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常规变电站都是以电缆硬接线方式进行信息交换,随着设备或材料老化,在保留部分一次设备的同时,更换部分淘汰设备。
[0003]MMS (MicrosoftMediaServerprotocol)是一种串流媒体传送协议,用来访问并流式接收WindowsMedia服务器中.asf文件的一种协议。
[0004]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00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1n
Event)是IEC 61850标准中用于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快速报文需求的机制。主要用于实现在多IED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跳合闸信号(命令),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基于G00SE网络传输代替传统的硬接线实现开关位置、闭锁信号和跳闸命令等实时信息的可靠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MMS及G00SE智能变电站设备,使G00SE机制运用于常规变电站,便于设备的连接与传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丽S及G00SE智能变电站设备,包括站控层设备组及间隔层设备组,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与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连接;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包括多组第一智能设备、多组第二智能设备、传统开关设备、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及建模通信设备组;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包括工程师站设备、远动工作站设备、对时装置及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的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00SSE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的另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00SSE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的一端通过101及CDT规约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工程师站设备、远动工作站设备及对时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通过101及CDT规约通信外接智能设备。
[0008]上述的基于MMS及G00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中,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包括网关设备、自动化设备、五防工作站设备及关口计量装置,所述的自动化设备、五防工作站设备及关口计量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网关设备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网关设备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
[0009]上述的基于丽S及G00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中,所述的对时装置包括GPS天线及北斗天线,所述的GPS天线及北斗天线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0010]上述的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中,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间隔内智能单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送,不但减少了硬接线电缆,更便于电站的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丽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4]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包括站控层设备组及间隔层设备组,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与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连接;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包括多组第一智能设备1、多组第二智能设备2、传统开关设备3、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4及建模通信设备组;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包括工程师站设备5、远动工作站设备6、对时装置7及以太网交换机8 ;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I的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OOSSE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I的另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OOSSE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3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4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的一端通过101及⑶T规约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工程师站设备5、远动工作站设备6及对时装置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通过101及CDT规约通信外接智能设备。
[0015]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包括网关设备9、自动化设备10、五防工作站设备11及关口计量装置12,所述的自动化设备10、五防工作站设备11及关口计量装置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网关设备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网关设备9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的一端对应连接。
[0016]所述的对时装置7包括GPS天线及北斗天线,所述的GPS天线及北斗天线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8连接。
[0017]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I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3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2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4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0018]CDT规约规定了电网数据的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循环式远动规约的功能、帧结构、信息字结构和传输规则等。
[0019]传统开关设备3、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4与第一智能设备1、第二智能设备2通过硬接线方式通信,以61850标准建模和实时通信,建模通信设备组以规约网关接入传统开关设备3,如自动化专业的五防工作站设备11、关口计量装置12以及自动化设备10等。
[0020]第一智能设备丨、第二智能设备2及建模通信设备组通过百兆以太网与站控层设备组相连,远动通信为传统101、⑶T等规约通信。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间隔内智能单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送,不但减少了硬接线电缆,更便于电站的集中管理。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丽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站控层设备组及间隔层设备组,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与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连接;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包括多组第一智能设备、多组第二智能设备、传统开关设备、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及建模通信设备组;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包括工程师站设备、远动工作站设备、对时装置及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的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OOSSE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的另一端分别通过MMS及GOOSSE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的一端通过101及CDT规约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工程师站设备、远动工作站设备及对时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通过101及CDT规约通信外接智能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模通信设备组包括网关设备、自动化设备、五防工作站设备及关口计量装置,所述的自动化设备、五防工作站设备及关口计量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网关设备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网关设备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一端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时装置包括GPS天线及北斗天线,所述的GPS天线及北斗天线分别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第一智能设备与所述的传统开关设备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的多组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的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MMS及GOOSE智能变电站设备,包括站控层设备组及间隔层设备组,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与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连接;所述的站控层设备组包括多组第一智能设备、多组第二智能设备、传统开关设备、常规电流互感器/电视插座及建模通信设备组;所述的间隔层设备组包括工程师站设备、远动工作站设备、对时装置及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通过101及CDT规约通信外接智能设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间隔内智能单元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送,不但减少了硬接线电缆,更便于电站的集中管理。
【IPC分类】H02J13/00
【公开号】CN204696797
【申请号】CN201520417581
【发明人】赵艳, 梁天生, 谢周峰, 柯慧, 高敏, 孙超, 卫文灿
【申请人】余汉华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