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7

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
【背景技术】
[0002]路面排水系统是结合道路工程排除路面与地面雨雪水、城市废水、地下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设施。它是道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排水系统或防洪时,也是排水或防洪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道路上排水的急流槽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为减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个部分。其中: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暴雨径流、冰雪覆盖、能使路面积水。它们与上层滞水、潜水和泉水还能软化、冲刷甚至毁坏道路路基,造成路基边坡滑坍、道路翻浆等病害。道路排水设施的作用,是迅速排除路面、地面径流和各种城市废水,防止积水,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和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层以及路基的水,以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及行人的正常交通和安全,并使道路整洁卫生。因此,急流槽设置通常设置在高速堤边坡、高速堑边坡、路堑与高路堤连接处、回头曲线上下边沟等位置,用于排除边沟和截水沟汇集的水流速度,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更迅速的排除路面的积水。保证路基的稳定,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0005]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平台、斜平面、槽体,平台、斜平面、槽体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有多个凹槽,在所述斜平面上从槽体边缘开始向上设置有五个阶梯,所述五个阶梯将斜平面分成了五个斜平面,在五个斜平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立柱。
[0006]所述的立柱之间留有缝隙,且并列设置。
[0007]所述五个斜平面中一号斜平面长度大于二号斜平面、三号斜平面、四号斜平面和五号斜平面,二号斜平面、三号斜平面、四号斜平面和五号斜平面的长度相等。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凹槽对小杂物的过滤和立柱对大的杂物的阻挡能够更迅速的排除路面的积水,保证路基的稳定,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平台1、斜平面4、槽体6,平台2、斜平面4、槽体6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平台2上设有多个凹槽2,在所述斜平面4上从槽体6边缘开始向上设置有五个阶梯5,所述五个阶梯5将斜平面4分成了五个斜平面,在五个斜平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立柱3。
[0013]所述的立柱3之间留有缝隙,且并列设置。
[0014]所述五个斜平面中一号斜平面4-1长度大于二号斜平面4-2、三号斜平面4-3、四号斜平面4-4和五号斜平面4-5,二号斜平面4-2、三号斜平面4-3、四号斜平面4_4和五号斜平面4-5的长度相等。
[0015]设有凹槽2的平台I有过滤较小的杂物的作用,如小石块,塑料瓶等;五个斜平面上的立柱3是用来阻挡较大杂物的作用,如泥石流中的大石块,大量土方等,其有一定高度,是为了便于液体通过;阶梯5则用于对泥石流等流动固体减速;槽体6对液体有储存及缓冲的作用。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平台(I)、斜平面(4)、槽体(6),平台(1)、斜平面(4)、槽体(6)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平台(I)上设有多个凹槽(2),在所述斜平面(4)上从槽体(6)边缘开始向上设置有五个阶梯,所述五个阶梯将斜平面(4)分成了五个斜平面,在五个斜平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立柱(3),所述的立柱(3)之间留有缝隙,且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斜平面中一号斜平面(4-1)长度大于二号斜平面(4-2)、三号斜平面(4-3)、四号斜平面(4-4)和五号斜平面(4-5),二号斜平面(4-2)、三号斜平面(4-3)、四号斜平面(4-4)和五号斜平面(4-5)的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能够更迅速的排除路面的积水。保证路基的稳定,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包括平台、斜平面、槽体,平台、斜平面、槽体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有多个凹槽,在所述斜平面上从槽体边缘开始向上设置有五个阶梯,所述五个阶梯将斜平面分成了五个斜平面,在五个斜平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立柱。
【IPC分类】E01F5-00, E01C11-22
【公开号】CN204401399
【申请号】CN201520026970
【发明人】李宏基
【申请人】李宏基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