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测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地铁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单个地铁站的地铁余热回收量 测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是采用车站内部得热量的 间接估算法。运种间接估算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地铁隧道几何尺寸;②周围±壤热物性 参数;③隧道内空气密度;④隧道内空气比热容;⑤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
[0003] 但是,上述估算方法并未考虑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对隧道内空气溫度的影响,其 结果无法评估其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程度。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不够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1:采集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
[0006] Q: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W);
[0007] Lab:上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000引 Lrs:下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0009] Lfa: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10] Lnb: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11] Lqr: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12] LsT:下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OOU] Lfg:上行线隧道宽度(m);
[0014] LFf:上行线隧道高度(m);
[001引Lhq:下行线隧道宽度(m);
[0016] LHh:下行线隧道高度(m);
[0017] Fabde:矩形A抓E的面积(m2);其余类似表达方式均相同;
[001引P:隧道内空气密度化g/m3);
[0019] C: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 ·。〇;
[0020] V: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m^s);
[0021] to: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C);
[0022] α:隧道周围上壤的导溫系数(nf/s);
[0023] λ:隧道周围上壤的导热系数(w/m . °C);
[0024] h: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 °C);
[00巧]ξ:壁面传热修正系数;
[0026] Κ3:站台侧屏蔽口处的传热系数(w/m · °C);
[0027] Κ4: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w/nf . °C);
[002引JI:圆周率;
[0029] e: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
[0030] 步骤2: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 收量理论最大值Qmax:
[0052] 式中:Qmax为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w);Lab为上行线站台 隧道的长度(m);LRs为下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LFA为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 的一半(m);LNB为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QR为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 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sT为下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FG为上行线 隧道宽度(m) ;LFf为上行线隧道高度(m) ;Lhq为下行线隧道宽度(m) ;LHh为下行线隧道高度 (m) ;Fabde为矩形AB肥的面积(其余类似表达方式均相同)(π〇 ;P为隧道内空气密度化g/m3); C为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 · °C);V为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m3/s);tmin为余热回收前冬季 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rC);to为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C);a为隧道周围±壤的 导溫系数(m2/s);A为隧道周围±壤的导热系数(w/m· °C);h为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 (w/nf · °〇;ξ为壁面传热修正系数瓜为站台侧屏蔽口处的传热系数(w/nf · °C);K4为站厅 层地面的传热系数(w/nf · 圆周率;e: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
[005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 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Qmin :
[0054] ^in=化巧2巧3+Y4+Y日)(tmin-5)
[0055] 其中,tmin: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C)。
[0056] 本发明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计算方法,考虑W下因素中的一个 或多个:隧道周围±壤的导热系数;隧道周围±壤的导溫系数;隧道的几何结构;隧道内壁 的对流换热系数;站台侧屏蔽口处的传热系数;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隧道内的空气密 度,隧道内的空气比热容,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 层溫度、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由于考虑了隧道内的空气溫度的影响,使得地铁隧道余热回 收量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保证了其不对地铁运营安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57] 图1为本发明中地铁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005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实施例:
[0060] 参见图1,本发明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0061 ]步骤1:采集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
[0062] Q: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W);
[0063] Lab:上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0064] Lrs:下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0065] Lfa: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66] Lnb: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67] Lqr: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68] LsT:下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0069] Lfg:上行线隧道宽度(m);
[0070] LFf:上行线隧道高度(m);
[0071] Lhq:下行线隧道宽度(m);
[0072] LHh:下行线隧道高度(m);
[0073] Fabde:矩形ABDE的面积(其余类似表达方式均相同)(m2);
[0074] P:隧道内空气密度化g/m3);
[0075] C: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C);
[0076] V: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m^s);
[0077] tmin: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C);
[0078] to: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C);
[0079] α:隧道周围上壤的导溫系数(nf/s);
[0080] λ:隧道周围上壤的导热系数(w/m · °C)
[0081 ] h: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nf · °C);
[0082] ξ:壁面传热修正系数;
[008引Κ3:站台侧屏蔽口处的传热系数(w/m · °C);
[0084] Κ4: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w/nf . °C);
[0085] ji:圆周率;
[0086] e :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
[0087] 步骤2: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 收量理论最大值Qmax:
[008引 ^ax=化巧2巧3+Y4+Y5) (to-5)
[0089]同时,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也1。:
[0111] 式中:Qmax为单个地铁站
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W);Qmin为单个地铁站 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W) ;Lab为上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Lrs为下行线站台隧道 的长度(m);LFA为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NB为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 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QR为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sT为下行线 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FG为上行线隧道宽度(m);LFf为上行线隧道高度 (m);LHQ为下行线隧道宽度(m);LHh为下行线隧道高度(m);FABDE为矩形ABDE的面积(其余类似 表达方式均相同)(η〇;Ρ为隧道内空气密度化g/m3);c为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C);V 为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为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rC);t〇为隧 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rC);a为隧道周围±壤的导溫系数(m2/s);A为隧道周围±壤 的导热系数(w/m · °C);h为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nf · °〇;ξ为壁面传热修正系数; Κ3为站台侧屏蔽口处的传热系数(w/nf · °C);K4为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w/nf · °C);n:圆 周率;e: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
[0112] Lfa和Lnb的长度之和对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影响较大,Lfa和Lnb的 长度之和大时,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大。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 除现有技术中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外,本发明还重点考虑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 气溫度和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
[0113] W下为几个具体实施例:
[0114] 实施例1:
[011引当Lfa+Lbn < 600,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
[0116] ^ax = (Y1+Y2+Y3+Y4+Y5) (to-5);
[0117] 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
[01 1 引 ^in= (Yl巧2巧3+Y4+Y5) (tmin-5)。
[0119] 实施例2:
[0120] 当600<Lfa+Lbn < 1100,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
[0121] ^ax=(Yl+Y2+Y5)(t〇-5)。
[0122] 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
[01 2引 ^in=化巧2 巧5)(tmin-5)。
[0124] 实施例3:
[0125] 当Lfa+Lbn> 1100,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
[0126] ^ax = Yi(t〇-5)。
[0127] 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
[01 2引 Qmin二 Yl ( tmin-5 )。
[0129] W上仅为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几个实施例,并不限于运几种情 况。
[0130] 本发明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包含了余热回收前冬季 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溫度和隧道周围±壤的自然地层溫度的重要影响,使得单个地铁站的地 铁隧道余热回收量更准确,同时保证了其不对地铁运营安全产生影响。
[0131]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 该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W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 骤1:采集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 Q: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w); Lab:上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Lrs:下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 Lfa: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LNB: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LQR: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Lst:下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Lfg:上行线隧道宽度(m); LFf:上行线隧道高度(m); Lhq:下行线隧道宽度(m); LHh:下行线隧道高度(m); Fabde :矩形ABDE的面积(m2);其余类似表达方式均相同; 0:隧道内空气密度(1^/1113); c: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 · °C); V: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m3/S); to:隧道周围土壤的自然地层温度(°C); α:隧道周围土壤的导温系数(m2/s); λ:隧道周围土壤的导热系数(w/m · °C); h: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m2 · °C); ξ:壁面传热修正系数; Κ3:站台侧屏蔽门处的传热系数(w/m2 · °C); K4: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w/m2 · °C); ~圆周率; e: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 步骤2: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 理论最大值Qmax:式中:Qmax为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w) ;LAB为上行线站台隧道 的长度(m);LRS为下行线站台隧道的长度(m);LFA为上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 半(m) ;LNB为上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 ;LQR为下行线距离下一站区间隧 道的长度的一半(m);LST为下行线距离上一站区间隧道的长度的一半(m);L FG为上行线隧道 宽度(m) ;LFf为上行线隧道高度(m) ;U?为下行线隧道宽度(m) ;LHh为下行线隧道高度(m); Fabde为矩形ABDE的面积(其余类似表达方式均相同)(m2);P为隧道内空气密度(kg/m 3);c为 隧道内空气比热容(J/kg · °C);V为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m3/s);tmin为余热回收前冬季隧 道内的最低空气温度(°C);to为隧道周围土壤的自然地层温度(°C);a为隧道周围土壤的导 温系数(m 2/S);A为隧道周围土壤的导热系数(w/m · °C);h为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w/ m2 · °〇;ξ为壁面传热修正系数;K3为站台侧屏蔽门处的传热系数(w/m2 · °C);K4为站厅层 地面的传热系数(w/m2 · °C); π:圆周率;e:欧拉数,也称自然常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2还包括: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 收量设计值Qmin: Qmin= (Y1+Y2+Y3+Y4+Y5) (tmin-5) 其中,tmln: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温度(°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测算方法:步骤1:采集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步骤2:利用步骤1采集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的参数值,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理论最大值Qmax;计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设计值Qmin。本发明的单个地铁站的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计算方法,考虑以下因素:隧道周围土壤的导热系数;隧道周围土壤的导温系数;隧道的几何结构;隧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站台侧屏蔽门处的传热系数;站厅层地面的传热系数;隧道内的空气密度,隧道内的空气比热容,余热回收前冬季隧道内的最低空气温度,站台隧道体积排风量,隧道周围土壤的自然地层温度。由于考虑了隧道内的空气温度的影响,使得地铁隧道余热回收量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IPC分类】G06F19/00
【公开号】CN105488345
【申请号】CN201510848025
【发明人】孙婷婷, 柴永金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