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变形鼠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更加实用的变形鼠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计算机的配件也越来越讲究,作为 计算机重要的配件鼠标,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从原始鼠标、机械鼠标、光电鼠标、 光机鼠标再到如今的光学鼠标,每次产品设计的改变,都是为了生产更适合人们使用鼠标。 目前鼠标产品主要以平置于桌面的滚轮式鼠标或光电鼠标居多,而生产每个鼠标的大小大 多是固定的,并没有根据实际人的手的大小来特地生产鼠标,只是以一个标准的模具来生 产出大小一定的鼠标。当人们在使用鼠标时,对于手掌比较大的人来说,常常会因为鼠标 太小而导致手握的不舒服,手容易酸痛,亦或是当小孩子在使用鼠标时,常常会感觉鼠标太 大,按着鼠标键显得特别吃力,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目前已有出现可改变大小的鼠标,如公告号2824136Y公开的一种伸缩式鼠标,通 过可伸缩的鼠标尾壳与鼠标主体活动连接来实现。不过这种伸缩式的鼠标采用鼠标尾壳的 伸缩来改变鼠标的大小,只是简单地改变鼠标的长度,并没有使鼠标更加符合人手握鼠标 的姿势,特别是当人们使用鼠标时间太长后,想改变鼠标的高度,使自己不会因为只保持在 一个姿势而导致鼠标手的产生,但是该专利公布的鼠标没有办法实现。同时该专利公开的 伸缩式鼠标通过尾壳的伸缩来改变鼠标的大小,使鼠标外观看上去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鼠标大小固定,高度固 定而使使用者使用起来不方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形鼠标,包括鼠标本体,还包括一独立于鼠标本体的鼠标按键组件,该鼠标 按键组件与鼠标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上下转动连接。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装置包 括与鼠标按键组件连接的母定位块及与鼠标本体连接的公定位块;所述母定位块上设有传 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上设有与上述传动齿配合转动可使鼠标按键组件上下转动的转动齿, 所述公定位块与母定位块的轴心设有一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可将两定位块压紧的弹簧。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左右转动连接。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装置包 括与鼠标按键组件连接的母定位块及与鼠标本体连接的公定位块;所述母定位块上设有传 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上设有与上述传动齿配合转动可使鼠标按键组件左右转动的转动齿, 所述公定位块与母定位块的轴心设有一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可将两定位块压紧的弹簧。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可滑动连接。
3[0012]所述鼠标按键组件上设有凸部,所述鼠标本体上设有与凸部配合的滑槽,通过凸 部与滑槽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本体间可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侧壁设有凹槽,滑槽前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凸部上设有与凹槽相适 配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间的相互配合,鼠标按键组件可选择地滑动于鼠标本体上。所述鼠标本体上设有凸部,所述鼠标按键组件上设有与凸部配合的滑槽,通过凸 部与滑槽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本体间可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侧壁设有凹槽,滑槽前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凸部上设有与凹槽相适 配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间的相互配合,鼠标按键组件可选择地滑动于鼠标本体上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 于1、由于该鼠标中的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活动连接,因此通过鼠标本体与鼠标 按键组件间的相互配合,可改变鼠标按键组件所处的位置,极大的减轻手腕及手指的酸痛, 调节出最适合使用者使用的鼠标。2、由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可翻合连接,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将鼠标本 体与鼠标按键组件连接起来,因此可通过调节鼠标按键组件的高度,更符合手握的姿势,使 用起来更加方便。3、由于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可转动连接,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将鼠标本体与 鼠标按键组件连接起来,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鼠标按键组件左右的位置,使人不会一直保持 一个姿势握住鼠标,可防止鼠标手的产生。4、由于可转动连接装置通过母定位块上的传动齿与公定位块上的转动齿相互配 合,并通过公定位块与母定位块的轴心上的弹簧的配合,只需改变可转动连接装置的方向 就可以实现鼠标按键组件的上下转动和左右转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5、由于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可滑动连接,通过凸部与滑槽间的相互配合,就 可以改变鼠标长度。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使用鼠标,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鼠标的 长度即可,简单方便。
图1为一种变形鼠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将鼠标按键组件翻起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不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鼠标按键组件上下转动时,可转动连接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滑槽与凸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鼠标按键组件左右转动时,可转动连接组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无线手握式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及独立于鼠标本体 1的鼠标按键组件2,所述鼠标本体1上设有滚轮3、轨迹球4所述鼠标按键组件2通过可转 动连接装置5可上下转动于鼠标本体1上。[0030]所述可转动连接装置5包括与鼠标按键组件2内表面连接的母定位块51及与鼠 标本体1连接的公定位块52 ;所述母定位块51上设有传动齿511,所述公定位块52上设有 与传动齿511配合转动的转动齿521,通过传动齿511与转动齿521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 件2可翻合于鼠标本体1上;所述公定位块52与母定位块51的转心上穿设有固定轴6,该 固定轴6上设有可将两定位块压紧的弹簧61 ;所述母定位块51上设有螺丝孔512,通过螺丝与鼠标按键组件2连接,公定位块 52上设有螺丝孔522,通过螺丝与鼠标本体1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鼠标按键组件2的高度,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5中 的传动齿511与转动齿521相互配合,鼠标按键组件2可上下转动,在弹簧61的作用下传 动齿511与转动齿521可以很快地贴紧。实施例二如图1、图5所示,无线手握式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及独立于鼠标本体1的鼠标按 键组件2,所述鼠标本体1上设有滚轮(图中未示出)、轨迹球4,所述鼠标按键组件2上设有 凸部5,所述鼠标本体1上设有与凸部5配合的滑槽6,所述滑槽6内侧壁向里凹设有复数 个弧形槽61,所述凸部5上设有与弧形槽61相适配的弧形凸部51,通过凸部5与滑槽6、弧 形槽61与弧形凸部51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件1可选择地滑动于鼠标本体2上,所述滑槽 6前端设有限位部62。除上述所述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将设于鼠标按键组件2上的凸部5与设于鼠标本 体1上的滑槽6相互对换位置。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如图1、图6所示,只是改变可转动连接装置5的方 向,使鼠标按键组件2从原来的上下转动于鼠标本体1上变成左右转动于鼠标本体1上。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一种变形鼠标,包括鼠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独立于鼠标本体的鼠标按键组件,该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本体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 上下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 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装置包括与鼠标按键组件连接的母定位块及与 鼠标本体连接的公定位块;所述母定位块上设有传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上设有与上述传动 齿配合转动可使鼠标按键组件上下转动的转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与母定位块的轴心设有一 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可将两定位块压紧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 左右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 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装置包括与鼠标按键组件连接的母定位块及与 鼠标本体连接的公定位块;所述母定位块上设有传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上设有与上述传动 齿配合转动可使鼠标按键组件左右转动的转动齿,所述公定位块与母定位块的轴心设有一 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可将两定位块压紧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与鼠标按键组件 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按键组件上设有凸部, 所述鼠标本体上设有与凸部配合的滑槽,通过凸部与滑槽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 本体间可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侧壁设有凹槽,滑槽前 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凸部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间的相互配合,鼠 标按键组件可选择地滑动于鼠标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上设有凸部,所述 鼠标按键组件上设有与凸部配合的滑槽,通过凸部与滑槽间的配合,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 本体间可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形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侧壁设有凹槽,滑槽 前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凸部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间的相互配合, 鼠标按键组件可选择地滑动于鼠标本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形鼠标,包括鼠标本体,还包括一独立于鼠标本体的鼠标按键组件,该鼠标按键组件与鼠标本体活动连接。该鼠标上的鼠标按键组件可上下转动、左右转动或者前后滑动于鼠标本体上,使用者可根据个人手型大小实际情况,最大化人体工学调节成适合人们使用习惯的鼠标,还可随时变换按键角度改变手的姿态,极大的减轻手腕及手指的酸痛,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725297SQ20102050596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黄建祥 申请人:黄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