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33


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诸多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都采用上下扣盒类型的包装盒,上下扣盒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为易撕条,传统方式是通过人工贴易撕条,其效率低,且质量得到不到保障。
3.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4395617u公开了一种彩印包装盒易撕带粘贴装置,其实现了包装盒自动定位并移动至粘贴工位,在粘贴工位包装盒可进行水平旋转,以满足横向或纵向的易撕条粘贴;在粘贴工位的上方设置有吸盘,利用吸盘将易撕条吸附滚压到包装盒的表面上。虽然该装置能够实现多个易撕条以及多个方向上的易撕条粘贴,但该设备仅能对包装盒面朝上的外包装面进行粘贴,且粘贴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不能对包装盒的内侧壁表面或双边内侧壁表面进行易撕条的粘贴;且该设备中的易撕条是直接粘贴的包装盒上的,并未说明易撕条上的离型纸是如何撕除的。
4.目前,有一款电子产品的包装盒,其包括盒体与盒盖,现需要在盒盖的相对两侧内壁表面上粘贴上易撕条。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款设备能够直接满足该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能够实现包装盒双边内侧壁表面的易撕条自动粘贴,且粘贴牢固,粘贴效率高,质量好。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包括输送单元以及在所述输送单元上移动的治具,沿所述输送单元依次设置有第一贴合工位、第二贴合工位以及第二检测工位;所述第一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均设置有一个贴合单元和一个撕离型纸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组;所述第二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均还设置有一个翻转单元;所述贴易撕条装置还包括为所述贴合单元供应易撕条的供料单元。
7.进一步的,沿所述输送单元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贴合工位的上游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一检测相机组。
8.进一步的,待贴易撕条的包装盒被放置在所述治具的限位凹槽中,其开口竖直朝向所述输送单元一旁所述贴合单元所在一侧放置,且待粘贴易撕条的两个内壁表面呈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内壁表面朝上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的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的贴合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的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相机组相对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供料单元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料仓模组、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料仓模组之间的中转移载平台以及将易撕条从所述料仓模组中取出后放置到所述中转移载
平台上的上料搬运模组。
11.进一步的,所述中转移载平台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在接料位与供料位之间移动的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
12.所述上料搬运模组包括第二电机、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沿若干料仓模组移动的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吸附模组。
13.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单元包括xyz三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xyz三轴移载模组活动末端的第三电机、受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板一侧的吸附贴合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另一相对侧的滚压模组。
14.进一步的,所述撕离型纸单元包括第一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夹料气缸、受所述夹料气缸驱动进行张开与夹持动作的夹料板、以及在设定高度将所述夹料板上的离型纸吸走的吸风模组。
15.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单元包括第二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二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第四电机、受所述第四电机驱动绕水平轴进行旋转的第二旋转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板上的夹持气缸、受所述夹持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
16.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贴合工位处设置有称重单元;所述称重单元包括顶升气缸、受所述顶升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且穿过所述治具将包装盒本体托起的称重平台。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包装盒上扣盖与下扣盖在各个工位之间的移动、易撕条的自动供料、上料、二次定位、撕离型纸以及贴合,还实现了包装盒上易撕条贴合情况的自动检测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易撕条贴合的自动化程度以及贴合效率;配合双贴合工位的设计、双翻转单元的设计以及包装盒入产线时的状态设定,实现了包装盒双边内壁表面上的易撕条自动贴合。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贴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撕离型纸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撕离型纸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称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数字表示:
29.100-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
30.1-输送单元,11-上层输送线,12-下层输送线,13-提升输送线;2-治具;
31.3a、3b-贴合单元,31-第四支撑板,32-xyz三轴移载模组,33-第三电机,34-第一旋转板,35-吸附贴合模组,36-滚压模组;
32.4a、4b-撕离型纸单元,41-第一z轴移载模组,42-第二支撑板,43-夹料气缸,44-夹料板,45-吸风模组;
33.5a、5b-翻转单元,51-第二z轴移载模组,52-第三支撑板,53-第四电机,54-第二旋转板,55-夹持气缸,56a、56b-夹爪,57-传动旋转板,58-第一连杆,59-第二连杆;
34.6-供料单元,61-料仓模组,62-中转移载平台,621-第一电机,622-定位平台,623-定位销,63-上料搬运模组,631-第二电机,632-第一支撑板,633-吸附模组;
35.7-第一检测相机组;8-第二检测相机组;
36.9-称重单元,91-顶升气缸,92-称重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一:
38.请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为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100,其包括输送单元1以及在输送单元1上移动的治具2,沿输送单元1依次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第一贴合工位、第二贴合工位与第二检测工位。
39.本实施例中,输送单元1包括上层输送线11与下层输送线12、以及连接上层输送线11与下层输送线12的提升输送线13。提升输送线13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处,在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处,操作人员将包装盒的盒体与盒盖放置在治具2上对应的限位凹槽中,其中盒盖的开口竖直朝向输送单元1一旁贴合单元所在一侧放置,且待粘贴易撕条的两个内壁表面呈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内壁表面朝上设置。
40.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一检测相机组7,用于检测治具2上的包装盒本体和盒盖是否放置到位。所述第一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均设置有一个贴合单元3a、3b和一个撕离型纸单元4a、4b;撕离型纸单元4a、4b设置在贴合单元3a、3b的下方。贴合单元3a用于将易撕条粘贴在盒盖的一个侧壁表面上,贴合单元3b用于将易撕条粘贴在盒盖的另一个相对侧壁表面上;撕离型纸单元4a用于将贴合单元3a吸附的易撕条上的离型纸撕除;撕离型纸单元4b用于将贴合单元3b吸附的易撕条上的离型纸撕除。所述第二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还均设置有一个翻转单元5a、5b,翻转单元5a与贴合单元3b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组8,翻转单元5b与第二检测相机组8相对设置。翻转单元5a用于将一侧粘贴好易撕条的盒盖翻转180
°
,使其另一相对侧壁表面朝上设置,便于后续贴合单元3b进行另一条易撕条的粘贴。翻转单元5b用于在第二检测工位处,待对一侧壁表面上的易撕条检测完毕后,将盒盖再次翻转180
°
,使得另一侧壁表面在下且朝上设置,便于对另一相对侧壁表面上的易撕条进行检测。
41.由于第二检测相机组8需要伸入到盒盖内部空间对易撕条进行检测,因此第二检测相机组8设置在一个水平移载机构上,受该水平移载机构驱动进行前后移动,实现伸缩运动。
42.本实施例还包括为贴合单元3a、3b供应易撕条的供料单元6,实现易撕条的自动供料。供料单元6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料仓模组61、设置在相邻两个料仓模组61之间的中转移载平台62以及将易撕条从料仓模组61中取出后放置到中转移载平台62上的上料搬运模组
63。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料仓模组62与两个中转移载平台62,以实现无中断的连续供料。中转移载平台6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621、受第一电机621驱动在接料位与供料位之间移动的定位平台622。定位平台622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623。通过定位平台622可以使得贴合单元3a、3b吸取的易撕条足够的平整,通过定位销623对易撕条进行二次定位,保障贴合单元3a、3b吸取的易撕条相对贴合单元3a、3b的位置统一。上料搬运模组63包括第二电机631、受第二电机631驱动沿若干料仓模组61移动的第一支撑板63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32上的吸附模组633,吸附模组633包括第一气缸(图中未标示)、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吸嘴(图中未标示)。吸附模组633的数量与料仓模组61中的料仓数量对应一致,可以一次性吸附多个易撕条。中转移载平台62在接料位承接上料搬运模组63吸附的易撕条,然后移动至供料位,在供料位处等待贴合单元3a、3b将其取走。
43.贴合单元3a、3b包括xyz三轴移载模组31、设置在xyz三轴移载模组31活动末端的第四支撑板32、固定在第四支撑板32上的第三电机33、受第三电机33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34、设置在第一旋转板34一侧的吸附贴合模组35、以及设置在第一旋转板34另一相对侧的滚压模组36。
44.撕离型纸单元4a、4b包括第一z轴移载模组41、受第一z轴移载模组4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撑板42、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2上的夹料气缸43、受夹料气缸43驱动进行张开与夹持动作的夹料板44、以及在设定高度将夹料板44上的离型纸吸走的吸风模组45,吸风模组45的吸风管口位于设定高度处夹料板44的一侧且对准夹料板44。
45.吸附贴合模组35在所述供料位吸取定位平台622上的易撕条,然后移动至撕离型纸单元4a、4b上方,夹料板44夹住离型纸,将易撕条上的离型纸撕除,并下降至设定高度后,通过吸风模组45将离型纸吸走送至废料箱;去除离型纸后的易撕条继续被吸附贴合模组35吸附搬运至贴条位置(第一贴合工位或第二贴个工位),由于盒盖的一个内侧表面是直接朝上的,因此,吸附贴合模组35可以直接将易撕条粘贴到盒盖的内侧表面上;之后,第一旋转板34旋转180
°
,使得滚压模组36旋转至易撕条的上方,然后利用滚压模组36对易撕条进行滚压,提高易撕条的贴合牢固度。
46.翻转单元5a、5b包括第二z轴移载模组51、受第二z轴移载模组5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三支撑板52、固定在第三支撑板52上的第四电机53、受第四电机53驱动绕水平轴进行旋转的第二旋转板54、固定在第二旋转板54上的夹持气缸55、受夹持气缸55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56a、56b。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板54上位于夹爪56a与夹爪56b之间旋转设置有一个传动旋转板57,夹爪56a、56b左右活动设置在第二旋转板54上,且分别通过第一连杆58、第二连杆59与传动旋转板57的两端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58的两端分别与夹爪56a、传动旋转板57铰接;第二连杆59的两端分别与夹爪56b传动旋转板57铰接。夹持气缸55的活动端与夹爪56a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夹爪56a左右移动,在第一连杆58、第二连杆59以及传动旋转板57的传动作用下,使得夹爪56b与夹爪56a联动进而实现相互张开或夹持动作。夹爪56a、56b上设置有硅胶吸盘,用于加强对盒盖吸附夹持的可靠度。通过第四电机53驱动第二旋转板54旋转,进而可以带动夹爪56a、56b夹持这个盒盖进行180
°
翻转。
47.本实施例中,为了保障治具2中的包装盒内具有产品,且无其他异物,在第一贴合工位处设置有称重单元9,利用称重单元9对治具2上的包装盒本体进行称重,判断包装盒本体内是否有放入产品,是否有遗漏,或者是否有其他异物放入。称重单元9包括顶升气缸91、
受顶升气缸9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且穿过治具2将包装盒本体托起的称重平台92。
48.输送单元1对应于所述第一检测工位、所述第一贴合工位、所述第二贴合工位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均设置有阻挡治具2前进的阻挡模组(图中未展示)以及对治具2进行定位的治具定位模组(图中未展示)。
49.本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100的工作流程为:在第一检测工位处,操作人员或机械手将上扣盖(即包装盒盒体)和下扣盖(即包装盒盒盖)按照设定的状态放到治具2上对应的限位凹槽中,并通过第一检测相机组7检测包装盒的放置状态是否正确;然后通过输送单元1输送至第一贴合工位处,与此同时,上料搬运模组63从料仓模组61中吸取易撕条放置到中转移载平台62上,易撕条在中转移载平台62上进行展平与二次定位后被贴合单元3a吸取至撕离型纸单元4a的上方,通过撕离型纸单元4a将离型纸撕除,然后再被粘贴至上扣盖的一侧内壁表面上,与此同时,称重单元9对下扣盖进行称重;然后通过输送单元1输送至第二贴合工位处,翻转单元5a夹持上扣盖翻转180
°
,使得另一相对侧内壁表面在下且朝上放置;贴合单元3b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将易撕条粘贴到上扣盖上设定位置;然后移动至第二检测工位,利用第二检测工位处的第二检测相机组8检测上扣盖一侧内壁表面上的易撕条的贴合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检测完毕后,翻转单元5b夹持上扣盖翻转180
°
,第二检测相机组8再次对另一侧内壁表面上的易撕条的贴合情况进行检测,然后输送至下一工位。
50.本实施例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100实现了包装盒上扣盖与下扣盖在各个工位之间的移动、易撕条的自动供料、上料、二次定位、撕离型纸以及贴合,还实现了包装盒上易撕条贴合情况的自动检测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易撕条贴合的自动化程度以及贴合效率;配合双贴合工位的设计、双翻转单元的设计以及包装盒入产线时的状态设定,实现了包装盒双边内壁表面上的易撕条自动贴合。
5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包括输送单元以及在所述输送单元上移动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单元依次设置有第一贴合工位、第二贴合工位以及第二检测工位;所述第一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均设置有一个贴合单元和一个撕离型纸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组;所述第二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均还设置有一个翻转单元;所述贴易撕条装置还包括为所述贴合单元供应易撕条的供料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单元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贴合工位的上游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工位,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一检测相机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待贴易撕条的包装盒被放置在所述治具的限位凹槽中,其开口竖直朝向所述输送单元一旁所述贴合单元所在一侧放置,且待粘贴易撕条的两个内壁表面呈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内壁表面朝上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的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的贴合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的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相机组相对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料仓模组、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料仓模组之间的中转移载平台以及将易撕条从所述料仓模组中取出后放置到所述中转移载平台上的上料搬运模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移载平台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在接料位与供料位之间移动的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所述上料搬运模组包括第二电机、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沿若干料仓模组移动的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吸附模组。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包括xyz三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xyz三轴移载模组活动末端的第三电机、受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板一侧的吸附贴合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另一相对侧的滚压模组。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离型纸单元包括第一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夹料气缸、受所述夹料气缸驱动进行张开与夹持动作的夹料板、以及在设定高度将所述夹料板上的离型纸吸走的吸风模组。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第二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二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第四电机、受所述第四电机驱动绕水平轴进行旋转的第二旋转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板上的夹持气缸、受所述夹持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贴合工位处设置有称重单元;所述称重单元包括顶升气缸、受所述顶升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且穿过所述治具将包装盒本体托起的称重平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双边贴易撕条装置,其包括输送单元以及在所述输送单元上移动的治具,沿所述输送单元依次设置有第一贴合工位、第二贴合工位以及第二检测工位;所述第一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贴合工位处均设置有一个贴合单元和一个撕离型纸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检测相机组;所述第二贴合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处均还设置有一个翻转单元;所述贴易撕条装置还包括为所述贴合单元供应易撕条的供料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包装盒双边内侧壁表面的易撕条自动粘贴,且粘贴牢固,粘贴效率高,质量好。质量好。质量好。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