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漏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5-1  221

一种新型茶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茶漏。
【背景技术】
[0002]茶道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漏又是茶道不可或缺的一重要承载物。茶漏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饮茶器具,目前市场上的茶漏具有多种形态,如滤网的筛式茶漏,如CN201420038690.5公开的一种茶漏,该茶漏设置了用于倒茶时防止茶漏从茶杯杯体滑落的防滑圈和扣片。或如专利CN201320000654.5公开的一种新型茶漏,该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且设有一个提手。但此两类的茶漏均存在一个使用后不方便放置的问题,使用完后若倒扣在桌面上容易同时弄脏茶漏和桌面,作为茶艺工艺品的重要一部分,放置不恰当的茶漏在茶艺展示时大煞风景,影响茶水的品质和饮茶的文化氛围。同时,上述两种类型的茶漏需要一个独立的支撑座才能将其放置在茶具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侧立的新型茶漏。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茶漏,包括茶漏本体和中空底座,所述茶漏本体侧面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一与茶漏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位于同一侧的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所述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握持部的外侧设置为一将茶漏从侧面支起的支撑面;
[0006]所述中空底座上设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呈2-5度的夹角。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部件为套接在中空底座的底面的滤布或滤纸或过滤网。
[0008]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空腔。
[0009]作为优选,所述茶漏本体与握持部一体成型。
[0010]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由隔热材料制成。
[0011]作为优选,所述茶漏本体与中空底座一体成型。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漏设有一多功能握持部,该握持部一方面可以方便取放茶漏或是在过滤时用用于拿稳茶漏,另一方面,该握持部设有一可支起茶漏和茶漏本体的支撑面,本新型茶漏可以侧立,以方便地展示陈列以及清洗时侧立沥水,其本身可以单独使用和放置,不需在结合支撑座一起使用。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和图2中,各附图标记:1、茶漏本体;2、中空底座;3、握持部;31、连接部;32、上握持端;33、下握持端;34、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新型茶漏,包括茶漏本体I和位于茶漏本体底部的中空的中空底座2,茶漏本体I侧面设有一握持部3,握持部3包括一与茶漏本体I相连接的连接部31以及与连接部31位于同一侧的上握持端32和下握持端33 ;所述上握持端32和下握持端33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握持部3的外侧设置为一将茶漏从侧面支起的支撑面34 ;
[0019]中空底座2上设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与水平面呈2-5度的夹角。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茶漏,可直接侧立,不需要另外配置支撑座用于支撑。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茶漏,用于在沏茶时初次过滤茶水和茶渣,在使用时,一手握着握持部3使茶漏茶漏本体I水平;或与公道杯配合使用,中空底座2伸入公道杯杯体内,茶漏本体I的底部与公道杯搁在公道杯的上沿上;倒茶时,过滤部件与水平面存在一个2-5度的夹角,茶渣容易在倾角处聚集,过滤速度快,同时,该夹角有效地避免了茶水在过滤部件上形成水膜进而造成倾倒不顺畅。
[0022]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漏,如图2所示,该握持部3 —方面可以将其侧立起来,另一方还可以方便滤茶时握持。该上握持端32和下握持端33均设为弧面结构,一方面方便握持一方面有助于保持茶漏的重心平衡。
[0023]本实用新型中,过滤部件的具体实施可以是套接在中空底座2的底面的滤布或滤纸或过滤网,在该实施方式中,中空底座2的顶部与茶漏本体I的底部呈水平连接,中空底座2的底面与水平面呈2-5度的夹角,倒茶时中空底座2还有效地起引流作用。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面34的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握持部3外侧的平面。还可以是设置在握持部3上的支撑环或支撑杆组成的支撑平面。优选地,支撑面34的形状自上至下呈水滴形,以便于该茶漏保持重心平衡。
[0025]在进一步的方案里,所述握持部3上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空腔,以更方便握持,即使单手握持也不易摔落。
[0026]握持部3与茶漏本体一体成型,或握持部3制成后通过胶粘或其它方式固定于茶漏本体上;在进一步的方案里,握持部3由隔热材料制成,或握持部3的外壁贴合或镶嵌有隔热材料。
[0027]本实用新型中,茶漏本体I与中空底座2为一体成型。
[0028]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茶漏,包括茶漏本体和位于茶漏本体底部的中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本体侧面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一与茶漏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位于同一侧的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所述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均为弧面结构;所述握持部的外侧设置为一将所述新型茶漏从侧面支起的支撑面; 所述中空底座上设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呈2-5度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为固定在中空底座底面的滤布或滤纸或滤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供手指穿过的空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本体与握持部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由隔热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本体与中空底座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茶漏,包括茶漏本体和位于茶漏本体底部的中空底座,该茶漏设有一多功能握持部,该握持部包括一与茶漏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位于同一侧的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所述上握持端和下握持端均为弧面结构,握持部的外侧设置为一将茶漏从侧面支起的支撑面;该握持部一方面可以方便倒茶时握持以端起茶漏,另一方面可支起茶漏和茶漏本体。同时,该茶漏的过滤部件与水平面呈2-5度的夹角,在滤茶时更顺畅。本新型茶漏可以侧立放置,以方便放置、陈列以及清洗时侧立沥水。
【IPC分类】A47G19/16
【公开号】CN204698248
【申请号】CN201520351966
【发明人】徐结根
【申请人】广州恒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