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2.油循环温度控制机又叫油温机。顾名思义,就是以导热油做为传热媒介的模温机。油温机自身设有一个储油箱,工作时导热油由储油箱进入系统,导热油通过加热器升温,之后经循环泵打入到模具或其它需要控温的设备,导热油从被控温设备出来后,再返回到系统,周而复始。
3.但是油循环温度控制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对导热油进行持续高温加热时,循环泵和加热器工作会产生了高温,从而会导致箱体内温度过高,需要等到箱体内温度降低后才进行下一次工作,箱体难以散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缓解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机本体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控制机本体上,所述控制机本体包括箱体、储油箱、导油管、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箱体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储油箱、所述导油管、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循环泵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储油箱与所述箱体外壁连通有进油口,所述导油管将所述储油箱、所述加热器以及所述循环泵依次连接,所述导油管从所述循环泵伸出与所述箱体外壁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腔体分隔为靠近所述箱体底部的进气腔和靠近所述箱体顶部排气腔,所述储油箱安装在所述排气腔,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循环泵均安装在所述进气腔,所述散热风扇穿过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排气腔与所述进气腔之间,所述排气腔侧壁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所述进气腔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循环温度控制机运行时,导热油从储油箱内通过导油管流入加热器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再从导油管流出进入到循环泵内,经过循环泵加压输送动力后,导热油经过导油管流入到模具或其它需要控温的设备内,最后从设备内出来后再流回储油箱内,完成一个循环。而在这些设备中,循环泵以及加热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通过设置隔板使循环泵和加热器都安装在进气腔里。启动散热风扇,空气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对循环泵以及加热器进行降温,而循环泵以及加热器又可以通过散热风扇被吸入到排气腔,然后从排气孔被排出到温度控制机外,达到空气的循环,实现了散热,缓解了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导油管外表面包裹有用于隔热保温的隔热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热油也可以通过导油管向箱体内散热,因此向导油管外表面包裹隔热套,可以有效防止热量通过导油管向箱体内散发热量,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导油管向箱体内散热可能导致的油温下降的可能。
10.可选的,所述进气腔侧壁安装有用于喷出雾状的冷却水以对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循环泵进行降温的雾化喷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腔侧壁安装雾化喷头,当温度控制机开始工作并箱体内产生高温时,启动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可以喷出雾状的冷却水,由于颗粒较小,因此当遇到高温时,可以很快的气化,由于水气化会吸热,因此可以吸收加热器以及循环泵工作产生的高温,从而达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进气腔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箱体底部固定有用于存储从所述排水孔流出的冷却水的储水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腔底部开设排水孔,且箱体底部固定有储水箱,便于收集从雾化喷头喷出的没有气化的冷却水,避免了浪费以及由于冷却水都流入储水箱内,可以防止冷却水流到外界造成积水。
14.可选的,所述储水箱外壁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雾化喷头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与水泵连通,且水泵还与雾化喷头连通,雾化喷头喷出的冷却水被收集到储水箱后,可以通过水泵再次从雾化喷头喷出实现对加热器以及循环泵的降温,实现了冷却水的多次循环利用。
16.可选的,所述隔热套外周包裹有用于防水的防水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套外周包裹有防水套可以有效防止雾化喷头喷出的冷却水喷溅到隔热套上将隔热套打湿,使隔热套的隔热效果不佳。并且由于导油管外部分别套设有隔热套和挡水套可以提高导油管的防护性能。
18.可选的,所述进气孔整体为方形,所述进气孔上竖直等间距排列有斜向挡板,所述斜向挡板伸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斜向挡板朝向所述箱体底部倾斜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气腔内设置有雾化喷头,当雾化喷头工作时,回想进气腔内喷出雾化后的冷却水,而进气孔设置斜向挡板,斜向挡板伸入箱体内部且斜向挡板朝向箱体底部倾斜设置,雾化后的冷却水喷溅到斜向挡板上,可以有效防止雾化后的冷却水通过进气孔喷射到外界,使得散热效率降低以及造成冷却水的浪费。
20.可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外壳和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安装在所述加热外壳内部,位于所述加热管内部的所述导油管螺旋排列穿设在所述加热棒外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加热管内部的导油管螺旋排列穿设在加热棒外周,可以提高加热器与导油管之间的传热效率。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启动散热风扇,空气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对循环泵以及加热器进行降温,而循环泵以及加热器又可以通过散热风扇被吸入到排气腔,然后从排气孔被排出到温度控制机外,达到空气的循环,实现了散热,缓解了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24.2.设置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气化吸热实现降温散热,滴落到箱体底部的冷却水会通过排水孔被储水箱收集之后通过水泵输送到雾化
喷头重新进行降温散热。
25.3.加热管内部的导油管螺旋排列穿设在加热棒外周,可以提高加热器与导油管之间的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的左视剖视图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的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的正视剖视图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机本体;11、箱体;111、隔板;112、排气孔;113、进气孔;1131、斜向挡板;11311、固定部;11312、倾斜部;114、排水孔;115、雾化喷头;1151、喷嘴;11511、喷口;1152、输水管;11521、开关阀门;116、滑轮;117、储水箱;1171、水泵;1712、保护外壳;1173、安装板;12、储油箱;121、进油口;13、导油管;131、隔热套;132、防水套;14、加热器;141、加热外壳;142、加热棒;15、循环泵;2、散热风扇;21、进气部;22、排气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
34.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机本体1和散热风扇2,散热风扇2安装在控制机本体1内部为温度控制机散热提供动力。
35.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控制机本体1包括箱体11、储油箱12、导油管13、加热器14和循环泵15。箱体11整体方形设置,箱体1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体,储油箱12、导油管13、加热器14和循环泵15均安装在箱体11内部。箱体11内部安装有隔板111将容置腔体分隔为靠近箱体11底部的进气腔和靠近箱体11顶部排气腔。储油箱12固定安装在排气腔顶部,加热器14和循环泵15均固定安装在进气腔内,循环泵15固定安装在箱体11底部,加热器14固定安装在箱体11侧壁。储油箱12与箱体11外壁连通有用于导热油流入的进油口121,导油管13将储油箱12与加热器14、加热器14与循环泵15依次连通。导油管13最后从循环泵15伸出与箱体11侧壁连通。散热风扇2穿过隔板111设置于排气腔与进气腔之间,排气腔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密集的用于排气的排气孔112,进气腔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113。
36.油循环温度控制机运行时,导热油从储油箱12内通过导油管13流入加热器14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再从导油管13流出进入到循环泵15内,经过循环泵15加压输送动力后,导热油经过导油管13流入到模具或其它需要控温的设备内,最后从设备内出来后再流回储油箱12内,完成一个循环。而在这些设备中,循环泵15以及加热器14工作时会产生高温,通过设置隔板111使循环泵15和加热器14都安装在进气腔里。启动散热风扇2,空气在散
热风扇2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113进入,对循环泵15以及加热器14进行降温,而循环泵15以及加热器14又可以通过散热风扇2被吸入到排气腔,然后从排气孔112被排出到温度控制机外,达到空气的循环,实现了散热,缓解了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37.具体的,参照附图2所示,散热风扇2为可以进行中部吸热并向四周散热的离心风扇,离心风扇包括进气部21与排气部22,离心风扇的排气部22位于排气腔的一侧,离心风扇的进气部21穿过隔板111进入到进气腔,并与隔板111靠近进气腔的一面贴近。对温度控制机器进行散热时,离心风扇可以通过进气部21直接吸取进气腔内的空气并通过排气部22向排气腔内排气,提高了散热效率。
38.参照附图2和附图4所示,排气腔的侧壁还设置有雾化喷头115,雾化喷头115位于进气腔侧壁中间靠近顶壁的位置。雾化喷头115穿设在进气腔侧壁,雾化喷头115包括喷嘴1151和输水管1152,喷嘴1151与输水管1152连通,喷嘴1151整体为圆锥状,沿圆锥面的圆周多层等间隔均匀分布有用于冷却液喷出的喷口11511。输水管1152从进气腔侧壁向外伸出。
39.参照附图5所示,进气腔底壁均匀等间隔排列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4,进气腔底壁下部还设置有用于存储从排水孔114流出的冷却水的储水箱117,储水箱117顶壁即为开设有排水孔114的进气腔的底壁。设置有雾化喷头115的一侧的箱体11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1173,安装板1173上螺栓固定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水泵1171。储水箱117位于设置有雾化喷头115的一侧的侧壁与水泵1171的进水口连通,水泵1171的出水口向上延伸与输水管1152连通,出水口与输水管1152垂直设置,出水口在靠近出水口与输水管1152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开关阀门11521。输水管1152在出水口与输水管1152连接处继续向外延伸,以便可以与外部供水源连通。输水管1152在延伸出也设置有开关阀门11521。
40.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进气孔113整体方形设置,进气孔113之间竖直等间距排列有若干斜向挡板1131。斜向挡板1131伸入所述箱体11内部,斜向挡板1131朝向箱体11底部倾斜设置。斜向挡板1131包括固定部11311和倾斜部11312,固定部11311固定在进气孔113之间,固定部11311与箱体11侧壁垂直设置,倾斜部11312位于箱体11内部,倾斜部11312与以倾斜部11312和固定部11311连接处为定点到箱体11底壁方向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1.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示,暴露在容置空间内的导油管13外周均套设有用于隔热保温的隔热套131,隔热套131外周套设有用于防水的防水套132。
42.参照附图2和附图5所示,加热器14整体为筒状,加热器14包括加热外壳141和加热棒142。加热棒142设置有两根,两根加热棒142与箱体11侧壁垂直设置,两根加热棒142平行安装在加热外壳141内部,位于加热管内部的导油管13呈螺旋排列穿设在加热棒142外周。
43.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箱体11底部和安装板1173底部均匀螺栓固定有四个用于移动的滑轮116。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温度控制机开始工作时,雾化喷头115向进气腔内喷出雾化的冷却水,冷却水气化吸热对环泵以及加热器14进行降温。启动散热风扇2,空气在散热风扇2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113进入,对循环泵15以及加热器14进行降温,而循环泵15以及加热器14产生的高温以及气化后冷却液又可以通过散热风扇2被吸入到排气腔,然后从排气孔112被排出到温度控制机外,达到空气的循环,实现了散热,缓解了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本体(1)和散热风扇(2),所述散热风扇(2)安装在所述控制机本体(1)上,所述控制机本体(1)包括箱体(11)、储油箱(12)、导油管(13)、加热器(14)和循环泵(15),所述箱体(11)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储油箱(12)、所述导油管(13)、所述加热器(14)和所述循环泵(15)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储油箱(12)与所述箱体(11)外壁连通有进油口(121),所述导油管(13)将所述储油箱(12)、所述加热器(14)以及所述循环泵(15)依次连接,所述导油管(13)从所述循环泵(15)伸出与所述箱体(11)外壁连通,所述箱体(11)内设置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将所述容置腔体分隔为靠近所述箱体(11)底部的进气腔和靠近所述箱体(11)顶部排气腔,所述储油箱(12)安装在所述排气腔,所述加热器(14)和所述循环泵(15)均安装在所述进气腔,所述散热风扇(2)穿过所述隔板(111)设置在所述排气腔与所述进气腔之间,所述排气腔侧壁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112),所述进气腔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13)外表面包裹有用于隔热保温的隔热套(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侧壁安装有用于喷出雾状的冷却水以对所述加热器(14)和所述循环泵(15)进行降温的雾化喷头(1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4),所述箱体(11)底部固定有用于存储从所述排水孔(114)流出的冷却水的储水箱(1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17)外壁连通有水泵(1171),所述水泵(1171)与所述雾化喷头(11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131)外周包裹有用于防水的防水套(13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13)整体为方形,所述进气孔(113)上竖直等间距排列有斜向挡板(1131),所述斜向挡板(1131)伸入所述箱体(11)内部,所述斜向挡板(1131)朝向所述箱体(11)底部倾斜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4)包括加热外壳(141)和加热棒(142),所述加热棒(142)安装在所述加热外壳(141)内部,位于所述加热器(14)内部的所述导油管(13)螺旋排列穿设在所述加热棒(142)外周。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油循环温度控制机的油管防护散热装置,涉及油温机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机本体和散热风扇,控制机本体包括箱体、储油箱、导油管、加热器和循环泵,箱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储油箱、导油管、加热器和循环泵安装在容置空间内,储油箱与箱体外壁连通有进油口,导油管将储油箱、加热器以及循环泵依次连接,导油管从循环泵伸出与箱体外壁连通,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置腔体分隔为靠近箱体底部的进气腔和靠近箱体顶部排气腔,储油箱安装在排气腔,加热器和循环泵均安装在进气腔,散热风扇穿过隔板设置与排气腔与进气腔之间。排气腔侧壁开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进气腔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孔,缓解了油循环温度控制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果不佳的问题。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绍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久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