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导管、进气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1天前  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具有该进气导管的进气系统以及具有该进气导管的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崛起,导致市场上的载货车种类越来越多,质量好坏参差不齐。消费者购买卡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动机,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好坏,对整车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一款好的发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除了发动机自身以外,进气系统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影响很大,因此进气系统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3.现有技术中,卡车的进气系统均安装于驾驶室的后方,在进气系统工作过程中,泥和水容易从中进入进气系统,损坏发动机,进而影响整车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设置于驾驶室下方,可以利用驾驶室将雨水、洗车水等挡住,从而减少进入到进气导管内的水或灰尘等杂质,同时能够利用驾驶室挡住阳光等对进气导管的直射,提高进气导管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系统,包括前述的进气导管。
6.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进气系统。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包括:壳体、进气格栅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格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用于进气;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用于出气;其中,所述进气导管设于车辆驾驶室的下方。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设置于驾驶室下方,可以利用驾驶室将雨水、洗车水等挡住,从而减少进入到进气导管内的水或灰尘等杂质,同时能够利用驾驶室挡住阳光等对进气导管的直射,提高进气导管的使用寿命。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可选地,所述进气格栅的周围设有挡筋,所述挡筋绕设于所述进气格栅的进气侧周围所述挡筋被构造成沿所述进气格栅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挡筋的内侧构造出与所述进气格栅相对应的进气腔。
11.可选地,所述挡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挡筋沿所述进气格栅的径向设置为多层,且相邻的挡筋之间具有间隙。
12.可选地,所述进气格栅的周壁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连接于所述进气格栅的进气侧,并朝向所述进气格栅的外侧延伸,所述挡筋设于所述翻边上。
13.可选地,所述进气格栅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并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进气,所述进气格栅包括多个横向筋条,所述横向筋条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下倾斜;多个所述横向筋条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上下方向相互垂直。
14.可选地,所述横向筋条在所述进气格栅的进气方向上向上倾斜。
15.可选地,所述进气格栅还包括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与所述横向筋条相连,所述纵向筋条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横向筋条之间具有夹角。
16.可选地,所述横向筋条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向下倾斜。
17.可选地,所述横向筋条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从中间到两端向下倾斜。
18.可选地,所述进气导管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部与所述第一支部相连,且所述第一支部和所述第二支部连接成l型。
19.可选地,所述第二支部上设有减震垫,以通过所述减震垫连接车体。
20.可选地,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气管的上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并高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
21.可选地,所述进气导管还包括第一排尘袋,所述第一排尘袋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一排尘袋的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
22.可选地,所述出气管为椭圆形管。
23.可选地,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2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系统,包括前述述的进气导管、空滤进气管以及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滤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导管的出气管相连并连通;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空滤进气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通。
25.可选地,所述空滤进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下凹形结构,且所述空滤进气管上设有第二排尘袋,所述第二排尘袋连接于所述下凹形结构的底壁上。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和前述的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安装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进气导管设于所述驾驶室下方。
27.可选地,所述车体还包括拖箱,所述拖箱设于所述驾驶室后方。
28.可选地,所述车体还包括底盘,所述进气系统连接于所述底盘上。
29.可选地,所述进气格栅的进气侧设置为朝向所述车体的前端。
30.可选地,所述驾驶室下方设有挡泥板,所述进气导管设于所述挡泥板后方。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导管、进气系统和车辆,进气导管设于驾驶室下方,设置于驾驶室下方,可以利用驾驶室将雨水、洗车水等挡住,从而减少进入到进气导管内的水或灰尘等杂质,同时能够利用驾驶室挡住阳光等对进气导管的直射,提高进气导管的使用寿命。优化进气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可以极大地优化进气结构。并可以提高车辆的进气量和使用寿命,优化车辆的动力性能,减少燃料损耗,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并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挡筋102的内侧构造出与进气格栅12相对应的进气腔。通过环形的挡筋102,能够对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的各个方向均进行挡水、挡尘等,可以提高挡筋102 的挡水挡尘效果。
48.另外,如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挡筋102可以包括多个,多个挡筋102沿进气格栅 12的径向设置为多层,且相邻的挡筋102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为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提供多重防护,尤其是在外部的水附着到挡筋102上时,多个挡筋102能够更好地将水导流至远离进风格栅的位置,提高挡筋102的挡水挡尘效果。
49.其中,多个挡筋102的高度可以设置成相同或不相同,例如,可以将靠近进气格栅12 的挡筋102的高度设置成高于远离进气格栅12的挡筋102的高度,从而在降低对进气量、进气气阻等的同时,能够提高挡筋102的挡水挡尘效果。
50.本实用新型中的挡筋102可以设置在壳体11上,也可以设置于进气格栅12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挡筋102设置于进气格栅12上,这样,可以简化壳体11的结构,方便壳体11的成型。具体而言,进气格栅12的周壁上设有翻边122,翻边122连接于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并朝向进气格栅12的外侧延伸,挡筋102设于翻边122上。通过设置翻边122,能够为挡筋102提供较为充裕地安装空间,方便挡筋102的设置以及进气格栅12的成型。另外,通过设置翻边122,还能够通过翻边122与壳体11的配合,实现进气格栅12的稳定安装和定位,提高进气导管10的结构稳定性。
51.如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格栅12设于壳体11的侧壁上,并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进气,进气格栅12包括多个横向筋条123,横向筋条123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向下倾斜;多个横向筋条123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互垂直。横向筋条123的倾斜设置,能够实现对水、灰尘等的引导,可以将落入到进气格栅12上的水能够导流至进气格栅12的内侧面上,以便于更好地将水导流出进气格栅12,以进一步地提高进气格栅12的挡水、挡尘效果。
52.如图2和图5所示,进气格栅12的横向筋条123做成斜朝下方向,四周做翻边122,可以挡住洗车冲水或雨水,避免大量水进入空气滤清器30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
53.其中,根据附图2和图5,第一方向可以为图示中的前后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图示中的左右方向。当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仅仅是根据附图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4.另外,还可以将横向筋条123设置成,在进气格栅12的进气方向上向上倾斜。也就是说,在与进气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横向筋条123向下倾斜,这样,横向筋条123在进气方向上具有更大的挡水面积,朝向进气格栅12飞溅的水、灰尘等,可以更好地被横向筋条 123阻挡,进一步地避免或减少溅入到进气导管10内的水,同时,由于横向筋条123向下倾斜设置,溅洒到横向筋条123上的水、灰尘等,将会更好地沿着横向筋条123朝向进气导管10外侧导流。
55.结合前述实施例,通过横向筋条123在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上均倾斜,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横向筋条123对溅洒到横向筋条123上的水、灰尘等的导流效果,能够更好地将水导向远离进气格栅12的中心的位置,以便于快速地排出进气格栅12上的水,并可以降低溅洒到进气格栅12上的水对进气格栅12的进气量的影响,进一步地提高进气导管10的通气效果,以及车辆1000的动力性能。
56.另外,进气格栅12还可以包括纵向筋条124,纵向筋条124与横向筋条123相连,纵向筋条124相对于第二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横向筋条123之间具有夹角。从而可以提高进气格栅12的结构强度,延长进气格栅12的使用寿命,并可以对粒度较大的杂质提供一定的阻挡作用,进一步地优化进气格栅12的性能。其中,纵向筋条124也可以设置成在第二方向上倾斜的形式。
57.其中,前述的横向筋条123、纵向筋条124等,可以一体成型于壳体11上;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件等固定连接到壳体11上。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12还可以包括边框121,边框121可以为环形(例如圆环形、矩形环形、椭圆环形等),并将前述的横向筋条123或纵向筋条124连接于边框121内,可以将横向筋条123或纵向筋条124的两端均与边框121相连,并在随后将进气格栅12安装到壳体11上,简化了进气导管10的结构,方便进气导管10的装配和维护。
58.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筋条123在第二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其中,可以将横向筋条123设置成在沿第二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向下倾斜,可以简化横向筋条123的结构,并优化进气格栅12的进气量,降低风阻;还可以将横向筋条123设置成在沿第二方向上从中间到两端向下倾斜,从而可以优化对水、灰尘等的导流作用,使得附着于横向筋条 123上的水、灰尘等能够以更短的路径朝向进气格栅12外侧导流,降低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59.如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导管10还包括支架14,支架14 包括第一支部141和第二支部142,第一支部141与壳体11的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第二支部142与第一支部141相连,且第一支部141和第二支部142连接成l型。其中,第二支部142可以设置成用于连接车体,可以通过支架14将进气导管10稳定地安装到车体上,优化进气导管10的安装效率和稳定性。
60.其中,如图4所述,进气导管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支部141与进气导管10相连,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支部142与进气导管10相连,并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这样,可以将第二支部142沿上下方向安装到车体上,安装方便,并能保证支架14的稳定安装。另外,在将进气导管10安装到车辆1000的底盘200上时,能够降低对底盘200的结构强度的影响,提高车辆1000的稳定性。支架14做成l型,用螺栓与进气导管10连接,这样进气导流管的壳体11可以一体成型,降低生产成本。
61.如图2和图4,第二支部142上可以设有减震垫15,以通过减震垫15连接车体。通过设置减震垫15,能够实现车体与进气导管10之间的减震,降低了车体与进气导管10之间的振动传递,并可以有效地避免共振问题。进气导管10与车身或车架连接时增加减震垫 15,可以降低车身或车架的振动对进气导管10的影响,避免进气导管10被过早的振坏,提高进气导管10的使用寿命。
62.如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13设于壳体11的底壁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出气管13的上端伸入壳体11内,并高于壳体11的内底面。这样,即使水、灰尘等进入到进气导管10的内部,也可以存留于出气管13与壳体11之间,避免水、灰尘等直接进入到出气管13内并流入到空滤进气管20内,进一步地优化进气导管10的结构和性能。
63.另外,结合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可以利用挡筋102、横向筋条123等结构,对水、灰尘等提供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可以降低进入到进气导管10内部的水量,这样,通过出气管13的上端伸入壳体11内,且能够进入到进气导管10内的水量较小,能够较好地避免水
从出气管13排出。
64.当然,为了方便排出进气导管10内的水、灰尘等,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导管10还可以包括第一排尘袋16,第一排尘袋16与壳体11相连,且第一排尘袋16的入口位于壳体11 的内底面上。通过设置第一排尘袋16,能够方便将进入到进气导管10内的水、灰尘等排出,从而避免水、灰尘等在进气导管10内的堆积,并可以方便对进气导管10的内部空间进行清洗,优化进气导管10的性能,并方便维护。第一排尘袋16位于进气导管10壳体 11底部最低位置,可以将流入进气导管10的水从此处排出,避免积水进入空气滤清器30。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13为椭圆形管。出气管13为椭圆形,高出壳体11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壳体11上流下来的水从出气管13进入空气滤清器30。而且壳体11底部有水时还能避免晃动导致水流入出气管13和空气滤清器30。
66.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13也可以设置成圆形管、方形管等。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一体成型。从而可以提高壳体11的结构强度,优化壳体11的性能,并保证了壳体11的密封性,避免外部的水、灰尘等通过壳体11上的缝隙进入到壳体11内部,进一步地优化进气导管10的防水防尘性能。壳体11一体成型,壳体11上可以设置加强结构(例如加强筋等),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做谐振腔,降低进气噪声。
68.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1000的进气系统100,该进气系统100用于车辆1000的进气,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0的进气系统 100,包括前述述的进气导管10、空滤进气管20以及空气滤清器30,空滤进气管20的第一端与进气导管10的出气管13相连并连通;空气滤清器30与空滤进气管20的第二端相连并连通。通过采用前述的进气导管10,能够利用挡筋102、倾斜的横向筋条123、第一排尘袋16、出气管13等结构来减少通过出气管13排出的水,从而提高了进气系统100的进气效果,避免影响进气系统100的进气量,从而优化进气系统100的稳定性并提高车辆 1000的动力性能。
69.其中,空气滤清器30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空滤进气管20用于连接进气导管10和空气滤清器30;进气导管10用于吸收外界空气,挡住一些灰尘以及大部分的水。
70.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滤进气管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下凹形结构201,且空滤进气管20上设有第二排尘袋23,第二排尘袋23连接于下凹形结构201的底壁上。也就是说,在空滤进气管20上设置一个较低的位置,这样,意外进入到空滤进气管20内的水、灰尘等,也会流向该下凹形结构201内,并通过第二排尘袋23 排放。以避免水、灰尘等进入到空气滤清器30。
71.空滤进气管20设置成具有下凹形结构201,在最低点处加排水口和第二排尘袋23,将此处积水排出,避免积水进入空气滤清器30总成。空滤进气管20通过两端的环箍与进气导管10总成和空气滤清器30总成连接,密封性好。空滤进气管20中间做波纹段可以吸收装配误差,方便装配。其中,空滤进气管20的一端接口可以设置成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出气管13上下对接,并通过第一环箍21进行定位;空滤进气管20的另一端接口可以设置成轴线沿前后方向(也可以为其他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空气滤清器30对接,并通过第二环箍22进行定位。
72.通过前述进气导管10、空滤进气管20中各个结构的设计,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流
向空气滤清器30上的水、灰尘等杂质,可以空气滤清器30上附着灰尘、水等影响进气效果,并可以使空气滤清器30能够在更长的时间保持倾斜,延长空气滤清器30的使用寿命。
73.另外,结合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车体和前述的进气系统100,车体具有驾驶室300,进气系统100安装于车体上,且进气导管10设于驾驶室300的下方。
74.另外,车体可以包括底盘200,进气系统100连接于底盘200上。通过将进气系统100 设置于底盘200上,区别于相关技术中将进气导管10设置与驾驶舱侧壁上的方案,可以极大地优化进气结构。并可以提高车辆1000的进气量和使用寿命,优化车辆1000的动力性能,减少燃料损耗,降低车辆1000的使用成本,并提高车辆1000的续航能力。
75.如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车辆1000还包括拖箱600,拖箱600置于驾驶室300的后方,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为卡车、轻型卡车等。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还可以为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其他类型的车辆。
76.进一步地,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设置为朝向车体的前端。能够方便外部的气流更容易进入到进气导管10内部,而且由于设置了前述的挡水、挡尘结构,延长了进气系统100的使用寿命。
77.当然,本实用新型中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的朝向可以调整,另外进气导管10和空滤进气管20的大小可以调整。
78.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将进气导管10布置在驾驶室300下方,雨水被驾驶室300挡住,下雨时本实用新型的除水效果比相关技术好很多。本实用新型将进气导管10的进气口开在前方,而且在进气口处增加挡筋,加上驾驶室300的遮挡,洗车冲水时水流很难进入进气导管10,而相关技术一般进气口都是朝侧面或侧后方,洗车冲水很容易进入进气导管 10总成。本实用新型将进气导管10布置在驾驶室300下方,不用直接暴晒在太阳下,环境比现有技术好很多,不容易出现过热老化或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的进气系统100整体都在底盘200上,不用随驾驶室300翻转,可以用卡箍固定,密封可靠性比相关技术好很多。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距离驾驶舱乘员较远,而且没有直接与驾驶室300连接,进气口噪声对舱内噪声的贡献量比现有技术低,驾驶室300底部铺隔音棉的话效果会更好。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300不需要根据进气导管10内凹,结构简单,舱内空间大,成本和舒适性都要优于相关技术。
79.结合前述,本实用新型将进气导管10布置在驾驶室300下方,驾驶室30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挡泥板500,可以将进气导管10设置于挡泥板500的后方,通过将进气导管设置于轮胎400的挡泥板500后方,进气口开在前方,利用挡泥板500挡住轮胎400卷起的灰尘和水雾,从而使进气口处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另外由于布置在驾驶室300下方,进气导管10总成可以做的比现有技术小一半左右,既能减重又能降低整车成本,还能减少进气阻力。由于进气导管10总成不用与驾驶室300一起翻转,空滤进气管20与进气导管10可以用卡箍连接,密封性能比现有技术可靠很多。
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8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具有气流通道(101);进气格栅(12),所述进气格栅(12)设于所述壳体(11)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101)连通用于进气;出气管(13),所述出气管(13)设于所述壳体(11)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101)连通用于出气;其中,所述进气导管(10)设于车辆驾驶室(30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12)的周围设有挡筋(102),所述挡筋(102)绕设于所述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周围,所述挡筋(102)被构造成沿所述进气格栅(1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挡筋(102)的内侧构造出与所述进气格栅(12)相对应的进气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12)的周壁上设有翻边(122),所述翻边(122)连接于所述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并朝向所述进气格栅(12)的外侧延伸,所述挡筋(102)设于所述翻边(122)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12)设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并被构造成适于沿第一方向进气,所述进气格栅(12)包括:多个横向筋条(123),所述横向筋条(123)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下倾斜;多个所述横向筋条(123)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上下方向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条(123)在所述进气格栅(12)的进气方向上向上倾斜;和/或,所述进气格栅(12)还包括纵向筋条(124),所述纵向筋条(124)与所述横向筋条(123)相连,所述纵向筋条(124)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横向筋条(123)之间具有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条(123)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向下倾斜;或,所述横向筋条(123)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从中间到两端向下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10)还包括:支架(14),所述支架(14)包括第一支部(141)和第二支部(142),所述第一支部(141)与所述壳体(11)的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部(142)与所述第一支部(141)相连,且所述第一支部(141)和所述第二支部(142)连接成l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部(142)上设有减震垫(15),以通过所述减震垫(15)连接车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3)设于所述壳体(11)的底壁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气管(13)的上端伸入所述壳体(11)内,并高于所述壳体(11)的内底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10)
还包括第一排尘袋(16),所述第一排尘袋(16)与所述壳体(11)相连,且所述第一排尘袋(16)的入口位于所述壳体(11)的内底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3)为椭圆形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一体成型。13.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导管(10);空滤进气管(20),所述空滤进气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导管(10)的出气管(13)相连并连通;空气滤清器(30),所述空气滤清器(30)与所述空滤进气管(20)的第二端相连并连通。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进气管(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下凹形结构(201),且所述空滤进气管(20)上设有第二排尘袋(23),所述第二排尘袋(23)连接于所述下凹形结构(201)的底壁上。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驾驶室(30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进气系统(100),所述进气系统(100)安装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进气导管(10)设于所述驾驶室(300)下方。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包括拖箱(600),所述拖箱(600)设于所述驾驶室(300)后方;和/或,所述车体还包括底盘(200),所述进气系统(100)连接于所述底盘(200)上。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12)的进气侧设置为朝向所述车体的前端;和/或,所述驾驶室(300)下方设有挡泥板(500),所述进气导管(10)设于所述挡泥板(500)后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导管、进气系统和车辆,所述进气导管包括:壳体、进气格栅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格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用于进气;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用于出气;其中,气导管设于车辆驾驶室的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导管,设置于驾驶室下方,可以利用驾驶室将雨水、洗车水等挡住,从而减少进入到进气导管内的水或灰尘等杂质,同时能够利用驾驶室挡住阳光等对进气导管的直射,提高进气导管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锋 刘玉杰 秦宬 高志城 董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