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载无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2.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乘坐时乘客常常会使用pad、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用于办公或娱乐。
3.目前的车辆虽然也提供了一些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口这样的有线充电方式,或者平放式的无线充电方式,但上述有限充电方式需要借助usb连接线进行充电,由于车辆空间的限制上述无线充电方式难以应用到车辆的后排空间内。
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载无线充电结构,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7.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部位内;
8.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放置于所述安装部位上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9.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放置于其上的所述终端设备。
10.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吸附件呈弧形片状结构,所述弧形片状结构绕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外周。
11.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吸附件为负压吸附件或磁吸件。
12.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固定件为片状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吸附件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3.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的内壁。
14.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的内壁,且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件的位置及角度。
15.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分布于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一侧侧壁。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车内座椅,还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一个或多个所述车内座椅的靠背内。
17.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示例,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套设于所述靠背本体外的靠背套,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所述靠背本体的背部和所述靠背套之间。
18.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固定件和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件用于固定无线充电模块,同时,终端设备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终端设备的无线充电,而且,固定件位于安装部位内,不占用外部的空间,从而减少了外部空间的占用。因此,将该无线充电装置应用到车内时,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车内座椅和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终端设备通过无线充电装置固定于车内座椅的靠背上,不占用车内的有效空间,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的剖视图;
2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从气囊看向固定件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固定终端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未固定终端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00、终端设备;200、靠背;201、靠背本体;202、靠背套;300、识别标志;
30.1、固定件;2、无线充电模块;3、调节组件;4、吸附件;5、安装架;
31.11、凹槽;12、连接孔;31、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
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技术实施例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36.例如,所述终端设备100可以是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其它处理设备、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中的移动终端等。
37.例如,所述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9.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固定件1和无线充电模块2,固定件1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部位内;无线充电模块2连接于固定件1朝向相对于安装部位的一面,无线充电模块2用于为放置于安装部位上的终端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位可以是任意需要固定终端设备100的部位,尤其是需要固定终端设备100的汽车室内,例如,可以为汽车室内的塑料内壁上,也可以为汽车座椅的后壁上。
40.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固定件1用于固定无线充电模块2,同时,终端设备100通过无线充电模块2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终端设备100的无线充电,而且,固定件1位于安装部位内,不占用外部的空间,从而减少了外部空间的占用。因此,将该无线充电装置应用到车内时,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同时,固定件1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部位内,可以通过拆下固定件1连接于另一个安装部位内,以改变无线充电装置的固定位置,使用更加便捷。
41.具体地,固定件1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安装部位的内壁。
42.示例性地,固定件1为矩形片状结构,固定件1的四个角部均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
连接于安装部位的内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2,多个连接孔12一一对应地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于安装部位的内壁。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栓等部件。固定件1由塑料材料制成。
43.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至图3,固定件1包括吸附件4,吸附件4连接于固定件1朝向相对于安装部位的一面,吸附件4用于吸附放置于其上的终端设备100。通过吸附的方式实现对终端设备100的固定,避免了对终端设备100的表面造成损坏。
4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位上设有容置槽,吸附件4设置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的槽口朝向终端设备100设置。吸附件4为负压吸附件,负压吸附件能够产生负压,以吸附于终端设备100。负压吸附件为普通吸盘或者真空泵吸盘等,此时,在未放置终端设备100时,吸附件4通过容置槽的槽口露于外部。
45.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位上设有容置槽,吸附件4设置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的槽口朝向终端设备100设置。吸附件4为磁吸件,磁吸件能够磁性吸附于终端设备100。磁吸件为永磁铁或者电磁铁等。
4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件4为磁吸件,安装部位内设置有封闭容置腔,磁吸件和无线充电模块2均设置于封闭容置腔内。由于磁吸件的设置,终端设备100与磁吸件不直接接触也可以将终端设备100固定,此时,该无线充电装置全部埋设于安装部位内,即无线充电装置不露于外部,保证了无线充电装置和安装部位连接的牢固性。同时,磁吸件与终端设备100内的磁铁相吸,既实现了固定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对准作用,在吸附到位后,无线充电模块2正好对准终端设备100内的充电线圈,保证了无线充电效率。
47.具体地,参见图3,吸附件4和无线充电模块2均连接于固定件1,固定件1连接于安装部位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4和无线充电模块2通过点胶或者背胶方式连接于固定件1。
48.更具体地,继续参见图3,固定件1为片状结构,片状结构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11,吸附件4和无线充电模块2均设置于凹槽11内。凹槽11的设置避免了由于其周围结构的变形对吸附件4和无线充电模块2施压而受到损坏,从而对吸附件4和无线充电模块2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固定件1为片状结构,即固定件1的厚度较薄,使得封闭容置腔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避免了由于封闭容置腔的设置影响到了安装部位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该无线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广。示例性地,凹槽11的槽口朝向终端设备100的方向设置,避免了由于固定件1的阻挡影响到吸附件4的吸附效果及无线充电模块2的充电效果。
49.具体地,磁吸件呈弧形片状结构,弧形片状结构绕设于无线充电模块2的外周。弧形片状结构,即磁吸件的厚度较薄,使得封闭容置腔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且弧形片状结构能够保证磁吸的牢固性。弧形片状结构绕设于无线充电模块2的外周,二者位置分布合理,占用面积小。无线充电技术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无线充电模块2的具体及无线充电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的一侧连接于安装部位的内壁,且调节组件3的另一侧连接于固定件1,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固定件1的位置及角度。调节组件3的设置用于调节终端设备100的位置及角度,以方便于不同身高及不同坐姿的使用者操作或观看。具体地,调节组件3连接于固定件1。
51.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可以包括多个伸缩件,伸缩件连接于封闭容
置腔的内壁和固定件1之间,多个伸缩件呈阵列状分布,通过调节其中的若干个可以调节固定件1的角度,同时同步调节多个伸缩件可以平移固定件1的位置,即调节固定件1的位置。伸缩件可以为气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等。
52.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伸缩件和万向调节杆,通过伸缩件调节位置,通过万向调节杆调节角度,伸缩件可以为气动伸缩杆或液伸缩杆等,气动伸缩杆、液伸缩杆及万向调节杆均为机械领域常见的零部件,在此不再详细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5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若干个气囊31,若干个气囊31分布于固定件1背离无线充电模块2的一侧侧壁,每个气囊31可独立充放气。若干个气囊31分布于固定件1背离凹槽11的侧壁。所有气囊31中部分充气或者放气能够顶靠固定件1改变角度,从而调节终端设备100的角度;全部气囊31充气或者放气平移固定件1,以调节固定件1的位置,从而调节终端设备100的位置。例如,如图4所示,气囊31设置有四个,呈两排两列分布,四个气囊31同步充气时,固定件1朝向前侧平移,四个气囊31同步放气时,固定件1朝向后侧平移,朝向前侧为从固定件1指向终端设备100的方向,朝向后侧为从终端设备100指向固定件1的方向;位于左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充气和/或位于右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放气时,固定件1朝向右侧转动;位于右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充气和/或位于左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放气时,固定件1朝向左侧转动;位于上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充气和/或位于下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放气时,固定件1朝向下侧转动;位于下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充气和/或位于上侧的两个气囊31同步放气时,固定件1朝向上侧转动;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调节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当然,气囊31的数量不限于四个,还可以为其他,具体根据终端设备100和气囊31的大小进行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4.可选地,对于吸附件4露于外部的情况,无线充电装置与终端设备100直接接触,在固定件1改变位置和角度时终端设备100随之发生同步改变。
55.对于固定件1和吸附件4封闭设置于封闭容置腔内的情况,由于终端设备100贴合于安装部位的外表面,想要在固定件1移动时终端设备100随之移动,安装部位的外表面必须随之变形,因此,该种情况下,安装部位的外表面不适用于刚性的安装部位,仅适用于柔性的安装部位。例如,安装部位为座椅,无线充电装置安装于座椅本体及座椅本体外侧的座套之间。
56.具体地,气囊31和固定件1均埋设于安装部位内,终端设备100在固定件1的作用下贴合于安装部位的外表面,固定件1的位置及角度改变时能够改变安装部位的外形,以改变终端设备100的位置及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1和固定件1均设置于座椅本体及座椅本体外侧的座套之间,也即埋设于座椅内,终端设备100在磁吸件的作用下贴合于座套的外表面,固定件1的位置及角度改变时能够改变座套的外形,从而改变终端设备100的位置及角度。该种情况,既不破坏座椅的完整度,而且安装取下方便,并且固定的牢靠性强。座椅可以为汽车内的座椅,也可以为候车厅、会议室及其他室内的座椅,该类型室内的座椅均设置多排,将终端设备100固定于前排座椅的靠背200,以供后排使用者使用。
57.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用于将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应用到汽车座椅上。具体地,该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车内座椅及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一个或多个车内座椅的靠背200内。
58.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100通过无线充电装置固定于车内座椅的靠背200上,无线充电装置位于靠背200内,不占用车内的有效空间,不会由于乘客碰撞造成固定不牢靠的问题发生,而且使得充电便捷。
59.具体地,靠背200包括靠背本体201和套设于靠背本体201外的靠背套202,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靠背本体201的背部和靠背套202之间。靠背套202为柔性材料,在固定件1的发生移动时靠背套202随之移动,从而改变终端设备100的位置及角度,以适用于不同身高及不同坐姿的使用者操作或观看。
60.如图6所示,由于无线充电装置被靠背套202遮挡,从外部不便于观察到无线充电装置的位置,因此,在与无线充电装置正对的靠背套202的外侧设置有识别标志300,识别标志300可以为粘贴图案或者粘贴字等,以便于使用者快速定位到无线充电装置的位置。
6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气囊31固定于靠背本体201的后背上,气囊31的背离靠背本体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固定件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安装架5背离气囊3的一侧,无线充电模块2和吸附件4设置于固定件1背离安装架5的一侧,靠背套202包覆于无线充电模块2和吸附件4背离固定件1的一侧。
62.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部位内;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放置于所述安装部位上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放置于其上的所述终端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呈弧形片状结构,所述弧形片状结构绕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负压吸附件或磁吸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片状结构,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的一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吸附件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的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的内壁,且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件的位置及角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分布于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一侧侧壁。9.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车内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一个或多个所述车内座椅的靠背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套设于所述靠背本体外的靠背套,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所述靠背本体的背部和所述靠背套之间。
技术总结本申请属于无线充电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载无线充电结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件及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部位内;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于固定件朝向相对于安装部位的一面,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放置于安装部位上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车内座椅及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的固定件和无线充电模块均设置于车内座椅的靠背内。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载无线充电结构,能够基于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有限的车辆空间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尹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