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9  239

一种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械,尤其涉及可适用于硬质奶酪类食品成型的成型设备系统或其分系统及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硬质奶酪是将凝乳加热之后再加以固化、成型得到的原料奶奶酪。由于物料特性的因素,现有成型设备难以实现计量、进料、成型及出料连续作业。此外,现有成型设备采用普通电机驱动,用电功率大,不符合节能要求,且控制精度及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就成型设备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以便至少改善上述某一方面的性能,由此满足硬质奶酪加工市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改善成型设备系统及其分系统或部件,以便改善成型设备的性能。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该成型设备包括安装在成型设备本体上的进料斗、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和出料装置,进料斗通过进料管连接到进料装置的进料工位,计量装置设置于进料斗和进料装置之间,进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进料口,出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出料口,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及出料装置电气连接成型设备的控制柜来控制计量、进料、成型及出料的连续式作业,成型设备供电系统包括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及配电箱,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和供电转换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和市电供电装置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供电转换装置的输出端接至配电箱,配电箱的出线端子输出电力来驱动电机,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电路,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电池管理装置、数据总线、辅助供电总线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其中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管理装置相连接;电池管理装置包括与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检测控制单元以及与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辅助充电单元,检测控制单元与辅助充电单元相连接;数据总线与检测控制单元相连接;辅助供电总线与辅助充电单元相连接;辅助充电控制线与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检测控制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本体的运行状态,当蓄电池本体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通过辅助供电总线对蓄电池本体进行充电。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设备集成了计量装置、成型装置、进料装置及出料装置等,能够将物料直接成型为预设形状,其计量、进料、成型及出料可连续式完成,产品形状、规格统一,可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助于保证产品品质。该成型设备驱动对象较少,并可由太阳能供电,相同产量下用电功率较低,节能效果明显。此外,该成型设备采用了变频技术,控制方便、精准,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06]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设备的正向中心面的半剖图;
[0007]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设备的侧向中心面的半剖图;
[0008]图1c为图1a中A-A剖视图;
[0009]图1d为图1a中B-B剖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供电系统的方框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的方框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原理框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电池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逆变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箱箱体总装图;
[0018]图10为图9的后视图;
[0019]图11为图9拆去后背板的后视图;
[002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箱布线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13为图12的后视图;
[002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箱进出线结构的主视图;
[0023]图15为图14的右视图;
[0024]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
[0025]图17为图14的仰视图;
[0026]图18为配电箱吊耳的示意图;
[0027]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立式配电箱的示意图;
[0028]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挂式配电箱的示意图;
[0029]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控系统的方框图;
[0030]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控设备的电气原理框图;
[0031]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
[0032]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屏蔽电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工作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4]1、成型设备的机械结构
[0035]参见图1a?图ld,为本实用新型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成型设备采取直列式结构,由成型设备本体、进料装置、计量装置、成型装置、出料装置、控制柜(图1a?图1d未示出)等组成,其中: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安装在成型设备本体上;进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进料口,以便将通过计量装置计量好的物料加入到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将物料冲压为预设形状产品的成型模具,具体可为饼状或其它形状;出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以便将产品推入到外部输送线上;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及出料装置均由成型设备的控制柜进行控制,由此控制这些部分按预定逻辑动作,以实现计量、进料、成型及出料的连续式作业。
[0036]如图1a?图1d所示,成型设备本体设置有立式导向轴001,上面固定安装上模基板010、中模定板006及下模基板002,滑动安装上模动板009和下模动板004,其中上模动板009和下模动板004与导向轴001之间分别安装滑行铜套011及滑行铜套028。
[0037]成型设备中的成型模具由移动上模、固定中模和移动下模构成,其中:固定中模定位安装在导向轴001上,移动上模和移动下模分别滑动式安装在导向轴001上。固定中模007设有上下贯通的若干中模具腔,移动上模设有可进入中模具腔的若干上模冲头008 (为带有压缩弹簧的模头),移动下模设有可封闭中模具腔底部的下模顶头004。通过上模冲头008和下模顶头004的动作,最终实现物料冲压成型。成型后的产品由中模具腔底端吐出至下模顶头004上,最终通过出料装置送出到外部输送线上。
[0038]具体地,上模冲头008安装在上模动板009上构成移动上模,上油缸(或气缸)013两端分别接上模动板009及上模基板010,使得该上模动板009由支撑在上模基板010上的上油缸013驱动而实现上下移动;固定中模007固连设置在中模定板006上,该中模定板006固定安装在导向轴001上,实现固定中模007的定位安装;下模顶头004安装在下模动板005上,下油缸(或气缸)003两端分别接下模动板005及下模基板002,使得该下模动板005由支撑在下模基板002上的下油缸(或气缸)003驱动而实现上下移动。这样,在上油缸013、下油缸003的驱动下,分别使得上模冲头008和下模顶头004的动作,使物料成型为预设形状。
[0039]本实施例中可对称设置两套进料装置,每套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板017、进料导轨槽板016及进料气缸020,进料导轨槽板016安装于成型设备本体上,进料板017通过气缸接头019、圆销018与进料气缸020连接,可由进料气缸020驱动而沿进料导轨槽板016滑动,将物料推入到成型模具顶部的加料工位 。
[0040]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板023、出料导轨槽板022及出料气缸025,出料导轨槽板022安装于成型设备本体上(由方钢026和角板027支撑),出料板023通过气缸接头24、圆销与出料气缸025连接,可由出料气缸025驱动而沿出料导轨槽板022滑动,从而将成型模具底部的出料工位(这里是下模顶头)产品推入到输送线上送出。特别地,出料板023上设置有软胶(图未示出),以便在出料时同时清洁成型模具底部的部件。
[0041]成型设备设置有进料斗012和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设置于进料斗012和进料装置之间,以保证每个产品进料准确。具体是:进料斗012设置在成型设备本体上,它通过进料管014连接到进料装置的进料工位;底部开口的计量杯029作为容积式计量装置设置在进料装置的进料板017上,用于进料装置在进料管口 015位承载物料,并在进料工位将物料自由落入上述成型模具中。相应地,进料斗012中安装有由电机M驱动的螺旋搅拌器(图未示出),以便均勾地将物料加入到计量杯029中,当计量杯029移动到固定中模006上时,物料落入到的中模具腔中进行成型。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设备采用液压或气压系统控制,压力大小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生产需求。该设备采用容积式计量,可实现连续式生产,其工作过程十分简单。
[0043]该设备的成型过程为:物料进入进料斗012中,该进料斗012里安装有螺旋搅拌器,这样能保证物料能够均匀的填满进料板017中的计量杯中;然后通过进料气缸020推动到成型模具中固定中模007上方的计量杯029中,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入固定中模007的中模具腔中;上模动板009在油压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上模冲头008进入中模具腔中,在油压力作用下使物料成型;然后下模动板005向下运动,因上模冲头008是带有弹簧的模头,故可在自身弹力下把物料推出中模具腔,最后物料停留在下模顶头004上;最后通过出料气缸025推动出料板023把物料推出设备,同时因出料板023上安装有清洁下模顶头004的软胶,可同时对下模顶头004进行清洁,由此避免使物料在二次成型时不至于粘接模具上而无法出料。该循环结束后,可再次加料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循环。
[0044]上述实施例成型设备具有以下特点:(I)计量准确;(2)在工作中对设备模具进行清洁;(3)下料部分进行自震动,使下料均匀;(4)成型比较光滑完整。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0045]以上对成型设备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对成型设备的供电系统及电控系统进行了优化,详细说明如下。
[0046]2、成型设备的供电系统
[0047]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的方框图。该成型设备为双模式供电,其供电系统包括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100及配电箱200,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200通过市电供电装置或太阳能供电装置来向配电箱200供电,该配电箱200的出线端子经电控设备300接至电机M,由此驱动电机M运转,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0048]参见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的方框图。该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100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市电供电装置120及供电转换装置130,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和市电供电装置120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置130的输入端,供电转换装置130的输出端接至配电箱200,太阳能供电装置110输出交流电,它与市电供电装置120 一起连接到供电转换装置130以便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供电转换装置130转换后的电力输出至配电箱200,经配电箱200的出线端子输出电力,以便来驱动电机M。
[0049]参见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原理框图。该太阳能供电装置110包括太阳能电池111、太阳能控制器112、蓄电池113、逆变电路114,太阳能电池111优选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112具有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和控制电路1122,充电电路1121接于太阳能电池111与蓄电池113之间,放电电路1123接于蓄电池113与逆变电路114之间,控制电路1122分别连接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23及蓄电池113,逆变电路114接至供电转换装置130。
[0050]在图4中,太阳能电池111为太阳能供电装置110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电机工作。太阳能控制器112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蓄电池113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0051]参见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薄膜太阳能电池111包括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沉积吸收层1112、缓冲层1113、导电银胶1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其中: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沉积吸收层1112、缓冲层1113、导电银胶1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上引出电极(图未示出),一般是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上面引出正电极,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上面引出负电极。
[0052]图5中,上述各层的规格可为:第一导电玻璃基底1111、第二导电玻璃基底1115的长度为4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3mm ;沉积吸收层1112为半导体纳米材料制成,长度为3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 X10-3mm;缓冲层1113为In2S3材料制成,长度为25臟,宽度为15mm,厚度为4Χ1(Λιπι;导电银胶1114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 X 10_3臟。如此设置,材料消耗少,制造能耗低,且在提高电池的电压等性能方面具有优异效果。
[0053]参见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该太阳能控制器112包括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控制电路1122及防雷电路1124,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和蓄电池113并联,防雷电路1124和蓄电池113串联。由于增加了防雷电路1124,流过蓄电池1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
[0054]本实施例中的防雷电路1124具体为防雷电感,添加该防雷电感后流过蓄电池1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同时,该防雷电感的感抗远大于蓄电池内阻,由此在蓄电池113两端所分残压也大为减小,这样也增强了系统的防雷能力。此外,也可于充电电路1121、放电电路1123分别串联防雷电感,以进一步改善防雷能力。
[0055]参见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电路原理框图。该蓄电池113包括蓄电池本体1131、电池管理装置1132、数据总线1133、辅助供电总线1135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1134,其中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管理装置1132相连接。进一步说明如下。
[0056]图7中,该电池管理装置1132包括与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检测控制单元11321以及与蓄电池本体1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辅助充电单元11322,检测控制单元11321与辅助充电单元11322相连接;数据总线1133与检测控制单元11321相连接;辅助供电总线1135与辅助充电单元11322相连接;辅助充电控制线1134与检测控制单元11321的输出端相连接;检测控制单元11321,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本体1131的运行状态,当蓄电池本体1131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11322通过辅助供电总线1135对蓄电池本体1131进行充电。
[0057]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单元11321可以检测蓄电池本体1131的状态,并在辅助充电单元11322的协调作用下对该蓄电池本体 1131进行充放电操作,从而使得蓄电池整体都保持在理想的电压平衡状态。这样既可以使蓄电池保持活性,又可以达到电压平衡的状态,不至于出现过充或欠充的状态,由此提高了蓄电池的寿命。
[0058]参见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电路的电路原理图。该逆变电路114包括功率管驱动芯片,该功率管驱动芯片接至微处理器电路(MCU/DSP),以便根据微处理器电路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对应的功率管交替导通和关断。具体的,所述的逆变电路114包括六个功率管Ql?Ql,这六个功率管分成三组,每组功率管控至一相交流输出。
[0059]各个功率管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功率管Q1、Q2、Q3的源极共同接直流电源的一端,功率管Q4、Q5、Q6的漏极共同接直流电源的另一端,功率管Ql的漏极和功率管Q4的源极的连接供电转换装置130的U相端子,功率管Q2的漏极和功率管Q5的源极的连接供电转换装置130的V相端子,功率管Q3的漏极和功率管Q6的源极连接供电转换装置130的W相端子;功率管Ql、Q2、Q3、Q4、Q5、Q6的栅极分别接功率管驱动芯片的一个输出端,该功率管驱动芯片的各个输入端分别受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脉冲宽度调节信号PWM1、PWM2、PWM3、PWM4、PWM5、PWM6中的一路控制。该六个功率管Ql?Q6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对应接入二极管Dl?D6。
[0060]开机时,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电机转速产生相应的6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即驱动信号PWMl?PWM6 ;通过功率管驱动芯片驱动逆变器逆变电路114的6个功率管(MOSFET或IGBT)Q1?Q6 ;这些功率管的交替导通和关断,产生三相调制波形,输出电压可调、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电,输入至供电转换装置130。
[0061]同时参见图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箱箱体总装结构。该配电箱200的箱体设有进线开关室、电度表室和出线开关室:进线开关室设有门板201和后封板,室内设进线开关安装板2012 ;电度表室设有门板202及电度表室后封板207,室内设电度表安装板2010、电度表安装板2011,其中门板202上面可以设置铅封204和密码锁205,以防他人非法打开;出线开关室设有门板203和出线室后封板206,室内设出线开关的安装梁208,该出线开关室封板206带拉扣,可以方便开启/关闭。该箱体侧壁设铭牌以识别产品,后壁四角设置配电箱吊耳式的安装结构,以便安装配电箱的箱体,以下进一步说明。
[0062]参见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箱布线结构。所述配电箱采用上中下分成三室的布局,其中:上部为进线开关室SI,设置有一进线断路器2015,以线缆2021接至电度表室S2 ;中部为电度表室S2,设置有若干电度表2016 ;下部为出线开关室S3,设置有接地排,保证出线接地方便。
[0063]如图12?图13所示,电度表室S2设置有电气安装板2019,电度表2016安装于电气安装板2019的前侧;而配电箱的进出走线为电气安装板2019的板后走线,这有助于进一步节省铜导线用量。此外,电气安装板2019上设置有上汇流排安装条2022和下汇流排安装条2023,汇流排2018的两端分别安装到上汇流排安装条2022和下汇流排安装条2023上,便于安装、固定汇流排2018。
[0064]本实用新型在配电箱的后侧设置有汇流排,进线断路器2015与电度表2016以汇流排2018连接。汇流排2018与进线断路器2015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而电度表2016的电缆2017进线侧与汇流排2018连接,出线侧与出线空气开关连接。因进线断路器2015与电度表2016之间主要通过汇流排2018连接,可节省较多铜导线。这样可减少连接导线用量,一方面可节省成本,另一方面解决走线捆线的困难。
[0065]同时参见图14?图1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配电箱进出线结构的较优实例。所述配电箱S采用上中下分成三室的布局,其中:上部为进线开关室SI ;中部为电度表室S2 ;下部为出线开关室S3。进线开关室S1、电度表室S2及出线开关室S3三室彼此分离开,外观美观简洁大方;也便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对于单独更换某一个元件,只需改动相关零件就能使用,而无需大范围的更改,可节省很多设计时间,也给加工制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特别地,配电箱相对原有配电箱的运行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提高。
[0066]如图14?图17所示,进线开关室SI的顶板2024上设置若干顶板进出线孔2025,它们为顶板圆孔及顶板方孔,其中:顶板圆孔为通孔;顶板方孔为敲落孔。出线开关室S3的底板2026上设置若干底板进出线孔2027,它们为底板圆孔及底板方孔。当配电箱为壁挂安装且进出线为明管时,可敲掉底板较小的圆孔或者顶板方孔,从而实现配电箱的下部或上部或上下部组合等方式的进出线;将底板的较大方孔敲落,则可实现配电箱落地安装时的下部进出线;这样可以兼顾配电箱的多种安装方式、多种进出线方式,从而实现配电箱的批量预制生产及用户的挪用。
[0067]参见图18,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箱吊耳的示意图。该配电箱吊耳可适用于立式配电箱和挂式配电箱,该配电箱吊耳包括“L”型板2014,其中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一吊孔20141及多个安装孔20142,其中可贯穿螺钉或螺栓的等紧固件,由此将“L”型板2014安装到配电箱的箱体上。其中的安装孔20142为多个圆孔,或为多个方孔,也可为一长圆槽。这样便于调整所述“L“型板2014与配电箱箱体的装配高度,从而增加安装结构的通用性。该安装结构可由金属板材或其它材料折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由此形成一“L”型板2014,然后在“L”型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开设吊孔20141及安装孔20142即可。当然,所述“L”型板2014也可通过铸造方式制成,在此不再赘述。
[0068]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安装结构的配电箱吊耳2014可通过不同的装配角度与立式配电箱或挂式配电箱配合,从而满足这两种配电箱的安装要求:
[0069]参见图18,为本实用新型立式配电箱的示意图。该立式配电箱装配时,将“L”型板2014的其中一个侧板固定在箱体S上,另一个侧板向箱体外侧伸出,以便与墙壁或、车厢或其它构建物侧壁固定。所述“L”型板2014的安装高度与箱体S的上、下沿平齐,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安装高度。
[0070]参见图20,为本实用新型挂式配电箱的示意图。该挂式配电箱装配时,将“L”型板的两个侧板固定在箱体S的角上,并使“L”型板2014上的吊孔20141露出箱体S即可。完毕后,即可将配电箱吊挂在墙壁、车厢或其它构建物侧壁上。这样,只要改变安装角度就可与立式配电箱或挂式配电箱配合,从而满足这两种形式配电箱的安装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安全可靠、通用性好等优点。
[0071]3、成型设备的电控系统
[0072]参见图21,示出本实用新型电控系统的方框图。电控系统包括电控设备300,电控设备300的输入端接配电箱200,输出端接成型设备的电机M,该电控设备300在配电箱200输出电流时,可驱动作为交流负载的电机M运转;该电控设备300的两端分别接入第一接地元件310和第二接地元件320,以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由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0073]本实施例包括二级防雷保护电路,具体是第一接地元件310为密闭式火花间隙,接于电控设备300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可泄放雷电电流可达20KA ;第二接地元件320为放电管,接于电控设备300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对流经电控设备300的小部分雷击电流进一步放电,即对进入电机M的残压再作一次限流,使其低于额定的安全范围。这就可使得大部分雷击电流通过电控设备300输入端的第一接地元件泄放,而电控设备300输出端设置的第二接地元件则可使得进入负载的残压更小,从而有利于防止负载遭受雷击,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 命。
[0074]上述的第一接地元件、第二接地元件均可选择氧化锌压敏电阻或其它类型的接地电阻代替,同样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在雷电电流较大时,氧化锌压敏电阻被击穿,雷电电流迅速经过氧化锌压敏电阻流入接地端,使得进入电机M的残压被钳制在预定范围内。
[0075]参见图22,示出本实用新型电控设备的电气原理框图。该电控设备300的主回路中,三相电源输入线L1、L2、L3经主回路断路器QFl、交流接触器KM接至电机M的三相电机的电机线U1、V1、Wl ;控制回路中,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输入端接三相电源输入线L2、L3,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一输出端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另一个输出端经点动按钮SB(1-3)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按下点动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得电吸合,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闭合,电机得电运转,拖动设备工作。按住点动按钮SB的时间即为电机点动运转时间。松开点动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断开,电机失电停止运转,拖动设备停止。
[0076]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雷电电流安全流过,各电路元件之间均通过屏蔽电缆连接,其接线端用螺钉固定,以下进一步说明。
[0077]参见图23,表示屏蔽电缆330的接地方式。该屏蔽电缆330由电缆芯线及电缆屏蔽层构成,该电缆屏蔽层包裹住电缆芯线以降低电磁干扰。
[0078]图23示出屏蔽电缆330在配电箱200和电控设备300之间的接线方式,该屏蔽电缆330靠近配电箱200的一端电缆屏蔽层通过第一接地元件310接地,屏蔽电缆330靠近电控设备300的另一端电缆屏蔽层直接接地。
[0079]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屏蔽电缆330的长度一般大于20m,因此可使第一接地元件310接于距供电端(配电箱)4m?6m的位置。该第一接地元件310可为接地电阻,具体类型可为氧化锌压敏电阻等(当然也可为其它元件)。该接地电阻的阻值与屏蔽电缆330的电缆屏蔽层的等效电阻相等,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另行选取。
[0080]电机M和电控设备300之间的接地可参照上述方式,S卩:屏蔽电缆330靠近电控设备300的一端电缆屏蔽层通过第二接地元件320接地,屏蔽电缆330靠近电机M的另一端电缆屏蔽层直接接地。
[0081]此实施例中,电控设备300和配电箱200之间,电机M和电控设备300之间的屏蔽电缆330采用了二点接地方案,因而仍然保持了传统二点接地方案的良好抗干扰效果;由于屏蔽电缆330靠近配电箱200的一端电缆屏蔽层通过接地元件接地,有利于对接地电流或干扰限流,由此避免了地电流或干扰过大时烧毁屏蔽层的危险,同时也可以达到较好地电磁兼容效果,而且不会引起负面天线效应。
[0082]参见图24,表示本实用新型屏蔽电缆的具体结构。该屏蔽电缆330的外保护层331内设置有多根芯线335,其中每根芯线包裹有内保护层333 ;特别地,外保护层内331层设置有电缆屏蔽层332,内保护层333的内侧设置有芯线屏蔽层334。
[0083]由于屏蔽电缆330的芯线及电缆自身均设置屏蔽层,可以抑制芯线之间的干扰及外界的干扰,具体而言:屏蔽电缆的芯线均设计了芯线屏蔽层,有利于抑制芯线之间产生的电磁辐射、静电耦合和电磁感应;电缆自身设置电缆屏蔽层,有利于抑制外部的电磁干扰;这两方面因素,较好地消除了动力系统屏蔽电缆所产生的干扰,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0084]优选地,电缆屏蔽层332和芯线屏蔽层334的两端分别接地,以便有效降低干扰源。较优地,是使电缆屏蔽层332和芯线屏蔽层334靠近配电箱200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地元件310接地,电缆屏蔽层332和或芯线屏蔽层334靠近电机M的一端直接接地。
[008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设备及分系统或部件,可至少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环保节能的某一个方面提高系统性能,其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0086]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该成型设备包括安装在成型设备本体上的进料斗、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和出料装置,进料斗通过进料管连接到进料装置的进料工位,计量装置设置于进料斗和进料装置之间,进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进料口,出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的出料口,计量装置、进料装置、成型装置及出料装置电气连接成型设备的控制柜来控制计量、进料、成型及出料的连续式作业,其特征在于,成型设备供电系统包括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及配电箱,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和供电转换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和市电供电装置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供电转换装置的输出端接至配电箱,配电箱的出线端子输出电力来驱动电机,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电路,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电池管理装置、数据总线、辅助供电总线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其中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管理装置相连接;电池管理装置包括与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检测控制单元以及与蓄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辅助充电单元,检测控制单元与辅助充电单元相连接;数据总线与检测控制单元相连接;辅助供电总线与辅助充电单元相连接;辅助充电控制线与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检测控制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本体的运行状态,当蓄电池本体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通过辅助供电总线对蓄电池本体进行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成型装置包括将物料冲压为预设形状产品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移动上模、固定中模和移动下模;固定中模设有上下贯通的若干中模具腔,移动上模设有可进入中模具腔的若干带有压缩弹簧模头的上模冲头,移动下模设有可封闭中模具腔底部的下模顶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板、进料导轨槽板及进料气缸,进料导轨槽板安装于成型设备本体上,进料板可由进料气缸驱动而沿进料导轨槽板滑动,将物料推入到成型模具顶部的加料工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板、出料导轨槽板及出料气缸,出料导轨槽板安装于成型设备本体上,出料板可由出料气缸驱动而沿出料导轨槽板滑动,以将成型模具底部的出料工位产品推入到输送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计量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计量杯,该计量杯作为容积式计量器为进料装置在进料管口位承载物料,并在进料工位将物料自由落入所述成型模具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成型设备供电系统用的蓄电池,成型设备供电系统包括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及配电箱,市电/太阳能电力接入设备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和供电转换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电池管理装置、数据总线、辅助供电总线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电池管理装置包括检测控制单元辅助充电单元,当蓄电池本体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通过辅助供电总线对蓄电池本体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成型设备系统或分系统及其部件,可以在有效节能、提高生产效率或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改善性能。
【IPC分类】H02J7/35
【公开号】CN204696780
【申请号】CN201520454458
【发明人】周国文
【申请人】周国文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