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底杂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
【背景技术】
[0002]近来年,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新建港口逐渐增多。在基建性疏浚项目的陆续实施下,所投入的挖泥船生产性能日益增强,并主要以水力式挖泥船为主。与此同时,施工海域通常存在较多的养殖区及作业渔船,且渔民作业区域并不固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部分渔网已下放至施工区域内,由于渔民常年作业,导致在施工区表层残留较多的废弃渔网等杂物。上述废弃网类较多,基本均沉至海底,导致水力式挖泥船在施工中受其影响尤为严重,频繁的堵口、堵泵,需频繁的停工清理,且清理困难、耗时长,生产能力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
[0003]因此,为降低上述网类杂物对船舶施工效率的影响,开发一种能够清理此类杂物的装置以改善船舶施工条件、保证船舶的生产性能显得尤为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对网类杂物进行可靠清理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包括框架,在其顶部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吊装绳索的上连接耳板、在其前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索的前连接耳板;在框架内并排固接有多个横杆使整体成格栅结构,在格栅结构的顶部设有多个上把齿,在格栅结构的底部设有多个下I巴齿。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通过设置由框架和横杆构成的格栅结构并在格栅结构的两端以及前部分别设置用于吊装的上连接耳板和前连接耳板,实现了对整个耙网器便捷地竖直吊装和水平牵引的技术效果,操作十分便捷;通过设置上耙齿和下耙齿,实现了对水底网类杂物的自动勾接和清除,清除效果可靠而彻底;整个耙网器构造较为简单,便于搭接建设,实用性较强。
[0007]优选地:所述框架整体成矩形,上连接耳板分位于框架两个宽边的边框上,前连接耳板位于框架前侧长边的边框上。
[0008]优选地:所述上连接耳板的数量为两个,分位于框架两个宽边边框的中部;所述前连接耳板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地分布在框架的前侧长边边框上。
[0009]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宽度为2.0米、宽度为0.5米。
[0010]优选地:各横杆在框架上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横杆的间隔为0.2至0.5米。
[0011]优选地:所述上耙齿和下耙齿均包括由前至后的三排。
[0012]优选地:位于前排的上耙齿固接在框架前侧长边的边框上,位于中排的上耙齿固接在横杆的中部,位于后排的上耙齿固接在框架后侧长边的边框上;下耙齿与上耙齿上下对称设置。
[0013]优选地:位于前排的上耙齿间隔设置在各横杆前端对应的框架长边边框位置处,位于中排的上耙齿间隔设置在各横杆的中部,前排的上耙齿与中排的上耙齿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位于后排的上耙齿设置在各横杆后端对应的框架长边边框位置处。
[0014]优选地:所述上耙齿和下耙齿均为弯向前方的半圆勾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上连接耳板;2、框架;3、前连接耳板;4、下耙齿;5、横杆;6、上耙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8]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2,在其顶部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吊装绳索的上连接耳板1、在其前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索的前连接耳板3。在框架2内并排固接有多个横杆5使整体成格栅结构,在格栅结构的顶部设有多个上把齿6,在格栅结构的底部设有多个下耙齿4。
[0019]本耙网器装置在使用时,由带有吊装设备的拖船进行拖动施工,具体地:吊装设备的吊装绳索与上连接耳板I连接,用于对耙网器进行竖直方向的吊装,包括对耙网器进行竖直下降使之在水底就位以及在耙网施工结束后对整个耙网器连同网类杂物进行竖直起吊。牵引绳索连接在前连接耳板3上,用于在拖船移动时对耙网器进行拖动移动,使之沿水底横向移动,上耙齿6和下耙齿4对网类杂物进行勾接清除。
[0020]上连接耳板I和前连接耳板3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在耳板板体上开设连接孔,将绳索拴接在连接孔上进行固定,或者在耳板上设置凸起,将绳索拴接在凸起上进行固定,或者在耳板上开设螺纹孔,将绳索采用螺栓固定在螺纹孔内,等等。可以想到的是,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绳索与连接耳板的固接。
[0021]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框架2整体成设计成矩形,上连接耳板I分位于框架2两个宽边的边框上,前连接耳板3位于框架2前侧长边的边框上。具体地,上连接耳板I的数量为两个,分位于框架2左右两个宽边边框的中部,前连接耳板3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地分布在框架2的前侧长边边框上。
[0022]上述各连接耳板构成了耙网器的四点定位结构,实际建造中需要保证耙网器整体具有足够的质量,如采用金属管材或者实心金属杆制作,这样四点定位和自重上的双重作用能够解决耙网器水下作业的平稳性难题。
[0023]尺寸方面,整个耙网器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情况下框架2的宽度为2.0米、宽度为0.5米;各横杆5在框架2上平行设置即如图中所示的平行于宽边边框,相邻两个横杆5的间隔设置为0.2米至0.5米。
[0024]耙齿结构方面,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的情况:上耙齿6和下耙齿4均包括由前至后的三排,在耙网器横向移动时,各排的耙齿分别从上部和下部、由前至后对网类杂物进行勾接清除。具体地,位于前排的上耙齿6固接在框架2前侧长边的边框上,位于中排的上牵巴齿固接在横杆5的中部,位于后排的上把齿6固接在框架2后侧长边的边框上;下耜!齿4与上IE齿6上下对称设置。
[0025]为了进一步提升耙网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位于前排的上耙齿6间隔设置在各横杆5前端对应的框架2长边边框位置处,位于中排的上耙齿6间隔设置在各横杆5的中部,前排的上耙齿6与中排的上耙齿6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位于后排的上耙齿6设置在各横杆5后端对应的框架2长边边框位置处。下耙齿4同样设置。上述齿形结构可以提升对网类杂物的勾接清除效果,前排和中排的耙齿较为稀疏且前后交错设置,后排的耙齿较为密集,避免对网类杂物的遗漏。
[0026]上耙齿6和下耙齿4均设计为弯向前方的半圆勾形,半圆勾形的优点是既能保证对水底网类杂物的勾接清除,又能在吊装至水面后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较为省力地将网类杂物拆除。可以想到的是,其它结构的上耙齿6和下耙齿4也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如光滑弯折杆结构等,上述等同的变形都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操作过程:在实施使用中,需配备一艘带有吊机的拖船,利用钢丝绳将上连接耳板I与拖船的吊机连接,并将本耙网器起吊放入海底。通过拖船拖带,本耙网器在海底将网类杂物予以清理。在拖船拖带至施工区外时,将本耙网器吊起出水面,以清理耙网器上附着的杂物。如此反复,以达到清除挖泥船施工区域网类杂物的目的,降低挖泥船施工受其影响程度,保证船舶的生产效率。
[0028]本耙网器同样适用于河底、湖底等水域的耙网施工。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2),在其顶部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吊装绳索的上连接耳板(I)、在其前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索的前连接耳板(3);在框架(2)内并排固接有多个横杆(5)使整体成格栅结构,在格栅结构的顶部设有多个上耙齿¢),在格栅结构的底部设有多个下耙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整体成矩形,上连接耳板(I)分位于框架(2)两个宽边的边框上,前连接耳板(3)位于框架(2)前侧长边的边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耳板(I)的数量为两个,分位于框架(2)两个宽边边框的中部;所述前连接耳板(3)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地分布在框架(2)的前侧长边边框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宽度为2.0米、宽度为0.5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各横杆(5)在框架(2)上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横杆(5)的间隔为0.2米至0.5米。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耙齿(6)和下耙齿(4)均包括由前至后的三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排的上耙齿(6)固接在框架(2)前侧长边的边框上,位于中排的上耙齿(6)固接在横杆(5)的中部,位于后排的上耙齿(6)固接在框架(2)后侧长边的边框上;下耙齿(4)与上耙齿(6)上下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排的上耙齿¢)间隔设置在各横杆(5)前端对应的框架(2)长边边框位置处,位于中排的上耙齿(6)间隔设置在各横杆(5)的中部,前排的上耙齿(6)与中排的上耙齿(6)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位于后排的上耙齿(6)设置在各横杆(5)后端对应的框架(2)长边边框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耙齿(6)和下耙齿(4)均为弯向前方的半圆勾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底杂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包括框架,在其顶部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吊装绳索的上连接耳板、在其前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索的前连接耳板;在框架内并排固接有多个横杆使整体成格栅结构,在格栅结构的顶部设有多个上耙齿,在格栅结构的底部设有多个下耙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通过设置由框架和横杆构成的格栅结构并在格栅结构的两端以及前部分别设置用于吊装的上连接耳板和前连接耳板,实现了对整个耙网器便捷地竖直吊装和水平牵引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上耙齿和下耙齿,实现了对水底网类杂物的自动勾接和清除,清除效果可靠而彻底。
【IPC分类】E02F5-28
【公开号】CN204401678
【申请号】CN201420801941
【发明人】陈万成, 张大伟, 文栋, 马铄崴
【申请人】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