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持式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15

专利名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尤指可供堆叠式板材稳定对位、扣持的固定装置,利用固定座供扣持器及限位组件活动组装,以供层叠状的板材、电路板扣合、定位。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各种电子、电气产品也不断研发、创新,也造成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功能、应用方式更广更、多元化,则相对的在电子、电气产品的设备及附加的零、组、配件等,必须升级、扩充,以提升电子、电气产品的实用效能,而达到扩充电子、电气产品的应用模式的目的,且为了增加电子、电气产品的实用功能,即必须在电子、电气产品的内部进行控制的电路系统等,予以进行升级、扩充执行程式、周边附加的传输接口等,然而在电子、电气产品既有的电路系统中,要再进行扩充作业,根本找不到可以进行扩充的位置,所以欲进行扩充的作业,就必须在既有的电路系统中,再增加另一个电路系统,以进行扩充应用程式、相关的周边设备、传输接口等,达到将电子、电气产品进行扩充的目的,而在电子、电气产品的既有电路系统的外再增设另一个电路系统,需将两个电路系统做适当的隔离,避免不同系统的电子零组件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则有业者在两个电路系统的板材间,钻设锁固的螺孔,再利用柱杆配合螺丝进行锁固,以将两个电路系统的板材分开,但因为要在电路系统的板材上钻孔、装设柱杆及锁螺丝,组装或拆解也都相当麻烦与不便,则有业者利用定位柱体,供层叠的板材组装扣持,如图9、图10所示,是利用支架A的收容空间AO供扣固体B的基座BI置入,且基座BI上的梢柱B2即穿出支架A的通孔Al,形成卡制作用,再利用基座BI —侧延伸出L型的扣持臂B3,利用倒勾扣B4形成扣持板材C的作用,供板材C以定位孔CO穿设于梢柱B2、再以倒勾扣B4扣持于板材C的边缘,但在实际操作、应用时,仍存在诸多缺失与麻烦,如:(I)扣固体B的基座BI在支架A的收容空间AO内,无法形成固定,会产生轴向转动,造成组装板材C时,扣固体B不能紧固的扣持,而导致板材C松动、即在扣固体B上形成摇晃。(2)扣固体B的梢柱B2组装在支架A后,露出通孔Al外,且长度尺寸固定、无法调整,易造成上、下板材C间的各位置间隔距离不同时,支架A与扣固体B即无法安装。是以,如何解决具扣持功能的固定装置不易稳固组合、而易摇晃、松动的问题及缺失,扣持式且固定装置的高度尺寸无法进行调整的麻烦及困扰,必须予以改善,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及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将扣持器、限位组件稳固组装于固定座上,以稳定扣持预设板材,且可调整限位组件及扣持器的高度位置、配合预设板材的高度、尺寸变化而易于组装的扣持式的固定装置的新型专利诞生。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该固定装置的固定座,于内部具有锁孔、外侧形成对接面、另一侧设有定位部,外表面并切割设有抵持平面,而于对接面上方可组装扣持器的基座,则以基座内部穿孔对位固定座的锁孔,再由基座一侧垂直方向的止挡面抵靠于固定座外表的抵持平面,并于止挡面往另一侧弯折延伸设有扣持弹臂,而于固定座的锁孔与扣持器的穿孔处,供限位组件以螺杆锁接于固定座的锁孔,且通过螺杆一侧卡合部活动卡制于基座的穿孔内,并通过卡合部另一侧驱动部带动限位组件于固定座、扣持器间活动位移、扣持器不产生轴向旋转、不摇摆或晃动,达到供板材稳固定位、嵌扣于扣持弹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固定装置的固定座,内部具有贯通的锁孔,可供限位组件的螺杆活动锁接,而进行旋转限位组件升、降高度调整,带动限位组件于卡合部组装的扣持器,进行高度距离的上、下调整,以微调扣持器在固定座上方的高度变化,配合各种高度的预设层叠式板材的组装。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座、扣持器及限位组件,其中:该固定座内部具有锁孔,且固定座一侧外部形成对接面,远离对接面的固定座另一侧外部设有定位部,并于对接面至定位部间的固定座外表面设有平整的抵持平面;该扣持器组装于固定座的对接面上方,该扣持器设有贴附在对接面上的基座,并于基座内部设有对位锁孔的穿孔,而穿孔内部凸设有卡制环体,再由基座一侧往垂直方向延伸设有抵靠于固定座外部抵持平面的止挡面,且于远离基座的止挡面另一侧、朝反向弯折后延伸设有扣持弹臂;及该限位组件组装于固定座的锁孔与扣持器的穿孔处,并设有与锁孔相对锁接的螺杆,且螺杆一侧设有活动卡制于基座的穿孔内的卡合部,而远离螺杆的卡合部另一侧设有带动定位组件活动的驱动部。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座内部设有贯通的锁孔,且固定座外部加工成型为矩形的抵持平面。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扣持器利用基座底部抵贴于固定座的对接面,再以基座侧边垂直延伸止挡面,且由止挡面往外侧弯折延伸呈U形的扣持弹臂,并于扣持弹臂延伸至位于基座外侧,而设有朝基座处凸伸的卡持扣。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中,该限位组件于螺杆一侧连设有具卡合环槽的卡合部,且卡合部于卡合环槽两侧再分别设有不同外径尺寸的第一卡合缘边和第二卡合缘边,并于远离螺杆的卡合部另一侧凸设有驱动部。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中,该驱动部于卡合部侧面成型为凸起的螺帽、多边形杆体或外螺纹杆,且驱动部亦于卡合部侧面成型为凹陷状的内六角孔、多边形孔或内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供板材稳固定位、嵌扣于扣持弹臂的目的,能够配合各种高度的预设层叠式板材的组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9为现有扣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现有扣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_固定座;10_锁孔;11_对接面;12_定位部;13_抵持平面;2-扣持器;21_基座;210_穿孔;211_卡制环体;22_止挡面;23_扣持弹臂;24_卡持扣;241_导引斜面;3_限位组件;31_螺杆;32_卡合部;321_卡合环槽;322_第一卡合缘边;323_第二卡合缘边;33_驱动部;4_第一板材;40_定位孔;5_第二板材;50_卡制孔;51_缘边;A-支架;A0-收容空间;A1-通孔;B-扣固体;B1-基座;B3-扣持臂;B2_梢柱;B4_倒勾扣;C-板材;C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扣持器2及限位组件3,其中:该固定座I内部具有贯通的锁孔10,外部一侧设有对接面11、另一侧形成缩小外径的定位部12,并于对接面11与定位部12之间的固定座I外表面,设有矩形的抵持平面13。该扣持器2具有环状基座21,而基座21内部具有穿孔210,并于穿孔210内凸设有卡制环体211,且基座21外部一侧朝垂直方向延伸设有止挡面22,止挡面22朝向穿孔210方向设置,再由止挡面22朝外反向弯折后、延伸呈U形的扣持弹臂23,则远离止挡面22的扣持弹臂23另一侧、朝向基座21上方凸伸设有卡持扣24,卡持扣24外侧形成倾斜状的导引斜面241,以供扣持弹臂23 —侧连设的卡持扣24,高于基座21、延伸至基座21外侧的上方处。该限位组件3呈杆状,具有螺杆31,而螺杆31 —侧设有扩大外径的卡合部32,且卡合部32向内凹设有卡合环槽321,并于卡合环槽321两侧分别设有不同尺寸、大小外径的第一卡合缘边322、第二卡合缘边323,再于远离螺杆31的卡合部32另一侧面、向外凸伸设有驱动部33。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固定座I的对接面11供扣持器2的基座21对位抵靠,且固座I的锁孔10供基座21的穿孔210对位,再利用限位组件3的螺杆31锁入固定座I的锁孔10,并通过卡合部32卡制于扣持器2的基座21的穿孔210中,则以卡合部32的卡合环槽321供穿孔210内的卡制环体211相对嵌合,即可利用限位组件3将扣持器2的基座21,组装于固定座I的对面11上,而扣持器2的基座21 —侧垂直延伸的止挡面22,抵贴于固定座I的外表的抵持平面13,形成平整的伏贴,达到限位扣持器2与固定座I的目的,避免扣持器2在固定座I上产生轴向旋转,以通过固定座1、扣持器2及限位组件3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而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I内部的锁孔10,可为沉孔状一侧为封闭、或者为贯通状两侧均贯通,以供限位组件3的螺杆31在锁孔10内、有适当的深度距离供调整、旋转,利用螺杆31的长度及锁孔10的深度,变化不同长度调整的距离;且限位组件3于远离螺杆31的卡合部32另一侧,设有驱动部33,则驱动部33于卡合部32的第一^^合缘边322侧面,成型为凸起的螺帽、多边形杆体或外螺纹杆等凸起柱杆状,可供配合开口扳手、棘轮扳手或梅花扳手等手工具,进行操作、驱动;或者、驱动部33亦于卡合部32的第一卡合缘边322侧面,成型为凹陷状的内六角孔、多边形孔或内螺孔等、或者为一字槽、十字槽或多边形凹槽等,凹陷式的孔洞或凹槽,以供相符的手工具如内六角扳手或棘轮扳手等、或者一字起子或十字起子等,配合操作驱动部33。请参阅图2、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利用固定座I的定位部12,对位组装于预设第一板材4的定位孔40,并进行固定(可进行焊接、铆接或锁接等固定方式),且调整固定座I上限位组件3的驱动部33,即可调节扣持器2位于适当的高度位置并以预设第二板材5的缘边51、沿着扣持弹臂23的卡持扣24外侧导引斜面241滑移,进入卡持扣24内缘形成卡扣,再以预设第二板材5的卡制孔50穿设、套接于驱动部33,即将预设第二板材5稳定组装于固定装置的扣持器2、限位组件3间,且通过固定座I与预设第一板材4间形成适当的间隔距离,可避免预设第一板材4、第二板材5的不同作业系统或电子零,组件等,产生相互干扰。欲将预设第二板材5自固定装置上取出,只要将扣持器2的扣持弹臂23向外扳动,且将卡持扣24扳离预设第二板材5的缘边51,则可将预设第二板材5的卡制孔50、扳离限位组件3的驱 动部33,以供预设第二板材5脱离固定装置的限位、扣持,即可达到将预设第二板材5取出固定装置的目的。且在预设第二板材5与固定装置组装或拆解时,固定装置的限位组件3,是利用螺杆31锁设于固定座I的锁孔10,形成稳定的组合,而扣持器2利用止挡面22抵贴于固定座I外表的抵持平面13,并防止扣持器2在固定座I上产生旋转或晃动;再者,限位组件3利用螺杆31锁设于固定座I的锁孔10,则可利用限位组件3的驱动部33,操作、旋转限位组件3,以带动螺杆31在锁孔10内升降、调整卡合部32与固定座I的对接面11之间的相隔间距,并供卡合部32连动扣持器2的基座21、亦于固定座I上方升降,则供扣持器2与预设第一板材4间的间隔距离,形成可以调整不同高度的方式,且于扣持器2、限位组件3上组装预设第二板材5时,亦可配合调整预设第二板材5与预设第一板材4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利用固定座I内部锁孔10供扣持器2的基座21对位组装,再以限位组件3的螺杆31锁入固定座I的锁孔10,且限位组件3的卡合部32为套装于基座21的穿孔210,并以卡合部32与卡制环体211相对套接、组合,则扣持器2的基座21利用侧边垂直延设的止挡面22,抵贴于固定座I外侧的抵持平面13,则利用固定座1、扣持器2与限位组件3组装预设第一板材4、第二板材5时,可达到快速组装、稳定不易摇摆或晃动的目的,且扣持器2通过挡面22抵贴于抵持平面13,避免扣持器2在组装过程中产生轴向旋转,并利用限位组件3的螺杆31、可于固定座I的锁孔10内旋动、调整,使预设第一板材
4、第二板材5可以调整适当的相邻间距,供扣持式固定装置可以具有稳定进行组装作业的实用功效,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目的、功效等,及相关的设备、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上述本实用新型扣持式的固定装置于实际使用时,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一)固定座I内部锁孔10,且锁孔10外部对接面11可供扣持器2的基座21对位,基座21 —侧利用指挡面22抵贴于固定座I外侧的抵持平面11,并通过限位组件3的螺杆31锁接于锁孔10、卡合部32嵌合于基座21的穿孔210内的卡制环体211,供固定座1、扣持器2与限位组件3稳定组合,且于组装预设第一板材4、第二板材5时,亦可稳固组装,不致产生旋转或位移。(二)固定座I的锁孔10供限位组件3的螺杆31锁接,使螺杆31可以在锁孔10内旋转升、降,并带动扣持器2于固定座I上方升降、位移,可调整扣持器与固定座I另一侧定位部12间的间隔距离。故,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固定装置的设计,利用固定座外侧对接面、供扣持器的基座对位组装,再以内部的锁孔供限位组件的螺杆锁接,且限位组件再利用卡合部活动组装于扣持器的基座内部穿孔,并由卡合部活动嵌合基座的穿孔内的卡制环体,则将固定座的定位部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的定位孔,即可利用限位组件的驱动部,供预设第二板材以卡制孔穿设,并将预设第二板材的缘边由扣持弹臂外侧导引斜面滑入至卡持扣、形成嵌扣,而达到将层叠的预设第一、二板材快速组装、稳固组合卡制为主要保护重点,并利用限位组件的螺杆于固定座内部锁孔中旋转升降,可调整位于扣持器上的预设第二板材、与另一侧固定座的定位部的预设第一板材之间的间隔距离,具有稳固组装、扣持预设第一、二板材,并可调整相邻板材之间适当的间隔距离的优势,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替换及等效原理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于实际实施、应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研发,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研发,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扣持器及限位组件,其中: 该固定座内部具有锁孔,且固定座一侧外部形成对接面,远离对接面的固定座另一侧外部设有定位部,并于对接面至定位部间的固定座外表面设有平整的抵持平面; 该扣持器组装于固定座的对接面上方,该扣持器设有贴附在对接面上的基座,并于基座内部设有对位锁孔的穿孔,而穿孔内部凸设有卡制环体,再由基座一侧往垂直方向延伸设有抵靠于固定座外部抵持平面的止挡面,且于远离基座的止挡面另一侧、朝反向弯折后延伸设有扣持弹臂;及 该限位组件组装于固定座的锁孔与扣持器的穿孔处,并设有与锁孔相对锁接的螺杆,且螺杆一侧设有活动卡制于基座的穿孔内的卡合部,而远离螺杆的卡合部另一侧设有带动定位组件活动的驱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内部设有贯通的锁孔,且固定座外部加工成型为矩形的抵持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持器利用基座底部抵贴于固定座的对接面,再以基座侧边垂直延伸止挡面,且由止挡面往外侧弯折延伸呈U形的扣持弹臂,并于扣持弹臂延伸至位于基座外侧,而设有朝基座处凸伸的卡持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组件于螺杆一侧连设有具卡合环槽的卡合部,且卡合部于卡合环槽两侧再分别设有不同外径尺寸的第一卡合缘边和第二卡合缘边,并于远离螺杆的卡合部另一侧凸设有驱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扣持式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于卡合部侧面成型为凸起的螺帽、多边形杆体或外螺纹杆,且驱动部亦于卡合部侧面成型为凹陷状的内六角孔、多边形孔或内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扣持式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的固定座内部具有锁孔,且外部一侧形成对接面、另一侧设有定位部,外表面并设有抵持平面,而对接面上方组装扣持器的基座,则以基座内部穿孔对位固定座的锁孔,再由基座一侧垂直方向设有止挡面抵靠于固定座的抵持平面,并于止挡面往另一侧弯折延伸设有扣持弹臂,而于固定座的锁孔与扣持器的穿孔处,供限位组件以螺杆锁接于固定座的锁孔,且通过螺杆一侧卡合部活动卡制于基座的穿孔内,并通过卡合部另一侧驱动部带动限位组件于固定座、扣持器间活动位移,达到供板材定位嵌扣于扣持弹臂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B5/02GK203009474SQ20122063657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曾英智 申请人: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