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5-2  192

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的刀叉架,具体是一种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顶刀叉架组件是装置于洗碗机,用作放置刀叉,勺子,筷子等等的框架,传统的洗碗机顶刀叉由刀叉框蓝和支架构成,直接置于洗碗机,这样的刀叉架由于洗碗机内部空间有限,会导致部分餐具,如上碗篮上的高脚杯,玻璃杯等不能摆放,或是顶刀叉上的刀叉或者茶杯等。为改善上述弊端,容纳相对较大的尺寸的餐具或烹饪用具,用户需要额外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其局限性在于顶刀叉架需要去除一部分来容纳大尺寸的餐具或烹饪工具,增加可选性,自定义性,故繁生了顶刀叉架可调节机构,从而有效利用了洗碗机内部空间,但有的调节机构使用及其不便,需要通过诸多操作才可以实现上下可调。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049585U于2014年12月31日公开了洗碗机刀叉架包括刀叉架本体,刀叉架本体具有反向设置的架顶和架底,刀叉架本体的两相对外侧壁上还均凸设有用于与碗篮本体上导杆滑动卡扣连接的导扣和用于扣压连接碗篮本体上限位杆以限制导扣在导杆上滑动位移的限位扣,且限位扣位于导扣与架顶之间。该调节机构使用及其不便,需要通过诸多操作才可以实现上下可调。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将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上拉,轻松调节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的高度来调节餐具的摆放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的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刀叉架托架、左刀叉架、右刀叉架、前支座和后支座,其特征在于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左刀叉架和右刀叉架分别通过连接件贯穿滑动安装部与凸轮连接、并藏置在卡套内,且卡套安装在刀叉架托架上,通过凸轮在卡套内的变化,实现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在刀叉架托架上上下调节。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前支座的两侧和后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滑动安装部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略大于连接件的直径,且滑动安装部插接在卡套内。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卡套分别固定设置在刀叉架托架上,刀叉架托架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卡套,卡套分别设置在刀叉架托架的四角上。卡套内设置有凸缘A、凸缘B、滑槽边C和滑槽边D,凸缘A设置在卡套的上部上,凸缘B设置在卡套的中部,滑槽边C设置在凸缘B的下方,滑槽边C与滑槽边D互相平行且在卡套内构成一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初始状态为垂直设置在滑槽底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凸轮为左右对称结构,凸轮左侧的上部和下部均为轮齿,凸轮的上部和下部的相交处为一轮边,凸轮左侧的上部与凸轮左侧的上部的相交处为“V”字形结构,且凸轮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连接件通过贯穿通孔,实现凸轮转动安装在连接件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凸轮的长度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且凸缘A对应设置在凸轮的长度内,凸轮从初始状态垂直向上滑动至卡套顶部时,凸轮的轮齿与凸缘A触碰,通过凸轮在凸缘A和连接件带动凸轮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绕连接件转动,实现凸轮角度的改变。凸轮的宽度均大于滑槽的宽度,且凸缘B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内,凸轮角度改变后从卡套顶部下滑至卡套中部时,凸轮的“V”字形结构与凸缘B抵压,凸轮的轮齿与滑槽边C触碰,使凸轮定位在卡套的中部,实现连接件不能下移。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凸轮的宽度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且凸缘A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内,凸轮从卡套中部再次向上滑动至卡套顶部时,凸轮的轮边与凸缘A触碰,通过凸轮在凸缘A和连接件带动凸轮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绕连接件转动,实现凸轮角度的再次改变。凸轮角度再次改变后从卡套顶部下滑至卡套中部时,凸轮的轮边与凸缘B触碰,通过凸轮在凸缘B和连接件带动凸轮下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绕连接件转动,凸轮角度的再一次改变,实现凸轮沿滑槽下滑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左刀叉架的四角上和右刀叉架的四角上,左刀叉架上连接件与凸轮连接的一侧和右刀叉架上连接件与凸轮连接的一侧分别对应刀叉架托架的两侧,左刀叉架另一侧的连接件和右刀叉架另一侧的连接件分别与前支座和后支座固定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刀叉架和右刀叉架上设置连接件,连接件贯穿前支座和后支座上的滑动安装部与凸轮连接、并藏置在卡套内,且卡套安装在刀叉架托架上,用户可将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上拉,轻松调节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的高度来调节餐具的摆放。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凸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凸轮的“V”字形结构抵压在凸缘B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凸轮的轮边抵压在凸缘B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图7、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摆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a为凸轮的长度,b为限位槽的宽度,c为凸轮的宽度,d为滑槽的宽度,I为刀叉架托架,2为左刀叉架,3为右刀叉架,4为前支座,5为后支座,6为滑动安装部,6.1为限位槽,7为连接件,8为凸轮,8.1为轮齿,8.2为轮边,9为卡套,9.1为凸缘A,9.2为凸缘B,9.3为滑槽边C,9.4为滑槽边D,9.5为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参见图1-5,本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刀叉架托架1、左刀叉架2、右刀叉架3、前支座4和后支座5,前支座4和后支座5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6,左刀叉架2和右刀叉架3分别通过连接件7贯穿滑动安装部6与凸轮8连接并藏置在卡套9内,且卡套9安装在刀叉架托架I上,通过凸轮8在卡套9内的变化,实现左刀叉架3和/或右刀叉架4在刀叉架托架I上上下调节。
[0022]前支座4的两侧和后支座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6,滑动安装部6上开设有限位槽6.1,限位槽6.1的宽度略大于连接件7的直径,且滑动安装部6插接在卡套9内。
[0023]卡套9分别固定设置在刀叉架托架I上,刀叉架托架I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卡套9,卡套9分别设置在刀叉架托架I的四角上。卡套9内设置有凸缘A 9.1、凸缘B 9.2、滑槽边C 9.3和滑槽边D 9.4,凸缘A 9.1设置在卡套9的上部上,凸缘B 9.2设置在卡套9的中部,滑槽边C 9.3设置在凸缘B 9.2的下方,滑槽边C 9.3与滑槽边D 9.4互相平行且在卡套9内构成一滑槽9.5,滑槽9.5内滑动设置有凸轮8,凸轮8的初始状态为垂直设置在滑槽9.5底部。
[0024]凸轮8为左右对称结构,凸轮8左侧的上部和下部均为轮齿8.1,凸轮8的上部和下部的相交处为一轮边8.2,凸轮8左侧的上部与凸轮左侧的上部的相交处为“V”字形结构,且凸轮8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连接件7通过贯穿通孔,实现凸轮8转动安装在连接件7上。
[0025]凸轮的长度a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b,且凸缘A 9.1对应设置在凸轮的长度a内,凸轮8从初始状态垂直向上滑动至 卡套9顶部时,凸轮8的轮齿8.1与凸缘A 9.1触碰,通过凸轮8在凸缘A 9.1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8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8绕连接件7转动,实现凸轮8角度的改变。凸轮的宽度c均大于滑槽的宽度d,且凸缘B 9.2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c内,凸轮8角度改变后从卡套9顶部下滑至卡套9中部时,凸轮8的“V”字形结构与凸缘B 9.2抵压,凸轮8的轮齿8.1与滑槽边C 9.3触碰,使凸轮8定位在卡套9的中部,实现连接件7不能下移。
[0026]凸轮的宽度c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b,且凸缘A 9.1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c内,凸轮8从卡套9中部再次向上滑动至卡套9顶部时,凸轮8的轮边8.2与凸缘A 9.1触碰,通过凸轮8在凸缘A 9.1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8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8绕连接件7转动,实现凸轮8角度的再次改变。凸轮8角度再次改变后从卡套9顶部下滑至卡套9中部时,凸轮8的轮边8.2与凸缘B9.2触碰,通过凸轮8在凸缘B 9.2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8下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8绕连接件7转动,凸轮8角度的再一次改变,实现凸轮8沿滑槽9.5下滑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0027]连接件7固定安装在左刀叉架2的四角上和右刀叉架3的四角上,左刀叉架2上连接件7与凸轮8连接的一侧和右刀叉架3上连接件7与凸轮8连接的一侧分别对应刀叉架托架I的两侧,左刀叉架2另一侧的连接件7和右刀叉架3另一侧的连接件7分别与前支座4和后支座5固定连接。
[0028]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四种摆放状态:如图6所示:当左刀叉架2和右刀叉架3处于底层时,不仅能摆放标准餐具,而且可以更大尺寸或较大直径的餐具或烹饪用具,还可以摆放更多的大尺寸的标准餐具或烹饪用具。如图7所示:当左刀叉架2处于底层,右刀叉架3上调到高位时,可以能摆放标准餐具,其上碗篮里面可以摆放更高餐具或烹饪用具,如高脚杯及其更大尺寸的玻璃杯等等。且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洗涤餐具或烹饪用具的摆放,根据餐具或烹饪用具的大小尺寸选择左刀叉架2及右刀叉架3都处于上位的状态(如图8),或左刀叉架2处于上位,右刀叉架3处于底层的状态(如图9)。
[0029]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刀叉架托架(I)、左刀叉架(2)、右刀叉架(3)、前支座(4)和后支座(5),其特征在于前支座(4)和后支座(5)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6),左刀叉架⑵和右刀叉架(3)分别通过连接件(7)贯穿滑动安装部(6)与凸轮⑶连接、并藏置在卡套(9)内,且卡套(9)安装在刀叉架托架(I)上,通过凸轮(8)在卡套(9)内的变化,实现左刀叉架(3)和/或右刀叉架(4)在刀叉架托架(I)上上下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座(4)的两侧和后支座(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滑动安装部(6)上开设有限位槽(6.1),限位槽(6.1)的宽度略大于连接件(7)的直径,且滑动安装部(6)插接在卡套(9)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分别固定设置在刀叉架托架(I)上,刀叉架托架(I)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卡套(9),卡套(9)分别设置在刀叉架托架(I)的四角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内设置有凸缘A (9.1)、凸缘B (9.2)、滑槽边C (9.3)和滑槽边D (9.4),凸缘A (9.1)设置在卡套(9)的上部上,凸缘B(9.2)设置在卡套(9)的中部,滑槽边C(9.3)设置在凸缘B(9.2)的下方,滑槽边C (9.3)与滑槽边D (9.4)互相平行且在卡套(9)内构成一滑槽(9.5),滑槽(9.5)内滑动设置有凸轮(8),凸轮(8)的初始状态为垂直设置在滑槽(9.5)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为左右对称结构,凸轮(8)左侧的上部和下部均为轮齿(8.1),凸轮(8)的上部和下部的相交处为一轮边(8.2),凸轮(8)左侧的上部与凸轮左侧的上部的相交处为“V”字形结构,且凸轮(8)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连接件(7)通过贯穿通孔,实现凸轮(8)转动安装在连接件(7)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长度(a)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b),且凸缘A (9.1)对应设置在凸轮的长度(a)内,凸轮⑶从初始状态垂直向上滑动至卡套(9)顶部时,凸轮(8)的轮齿(8.1)与凸缘A(9.1)触碰,通过凸轮⑶在凸缘A(9.1)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⑶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⑶绕连接件(7)转动,实现凸轮⑶角度的改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宽度(c)均大于滑槽的宽度(d),且凸缘B (9.2)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c)内,凸轮⑶角度改变后从卡套(9)顶部下滑至卡套(9)中部时,凸轮(8)的“V”字形结构与凸缘B(9.2)抵压,凸轮⑶的轮齿(8.1)与滑槽边C(9.3)触碰,使凸轮⑶定位在卡套(9)的中部,实现连接件(7)不能下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宽度(c)均大于限位槽的宽度(b),且凸缘A (9.1)对应设置在凸轮的宽度(c)内,凸轮⑶从卡套(9)中部再次向上滑动至卡套(9)顶部时,凸轮(8)的轮边(8.2)与凸缘A(9.1)触碰,通过凸轮⑶在凸缘A(9.1)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⑶上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⑶绕连接件(7)转动,实现凸轮(8)角度的再次改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凸轮(8)角度再次改变后从卡套(9)顶部下滑至卡套(9)中部时,凸轮(8)的轮边(8.2)与凸缘B(9.2)触碰,通过凸轮⑶在凸缘B (9.2)和连接件(7)带动凸轮⑶下移的作用力下,使凸轮⑶绕连接件(7)转动,凸轮⑶角度的再一次改变,实现凸轮⑶沿滑槽(9.5)下滑并恢复到初始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固定安装在左刀叉架(2)的四角上和右刀叉架(3)的四角上,左刀叉架(2)上连接件(7)与凸轮⑶连接的一侧和右刀叉架(3)上连接件(7)与凸轮⑶连接的一侧分别对应刀叉架托架(I)的两侧,左刀叉架(2)另一侧的连接件(7)和右刀叉架(3)另一侧的连接件(7)分别与前支座(4)和后支座(5)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洗碗机的刀叉架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刀叉架托架、左刀叉架、右刀叉架、前支座和后支座,其特征在于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设置有滑动安装部,左刀叉架和右刀叉架分别通过连接件贯穿滑动安装部与凸轮连接、并藏置在卡套内,且卡套安装在刀叉架托架上,通过凸轮在卡套内的变化,实现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在刀叉架托架上上下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刀叉架和右刀叉架上设置连接件,连接件贯穿前支座和后支座上的滑动安装部与凸轮连接、并藏置在卡套内,且卡套安装在刀叉架托架上,用户可将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上拉,轻松调节左刀叉架和/或右刀叉架的高度来调节餐具的摆放。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IPC分类】A47L15/50
【公开号】CN204698482
【申请号】CN201520386086
【发明人】王豪杰, 陈旭, 林加明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