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智能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有各式各样的便携式茶杯。为了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在开水中,开发了各种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14279U公开了一种中部旋转两端开口杯,藏杯与下盖组成一个独立空间,盛杯与上盖构成另一个相对大一点的空间,盛杯底部外侧上的双套圈与藏杯底部外缘紧配,藏杯底部上的多个网孔与盛杯底部上的多个通孔相对应,两底部中间分别有螺通孔与螺套孔,螺丝在两孔中,将此两杯合为一体,顺反旋转两杯体,两独立空间便能做到互通与闭合,使茶叶无需长时间浸泡在开水中,并能做到,边喝边浸泡,通过旋转开关调节泡茶浓度。
[0003]我们发现,上述茶杯不足之处是,双套圈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安装不方便,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性变差,容易漏水。另外,便携性有待于提高。因此,其结构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0004]另一方面,人们随时随地饮茶的需求越来越多,携带当中茶杯被遗忘丢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大痛点。需要专门为饮茶而开发的智能茶杯,这对于人们养成饮茶的健康生活习惯大有裨益,也有利于茶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复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并且携带方便,不易丢失,特别适合于在外旅行时使用。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上设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能够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0007]因为手机现在基本上是人们随身携带几率最高的物品,我们选择了茶杯跟手机建立联系,在茶杯内设置智能模块,例如放置距离感应芯片、温度感应芯片等,开发专门手机APP,通过手机的蓝牙4.0技术,在手机和茶杯之间建立关联,茶杯距离手机一定距离之后,手机会有声音或者震动报警,起到防止茶杯丢失的作用。
[0008]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所述茶杯包括盛杯以及藏杯,盛杯和藏杯的底部对接在一起;
[0009]盛杯设有上盖,藏杯设有下盖,藏杯与下盖组成一个独立空间,盛杯与上盖组成另一个独立空间,盛杯和藏杯可以相对旋转;
[0010]藏杯底部设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的一侧设有过滤网;盛杯底部也设有多个对应的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周围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垫圈;
[0011]所述藏杯底部设有止粧,盛杯底部设有弧形止槽,止粧和弧形止槽相吻合;盛杯底部设有弹簧孔,内有细弹簧,弹簧帽扣在细弹簧上并且伸出弹簧孔、可以与碰孔相触,藏杯底部设有两个碰孔,当弹簧帽与碰孔相触时,止粧位于弧形止槽的末端;
[0012]其特征在于,藏杯底部设有一圈凹槽,盛杯底部内侧与藏杯底部凹槽内缘之间设有密封圈;盛杯底部中央设有螺母孔,内固定有螺母,藏杯底部中央设有螺通孔,该螺通孔中设有与螺母配套的螺栓,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盛杯和藏杯紧固在一起;顺反旋转盛杯和藏杯,盛杯和藏杯底部的通孔可以连通或闭合;
[0013]所述茶杯内设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能够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0014]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茶杯外表面套设一圈隔热套,在该隔热套上设有活动提圈,所述活动提圈可以打开或者锁闭,从而可以轻易的将茶杯拴在手提包、旅行箱等物品上的合适位置。
[0015]优选方案之一是,螺栓穿越圆柱形的耐磨套,插入螺通孔内,然后与螺母连接。
[0016]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茶杯的上盖上设有一提手,该提手可以扣合在上盖外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图;
[0020]图4是U型槽密封圈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1是俯视图,图4-2是截面剖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盛杯立体图(底部朝上);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藏杯立体图(底部朝上);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5]参考图1,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包括上盖6和下盖2,上盖6内设有智能模块15,所述智能模块能够通过蓝牙4.0技术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换,通过手机APP实现各种智能功能。例如,茶杯距离手机一定距离之后,手机会有声音或者震动报警,起到防止茶杯丢失的作用。
[0026]如图2、3、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茶杯的较佳实施例,藏杯1、下盖2、下封圈3、U型槽密封圈4、、盛杯5、上盖6、上封圈7、密封垫圈8、细弹簧9、弹簧帽1、螺栓11、螺母12、耐磨套13。
[0027]使用时,第一步将茶叶放入藏杯内,将下封圈、下盖与藏杯口旋紧;第二步将适量的开水倒入盛杯内,将上封圈、上盖与盛杯口旋紧;第三步旋转两杯体,使底部的通孔连通,开水便经过通孔与过滤网流入藏杯内,开始泡茶。泡好后倒转过来,此时藏杯朝上,茶水由于重力下流,进入盛杯;由于茶叶不能通过网孔,便留在藏杯内;第四步再旋转两杯体,通孔闭合,再倒转过来,此时恢复到盛杯朝上,盛杯内的茶水不能再往下流,实现茶水分离,而且可以很容易控制茶水浓度。下面结合使用方法,对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28]使用时,第一步,将茶叶放入藏杯I内,下封圈3藏入下盖2内,在与藏杯I 口缘旋紧后,起到密封作用,形成一个独立空间。
[0029]第二步,将适量的开水倒入盛杯5内,上封圈7藏入上盖6内,与盛杯5 口缘旋紧后,照样起到密封作用,形成另一个相对大一点的空间。
[0030]藏杯I底部设有一圈凹槽105,凹槽105内设有U型槽密封圈4,U型槽密封圈4设于盛杯5底部内侧与藏杯I底部凹槽内缘之间。盛杯5底部中央设有螺母孔502,内固定有螺母12。藏杯I底部中央设有螺通孔102,该螺通孔102中设有与螺母配套的螺栓11,通过螺栓11与螺母12的配合,盛杯5和藏杯I紧固在一起;顺反旋转盛杯和藏杯,盛杯和藏杯底部的通孔可以连通或闭合。
[0031]藏杯I底部设有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靠近下盖的一侧设有滤网101,盛杯5底部也设有三个对应的通孔501。凹槽504绕通孔501排列,密封垫圈8陷入其中。
[0032]第三步,旋转藏杯I与盛杯5,藏杯I便会与密封垫圈8、U型槽密封圈4发生磨擦。盛杯底部中央设有螺母孔502,内固定有螺母12,藏杯底部中央设有螺通孔102,该螺通孔中设有与螺母配套的螺栓11,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盛杯和藏杯紧固在一起。螺栓11穿过耐磨套13,与螺母12紧固。耐磨套13两端分别为圆柱形,插入螺通孔102内,藏杯I能绕其旋转。顺反旋转两杯体,当两杯体底部的通孔接通或闭合时,两独立空间便能做到互通或与闭合。当互通时候,开水可以经过通孔501与滤网101流入藏杯I内,开始泡茶。泡茶到合适时间后(一般几分钟),将两杯倒转过来,此时,藏杯I朝上,由于茶叶不能通过滤网101,便留在藏杯I内;泡好的茶水则顺流而下,进入盛杯5。
[0033]第四步,再旋转两杯体,当弹簧帽与碰孔相触时,止粧位于弧形止槽的末端,(此时盛杯和藏杯不能沿原方向继续旋转,只能反向旋转),此时通孔501闭合。藏杯I底部设有止粧104,盛杯5底部设有弧形止槽505,止粧和弧形止槽相吻合;盛杯5底部设有弹簧孔503,内有细弹簧9,弹簧帽10扣在细弹簧9上并且伸出弹簧孔503、可以与碰孔103相触,藏杯I底部设有两个碰孔103,代表两杯体顺转与反转的两个动作。当旋转到位后,弹簧9的弹力使得弹簧帽10突然抵触到碰孔103,发出响声,提示已经旋转到位。此时,止粧104位于弧形止槽505的末端,此时盛杯和藏杯不能沿原方向继续旋转,只能反向旋转。通孔501闭合后,再将两杯倒转,盛杯5朝上,盛杯5内的茶水,不能再往下流,藏杯I内的茶叶便无水浸泡,成功实现茶水分离,并且可以很容易的调节茶水浓度。
[0034]优选方案是,参考图7,所述便携式茶水分离杯的上盖6上设有一提手63,该提手63可以绕销轴64转动最多90度,不需要用提手时可以扣合在上盖6的外缘。销轴64插接在上盖6上的销孔内。
[0035]另一优选方案是,参考图2,所述便携式茶水分离杯的盛杯5上设有一圈隔热套14,在该隔热套上还可以设有活动提圈。采用这种方案时,盛杯5最好做成上粗下细的圆柱形,以便在提起提圈的时候,利用茶杯自身的重量,隔热套能够套紧盛杯5。
[0036]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实施例或图示形态并非原定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凡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本实施例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所述茶杯包括盛杯以及藏杯,盛杯和藏杯的底部对接在一起; 盛杯设有上盖,藏杯设有下盖,藏杯与下盖组成一个独立空间,盛杯与上盖组成另一个独立空间,盛杯和藏杯可以相对旋转; 藏杯底部设有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的一侧设有过滤网;盛杯底部也设有多个对应的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周围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藏杯底部设有止粧,盛杯底部设有弧形止槽,止粧和弧形止槽相吻合;盛杯底部设有弹簧孔,内有细弹簧,弹簧帽扣在细弹簧上并且伸出弹簧孔、可以与碰孔相触,藏杯底部设有两个碰孔,当弹簧帽与碰孔相触时,止粧位于弧形止槽的末端; 其特征在于,藏杯底部设有一圈凹槽,盛杯底部内侧与藏杯底部凹槽内缘之间设有密封圈;盛杯底部中央设有螺母孔,内固定有螺母,藏杯底部中央设有螺通孔,该螺通孔中设有与螺母配套的螺栓,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盛杯和藏杯紧固在一起;顺反旋转盛杯和藏杯,盛杯和藏杯底部的通孔可以连通或闭合; 所述茶杯内设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能够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穿越圆柱形的耐磨套,插入螺通孔内,然后与螺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杯和藏杯的底部各设有三个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一提手,该提手可以扣合在上盖外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携带方便,不易丢失,特别适合于在外旅行时使用。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上设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能够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开发专门手机APP,通过手机的蓝牙4.0技术,在手机和茶杯之间建立关联,成功实现智能化。
【IPC分类】A47G19/22
【公开号】CN204698251
【申请号】CN201520221685
【发明人】李海生, 赵军
【申请人】李海生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