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总成、电子风扇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30



1.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紧固件总成、电子风扇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紧固件是车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零件,通常用于车辆零部件之间的连接。
3.现有技术中,车辆振动部件(即激励源)与相应配合部件之间的连接,例如,电子风扇总成与电机或者散热器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紧固件(例如螺栓或螺母)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连接处的刚度较大,隔振效果差,容易使得振动噪音传递至车身以及车辆内部,进而影响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固件总成,该紧固件总成能够在实现连接的同时起到隔振作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紧固件总成,所述紧固件总成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和隔振部,所述杆部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隔振部,所述隔振部具有弹性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6.可选地,所述杆部和所述隔振部硫化为一体。
7.可选地,所述隔振部还包括隔振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隔振本体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配合的卡槽和卡扣,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8.可选地,所述卡槽形成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构造为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构造为卡板,所述卡板上形成有供所述隔振本体穿过的安装孔,在所述隔振本体穿过所述安装孔时,所述卡板配合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内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板在所述轴向上的对应端面。
9.可选地,所述隔振本体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沿靠近所述杆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凸台靠近所述杆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隔振本体在靠近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将所述卡板限制在所述环形卡槽内,并且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二侧壁。
10.可选地,所述隔振部由橡胶制成。
11.可选地,所述杆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且所述杆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12.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风扇总成,包括电机和壳体,所述电子风扇总成还包括上述的紧固件总成,所述电机为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壳体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壳体。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上述的电子风扇总成,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14.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电子风扇总成或者上述的冷却系统。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紧固件总成中,紧固件的杆部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第一连接部,以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杆部在轴向上的另一端连接隔振部,其中,隔振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以用于与第二连接件连接。通过紧固件的设置则可以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另外,隔振部具有弹性,这样可以通过隔振部自身的弹性变形来起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隔振作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紧固件总成能够在实现连接的同时起到隔振作用。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紧固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风扇总成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待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风扇总成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风扇总成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连接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紧固件;1-杆部;2-隔振部;21-隔振本体;22-卡槽;221-环形卡槽;2211-第一侧壁;2212-第二侧壁;23-凸台;24-止挡部;
24.3-第一连接件;
25.4-第二连接件;41-卡扣;411-卡板;412-第一卡板;413-第二卡板;4111-安装孔;4112-第一安装孔;4113-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7.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外”。另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序词“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中在参考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或序词等
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做的定义,并不用于对本公开进行限制。
28.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件总成,图1示出了该紧固件总成的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该紧固件总成可以包括紧固件10,紧固件10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1和隔振部2,杆部1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用于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隔振部2,隔振部2具有弹性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紧固件总成中,紧固件10的杆部1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第一连接部,以用于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杆部1在轴向上的另一端连接隔振部2,其中,隔振部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以用于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通过紧固件10的设置则可以实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连接。另外,隔振部2具有弹性,这样可以通过隔振部2自身的弹性变形来起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的隔振作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紧固件总成能够在实现连接的同时起到隔振作用。
30.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杆部1和隔振部2可以硫化为一体,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紧固件10结构简单且零件数量少,从而能够方便且快速连接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31.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3所示,隔振部2还可以包括隔振本体21,第二连接部设置在隔振本体21的外周面上,并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4通过卡接结构配合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4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即,隔振部2与第二连接件4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其中,卡接结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择地,参考图1至图3所示,卡接结构可以包括相配合的卡槽22和卡扣41,卡槽22和卡扣41中的一者设置于第二连接部,另一者设置于第二连接件4。通过卡槽22和卡扣41的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连接件4的连接,即实现隔振部2与第二连接件4的连接。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卡接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的构造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
32.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卡槽22可以形成为第二连接部且构造为环形卡槽221,即,第二连接部即为设置在隔振本体21的外周面上的环形卡槽221。其中,环形卡槽221在轴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211和第二侧壁2212,卡扣41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件4且构造为卡板411,卡板411上形成有供隔振本体21穿过的安装孔4111,在隔振本体21穿过安装孔4111时,卡板411配合安装于环形卡槽221内且第一侧壁2211和第二侧壁2212分别抵接于卡板411在轴向上的对应端面。在隔振部2与第二连接件4配合连接时,隔振本体21穿过卡板411上的安装孔4111,此时,卡板411配合安装于环形卡槽221内且环形卡槽221的第一侧壁2211和第二侧壁2212分别抵接于卡板411在轴向上的对应端面,从而将卡板411限制在环形卡槽221内,从而实现隔振部2与第二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参考图2至图4所示,卡板411为第二连接件4上的第一卡板412,第一卡板4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12,第一卡板412配合安装于环形卡槽221内且第一侧壁2211和第二侧壁2212分别抵接于第一卡板412在轴向上的对应端面。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卡扣41(即卡板411)可以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
33.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隔振本体21在远离杆部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凸台23,凸台23的直径沿靠近杆部1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且凸台23靠近杆部1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第一侧壁2211。通过凸台23的设置能够使得隔振本体21穿过卡板411上的安
装孔4111时,引导卡板411进入隔振本体21上的环形卡槽221。
34.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隔振本体21在靠近杆部1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24,止挡部24用于将卡板411限制在环形卡槽221内,并且止挡部24远离杆部1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第二侧壁2212。通过止挡部24的设置可以通过与第一侧壁2211的配合,从而将卡板411限制在环形卡槽221内。
35.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隔振部2可以由橡胶制成,例如,隔振部2可以通过环形结构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制成,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36.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杆部1可以与第一连接件3螺纹连接且杆部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对应地,第一连接件3上形成有螺纹孔,通过杆部1的外螺纹与螺纹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从而实现杆部1与第一连接件3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杆部1和第一连接件3之间还可以是其它的连接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
3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风扇总成,图2至图4示出了该电子风扇总成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参考图2至图4所示,该电子风扇总成可以包括电机和壳体,该电子风扇总成还可以包括上述的紧固件总成,电机可以为第一连接件3,壳体可以为第二连接件4,电机通过紧固件10连接于壳体。即,紧固件10的杆部1连接于电机,隔振部2连接于壳体,从而将电机安装在壳体上,这样可以起到隔振作用,即,降低电机与电子风扇总成的扇叶不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所带来的振动传递,同时可以减小辐射噪音。
38.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该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的电子风扇总成,该散热器可以通过紧固件10安装于壳体。即,紧固件10的杆部1连接于散热器,隔振部2连接于壳体,此时,卡板411为壳体上的第二卡板413,第二卡板41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112,第二卡板413配合安装于环形卡槽221内且第一侧壁2211和第二侧壁2212分别抵接于第二卡板413在轴向上的对应端面,从而能够将壳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即将电子风扇总成安装于散热器上,这样可以起到隔振作用,即,降低散热器与电子风扇总成的扇叶不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所带来的振动传递,同时可以减小辐射噪音。
39.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设置有上述的电子风扇总成或者上述的冷却系统。通过设置有上述电子风扇总成或冷却系统的车辆可以降低电子风扇总成或冷却系统传递到车身或车辆内部的振动,从而有利于满足车辆的nvh要求且提高整车的乘车舒适性。
4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2.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总成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和隔振部,所述杆部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隔振部,所述隔振部具有弹性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和所述隔振部硫化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部还包括隔振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隔振本体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配合的卡槽和卡扣,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形成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构造为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构造为卡板,所述卡板上形成有供所述隔振本体穿过的安装孔,在所述隔振本体穿过所述安装孔时,所述卡板配合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内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板在所述轴向上的对应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本体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沿靠近所述杆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凸台靠近所述杆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隔振本体在靠近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将所述卡板限制在所述环形卡槽内,并且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所述第二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部由橡胶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且所述杆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8.一种电子风扇总成,包括电机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风扇总成还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紧固件总成,所述电机为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壳体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壳体。9.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风扇总成,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风扇总成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紧固件总成、电子风扇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所述紧固件总成包括紧固件(10),所述紧固件(10)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1)和隔振部(2),所述杆部(1)在轴向上的一端形成为用于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隔振部(2),所述隔振部(2)具有弹性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紧固件总成能够在实现连接的同时起到隔振作用。振作用。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波 雷冬 李玉忠 孙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