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封闭结构及全高站台门。
背景技术:2.全高站台门的应急门可转动地安装在门框上,且应急门与门框的立柱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免产生干涉,但是二者之间的间隔区域容易漏光,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结构及全高站台门,旨在解决应急门与门框立柱之间的间隔区域容易漏光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封闭结构,包括门框、第一应急门、第一挡光件以及第二挡光件;所述第一应急门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内,且所述第一应急门与所述门框的第一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应急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所述第二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一应急门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其中,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相对。
5.可选的,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二者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前后相对的区域,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
6.可选的,所述第一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第二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
7.可选的,所述第一挡光件包括底座和胶条;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应急门上,所述胶条卡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胶条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二挡光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前表面,并凸出所述第一立柱,以便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第一应急门的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应急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二挡光件包覆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挡光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挡光件具有第二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相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
述第一部分的前方。
11.可选的,所述封闭结构还包括第二应急门、第三挡光件以及第四挡光件;所述第二应急门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内,且所述第二应急门与所述门框的第二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间隔区;所述第三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应急门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应急门同步转动;所述第三挡光件与所述第二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隔区相对;所述第四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四挡光件与所述第二应急门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隔区相对;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四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四挡光件在所述第二间隔区处相对;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应急门、所述第二应急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四者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布。
12.可选的,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一挡光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挡光件与所述第三挡光件的结构相同。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高站台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封闭结构。
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结构及全高站台门,通过第一挡光件和第二挡光件的设置可以对应急门和立柱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有效避免光线从二者之间的间隙中漏出,从而可以使封闭结构和全高站台门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结构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结构的仰视图;
17.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结构的第二挡光件的局部视图。
19.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0.100、封闭结构;
21.1、门框;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
22.2、第一应急门;21、外框;22、玻璃;23、转轴;
23.3、第一挡光件;3a、第一部分;31、底座;311、卡槽;32、胶条;321、卡块;322、变形孔;
24.4、第二挡光件;4a、第二部分;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三连接板;44、第四连接板;45、第五连接板;
25.5、第二应急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全高站台门包括封闭结构100,封闭结构100包括门框1、第一应急门2、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第一应急门2转动安装在门框1内,且第
一应急门2与门框1的第一立柱11左右间隔设置,以免第一应急门2转动时与第一立柱11产生干涉。定义第一应急门2和第一立柱11二者之间的隔区域为第一间隔区,其中,第一间隔区实际上的指第一应急门2和第一立柱11在左右方向上的间隔区域。
28.另外,在图1中,左右方向平行于x轴方向,上下方向平行于z轴方向,前后方向平行于y轴方向。使用过程中,乘客通常是站在封闭结构100的前方,封闭结构100的后方为轨道。
29.第一挡光件3设置在第一应急门2上,并能够随第一应急门2同步转动;第一挡光件3与第一立柱11左右间隔设置,以免第一挡光件3随第一应急门2转动时与第一立柱11产生干涉。另外,第一挡光件3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一间隔区相对,此时第一挡光件3和第一间隔区二者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具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其中,第一平面与x轴和z轴均平行,这样第一挡光件3便可以对第一间隔区进行遮挡,减少第一间隔区处的漏光。
30.第二挡光件4设置在第一立柱11上,第二挡光件4与第一应急门2左右间隔设置,且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也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第二挡光件4对第一应急门2和第一挡光件3的转动产生干涉。另外,第二挡光件4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一间隔区相对,此时第二挡光件4和第一间隔区二者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具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这样第二挡光件4便可以对第一间隔区进行遮挡,减少第一间隔区处的漏光。
31.另外,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二者至少有一部分相对,其中,二者在第一间隔区处前后相对,这样二者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可以相互遮挡。此时,二者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具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这样通过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的配合,可以对第一间隔区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进行完全遮挡,避免光线从该区域穿过,使封闭结构100更加美观。
3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光件3与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第一间隔区的下端;第二挡光件4与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第一间隔区的下端;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二者在第一间隔区处前后相对的区域,由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第一间隔区的下端。这样通过第一挡光件3和第二挡光件4的配合,可以对整个第一间隔区进行完全遮挡,避免光线从该第一间隔区穿过,使封闭结构100更加美观。
33.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光件3具有第一部分3a,第二挡光件4具有第二部分4a;在前后方向上,第一部分3a和第二部分4a在第一间隔区处相对。另外,第二部分4a位于第一部分3a的前方。这样第二挡光件4还可以对第一挡光件3进行遮挡,有效避免乘客从前方看到第一挡光件3转动。
34.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光件3设置在第一应急门2和第一立柱11之间,也即第一挡光件3设置在第一间隔区内,此时,整个第一挡光件3都与第一间隔区相对。
35.如图3所示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光件3包括底座31和胶条32;底座31安装在第一应急门2上,胶条32卡接在底座31上,且胶条32与底座31可拆卸连接。其中,胶条32具有弹性,这样第一应急门2转动时,即使胶条32与第一立柱11或者其他物体接触时,也能够使第一应急门2打开。另外,胶条32可以是橡胶材质等。
36.如图3所示,底座31上设有卡槽311,胶条32上设有卡块321,卡块321与卡槽311配合,进而实现胶条32与底座31的卡接连接。另外,底座31可以是型材,以方便封闭结构100的生产组装。
37.如图3所示,胶条32上设有形变孔322,形变孔322可以为胶条32提供一个形变空间,使得胶条32能够具有更大的形变能力。其中,形变孔322可以是由胶条32的上端的端面延伸至胶条32的下端的端面。
38.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应急门2包括外框21、玻璃22以及转轴23,玻璃22安装在外框21内,转轴23安装在外框21上,并用于与门框1配合,以便使第一应急门2能够到转轴23的轴线转动。其中,第一应急门2的设置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说明。另外,当第一挡光件3设置在第一间隔区时,底座31安装在外框21靠近立柱的表面上。
39.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挡光件4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以及第三连接板43;第一连接板41设置在第一立柱11的前表面,并凸出第一立柱11,以与第一间隔区相对;第二连接板42设置在第一立柱11靠近第一应急门2的表面;第三连接板4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1靠近第一应急门2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2连接。此时,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3以及第一立柱11围城一个三角形空腔,第三连接板43相当于是加强件,以提升第一连接板41的强度。另外,第一连接板41和第三连接板43二者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的第二部分4a。
40.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挡光件4包覆在第一立柱11的侧面,通过第二挡光件4还可以对第一立柱11进行遮挡装饰,以便使封闭结构100更加美观。此时,第二挡光件4还包括第四连接板44,第四连接板44设置在第一立柱11背离第一应急门2的表面,同时第四连接板44与第一连接板41连接。此外,第二挡光件4还可以包括第五连接板45,第五连接板45设置在第一立柱11的后表面,此时,第五连接板45的左右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板42和第四连接板44连接。
41.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应急门5、第三挡光件以及第四挡光件;第二应急门5转动安装在门框1内,且第二应急门5与门框1的第二立柱12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间隔区;第三挡光件设置在第二应急门5上,并能够随第二应急门5同步转动;第三挡光件与第二立柱12左右间隔设置,且第三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二间隔区相对;第四挡光件设置在第二立柱12上,第四挡光件与第二应急门5左右间隔设置,且第四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二间隔区相对;在左右方向上,第三挡光件和第四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第三挡光件和第四挡光件在第二间隔区处相对;另外,第一立柱11、第一应急门2、第二应急门5以及第二立柱12四者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布。这样可以减少第二间隔区的漏光,以便使封闭结构100更加美观。
42.其中,第三挡光件和第一挡光件3的结构相同,第四挡光件和第二挡光件4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更方便封闭结构100的生产组装。另外,第三挡光件与第二应急门5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和第一挡光件3与第一应急门2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第四挡光件与第二立柱12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和第二挡光件4与第一立柱11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43.在一实施例中,门框1还包括门槛,第一立柱11的下端和第二立柱12的下端均与门槛连接,第一应急门2和第二应急门5均转动安装在门槛上。此外,门框1还包括门楣,门楣设置在门槛的上方,第一立柱11的上端和第二立柱12的上端均与门楣连接,第一应急门2和第二应急门5位于门槛和门楣之间。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第一应急门、第一挡光件以及第二挡光件;所述第一应急门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内,且所述第一应急门与所述门框的第一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应急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所述第二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一应急门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其中,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的部分,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二者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前后相对的区域,由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间隔区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第二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急门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包括底座和胶条;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应急门上,所述胶条卡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胶条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光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前表面,并凸出所述第一立柱,以便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第一应急门的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应急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光件包覆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挡光件具有第二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间隔区处相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还包括第二应急门、第三挡光件以及第四挡光件;所述第二应急门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内,且所述第二应急门与所述门框的第二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间隔区;
所述第三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应急门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应急门同步转动;所述第三挡光件与所述第二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隔区相对;所述第四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四挡光件与所述第二应急门左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挡光件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隔区相对;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四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四挡光件在所述第二间隔区处相对;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应急门、所述第二应急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四者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光件和所述第一挡光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挡光件与所述第三挡光件的结构相同。10.一种全高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封闭结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结构及全高站台门,包括门框、第一应急门、第一挡光件及第二挡光件;第一应急门转动安装在门框内,且第一应急门与门框的第一立柱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隔区;第一挡光件设置在第一应急门上,且至少有一部分与第一间隔区相对;第二挡光件设置在第一立柱上,且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间隔区相对;在左右方向上,第一挡光件和第二挡光件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挡光件和第二挡光件在第一间隔区处相对。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挡光件和第二挡光件的设置可以对应急门和立柱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有效避免光线从二者之间的间隙中漏出,从而可以使封闭结构和全高站台门更加美观。构和全高站台门更加美观。构和全高站台门更加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贤 唐景华 周志榜 夏文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