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5-1  146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一种上盖组件及具有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电饭煲上盖的面盖和内盖之间相螺接或卡接,对于面盖和内盖之间相卡接的方案,在面盖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中,面盖的模具需使用大量斜顶滑块,这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同时,在面盖的内表面会出现大量的模具痕迹,这降低了产品的品质;而对于面盖和内盖之间相螺接的方案,由于面盖上的螺纹连接柱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导致面盖的外表面出现缩水痕等瑕疵,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美观度,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盖与内盖之间连接可靠,且能够避免面盖表面出现模具痕迹和缩水痕迹,以有效保证面盖表面平整度的上盖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面盖;环形支架,所述面盖与所述环形支架粘接固定;和底板,所述底板的边沿与所述环形支架相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面盖和底板之间增设环形支架,将底板与环形支架相连接,并将面盖与环形支架粘接,从而实现了底板与面盖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由于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结构的设置在确保面盖与底板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上出现连接结构,这一方面降低了面盖的成型工艺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增设环形支架,避免了在面盖上形成连接结构,则面盖在成型过程不会因为连接结构引起缩水,从而避免面盖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面盖的上、下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0007]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面盖和内盖之间相螺接或扣接,故而须在面盖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这易导致面盖的外表面产生瑕疵,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美观性,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在确保面盖与底板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上出现连接结构,进而避免了面盖在成型过程因缩水而导致面盖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面盖的表面平整度。
[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架的顶端向内侧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胶槽,以使粘接胶置于所述第一胶槽后将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面盖粘接固定。
[0010]环形支架的顶端向内侧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通过在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开设环形的第一胶槽,并向第一胶槽注入粘接胶,通过粘接胶以使粘接胶将环形支架与面盖粘接固定,以实现面盖与环形支撑壁之间的连接;其中,优选地,粘接胶选用硅酮胶,由于硅酮胶粘结强度高,粘接作用稳定、持久,则有效地保证了环形支架的环形支撑壁与面盖之间的粘接可靠性。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透气槽,且多个所述透气槽与所述第一胶槽连通。
[0012]将面盖与环形支架上的环形支撑壁相贴合后,第一胶槽的槽壁与面盖的下表面围成封闭的容纳空间,该结构使得第一胶槽内的粘接剂无法与空气相接触,从而相对降低了第一胶槽内的粘接剂的凝固速率;本方案在环形支撑壁上开设的多个透气槽,并使多个透气槽与第一胶槽连通,则使得外界空气可经透气槽与第一胶槽内的粘接剂相接触,从而提高第一胶槽内粘接剂的凝结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撑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胶槽,且多个所述第二胶槽沿所述环形支撑壁周向设置。
[0014]对于第一胶槽内注入硅酮胶的方案,由于硅酮胶的粘接强度高,但是凝结的速度缓慢,则在硅酮胶凝结的过程中,发生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相对错动的情况,则易导致硅酮胶粘接失效或者硅酮胶粘接强度降低的可能性;本方案在环形支撑壁上设置多个第二胶槽,则可通过向第二胶槽中注入速凝胶,以实现对面盖与环形支架的快速定位,从而避免了硅酮胶缓慢凝结的过程中,面盖与环形支架相对错动的情况发生,这相对而言削弱了由于硅酮胶凝结缓慢而对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即使得经过速凝胶粘接固定后的面盖与环形支架,可直接进入生产线中位于粘接工位之后的后续工位中继续加工,而硅酮胶则可在后续工位自然凝固,从而在保证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的粘接可靠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支撑壁的内环边沿向内侧延伸形成多个支撑板,一所述第二胶槽设置于一所述支撑板上。
[0016]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在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设置第二胶槽的目的的同时,相对减小环形支撑壁的内环壁面与外环壁面之间的距离,即减小了环形支撑壁的宽度,从而降低了环形支架的耗材量,进而产品的降低了成本。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筋,且所述挡筋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内环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底板的边沿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伸入所述间隙内。
[0018]由于面盖支撑于环形支架上,且面盖的边沿与环形支架相连接,当面盖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应力作用时,面盖上与环形支架相对的区域内发生向下的变形,而面盖相对环形支架以外的部分则发生向上的变形,这使得限位筋产生向外侧转动的趋势;对于面盖受到的压应力过大的情况下,插槽可有效地限制限位筋的转动,以减小面盖的变形量;此夕卜,本方案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挡筋,在限位筋的转矩过大而致使环形支架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挡筋与安装板相抵靠,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环形支架的变形量,进而阻止面盖继续变形,另一方面,对于卡扣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方案,挡筋可将安装板上的卡扣压向卡槽,从而在环形支架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避免卡扣从卡槽内脱出而导致底板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盖的边沿向下弯折形成限位筋;其中,所述环形支架的底端向上弯折形成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环壁面围成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限位筋插入所述插槽内。
[0020]本方案将限位筋插入插槽内,以使插槽对限位筋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了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的情况,进而避免了面盖与环形支架相对错动产生的剪切应力直接作用于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的粘接剂上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面盖与环形支架粘接可靠性。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筋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避空槽,且所述避空槽将所述限位筋分隔为插板和挡板;其中,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定位板插入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面相贴合。
[0022]通过设置避空槽,并使插板插入插槽内,以使插槽对插板的水平运动进行限制,同时,使固定板插入避空槽内,且挡板与环形支架的外侧壁面相贴合,以避免在上盖组件的上表面或侧壁面上出现缝隙,这相对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水沿缝隙进入上盖组件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清洁度。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与所述环形支架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环形支架的内环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槽。
[0024]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可靠,且拆、装方便,本方案设置环形支架与底板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相配合以实现两者可拆卸连接,则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为产品的维修和清洗提供了方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和清洁度。
[002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002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图2中所示环形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图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图2中所示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7]I面盖,11限位筋,111避空槽,112插板,113挡板,2环形支架,21环形支撑壁,211第一胶槽,212透气槽,213支撑板,2131第二胶槽,2132挡筋,22定位板,23插槽,24卡槽,3底板,31卡扣,3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0]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
[004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面盖1,环形支架2和底板3。
[0042]具体地,底板3的边沿与环形支架2相连接,面盖I的下表面与环形支架2的顶端粘接。
[0043]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面盖I和底板3之间增设环形支架2,将底板3与环形支架2相连接,并将面盖I与环形支架2的顶端粘接,从而实现了底板3与面盖I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由于面盖I与环形支架2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结构的设置在确保面盖I与底板3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I上出现连接结构,这一方面降低了面盖I的成型工艺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面盖I在成型过程因缩水而导致面盖I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面盖I的上、下表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环形支架2的顶端向内侧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21,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与面盖I的下表面相贴合,且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胶槽211。
[0045]在该实施例中,环形支架2的顶端向内侧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21,则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可与面盖I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在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上开设环形的第一胶槽211,并向第一胶槽211注入粘接剂,通过粘接剂分别与环形支撑壁21和面盖I粘接,以实现面盖I与环形支撑壁21之间的连接;其中,优选地,粘接剂选用硅酮胶,由于硅酮胶粘结强度高,粘接作用稳定、持久,则有效地保证了环形支架2的环形支撑壁21与面盖I之间的粘接可靠性。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环形支撑壁2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槽212,且多个透气槽212与第一胶槽211连通。
[0047]在该实施例中,将面盖I与环形支架2上的环形支撑壁21相贴合后,第一胶槽211的槽壁与面盖I的下表面围成封闭的容纳空间,该结构使得第一胶槽211内的粘接剂无法与空气相接触,从而相对降低了第一胶槽211内的粘接剂的凝固速率;本方案在环形支撑壁21上开设的多个透气槽212,并使多个透气槽212与第一胶槽211连通,则使得外界空气可经透气槽212与第一胶槽211内的粘接剂相接触,从而提高第一胶槽211内粘接剂的凝结效率,进而提尚了广品的组装效率。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胶槽2131,且多个第二胶槽2131沿环形支撑壁21周向设置。
[0049]在该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胶槽211内注入硅酮胶的方案,由于硅酮胶的粘接强度高,但是凝结的速度缓慢,则在硅酮胶凝结的过程中,发生面盖I与环形支架2之间相对错动的情况,则易导致硅酮胶粘接失效或者硅酮胶粘接强度降低的可能性;本方案在环形支撑壁21上设置多个第二胶槽2131,则可通过向第二胶槽2131中注入速凝胶,以实现对面盖I与环形支架2的快速定位,从而避免了硅酮胶缓慢凝结的过程中,面盖I与环形支架2相对错动的情况发生,这相对而言削弱了由于硅酮胶凝结缓慢而对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即使得经过速凝胶粘接固定后的面盖I与环形支架2,可直接进入生产线中位于粘接工位之后的后续工位中继续加工,而硅酮胶则可在后续工位自然凝固,从而在保证面盖I与环形支架2之间的粘接可靠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0050]优选地,本方案中速凝胶选用热熔胶。
[00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环形支撑壁21的内环边沿向内侧延伸形成多个支撑板213,一第二胶槽2131设置于一支撑板213上。
[0052]在该实施例中,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在环形支撑壁21的上表面上设置第二胶槽2131的目的的同时,相对减小环形支撑壁21的内环壁面与外环壁面之间的距离,即减小了环形支撑壁21的宽度,从而降低了环形支架2的耗材量,进而产品的降低了成本。
[00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面盖I的边沿向下弯折形成限位筋11 ;其中,环形支架2的底端向上弯折形成定位板22,且定位板22与环形支架2的外环壁面围成开口向上的插槽23,限位筋11插入插槽23内。
[0054]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将限位筋11插入插槽23内,以使插槽23对限位筋11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了面盖I与环形支架2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的情况,进而避免了面盖I与环形支架2相对错动产生的剪切应力直接作用于面盖I与环形支架2之间的粘接剂上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面盖I与环形支架2粘接可靠性。
[0055]进一步地,限位筋11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避空槽111,且避空槽111将限位筋11分隔为插板112和挡板113 ;其中,插板112插入插槽23内,定位板22插入避空槽111内,且挡板113与环形支架2的外侧壁面相贴合。
[005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避空槽111,并使插板112插入插槽23内,以使插槽23对插板112的水平运动进行限制,同时,使固定板插入避空槽111内,且挡板113与环形支架2的外侧壁面相贴合,以避免在上盖组件的上表面或侧壁面上出现缝隙,这相对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水沿缝隙进入上盖组件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清洁度。 [00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板3与环形支架2可拆卸地相连接。
[0058]进一步地,底板3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扣31,环形支架2的内环壁面上设置有与卡扣31相扣合的卡槽24。
[0059]在该实施例中,卡扣31与卡槽24配合连接可靠,且拆、装方便,本方案设置环形支架2与底板3之间通过卡扣31和卡槽24相配合以实现两者可拆卸连接,则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为产品的维修和清洗提供了方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和清洁度。
[0060]当然,本方案中的底板3与环形支架2还可通过粘接、超声波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00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环形支架2上的支撑板213的下表面设置有挡筋2132,且挡筋2132与环形支架2的内环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底板3的边沿设置有安装板32,安装板32伸入间隙内。
[0062]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面盖I支撑于环形支架2上,且面盖I的边沿与环形支架2相连接,当面盖I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应力作用时,面盖I上与环形支架2相对的区域内发生向下的变形,而面盖I相对环形支架2以外的部分则发生向上的变形,这使得限位筋11产生向外侧转动的趋势;对于面盖I受到的压应力过大的情况下,插槽23可有效地限制限位筋11的转动,以减小面盖I的变形量;此外,本方案在支撑板213的下表面设置挡筋2132,在限位筋11的转矩过大而致使环形支架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挡筋2132与安装板32相抵靠,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环形支架2的变形量,进而阻止面盖I继续变形,另一方面,对于卡扣31设置于安装板32上的方案,挡筋2132可将安装板32上的卡扣31压向卡槽24,从而在环形支架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避免卡扣31从卡槽24内脱出而导致底板3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6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006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面盖和底板之间增设环形支架,将底板与环形支架相连接,并将面盖与环形支架的顶端粘接,从而实现了底板与面盖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夕卜,由于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结构的设置在确保面盖与底板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上出现连接结构,这一方面降低了面盖的成型工艺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面盖在成型过程因缩水而导致面盖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面盖的上、下表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0066]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面盖和内盖之间相螺接或扣接,故而须在面盖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这易导致面盖的外表面产生瑕疵,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美观性,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在确保面盖与底板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上出现连接结构,进而避免了面盖在成型过程因缩水而导致面盖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面盖的表面平整度。
[006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盖; 环形支架,所述面盖与所述环形支架粘接固定;和 底板,所述底板的边沿与所述环形支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架的顶端向内侧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壁,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胶槽,以使粘接胶置于所述第一胶槽后将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面盖粘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撑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气槽,且多个所述透气槽与所述第一胶槽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撑壁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胶槽,且多个所述第二胶槽沿所述环形支撑壁周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支撑壁的内环边沿向内侧延伸形成多个支撑板,一所述第二胶槽设置于一所述支撑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筋,且所述挡筋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内环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底板的边沿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伸入所述间隙内。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盖的边沿向下弯折形成限位筋; 其中,所述环形支架的底端向上弯折形成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环壁面围成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限位筋插入所述插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筋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避空槽,且所述避空槽将所述限位筋分隔为插板和挡板; 其中,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定位板插入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面相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与所述环形支架可拆卸地相连接; 所述底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环形支架的内环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槽。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其中,上盖组件包括:面盖,环形支架和底板,具体地,底板的边沿与环形支架相连接,面盖与环形支架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面盖和底板之间增设环形支架,将底板与环形支架相连接,并将面盖与环形支架粘接,从而实现了底板与面盖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外,由于面盖与环形支架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该结构的设置在确保面盖与底板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在面盖上出现连接结构,这一方面降低了面盖的成型工艺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面盖在成型过程因缩水而导致面盖上出现缩水痕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面盖的表面平整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IPC分类】A47J36/06, A47J27/00
【公开号】CN204698378
【申请号】CN201520435745
【发明人】林毅, 詹兴, 龚圆杰, 唐修豪, 罗志晓, 黄韦铭, 梁志佳, 李新宇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