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清洁器的种类很多,很多饮水杯清洁器都是直径大小固定的毛刷类,如此一是只能清洁固定直径大小的饮水杯内壁,二是无法清洁一些杯口小而杯身大的饮水杯内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它克服传统毛刷类清洁器只能清洁固定直径大小饮水杯内壁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包括手柄、直杆、外壳、支撑杆、导杆、侧毛刷、底部毛刷、转轴,所述手柄与直杆固接,所述直杆底端通过转轴与两侧的导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连接,所述侧毛刷与导杆端部和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底部毛刷固定于外壳底部。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的侧毛刷通过导杆与支撑杆的转动而调节清洗直径,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两个供导杆上下往复活动的限位孔。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伸入杯口小而杯身大的饮水杯进行清洗,根据饮水杯直径大小又可调整侧毛刷的清洗直径。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面);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符号说明
[0010]1.手柄,2.直杆,3.外壳,4.转轴,5.导杆,6.侧毛刷,7.转轴,8.支撑杆,9.转轴,10.底部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包括手柄1、直杆2、夕卜壳3、转轴4、导杆5、侧毛刷6、转轴7、支撑杆8、转轴9、底部毛刷10,所述手柄I与直杆2的顶端固接,所述直杆2的底端通过转轴4与两侧的导杆5连接,所述支撑杆8的底端通过转轴9与外壳3连接,所述侧毛刷6与导杆5的端部和支撑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底部毛刷10固定于外壳3的底部。
[0013]优选的,所述的侧毛刷6通过导杆5与支撑杆8的转动而调节清洗直径,所述外壳3的侧面设有两个供导杆5上下往复活动的限位方孔。
[0014]在使用前,先把清洗器的直杆2提起,在使用时,把清洁器伸入水杯内,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扣紧外壳3的边缘,手柄I顶着手掌心,把直杆2往里压,使侧毛刷6接触水杯内壁,然后顺着杯口上下往复运动,即可以洗刷水杯内壁。清洗完后,松开手就可以把清洗器取出。
[0015]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I)、直杆(2)、外壳(3)、转轴(4)、导杆(5)、侧毛刷(6)、转轴(7)、支撑杆(8)、转轴(9)、底部毛刷(10),所述手柄(I)与直杆(2)的顶端固接,所述直杆(2)的底端通过转轴(4)与两侧的导杆(5)连接,所述支撑杆(8)的底端通过转轴(9)与外壳(3)连接,所述侧毛刷(6)与导杆(5)的端部和支撑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底部毛刷(10)固定于外壳(3)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毛刷(6)设于外壳(3)的两侧,所述的侧毛刷(6)通过导杆(5)与支撑杆(8)的转动而调节清洗直径,所述外壳(3)侧面设有两个供导杆(5)上下活动的限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饮水杯内壁清洁器。其包括手柄、直杆、外壳、支撑杆、导杆、侧毛刷、底部毛刷、转轴,所述手柄与直杆固接,所述直杆底端通过转轴与两侧的导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连接,所述侧毛刷与导杆端部和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底部毛刷固定于外壳底部,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两个供导杆上下往复活动的限位孔。它克服了传统毛刷类清洁器只能清洁固定直径大小饮水杯内壁的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IPC分类】A47L17/00
【公开号】CN204698486
【申请号】CN201520410759
【发明人】何东洋, 焦尚意, 胡伟康, 孔思元, 胡国静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