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8天前  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电机线圈的卷绕是最重要的环节,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好坏和电机线圈的卷绕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质量和电机的生产效率。
3.目前电机线圈在绕制完成后,容易紧紧贴合在绕筒表面不方便取下,为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进一步影响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电机线圈绕制加工后不方便取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操作台和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一侧,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外壁上的绕筒、沿绕筒轴向设置在其内部的连接块和沿径向设置在连接块外侧的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以连接块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块为圆柱型结构,多个所述支撑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均延伸至绕筒的外部、且均与绕筒滑接,多个所述支撑块位于绕筒外部一侧的外壁均为弧型结构,所述支撑块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还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筒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绕线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块移动的驱动组件。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解除对线圈内部的支撑,解决了线圈绕制加工后容易紧紧贴合在绕筒表面不方便取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绕筒内壁上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的第一丝杆和沿连接块轴向固接在绕筒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连接块螺接在第一丝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连接块设置、且与连接块滑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动连接块移动,进而对支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还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靠近绕筒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辅助支撑槽,所述辅助支撑槽延伸至活动座的外部,所述绕筒的另一端延伸至辅助支撑槽的内部、且与辅助支撑槽抵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绕筒提供辅助支撑,进一步提高绕筒的稳定性。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滑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座远离绕筒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槽,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螺接有第
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延伸至螺槽的内部、且与螺槽螺接,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延伸至操作台的外部、且与操作台的外壁抵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活动座远离绕筒,为取下线圈提供活动空间。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筒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座外壁固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固定块设置。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线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对线进行自动绕制加工。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机构包括固接在操作台顶部的两个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第二丝杆、螺接在第二丝杆外部的导线辊和套接在导线辊外部的两个限位圈,所述第二丝杆与绕筒互为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跟随绕线的进度改变线的方向,从而能够使线均匀的绕制在绕筒外部。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机构还包括固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侧、且与第二丝杆互为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导线辊设置、且均与导线辊滑接。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导线辊移动的方向,放置导线辊跟随第二丝杆转动。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通过绕线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自动解除对线圈内部的支撑,解决了线圈绕制加工后容易紧紧贴合在绕筒表面不方便取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
21.2、通过转动第二螺栓使其一端将线的一端抵紧在支撑块上,从而在转动绕筒时,线能够自动缠绕在多个支撑块的外部,避免了人工对线的一端进行固定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绕线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筒内部结构正剖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筒内部结构侧剖图。
25.主要符号说明:1、操作台;2、第一固定座;3、绕筒;4、连接块;5、支撑块;6、连接杆;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一丝杆;10、第一导向杆;11、活动座;12、辅助支撑槽;13、滑槽;14、第一螺栓;15、固定块;16、第二螺栓;17、第二固定座;18、第二丝杆;19、导线辊;20、限位圈;21、第三电机;22、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请结合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导线机构,导线机构安装在操作台1顶部的一侧,操作台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1顶部的第一固定座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2外壁上的绕筒3、沿绕筒3轴向设置在其内部的连接块4和沿径向设置在连接块4外侧的多个支撑块5,多个支撑块5以连接块4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连接块4为圆柱型结构,多个支撑块5远离连接块4的一侧均延伸至绕筒3的外部、且均与绕筒3滑接,多个支撑块5位于绕筒3外部一侧的外壁均为弧型结构,多个支撑块5位于绕筒3外部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为整个圆,支撑块5与连接块4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6铰接,第一固定座2上还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绕筒3的一端传动连接,绕线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块4移动的驱动组件;
29.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绕筒3内壁上的第二电机8、传动连接在第二电机8输出轴一端的第一丝杆9和沿连接块4轴向固接在绕筒3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杆10,连接块4螺接在第一丝杆9的外部,第一导向杆10贯穿连接块4设置、且与连接块4滑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配合其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杆9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4沿着第一导向杆10的外部移动,相反的,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带动其输出轴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可通过第一丝杆9带动连接块4沿着第一导向杆10的外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30.操作台1的顶部还设置有活动座11,活动座11靠近绕筒3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辅助支撑槽12,辅助支撑槽12延伸至活动座11的外部,绕筒3的另一端延伸至辅助支撑槽12的内部、且与辅助支撑槽12抵接,操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3,活动座11滑接在滑槽13的内部,活动座11远离绕筒3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槽,操作台1的内部螺接有第一螺栓14,第一螺栓14的一端延伸至螺槽的内部、且与螺槽螺接,第一螺栓14的头部延伸至操作台1的外部、且与操作台1的外壁抵接,在工作人员将多个支撑块5外部加工好的线圈取下前,先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栓14,使其一端从螺槽内部移出,然后向左推动活动座11,使其沿着滑槽13的内壁向左移动,直到绕筒3的另一端完全脱离辅助支撑槽12的内部,即可为取下线圈提供空间;
31.导线机构包括固接在操作台1顶部的两个第二固定座17、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17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第二丝杆18、螺接在第二丝杆18外部的导线辊19和套接在导线辊19外部的两个限位圈20,第二丝杆18与绕筒3互为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座17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21,第三电机21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二丝杆18的一端传动连接,导线机构还包括固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17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22,两个第二导向杆22分别位于第二丝杆18的两侧、且与第二丝杆18互为平行设置,两个第二导向杆22均贯穿导线辊19设置、且均与导线辊19滑接,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1配合其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杆18转动,进而带动导线辊19沿着第二导向杆22的外壁移动,从而能够将两个限位圈20之间的线均匀的绕在多个支撑块5外部,相反的,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1带动其输出轴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通过第二丝杆18带动导线辊19沿着第二导向杆22的外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32.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工作人员将线的一端从两个限位圈20之间穿过至支撑块5的外部,然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7带动绕筒3转动,从而将线绕在多个支撑块5的外部,同时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1配合其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杆18转动,进而带动导线辊19沿着第二导向杆22的外壁移动,从而能够将两个限位圈20之间的线均匀的绕在多个支撑块5外部,电机线圈绕制完成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配合
其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杆9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4沿着第一导向杆10的外部移动,进而通过多个连接杆6分别带动多个支撑块5向绕筒3内部移动,从而解除对线圈内部的支撑,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线圈取出,解决了线圈绕制加工后容易紧紧贴合在绕筒3表面不方便取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
33.实施例2:
34.结合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绕筒3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座2外壁固接的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螺接有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贯穿固定块15设置,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绕线时,先将线的一端放置在第二螺栓16的下方,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螺栓16使其一端将线的一端抵紧在支撑块5上,从而在转动绕筒3时,线能够自动缠绕在多个支撑块5的外部,避免了人工对线的一端进行固定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绕线的安全性。
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包括操作台和导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机构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一侧,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外壁上的绕筒、沿绕筒轴向设置在其内部的连接块和沿径向设置在连接块外侧的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以连接块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块为圆柱型结构,多个所述支撑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均延伸至绕筒的外部、且均与绕筒滑接,多个所述支撑块位于绕筒外部一侧的外壁均为弧型结构,所述支撑块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还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筒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绕线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块移动的驱动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绕筒内壁上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的第一丝杆和沿连接块轴向固接在绕筒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连接块螺接在第一丝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连接块设置、且与连接块滑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还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靠近绕筒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辅助支撑槽,所述辅助支撑槽延伸至活动座的外部,所述绕筒的另一端延伸至辅助支撑槽的内部、且与辅助支撑槽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滑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座远离绕筒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槽,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延伸至螺槽的内部、且与螺槽螺接,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延伸至操作台的外部、且与操作台的外壁抵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筒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座外壁固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固定块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机构包括固接在操作台顶部的两个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第二丝杆、螺接在第二丝杆外部的导线辊和套接在导线辊外部的两个限位圈,所述第二丝杆与绕筒互为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机构还包括固接在两个第二固定座相靠近一侧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侧、且与第二丝杆互为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导线辊设置、且均与导线辊滑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包括操作台和导线机构,导线机构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一侧,操作台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顶部的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外壁上的绕筒、沿绕筒轴向设置在其内部的连接块和沿径向设置在连接块外侧的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以连接块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连接块为圆柱型结构,支撑块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铰接,绕线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解除对线圈内部的支撑,解决了线圈绕制加工后容易紧紧贴合在绕筒表面不方便取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一步提高了该自动绕制装置整体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 宋泽新 陈虎生 张家春 叶灵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擎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