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通气孔作为水工建筑物中一种常见通用的结构,经常布置在大坝、进水口等闸门的后方。在引水流道进行充水或放空的过程中,闸门后需要排气和补气,特别是动水下门时,问题更为突出,否则会引起压力管道局部真空而经受负压,有时甚至导致管道和门叶振动。为此,必须紧挨闸门后设置通气孔。传统的水工通气孔通常只有排气作用,当需要检修时,需要设置专门的进人孔、进人检修廊道或者从隧洞下游进入。增加了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及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利用通气孔作为人员检修的进入孔,无需再专门设置进人孔,减小工程建造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水工建筑物的闸门后侧,通气孔侧壁设有爬梯。
[0006]前述通气孔中,所述爬梯由一组等间距垂直固定在通气孔侧壁的水平钢筋构成。
[0007]前述通气孔中,所述水平钢筋的形状为U形。
[0008]前述通气孔中,所述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大于0.3米。
[0009]前述通气孔中,所述爬梯(2)外设有护栏(3)。
[0010]前述通气孔中,所述护栏上敷设有防护网。
[0011 ] 前述通气孔中,所述通气孔为矩形,尺寸不小于0.8 X 0.8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通气孔作为检修用的进人孔,可减小工程建设投资。需要检修时,人可以通过通气孔内设有的爬梯下至闸门后方的流道或者引水隧洞进行检修作业,,爬梯后设有防护栏,防护栏上设有防护网,可防止人员跌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记为:1_通气孔、2-爬梯、3-护栏、4-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6]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I位于水工建筑物的闸门后侧,通气孔侧壁设有爬梯2。爬梯由一组等间距垂直固定在通气孔侧壁的水平钢筋构成。水平钢筋的形状为U形。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大于0.3米。爬梯(2)外设有护栏3。护栏上敷设有防护网4。通气孔为矩形,尺寸不小于0.8X0.8米。
实施例
[0017]本例按以下步骤施工:根据工程结构整体布置,确定通气孔的位置及尺寸,通气孔最小尺寸不得小于最小进人要求0.8 X 0.8米。在浇筑通气孔周边混凝土之前,预埋交通爬梯钢筋,交通爬梯钢筋埋入混凝土长度应不小于0.5m。交通爬梯预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间距以不大于0.3m为宜。如果通气孔尺寸较大,则在浇筑通气孔混凝土前先预埋防护栏钢筋,防护栏钢筋埋入混凝土长度不小于0.5m。防护栏预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间距不宜大于0.5m。防护栏上可以敷设防护网。
【主权项】
1.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I)位于水工建筑物的闸门后侧,通气孔(I)侧壁设有爬梯(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2)由一组等间距垂直固定在通气孔侧壁的水平钢筋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筋的形状为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大于0.3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2)外设有护栏(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3)上敷设有防护网(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I)为矩形,尺寸不小于.0.8X0.8 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作进人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1)位于水工建筑物的闸门后侧,通气孔(1)侧壁设有爬梯(2)。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通气孔作为检修用的进人孔,可减小工程建设投资。需要检修时,人可以通过通气孔内设有的爬梯下至闸门后方的流道或者引水隧洞进行检修作业,爬梯后设有防护栏,防护栏上设有防护网,可防止人员跌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IPC分类】E02B9-00
【公开号】CN204401582
【申请号】CN201420854961
【发明人】张高, 杨鹏, 贺双喜, 池明阳, 雷声军, 雷有栋, 金健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