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8  296

锂电池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锂电池芯,尤指一种能适合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并确保使用安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使用的锂电池芯,主要包括一壳体,壳体内置放有电解质溶液及锂电池卷芯,锂电池卷芯由正极片、隔离膜及负极片连续卷绕而成。其中,正极片焊接正极极耳,正极极耳再焊接在壳体内壁上,让壳体与正极接线柱呈电连接。而负极片焊接负极极耳,负极极耳则向上焊接在壳体的负极接线柱的底部。如此一来,即可经由正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顶部的外螺纹分别螺合一螺母后,分别固定不同的接线端子,以分别输出正、负电。
[0003]然而,上述负极极耳由负极片另外引出,再焊接于负极接线柱的底部,其加工程序繁杂;而正极极耳焊接于壳体内壁及负极极耳焊接于负极接线柱,其焊接点的品质不易控制,且常为点状的接触,因此,容易造成导电及散热不良的问题,祇适合小电流的储能用电,而不适合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芯,借助在卷芯的二侧分别形成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并使负极导电片及正极导电片分别以大面积方式与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形成电性连接的结构,而能解决现有锂电池的导电及散热不良问题,而能有效导电及散热,以确保使用安全。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芯,借助在卷芯的二侧分别形成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并使负极导电片及正极导电片分别以大面积方式与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形成电性连接的结构,而能解决现有锂电池的焊接点为点状接触,其品质不易控制,且仅适合小电流储能用电的问题,而能满足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需求。
[0007]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一种锂电池芯包括下壳体及盖合于下壳体顶端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一接线组件及第二接线组件,下壳体内容置电解质溶液及至少一卷芯,卷芯具有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负极极耳组与第一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正极极耳组与第二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分别位于卷芯的二侧;第一接线组件的底部结合负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一延伸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第一延伸部由第一定位部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一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且第一延伸部连接负极极耳组;以及,第二接线组件的底部结合正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二定位部及第二延伸部,第二定位部与第二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第二延伸部由第二定位部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二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且第二延伸部连接正极极耳组。
[0008]实施时,第一延伸部的截面及第二延伸部的截面分别呈U字形;第一定位部及第一延伸部呈倒L字形。
[0009]实施时,负极连接片更包括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由第一定位部的另一侧以整体垂直于第一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第一定位部、第一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呈倒U字形。
[0010]实施时,第二定位部及第二延伸部呈倒L字形。正极连接片更包括第四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由第二定位部的另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二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定位部、第二延伸部及第四延伸部呈倒U字形。
[0011]实施时,本创作更包括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贴合于负极导电片的第一定位部上,第二导电片贴合于正极导电片的第二定位部上。
[0012]实施时,负极极耳组的顶端形成第一上缺角,负极极耳组的底端形成第一下缺角;而正极极耳组的顶端形成第二上缺角,正极极耳组的底端形成第二下缺角。
[0013]实施时,本创作更包括一绝缘胶套,下壳体为金属材料,而绝缘胶套套合卷芯,并夹置于卷芯及下壳体之间。
[0014]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第二导电片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第二导电片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锂电池芯I下壳体2
[0022]盖板3 顶板31
[0023]绝缘片32 第一接线组件4
[0024]第二接线组件5 卷芯6
[0025]负极极耳组61负极极耳611
[0026]第一上缺角612 第一下缺角613
[0027]正极极耳组62正极极耳621
[0028]第二上缺角622 第二下缺角623
[0029]负极导电片7 第一定位部71
[0030]第一延伸部72第一导电片73[0031 ] 第三延伸部74正极导电片8
[0032]第二定位部81第二延伸部82
[0033]第二导电片83第四延伸部84
[0034]绝缘胶套9绝缘板91。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芯I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下壳体2、一盖板3、一第一接线组件4、一第二接线组件5、至少一卷芯6、一负极导电片7以及一正极导电片8。
[0036]该下壳体2为顶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形体,下壳体2内容置有电解质溶液,该盖板3盖合在下壳体2顶端以封闭该开口。该盖板3包括一顶板31及一绝缘片32,顶板31及绝缘片32上、下重叠。该第一、第二接线组件(4、5)分别位于盖板3板面上二个胶套的上方。
[0037]该卷芯6容置于下壳体2内,该卷芯6较佳是以一长条形正极片、一第一隔离膜、一长条形负极片及一第二隔离膜层叠后卷绕而成,以于卷芯6的一侧形成复数个负极极耳611,该复数个负极极耳611层叠并加压呈一负极极耳组61 ;而在卷芯6的另一侧形成复数个正极极耳621,该复数个正极极耳621层叠并加压呈一正极极耳组62。负极极耳组61及正极极耳组62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予以切角处理,以使负极极耳组61的顶端形成一第一上缺角612,负极极耳组61的底端形成一第一下缺角613,并使正极极耳组62的顶端形成一第二上缺角622,正极极耳组62的底端形成一第二下缺角623。
[0038]该负极导电片7为一平板弯折而成,包括一第一定位部71及一第一延伸部72,第一延伸部72由第一定位部71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一定位部71的方向向下延伸,以使第一定位部71及第一延伸部72概略呈倒L字形,第一延伸部72的垂直长度较佳为负极极耳组61的垂直高度的1 /3以上。第一定位部71与一第一导电片73上、下贴合,第一定位部71及第一导电片73位于盖板3的下方,并同时以铆接方式向上连接固定第一接线组件4,使第一定位部71、第一导电片73及第一接线组件4呈电性连接。而第一延伸部72则以焊接方式连接卷芯6 —侧的负极极耳组61。
[0039]而该正极导电片8为一平板弯折而成,包括一第二定位部81及一第二延伸部82,第二延伸部82由第二定位部81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二定位部81的方向向下延伸,以使第二定位部81及第二延伸部82概略呈倒L字形,第二延伸部82的垂直长度较佳为正极极耳组62的垂直高度的1/3以上。第二定位部81与一第二导电片83上、下贴合,第二定位部81及第二导电片83位于盖板3的下方,并同时以铆接方式向上连接固定第二接线组件5,使第二定位部81、第二导电片83及第二接线组件5呈电性连接。而第二延伸部82则以焊接方式连接卷芯6另一侧的正极极耳组62。
[0040]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芯I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延伸部72及第二延伸部82分别经过弯折之后,使第一延伸部72的截面及第二延伸部82的截面分别呈U字形,借以增加第一延伸部72与负极极耳组61的焊接面积,并增加第二延伸部82与正极极耳组62的焊接面积。
[0041]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芯I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负极导电片7更包括一第三延伸部74,第三延伸部74由第一定位部71的另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一定位部71的方向向下延伸,使第一定位部71、第一延伸部72及第三延伸部74呈倒U字形。正极导电片8更包括一第四延伸部84,第四延伸部84由第二定位部81的另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二定位部81的方向向下延伸,使第二定位部81、第二延伸部82及第四延伸部84呈倒U字形。借此,即可以第一延伸部72及第三延伸74部分别焊接于不同卷芯6 —侧的负极极耳组61上,并使第二延伸部82及第四延伸部84分别焊接于不同卷芯6另一侧的正极极耳组62上,以增加下壳体2内卷芯6的数量。
[0042]而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芯I的第四实施例,其中,下壳体2为金属材料所制成,一绝缘胶套9套合于卷芯6的外周缘,并夹置于卷芯6及下壳体2之间,而一绝缘板91定位于盖板3底部与卷芯6顶部之间,以防止短路。
[0043]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0044]1、本实用新型的卷芯二侧分别形成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负极导电片及正极导电片分别以大面积方式与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形成电性连接,因此,不但可让导电的电压及电流稳定,满足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需求,且可有效散热,以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并确保使用安全。
[0045]2、本实用新型的卷芯是在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的顶端及底端两侧分别予以切角处理,因此,可在壳体内加注电解液时,便于电解液被正、负极片快速吸收,并防止短路。
[0046]3、本实用新型的负极连接片可同时延伸第一延伸部、第三延伸部,正极连接片可同时延伸第二延伸部、第四延伸部,因此,能分别焊接于不同卷芯的负极极耳组及正极极耳组上,以增加卷芯的数量,提供高倍率大电流的产品需求。
[0047]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不仅能满足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需求,能有效提升导电及散热效果,且可确保使用安全的锂电池芯,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主权项】
1.一种锂电池芯,包括一下壳体及盖合于该下壳体顶端的一盖板,该盖板上设有一第一接线组件及一第二接线组件,该下壳体内容置电解质溶液及至少一卷芯,该卷芯具有一负极极耳组及一正极极耳组,该负极极耳组与第一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该正极极耳组与第二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负极极耳组及该正极极耳组分别位于该卷芯的二侧; 该第一接线组件的底部结合一负极导电片,该负极导电片包括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一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该第一延伸部由该第一定位部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该第一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且该第一延伸部连接该负极极耳组;以及 该第二接线组件的底部结合一正极导电片,该正极导电片包括一第二定位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二接线组件呈电性连接,该第二延伸部由该第二定位部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该第二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且该第二延伸部连接该正极极耳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的截面及该第二延伸部的截面分别呈U字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一延伸部呈倒L字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负极连接片更包括一第三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由该第一定位部的另一侧以概略垂直于该第一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呈倒U字形。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呈倒L字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正极连接片更包括一第四延伸部,该第四延伸部由该第二定位部的另一侧以概略垂直于该第二定位部的方向向下延伸,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延伸部及该第四延伸部呈倒U字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该第一导电片贴合于该负极导电片的该第一定位部上,该第二导电片贴合于该正极导电片的该第二定位部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极耳组的顶端形成一第一上缺角,该负极极耳组的底端形成一第一下缺角。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极耳组的顶端形成一第二上缺角,该正极极耳组的底端形成一第二下缺角。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绝缘胶套,该下壳体为金属材料,而该绝缘胶套套合该卷芯,并夹置于该卷芯及该下壳体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锂电池芯,是在一下壳体内的卷芯二侧分别形成正、负极极耳组,在一盖板上连接第一、第二接线组件,其中,第一接线组件与负极导电片的第一定位部呈电性连接,第二接线组件与正极导电片的第二定位部呈电性连接。而由第一定位板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一定位板的方向向下延伸一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连接负极极耳组,由第二定位板的一侧以概略垂直于第二定位板的方向向下延伸一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连接正极极耳组。借此,即可让正、负极导电片分别以大面积方式与卷芯的正、负极极耳组形成电性连接,以满足高倍率大电流的充、放电使用需求。
【IPC分类】H01M10/052, H01M10/0587, H01M2/26
【公开号】CN204696211
【申请号】CN201520372120
【发明人】黄文弘
【申请人】东莞乔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