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4-29  199

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USB3.1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USB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lOGbps。与现有的USB技术相比,新USB3.1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USB3.1包括三种类型Type-A、Type-B以及Type-C。较早前公布了 USB3.1标准规范后,令USB的速度进一步提升至1Gbps外,并且进一步把USB供电能力提升至最高100W,为了迎合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还需研发全新USB3.1Type-C接口。
[0003]但是,现有的USB3.1插头连接器一般由绝缘本体、屏蔽弹片、中间屏蔽片、端子模组以及连接器壳体组成,其中,中间屏蔽片由于与后接电路板接触的焊接部弹性较差,不易焊接组装于后接电路板上,进而造成USB3.1插头连接器组装不便,信号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信号稳定的USB3.1插头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一舌板组、一端子模组、一中间屏蔽片以及一连接器壳体。所述舌板组具有一舌板本体,所述舌板本体的前端面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端口,所述舌板本体的后部开设有一上下贯穿且贯穿舌板本体后端面的安装缺槽,所述安装缺槽的前壁中部向前凹设形成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和对接端口连通,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装设有一上接地片以及一下接地片;所述端子模组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后端,进一步包括一上端子模组以及一下端子模组,所述上端子模组包括一上绝缘本体以及与该上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上排导电端子,所述下端子模组包括一下绝缘本体以及与该下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下排导电端子;所述中间屏蔽片装设于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之间并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插槽内,所述中间屏蔽片包括两侧臂以及一连接两侧臂呈水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侧臂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和主体部的板材厚度;所述连接器壳体包覆于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以及舌板本体外。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一前壳体、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包覆于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以及舌板本体外,所述上壳体装设于前壳体的后部,所述下壳体亦装设于前壳体的后部并与上壳体相互卡扣组装。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壳体呈中空的跑道形,所述前壳体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以及连接顶板与底板两侧缘并向后延伸呈弧形的两连接板,所述顶板以及底板后端缘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后再水平弯折延伸形成一卡扣板;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上壳体基板,所述上壳体基板下表面前端向下凸设有若干上抵顶柱,所述上壳体基板前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上封闭板,所述上抵顶柱抵顶所述前壳体的顶板的卡扣板后端缘,所述上封闭板围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的上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顶板的卡扣板的前表面;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下壳体基板,所述下壳体基板上表面前端向上凸设有若干下抵顶柱,所述下壳体基板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下封闭板,所述下抵顶柱抵顶所述前壳体的底板的卡扣板后端缘,所述下封闭板围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的下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底板的卡扣板的前表面。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槽上下两内壁分别向外凹设形成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顶壁的上排端子槽和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底壁的下排端子槽。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上下水平对称结构设计,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分别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基部,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的基部前端缘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后再水平延伸形成止挡臂,所述上接地片以及下接地片与所述舌板本体之间还分别设有绝缘薄膜,所述止挡臂止挡所述绝缘薄膜外表面。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部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后壁中部向后凹设形成凹槽,所述容置槽后端左右两侧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卡持槽;所述上接地片的基部后端缘中部向后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抵片,所述基部两侧缘后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卡持部;所述下接地片与上接地片对称的具有弹抵片以及卡持部,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分别收容于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内,所述弹抵片对应伸入所述舌板本体的凹槽中,所述卡持部对应卡持于所述舌板本体的卡持槽内。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的容置槽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的顶壁上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排端子槽与下排端子槽横向排列开设有若干与对接端口、上排端子槽以及下排端子槽相连通的开孔,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的容置槽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的顶壁位于所述开孔前侧分别向外凸设形成一凸柱,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凸柱前侧横向间隔竖直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舌板本体的通孔;所述止挡臂后端外侧端缘分别向外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两延伸臂,所述两延伸臂之间设有连接两延伸臂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前端缘对应于所述舌板本体的通孔向内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若干接触弹片,所述延伸臂与连接臂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接触弹片对应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向内伸入所述对接端口中。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侧臂内端缘前端向内凸伸形成倒勾部,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倒勾部内端面接触区域为一平面设计。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本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向内凹设形成收容槽,该收容槽向后贯穿所述舌板本体,该收容槽前端向内贯穿所述舌板本体并与所述对接端口相连通;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主体部前部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插槽内,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两侧臂分别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收容槽内,所述侧臂的倒勾部凸伸于所述舌板本体的对接端口中。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绝缘本体下表面设有两上定位槽、一上定位柱以及一上固定柱,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的上定位槽凸设有一下定位柱以及一下固定柱,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的上定位柱与上固定柱凹设有两下定位槽;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主体部上对应于所述上定位柱、上固定柱、下定位柱以及下固定柱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中间屏蔽片组装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与下绝缘本体之间,所述上定位柱与上固定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插设于对应的下定位槽中,所述下定位柱与下固定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插设于对应的上定位槽中。
[00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由于所述中间屏蔽片的焊接部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和主体部的板材厚度,以增加焊接部的弹性、便于焊接于后接电路板上,进而实现了插头连接器便于组装、信号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分解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不含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3]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插头连接器100
[0025]舌板本体 11 对接端口111
[0026]安装缺槽 112 插槽1121
[0027]上排端子槽 1122 下排端子槽1123
[0028]容置槽 113 凹槽114
[0029]卡持槽 115 开孔116
[0030]凸柱 117 通孔118
[0031]收容槽 119 上接地片12
[0032]基部 121 弹抵片122
[0033]接触片 123 卡持部124
[0034]止挡臂 125 延伸臂126
[0035]连接臂 127 接触弹片128
[0036]弹性片 129 下接地片13
[0037]上端子模组 21 上绝缘本体211
[0038]上卡扣柱 2111 上定位槽2112
[0039]上定位柱 2113 上固定柱2114
[0040]上排导电端子 212 上固定臂2121
[0041]上接触臂 2122 上焊接臂2123
[0042]下端子模组 22 下绝缘本体221
[0043]下卡扣柱 2211 下定位柱2212
[0044]下固定柱 2213 下定位槽2214
[0045]下排导电端子 222 下固定臂2221
[0046]下接触臂 2222 下焊接臂2223
[0047]中间屏蔽片30侧臂31
[0048]主体部32定位孔321
[0049]倒勾部33焊接部34
[0050]前壳体41顶板411
[0051]底板412连接板413
[0052]卡扣板414卡扣孔415
[0053]上壳体42上壳体基板421
[0054]上抵顶柱422上封闭板423
[0055]上卡持板424上卡持片425
[0056]上侧板426卡持孔427
[0057]下壳体43下壳体基板431
[0058]下抵顶柱432下封闭板433
[0059]下卡持板434下卡持片435
[0060]下侧板436卡持孔437
[0061]卡持片438绝缘薄膜50。
【具体实施方式】
[006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63]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一舌板组(图未标)、一端子模组(图未标)、一中间屏蔽片30以及一连接器壳体(图未标)。
[0064]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舌板组具有一舌板本体11,所述舌板本体11的前端面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端口 111,所述对接端口 111用于对接连接器(图未示)的插入配合。所述舌板本体11的后部开设有一上下贯穿且贯穿舌板本体11后端面的安装缺槽112,所述安装缺槽112的前壁中部向前凹设形成有一插槽1121,所述插槽1121和对接端口 111连通。所述插槽1121上下两内壁分别向外凹设形成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 111顶壁的上排端子槽1122和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 111底壁的下排端子槽11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槽1122和下排端子槽1123各有12个端子槽。
[0065]具体的,所述舌板本体11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部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容置槽113,所述容置槽113后壁中部向后凹设形成凹槽114,所述容置槽113后端左右两侧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卡持槽115。所述舌板本体11上表面的容置槽113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113的顶壁上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排端子槽1122与下排端子槽1123横向排列开设有若干与对接端口 111、上排端子槽1122以及下排端子槽1123相连通的开孔116,所述舌板本体11上表面的容置槽113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113的顶壁位于所述开孔116前侧分别向外凸设形成一凸柱117,所述容置槽113位于所述凸柱117前侧横向间隔竖直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舌板本体11的通孔118。所述舌板本体1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向内凹设形成收容槽119,该收容槽119向后贯穿所述舌板本体11,该收容槽119前端向内贯穿所述舌板本体11并与所述对接端口 111相连通。
[0066]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舌板本体1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装设有一上接地片12以及一下接地片13,且所述上接地片12与下接地片13上下水平对称结构设计。所述上接地片12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基部121,其中,所述上接地片12的基部121后端缘中部向后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抵片122,所述基部121前端缘中部向前延伸形成至少一接触片123,所述基部121两侧缘后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卡持部124,所述基部121前端缘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后再水平延伸形成止挡臂125,所述止挡臂125后端外侧端缘向外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两延伸臂126,所述两延伸臂126之间设有连接两延伸臂126的连接臂127,所述连接臂127前端缘对应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通孔118向内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若干接触弹片128,所述上接地片12的连接臂127后端缘对应于上接地片12的接触弹片128向后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弹性片129。所述下接地片13与上接地片12对称的具有水平板状的基部121、弹抵片122、接触片123、卡持部124、止挡臂125、延伸臂126、连接臂127、接触弹片128以及弹性片129。所述上接地片12与下接地片13的弹性片129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保持弹性接触。
[0067]所述上接地片12以及下接地片13与所述舌板本体11之间还分别设有绝缘薄膜50,所述止挡臂125止挡所述绝缘薄膜50外表面,以止挡所述绝缘薄膜50向外翘起。
[0068]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端子模组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后端,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一上端子模组21以及一下端子模组22,所述上端子模组21包括一上绝缘本体211以及与该上绝缘本体211—体成型的上排导电端子212,所述上绝缘本体211固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安装缺槽112内,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1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上绝缘本体211的前表面,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12的前端对应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上排端子槽1122内并从对接端口 111的顶壁处伸入对接端口 111内;所述下端子模组22包括一下绝缘本体221以及与该下绝缘本体221 —体成型的下排导电端子222,所述下绝缘本体221固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安装缺槽112内,所述下排导电端子22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下绝缘本体221的前表面,所述下排导电端子222对应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下排端子槽1123内并从对接端口 111的底壁处伸入对接端口 1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12与下排导电端子222各有12个。
[0069]具体的,所述上绝缘本体211的上表面与下绝缘本体221的下表面分别凸设有一上卡扣柱2111以及一下卡扣柱2211,所述上绝缘本体211下表面设有两上定位槽2112、一上定位柱2113以及一上固定柱2114。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12中各导电端子具有一水平设置的上固定臂2121,所述上固定臂2121前端向下倾斜延伸后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上接触臂2122,上固定臂2121后端向下倾斜后再水平延伸形成上焊接臂2123。
[0070]所述下绝缘本体221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1的上定位槽2112凸设有一下定位柱2212以及一下固定柱2213,所述下绝缘本体221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1的上定位柱2113与上固定柱2114凹设有两下定位槽2214。所述下排导电端子222中各导电端子具有一水平设置的下固定臂2221,所述下固定臂2221前端向上倾斜延伸后再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下接触臂2222,所述下固定臂2221后端向上倾斜后再水平延伸形成下焊接臂2223。
[0071]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中间屏蔽片30装设于上端子模组21和下端子模组22之间并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插槽1121内。所述中间屏蔽片30包括两侧臂31以及一连接两侧臂31呈水平板状的主体部32,所述侧臂31内端缘前端向内凸伸形成倒勾部33,所述侧臂3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34。具体的,所述倒勾部33内端面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区域为一平面设计,以增加所述倒勾部33的耐磨耗;所述焊接部34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31和主体部32的板材厚度;所述主体部32上对应于所述上定位柱2113、上固定柱2114、下定位柱2212以及下固定柱2213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21,所述中间屏蔽片30组装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1与下绝缘本体221之间,所述上定位柱2113与上固定柱2114穿过所述定位孔321插设于对应的下定位槽2214中,所述下定位柱2212与下固定柱2213穿过所述定位孔321插设于对应的上定位槽2112中。
[0072]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连接器壳体包覆于上端子模组21、下端子模组22以及舌板本体11外,该连接器壳体包括一前壳体41、一上壳体42以及一下壳体43,所述前壳体41包覆于上端子模组21、下端子模组22以及舌板本体11外,所述上壳体42装设于前壳体41的后部,所述下壳体43亦装设于所述前壳体41的后部并与所述上壳体42相互卡扣组装。
[0073]具体的,所述前壳体41呈中空的跑道形,所述前壳体41具有一顶板411、一底板412以及连接顶板411与底板412两侧缘并向后延伸呈弧形的两连接板413,所述顶板411以及底板412后端缘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后再水平弯折延伸形成一卡扣板414,所述卡扣板414上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1的上卡扣柱2111与下绝缘本体221的下卡扣柱2211开设有卡扣孔415。
[0074]所述上壳体42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上壳体基板421,所述上壳体基板421下表面前端向下凸设有若干上抵顶柱422,所述上壳体基板421前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上封闭板423,所述上封闭板423左右两侧端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一上卡持板424,所述上卡持板424向外冲设有上卡持片425。所述上壳体基板421左右两侧端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上侧板426,所述上侧板426上开设有若干卡持孔427,所述上卡持片425卡持于所述上侧板426的卡持孔427中。
[0075]所述下壳体43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下壳体基板431,所述下壳体基板431上表面前端向上凸设有若干下抵顶柱432,所述下壳体基板431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下封闭板433,所述下封闭板433左右两侧端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一下卡持板434,所述下卡持板434向外冲设有下卡持片435。所述下壳体基板431左右两侧端缘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下侧板436,所述下侧板436上对应所述下卡持片435开设有卡持孔437,所述下侧板436上对应所述上侧板426的卡持孔427向外冲设有若干卡持片438,所述下卡持片4 35对应卡持于所述下侧板436的卡持孔437中,所述下侧板436的下卡持片438卡持于所述上侧板426的卡持孔427中。
[0076]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组装时:
[0077]将上端子模组21、中间屏蔽片30以及下端子模组22固定组装成一体,所述中间屏蔽片30装设于所述上端子模组21与下端子模组22之间,所述上定位柱2113与下定位柱2212穿过所述定位孔321插设于对应的下定位槽2214与上定位槽2112中。
[0078]将舌板本体11装设在上端子模组21、中间屏蔽片30与下端子模组22前端外部,所述上绝缘本体211与下绝缘本体221固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安装缺槽112内,所述上端子模组21的上排导电端子212对应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上排端子槽1122内,所述下端子模组22的下排导电端子222对应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下排端子槽1123内,所述上接触臂2122与下接触臂2222收容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开孔116内并向对接端口 111凸伸出所述开孔116,所述中间屏蔽片30的主体部32前部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插槽1121内,所述中间屏蔽片30的两侧臂31分别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收容槽119内,所述侧臂31的倒勾部33凸伸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对接端口 111中,所述中间屏蔽片30的焊接部34与所述端子模组的上焊接臂2123和下焊接臂2223焊接于后接电路板(图未示)上。
[0079]将所述上接地片12与下接地片13分别收容于所述舌板本体11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113内,所述弹抵片122对应伸入所述舌板本体11的凹槽114中,所述卡持部124对应卡持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卡持槽115内,所述延伸臂126与连接臂127收容于所述容置槽113内,所述接触弹片128对应放置于所述舌板本体11的通孔118内并向内伸入所述对接端口 111中。
[0080]将所述前壳体41包覆于上端子模组21、下端子模组22以及舌板本体11外,所述上壳体42的上卡扣柱2111与下壳体43的下卡扣柱2211固定卡扣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1与下绝缘本体221的卡扣孔415中,所述上壳体42的上抵顶柱422抵顶所述前壳体41的顶板411的卡扣板414后端缘,所述下抵顶柱432抵顶所述前壳体41的底板412的卡扣板414后端缘,所述上壳体42的上封闭板423围设于所述前壳体41后端的上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顶板411的卡扣板的前表面,所述下壳体43的下封闭板433围设于所述前壳体41后端的下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底板412的卡扣板的前表面,进而使前壳体41固定装设于上壳体42与下壳体43之间,从而保证了前壳体41、上壳体42以及下壳体43的稳定性。
[008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由于所述中间屏蔽片30的焊接部34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31和主体部32的板材厚度,以增加焊接部34的弹性、便于焊接于后接电路板上,进而实现了插头连接器100便于组装、信号稳定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舌板组,具有一舌板本体,所述舌板本体的前端面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端口,所述舌板本体的后部开设有一上下贯穿且贯穿舌板本体后端面的安装缺槽,所述安装缺槽的前壁中部向前凹设形成有一插槽,所述插槽和对接端口连通,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装设有一上接地片以及一下接地片; 一端子模组,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后端,进一步包括一上端子模组以及一下端子模组,所述上端子模组包括一上绝缘本体以及与该上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上排导电端子,所述下端子模组包括一下绝缘本体以及与该下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下排导电端子; 一中间屏蔽片,装设于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之间并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插槽内,所述中间屏蔽片包括两侧臂以及一连接两侧臂呈水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侧臂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和主体部的板材厚度;以及 一连接器壳体,包覆于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以及舌板本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一前壳体、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所述前壳体包覆于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以及舌板本体外,所述上壳体装设于前壳体的后部,所述下壳体亦装设于前壳体的后部并与上壳体相互卡扣组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呈中空的跑道形,所述前壳体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以及连接顶板与底板两侧缘并向后延伸呈弧形的两连接板,所述顶板以及底板后端缘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后再水平弯折延伸形成一卡扣板;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上壳体基板,所述上壳体基板下表面前端向下凸设有若干上抵顶柱,所述上壳体基板前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上封闭板,所述上抵顶柱抵顶所述前壳体的顶板的卡扣板后端缘,所述上封闭板围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的上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顶板的卡扣板的前表面;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下壳体基板,所述下壳体基板上表面前端向上凸设有若干下抵顶柱,所述下壳体基板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呈弧形的下封闭板,所述下抵顶柱抵顶所述前壳体的底板的卡扣板后端缘,所述下封闭板围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的下部外围,并挡持于所述底板的卡扣板的前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上下两内壁分别向外凹设形成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顶壁的上排端子槽和一组呈横向排列并延伸至对接端口底壁的下排端子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上下水平对称结构设计,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分别具有一水平板状的基部,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的基部前端缘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后再水平延伸形成止挡臂,所述上接地片以及下接地片与所述舌板本体之间还分别设有绝缘薄膜,所述止挡臂止挡所述绝缘薄膜外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部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后壁中部向后凹设形成凹槽,所述容置槽后端左右两侧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卡持槽;所述上接地片的基部后端缘中部向后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抵片,所述基部两侧缘后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卡持部;所述下接地片与上接地片对称的具有弹抵片以及卡持部,所述上接地片与下接地片分别收容于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内,所述弹抵片对应伸入所述舌板本体的凹槽中,所述卡持部对应卡持于所述舌板本体的卡持槽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的容置槽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的顶壁上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排端子槽与下排端子槽横向排列开设有若干与对接端口、上排端子槽以及下排端子槽相连通的开孔,所述舌板本体上表面的容置槽的底壁以及下表面的容置槽的顶壁位于所述开孔前侧分别向外凸设形成一凸柱,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凸柱前侧横向间隔竖直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舌板本体的通孔;所述止挡臂后端外侧端缘分别向外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两延伸臂,所述两延伸臂之间设有连接两延伸臂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前端缘对应于所述舌板本体的通孔向内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若干接触弹片,所述延伸臂与连接臂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接触弹片对应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向内伸入所述对接端口中。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侧臂内端缘前端向内凸伸形成倒勾部,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倒勾部内端面接触区域为一平面设计。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本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向内凹设形成收容槽,该收容槽向后贯穿所述舌板本体,该收容槽前端向内贯穿所述舌板本体并与所述对接端口相连通;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主体部前部插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插槽内,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两侧臂分别装设于所述舌板本体的收容槽内,所述侧臂的倒勾部凸伸于所述舌板本体的对接端口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下表面设有两上定位槽、一上定位柱以及一上固定柱,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的上定位槽凸设有一下定位柱以及一下固定柱,所述下绝缘本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上绝缘本体的上定位柱与上固定柱凹设有两下定位槽;所述中间屏蔽片的主体部上对应于所述上定位柱、上固定柱、下定位柱以及下固定柱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中间屏蔽片组装于所述上绝缘本体与下绝缘本体之间,所述上定位柱与上固定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插设于对应的下定位槽中,所述下定位柱与下固定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插设于对应的上定位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舌板组、端子模组、中间屏蔽片以及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舌板组具有一舌板本体;所述端子模组装设于舌板本体后端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及下端子模组;所述中间屏蔽片装设于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之间并插设于舌板本体内,所述中间屏蔽片包括两侧臂以及一连接两侧臂呈水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侧臂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板材厚度小于所述侧臂和主体部的板材厚度,以增加焊接部的弹性、便于焊接。
【IPC分类】H01R13/6581
【公开号】CN204696371
【申请号】CN201520260986
【发明人】江芷娴, 游胜男
【申请人】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