气流较为稳定,避免了进气件1设置在车辆外部时,行进影响进气件1的进气过程,导致气流不稳且进气噪声较大的问题;另外,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较好,进入进气件1的杂质较少,进气件1的一端设有过滤部11,空压机3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空气经过过滤部11进入进气件1后,再进入空压机3,过滤部11用于净化进入进气件1中的空气,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与水分等杂质,有效减少了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7.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进气系统还包括过滤器2,过滤器2用于除去空
气中的水分,还可以除去部分灰尘,过滤器2的一端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过滤器2的另一端还与空压机3连通,当进气系统工作时,空气先经过过滤部11被除去大部分灰尘,再进入进气件1到达过滤器2,并在过滤器2处被除去大部分水分,得到纯净干燥的空气,在经过空压机3进入发动机,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纯净干燥,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并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8.进气件1固定在乘客舱内,过滤器2与空压机3均固定在乘客舱底板的下方;或者进气件1、过滤器2与空压机3均固定在乘客舱内,优选的,以乘客舱内的地面为基准,进气件1的固定高度高于过滤器2与空压机3的固定高度,以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过滤器2与空压机3可以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地面上,可选的,采用遮挡件将过滤器2与空压机3围合,避免过滤器2与空压机3直接暴露在乘客舱内,有利于保护过滤器2与空压机3。
39.通过使进气系统还包括过滤器2,过滤器2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过滤器2还与空压机3连通,有利于除去进入进气件1的空气中的水分,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纯净干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并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使进气件1、过滤器2与空压机3均固定在乘客舱内,有利于进气件1在乘客舱内进气,提升进入进气件1的空气质量,保证进气过程的稳定性,简化进气件1、过滤器2与空压机3之间的连接结构,节约进气系统所占用的空间。
40.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过滤器2与进气件1通过第一管路12连通,第一管路12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第一管路12背向进气件1的一端与过滤器2连通,第一管路12用于运输在进气件1处被除去大部分灰尘的空气;过滤器2与空压机3通过第二管路13连通,第二管路13用于运输在过滤器2处被除去大部分水分的空气。
41.当空气进入进气系统时,先经过过滤部11被除去大部分灰尘,再进入进气件1,并通过第一管路12被运输至过滤器2,在过滤器2处被除去大部分水分,得到纯净干燥的空气,再通过第二管路13被运输至空压机3。
42.其中,第一管路12的口径大于第二管路13的口径,使第一管路12的口径较大,有利于更多的空气自进气件1进入进气系统,并在空气到达过滤器2时,增加空气与过滤器2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器2对空气中水分的除去效率;使第二管路13的口径较小,有利于增加第二管路13中纯净干燥的空气的流速,提高空压机3将空气运输至发动机的效率。
43.可选的,第一管路12与第二管路13通过扎带固定,第一管路12与第二管路13均设有多个扎带,多个扎带间隔设置,以使第一管路12与第二管路13的固定更加稳定。
44.通过使过滤器2与进气件1通过第一管路12连通,有利于使进气件1被固定在乘客舱内的较高处,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提高进入进气系统的空气质量;使过滤器2与空压机3通过第二管路13连通,有利于适当增加过滤器2至空气机的气路长度,使进入空压机3的气流更加稳定,提高空压机3的使用寿命;使第一管路12的口径大于第二管路13的口径,有利于增加进入进气系统的空气量,提升进气件1与过滤器2除去空气中杂质的效率,并增加流向空压机3的空气流速。
45.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进气件1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座椅4上,座椅4包括互相连接的椅背41和椅座42,还包括支撑椅座42且连接椅座42与乘客舱内地面的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使座椅4的椅座42与乘客舱内的地面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46.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椅背41或椅座42上,均与乘客舱的底面具有间隔距离,使
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避免进气件1离乘客舱地面的距离过近,导致乘客舱地面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有利于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
47.进气件1位于座椅4的背面,可选的,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椅背41的背面,或者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椅座42的背面,有利于进气件1隐藏设置,不影响乘客舱内的整体美观性。
48.通过使进气件1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座椅4上,且进气件1位于座椅4的背面,有利于进气件1与乘客舱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避免进气件1离乘客舱地面的距离过近,导致乘客舱地面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提升空压机3的使用寿命,并使进气件1隐藏设置,不影响乘客舱内的整体美观性。
49.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座椅4的背面设有固定件5,可选的,固定件5与座椅4的椅背41连接,或者固定件5与座椅4的椅座42连接。
50.固定件5与座椅4固定后,与座椅4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可选的,固定件5与座椅4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穿过固定件5后与座椅4连接,以实现固定件5与座椅4的固定,连接件在固定件5上均匀设置,且连接件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将固定件5固定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具有一定的长度,连接件背向固定件5的一端与座椅4连接,以使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固定件5可以两端均设有连接件,即固定件5的两端与座椅4之间均具有间隔距离,固定件5也可以一端设有连接件,另一端与座椅4接触连接,即固定件5的一端与座椅4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51.进气件1固定在固定件5上,可选的,进气件1通过扎带与固定件5固定,或者过滤部11与固定件5固定,以使进气件1与固定件5固定,有利于避免进气件1在固定的过程中影响座椅4的正常使用。
52.通过使座椅4的背面设有固定件5,进气件1固定在固定件5上,有利于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背面,使进气件1隐藏设置,不影响乘客舱内的整体美观性;使固定件5与座椅4具有间隔距离,有利于进气件1与固定件5的固定,且进气件1与固定件5固定的过程中不与座椅4接触,避免了进气件1在固定后影响座椅4的正常使用和美观性。
53.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过滤部11固定在固定件5上,固定件5设有通孔(未图示),过滤部11与通孔对应。
54.可选的,过滤部11与固定件5靠近座椅4的一侧固定,进气件1全部或部分容纳在通孔中,进气件1自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的空间进气;进气件1的大小不大于通孔的大小,以使进气口的大小不大于通孔的大小,过滤部11的大小大于进气口的大小,且过滤部11大于通孔的大小,过滤部11与进气口对应区域的周围设有多个紧固件,多个紧固件间隔设置,以使过滤部11与固定件5固定,进而使进气件1与固定件5固定。
55.可选的,过滤部11与通孔处的固定件5固定,进气件1可以容纳在通孔中,也可以不容纳在通孔中,进气件1自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的空间进气;过滤部11的大小与通孔大小相同,进气件1容纳在通孔中时,进气件1的大小不大于通孔的大小,进气件1不容纳在通孔中时,进气件1的大小不小于通孔的大小。
56.可选的,过滤部11与固定件5背向座椅4的一侧固定,进气件1不容纳在通孔中,进气件1自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的空间进气;进气件1的大小不小于通孔的大小,过滤部11的大小大于进气口的大小,且过滤部11大于通孔的大小,过滤部11与进气口对应区域的周围
设有多个紧固件,多个紧固件间隔设置,以使过滤部11与固定件5固定,进而使进气件1与固定件5固定。
57.通过使过滤部11固定在固定件5上,固定件5设有通孔,过滤部11与通孔对应,以使进气件1的进气口通过通孔与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的空间连通,并使进气件1自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的空间进气,有利于进气件1固定在与乘客舱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的地方,以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避免进气件1离乘客舱地面的距离过近,导致乘客舱地面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有利于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件5与座椅4围合的空间气流较为稳定,有利于减少进气系统在进气过程中的噪音;另外,进气件1的进气口隐藏设置在固定件5与座椅4之间,有利于避免影响乘客舱内的整体美观性。
58.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座椅4位于车尾处,座椅4的背面靠近车尾并与车尾具有间隔距离,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与车尾之间。可选的,固定件5固定在座椅4的椅背41上,进气件1位于座椅4的椅背41靠近车尾的一侧;或者固定件5固定在座椅4的椅座42上,进气件1位于座椅4的椅座42靠近乘客舱内地面的一侧,且进气件1位于车尾处。
59.通过使座椅4位于车尾处,座椅4的背面靠近车尾并与车尾具有间隔距离,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与车尾之间,有利于使进气件1隐藏设置,不影响乘客舱内的整体美观性,同时,车尾的人流量较少,可避免由于乘客走动导致乘客舱内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提升空压机3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0.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座椅4位于车尾处,可选的,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椅背41的背面;空压机3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
61.可选的,车尾设有支撑台6,座椅4设置在支撑台6上,且座椅4的椅背41与车尾具有间隔距离,座椅4的椅座42与乘客舱内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支撑台6与车尾及乘客舱内的地面围合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为车辆的发动机舱,进气件1与空压机3均容纳在该容纳空间内,且被支撑台6遮盖。
62.通过使进气件1固定在座椅4的椅背41的背面,空压机3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有利于进气件1固定在与乘客舱的地面具有间隔距离的地方,以使乘客舱内部的空气进入进气件1,避免进气件1离乘客舱地面的距离过近,导致乘客舱地面的灰尘进入进气件1中,有利于减少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同时,空压机3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地面,有利于增加空压机3固定的稳定性,并适当增加进气件1与空压机3之间的间隔距离,以提供空间设置更多的附加件,提升进气系统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增加空压机3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3.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过滤部11与进气件1可拆卸连接。
64.可选的,过滤部11与进气件1设有相对应的卡扣结构,以实现过滤部11相对进气件1的安装与拆卸。
65.通过使过滤部11与进气件1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实现过滤部11相对进气件1的安装与拆卸,当过滤部11使用较长时间后积累灰尘时,可以将过滤部11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并在清洁完毕后再次安装至进气件1使用,有利于简化过滤部11的清洁,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使过滤部11始终维持对空气中灰尘较好的净化能力。
6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请参阅图1、图3和图4,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气系统。
67.通过使车辆包括上述进气系统,使进气件1与空压机3连通,进气件1用于为进气系统进气,空压机3与发动机连接,使进气件1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使进气件1固定在乘客舱内,则进气件1在乘客舱内进气,无需设置用于避免雨水进入进气件1的附加结构,有利于简化进气件1的结构设计,且不影响外观;同时,乘客舱内的气流较为稳定,避免了进气件1设置在车辆外部时,行进影响进气件1的进气过程,导致气流不稳且进气噪声较大的问题;另外,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较好,进入进气件1的杂质较少,进气件1的一端设有过滤部11,空压机3与进气件1背向过滤部11的一端连通,空气经过过滤部11进入进气件1后,再进入空压机3,过滤部11用于净化进入进气件1中的空气,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与水分等杂质,有效减少了进入进气系统中的杂质,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件,固定在车辆的乘客舱内,所述进气件的一端设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用于净化进入所述进气件中的空气;空压机,与所述进气件背向所述过滤部的一端连通,所述空压机还与发动机连通,用于使所述进气件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气件背向所述过滤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气件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口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固定在乘客舱内的座椅上,且所述进气件位于所述座椅的背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背面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座椅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进气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设有通孔,所述过滤部与所述通孔对应。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位于车尾处,所述座椅的背面靠近车尾并与车尾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进气件固定在所述座椅与车尾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与所述进气件可拆卸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固定在车尾处,所述空压机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气系统及车辆,其中,进气系统包括:进气件,固定在乘客舱内,进气件的一端设有过滤部,过滤部用于净化进入进气件中的空气;空压机,与进气件背向过滤部的一端连通,空压机还与发动机连通,用于使进气件中的空气进入发动机,通过使进气系统及车辆满足上述结构,有利于降低进入进气系统的杂质,提升进气系统的使用寿命。升进气系统的使用寿命。升进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举 朱诗胜 聂力 邓小兵 刘建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