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6

专利名称: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汽车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目前普及的汽车中,手动档汽车相对实惠实用而更受欢迎,其动力传递普遍采用摩擦式离合器,实际驾驶中频繁的坡上起步和换档经常出现,对于初学者或新手来说,离合器控制不好不是熄火就是后溜,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对于熟练的驾驶员,同样也容易产生疲劳。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音。因此,如何在普通手动档汽车的摩擦式离合器基础上进行安全性改造设计,既不影响离合器本身的功能性能,同时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且能防止坡上后溜或熄火带来的麻烦、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包括飞轮、摩擦片、摩擦片铆钉、从动盘毂、减震器弹簧、减震器阻尼片、支撑轴承、铆钉、从动片、压盘、离合器盖、螺栓、垫片、支承环、膜片弹簧、分离轴承装置、轴承导套、楔形单向离合器、固定座;其中,飞轮与摩擦片连接,摩擦片铆钉将摩擦片固定于从动盘毂外缘,减震器弹簧与从动盘毂连接,减震器阻尼片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弹簧一侧,从动片通过铆钉安装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压盘与从动片紧贴连接,离合器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压盘上方,且在螺栓与离合器盖之间安装有垫片;离合器盖内设置有支承环,膜片弹簧一端铆在离合器盖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上,分离轴承装置安装在轴承导套上,且在轴承导套上自由移动,楔形单向离合器一端固定在离合器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变速箱体上,单向摩擦式离合器锁止离合器输出轴,保证离合器输出轴单向转动,防止反转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车子正常向前行驶和处于上坡前驶时,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处于超速离合状态,不起锁止作用,当车子处于上坡即将后溜时,不论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还是结合状态,单向摩擦式离合器都起作用,马上锁止输出轴,避免输出轴反转,从而防止了车子后溜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承环采用单支承环支承。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片采用石棉基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从动片采用中碳钢板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盘采用灰铸铁铸造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膜片弹簧作为紧压弹簧时,在压盘上铸有一圈凸起以支承膜片弹簧,且在压紧弹簧座处开有通风窗口,为离合器通风散热。在本实用新型中,膜片弹簧的分离装置采用拉式结构,在接合时,膜片弹簧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上,而中部压紧在压盘上;将分离轴承装置向外拉离飞轮,即可实现分离。膜片弹簧中部与压盘相压,在同样压盘尺寸的条件下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提高压紧力与传递转矩的能力,且不增大踏板力;在传递相同转矩时,可采用直径较小的膜片弹簧;在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状态下,离合器盖的变形量小,刚度大,分离效率更高;且中间支承少,减少了摩擦损失,传动效率更高,踏板操纵更轻便;无论在接合状态或分离状态,膜片弹簧大端与离合器盖内支承环始终保持接触,在支承环磨损后不会形成间隙而增大踏板自由行程,且不会产生冲击和噪音;使用寿命更长。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盘是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在传递发动机转矩时,与飞轮一起带动从动盘转动,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沿轴向自由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器盖内还安装有分离杠杆与压紧弹簧,它相对于飞轮必须有良好的对中,否则会破坏离合器的平衡,严重影响离合器的工作;离合器盖的对中采用传动片传动方式,离合器盖通过一外圆与飞轮上的内圆止口对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分离轴承装置采用自动调心式结构,当膜片弹簧旋转轴线与分离轴承不同心时,分离轴承自动径向浮动至与膜片弹簧旋转轴线同心的位置,以保证分离轴承能均匀压紧各分离指舌尖部;减小分离指与分离轴承端面的磨损,使轴承不会出现过热而造成润滑脂的流失分解,延长分离轴承使用寿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手动档汽车的摩擦式离合器基础上进行安全性改造,既不影响离合器本身的功能与性能,同时在任何时候都能防止后溜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的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包括飞轮1、摩擦片2、摩擦片铆钉3、从动盘毂
4、减震器弹簧5、减震器阻尼片6、支撑轴承7、铆钉8、从动片9、压盘10、离合器盖11、螺栓12、垫片13、支承环14、膜片弹簧15、分离轴承装置16、轴承导套17、楔形单向离合器18、固定座19 ;其中,飞轮I与摩擦片2连接,摩擦片铆钉3将摩擦片2固定于从动盘毂4外缘,减震器弹簧5与从动盘毂4连接,减震器阻尼片6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弹簧5 —侧,从动片9通过铆钉8安装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压盘10与从动片9紧贴连接,离合器盖11通过螺栓12安装在压盘10上方,且在螺栓12与离合器盖11之间安装有垫片13 ;离合器盖11内设置有支承环14,膜片弹簧15 —端铆在离合器盖11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10上,分离轴承装置16安装在轴承导套17上,且在轴承导套17上自由移动,楔形单向离合器18 —端固定在离合器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座19固定在变速箱体上,从而锁定输出轴,保证离合器输出轴单向转动,防止反转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当车子正常向前行驶和处于上坡前驶时,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处于超速离合状态,不起锁止作用,当车子处于上坡即将后溜时,不论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还是结合状态,单向摩擦式离合器都起作用,马上锁止输出轴,避免输出轴反转,从而防止了车子后溜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摩擦片2采用石棉基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从动片9要求质量轻,且具有轴向弹性,硬度和平面度要求高;材料选用中碳钢板(50号),表面硬度为35 40HRC,厚度为取为teZmm。在本实施例中,压盘10采用灰铸铁铸造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支承环14采用单支承环支承。在本实施例中,膜片弹簧15的分离装置采用拉式结构,在接合时,膜片弹簧15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11上,而中部压紧在压盘10上;将分离轴承装置16向外拉离飞轮1,即可实现分离。膜片弹簧15中部与压盘10相压,在同样压盘尺寸的条件下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15提高压紧力与传递转矩的能力,且不增大踏板力;在传递相同转矩时,可采用直径较小的膜片弹簧15 ;在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状态下,离合器盖11的变形量小,刚度大,分离效率更高;且中间支承少,减少了摩擦损失,传动效率更高,踏板操纵更轻便;无论在接合状态或分离状态,膜片弹簧15大端与离合器盖11内支承环14始终保持接触,在支承环14磨损后不会形成间隙而增大踏板自由行程,且不会产生冲击和噪音;使用寿命更长。在本实施例中,膜片弹簧15作为紧压弹簧时,在压盘10上铸有一圈凸起以支承膜片弹簧15,且在压紧弹簧座处开有通风窗口,为离合器通风散热。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盖11内还安装有分离杠杆与压紧弹簧,它相对与飞轮必须有良好的对中,否则会破坏离合器的平衡,严重影响离合器的工作;离合器盖的对中采用传动片传动方式,离合器盖11通过一外圆与飞轮I上的内圆止口对中。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轴承装置16采用自动调心式分离轴承装置,当膜片弹簧15旋转轴线与分离轴承不同心时,分离轴承自动径向浮动至与膜片弹簧15旋转轴线同心的位置,以保证分离轴承能均匀压紧各分离指舌尖部;减小分离指与分离轴承端面的磨损,使轴承不会出现过热而造成润滑脂的流失分解,延长分离轴承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飞轮与摩擦片连接,摩擦片铆钉将摩擦片固定于从动盘毂外缘,减震器弹簧与从动盘毂连接,减震器阻尼片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弹簧一侧,从动片通过铆钉安装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压盘与从动片紧贴连接,离合器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压盘上方,且在螺栓与离合器盖之间安装有垫片;离合器盖内设置有支承环,膜片弹簧一端铆在离合器盖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上,分离轴承装置安装在轴承导套上,楔形单向离合器一端固定在离合器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变速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摩擦片采用石棉基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膜片弹簧采用拉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分离轴承装置采用自动调心式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单向摩擦式离合器,其中,飞轮与摩擦片连接,摩擦片铆钉将摩擦片固定于从动盘毂外缘,减震器弹簧与从动盘毂连接,减震器阻尼片对称安装在减震器弹簧一侧,从动片通过铆钉安装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压盘与从动片紧贴连接,离合器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压盘上方,且在螺栓与离合器盖之间安装有垫片;离合器盖内设置有支承环,膜片弹簧一端铆在离合器盖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上,分离轴承装置安装在轴承导套上,楔形单向离合器一端固定在离合器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变速箱体上。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摩擦式离合器基础上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作方便,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F16D47/04GK202971666SQ2012206300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军政, 孙松林, 蒋蘋, 吴畏, 胡文武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