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9  211

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数据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USB数据线的功能单一,如果用户外出同时携带多个型号的电子终端,则需要配备相应接口的数据线和充电器,给用户出差、外出带来了不便,而且较多的数据线也不便于存放。
[0003]所以,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3734092 U”,名称为“一种多插头USB数据线”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多插头USB数据线,包括:用于与外接电源的USB2.0接口插接的USB2.0插头;第一插头;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插头的安装座;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头插接的第一接口 ;用于与电子终端插接的第二插头;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插头的转接头;数据线;所述USB2.0插头通过所述数据线与第一插头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插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插头USB数据线,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第一插头、在转接头上设置第二插头和与第一插头插接的第一接口,并使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电连接,实现了只需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需求,而且携带方便。
[0004]这种新型的USB数据线确实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这种数据线还是需要多个插头进行适配,才能达到多用效果,所以,该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旋转充电端组件就能随意转换iPhone端子或MRICO端子类型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包括充电端组件、连接导线以及输出端组件,所述充电端组件与连接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组件与连接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端组件包括固定支架、PCB板、iPhone端子以及MRICO端子,所述iPhone端子固定在PCB板一端,所述MRICO端子固定在PCB板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固定PCB板,并使得PCB板两端可旋转的转轴,所述PCB板通过转轴与连接导线电连接。
[0007]其中,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USB内模、USB端盖、USB盖帽以及USB输出端子,所述USB内模一端与连接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子固定连接,所述USB端盖和USB盖帽围合形成容置USB内模机USB输出端子的第一腔体。
[0008]其中,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面壳与底壳,所述面壳与底壳围合形成容置PCB板的第二腔体,所述iPhone端子从第二腔体一端伸出,所述MRICO端子从第二腔体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腔体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支架转轴相适配的转轴槽。
[0009]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以轴承为对称轴分别设置在iPhone端子端部和MRICO端子端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圆球形凸起。
[0010]其中,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iPhone端盖和MRICO端盖,所述iPhone端盖固定在第二腔体的iPhone端子端部,所述iPhone端子从iPhone端盖伸出,所述MRICO端盖固定在第二腔体的MRICO端子端部,所述MRICO从MRICO端盖伸出。
[0011]其中,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iPhone盖帽以及MRICO盖帽,所述iPhone盖帽与iPhone端盖适配固定,所述iPhone端盖与iPhone盖帽围合形成容置iPhone端子的第三腔体,所述MRICO盖帽与MRICO端盖适配固定,所述MRICO端盖与MRICO盖帽围合形成容置MRICO端子的第四腔体。
[0012]其中,所述固定支脚包括支架上壳、支架下壳以及支架内模,所述支架上壳与支架下壳围合形成容置支架内模的第五腔体,所述支架内模容置在第五腔体中,支架内模一端与连接导线电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转轴与PCB板固定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两端分别设置iPhone端子和MRICO端子,从而实现了在一条数据线上同时拥有iPhone插接口和MRICO插接口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架的设置,使得PCB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旋转,从而转换充电接口的型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耗材,实现了只需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需求,而且携带方便,该数据线必将成为未来数据线的一种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的结构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与PCB板连接的局部结构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旋转过程中的结构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1、充电端组件2、连接导线
[0020]3、输出端组件101、固定支架
[0021]102、PCB 板103、iPhone 端子
[0022]104、MRICO 端子105、面壳
[0023]106、底壳107、iPhone 端盖
[0024]108, MRICO 端盖19、iPhone 盖帽
[0025]110、MRICO 盖帽111、固定槽
[0026]112、圆球形凸起301、USB内模
[0027]302、USB 端盖303、USB 盖帽
[0028]304、USB输出端子1011、支架上壳
[0029]1012、支架下壳1013、支架内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31]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包括充电端组件1、连接导线2以及输出端组件3,充电端组件I与连接导线2 —端电连接,输出端组件3与连接导线2另一端电连接;充电端组件I包括固定支架101、PCB板102、iPhone端子103以及MRICO端子104,iPhone端子103固定在PCB板102 —端,MRICO端子104固定在PCB板102另一端,固定支架101上设置有固定PCB板102,并使得PCB板102两端可旋转的转轴,PCB板102通过转轴与连接导线2电连接。
[003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102两端分别设置iPhone端子103和MRICO端子104,从而实现了在一条数据线上同时拥有iPhone插接口和MRICO插接口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架101的设置,使得PCB板102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旋转,从而转换充电接口的型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耗材,实现了只需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需求,而且携带方便,该数据线必将成为未来数据线的一种发展趋势。
[0033]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端组件3包括USB内模301、USB端盖302、USB盖帽303以及USB输出端子,USB内模301 —端与连接导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子固定连接,USB端盖302和USB盖帽303围合形成容置USB内模301机USB输出端子的第一腔体。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端组件3中的各零部件可以很好地实现了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对于数据的输出。
[0034]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端组件I还包 括面壳105与底壳106,面壳105与底壳106围合形成容置PCB板102的第二腔体,iPhone端子103从第二腔体一端伸出,MRICO端子104从第二腔体另一端伸出,第二腔体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支架101转轴相适配的转轴槽。面壳105和底壳106作为PCB板102的载体,通过与转轴的连接,从而实现了 PCB板102的旋转,使得iPhone端子103和MRICO端子104可以任意转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面壳105与底壳106的组合使用,也可以制作一体成型的PCB板102容置腔体,只要是能够承载PCB板102,使其能够进行自由旋转的结构均属于本方案的简单变形和变换,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槽111,固定槽111以轴承为对称轴分别设置在iPhone端子103端部和MRICO端子104端部,固定支架101上设置有与固定槽111相适配的圆球形凸起112。固定槽111与凸起的适配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腔体旋转到合适位置就可以固定,这就方便了端子插入智能移动终端的插入。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固定槽111与圆球形凸起112之间的适配,也可以直接使用固定夹将旋转到一定位置的PCB板102进行固定,只要是能够实现PCB板102在旋转到到一定位置后的有效固定的方法,均属于本方案的简单变形和变换,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6]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端组件I还包括iPhone端盖107和MRICO端盖108,iPhone端盖107固定在第二腔体的iPhone端子103端部,iPhone端子103从iPhone端盖107伸出,MRICO端盖108固定在第二腔体的MRICO端子104端部,MRICO从MRICO端盖108伸出。充电端组件I还包括iPhone盖帽109以及MRICO盖帽110,iPhone盖帽109与iPhone端盖107适配固定,iPhone端盖107与iPhone盖帽109围合形成容置iPhone端子103的第三腔体,MRICO盖帽110与MRICO端盖108适配固定,MRICO端盖108与MRICO盖帽110围合形成容置MRICO端子104的第四腔体。iPhone端盖107与iPhone盖帽109相适配,MRICO端盖108与MRICO盖帽110相适配,一方面,使得iPhone端子103和MRICO端子104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另一方便又可以起到防尘作用,使得各端子使用寿命更长。
[003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脚包括支架上壳1011、支架下壳1012以及支架内模1013,支架上壳1011与支架下壳1012围合形成容置支架内模1013的第五腔体,支架内模1013容置在第五腔体中,支架内模1013 —端与连接导线2电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转轴与PCB板102固定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支架上壳1011与支架下壳1012围合形成第五腔体,也可以直接使用一体成型的支架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支架作用的结构,均属于本方案的简单变形和变换,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8]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003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耗材,实现了只需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需求,而且携带方便。
[0040]2、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端组件3中的各零部件可以很好地实现了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对于数据的输出。
[0041]3、面壳105和底壳106作为PCB板102的载体,通过与转轴的连接,从而实现了PCB板102的旋转,使得iPhone端子103和MRICO端子104可以任意转换。
[0042]4、定槽与凸起的适配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腔体旋转到合适位置就可以固定,这就方便了端子插入智能移动终端的插入。
[0043]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组件、连接导线以及输出端组件,所述充电端组件与连接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组件与连接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端组件包括固定支架、PCB板、iPhone端子以及MRICO端子,所述iPhone端子固定在PCB板一端,所述MRICO端子固定在PCB板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固定PCB板,并使得PCB板两端可旋转的转轴,所述PCB板通过转轴与连接导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USB内模、USB端盖、USB盖帽以及USB输出端子,所述USB内模一端与连接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子固定连接,所述USB端盖和USB盖帽围合形成容置USB内模机USB输出端子的第一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面壳与底壳,所述面壳与底壳围合形成容置PCB板的第二腔体,所述iPhone端子从第二腔体一端伸出,所述MRICO端子从第二腔体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腔体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支架转轴相适配的转轴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以轴承为对称轴分别设置在iPhone端子端部和MRICO端子端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圆球形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iPhone端盖和MRICO端盖,所述iPhone端盖固定在第二腔体的iPhone端子端部,所述iPhone端子从iPhone端盖伸出,所述MRICO端盖固定在第二腔体的MRICO端子端部,所述MRICO从MRICO端盖伸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iPhone盖帽以及MRICO盖帽,所述iPhone盖帽与iPhone端盖适配固定,所述iPhone端盖与iPhone盖帽围合形成容置iPhone端子的第三腔体,所述MRICO盖帽与MRICO端盖适配固定,所述MRICO端盖与MRICO盖帽围合形成容置MRICO端子的第四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包括支架上壳、支架下壳以及支架内模,所述支架上壳与支架下壳围合形成容置支架内模的第五腔体,所述支架内模容置在第五腔体中,支架内模一端与连接导线电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转轴与PCB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包括充电端组件、连接导线以及输出端组件,所述充电端组件与连接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组件与连接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端组件包括固定支架、PCB板、iPhone端子以及MRICO端子,所述iPhone端子固定在PCB板一端,所述MRICO端子固定在PCB板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固定PCB板,并使得PCB板两端可旋转的转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耗材,实现了只需一根数据线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需求,而且携带方便,该数据线必将成为未来数据线的一种发展趋势。
【IPC分类】H01R31/06, H01R35/00, H01R27/00
【公开号】CN204696407
【申请号】CN201520204747
【发明人】田志平
【申请人】田志平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