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

xiaoxiao2020-6-23  429

专利名称: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恶性肿瘤的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
恶性肿瘤(癌)可以自然消退。自1897年世界上首次报告这一发现以来,临床上陆续有文献报道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全世界累计报告数已越千例。发热是使恶瘤自然消退的重要原因,并曾将发热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较早发现感染后发热致恶性肿瘤自然消退的疾病有肺炎、天花、疟疾、结核和丹毒感染。(上述摘自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版由刘振华主编的《肿瘤预后学》第九章“肿瘤的自然消退”。)文献未载明是用了哪一种发热作为热源、治疗发热时间以多久为佳、发热次数多少为宜、发热后多久时间恶性肿瘤才会消退、以全身整体统一发热为唯一特征的感染发热能否热杀全身各处查出与尚未查出的恶性肿瘤、都有何具体反映和区别、发热治疗手段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恶性肿瘤以及有效率、治愈率、如何确保感染率,由于存在这么多空白,致使感染发热即生物热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从来就未能使用于临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很大的缺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用于恶性肿瘤的医学研究,消除上述所提存在的那么多空白,即确定哪一种感染发热作为生物热源、治疗发热时间以多久为佳、发热次数多少为宜、发热后多少时间恶性肿瘤才会消退、发热能否热杀全身各处查出与未查出的恶性肿瘤、都有何具体反映和区别、发热治疗手段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恶性肿瘤以及有效率、治愈率,如何确保感染率,并依此探索和掌握一条从未有过的安全、可靠、高效的生物热疗途径,以利于今后将生物热疗使用于临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消除上述所提的“很大的缺憾”。
本发明的目的的这样实现的确定感染疟疾的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作为人体感染发热的生物热源;严格控制、掌握和提供由人工培养的带有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孢子体的疟蚊的种源,禁绝混入恶性疟疟原虫的种源;以8个已被确诊为各自属于不同种类的、复发的、转移的、扩散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一对照单位,备4个这样的单位,第一个单位,让他们自愿怀有目的地被疟蚊叮咬感染上疟疾,当起病发热后,特别要记录下发热时间分别在1~8小时的病例,接着在他们仅仅发热一次后即施以抗疟药治疗彻底结束疟疾,接着以十天为一单位给予作常规形态诊断法、影像技术及早期物质诊断法的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二个单位,在他们发热两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三个单位,在他们发热三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四个单位,在他们发热四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当具有行医资格的单位实际使用这一方法时,不会困难,即会得出所需结果,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掌握了生物热疗所有的临床参数及各种反映,使今后将生物热疗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可能。这样就在治癌手段上又增加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热疗手段,而生物热疗有一显著优点不损害正常细胞和造血功能,无毒副反映和并发症、后遗症,全身整体统一发热的特点能产生查出与尚未查出癌大清除式的效果,还有,无使用任何高价低价的仪器,治疗手段极为普通一般,费用低让经济困难的患者都不必愁治疗费。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确定感染疟疾的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作为人体感染发热的生物热源。
这么定的目的是利用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只能使疟疾患者的发热在40℃-41℃,是人体能接受的安全热度,及发热有严格时限的这一绝对可靠的生物特性。医学界也早有定论“间日疟和三日疟的病死率极低,几等于零”,也就是说等于无生命危险。
为了更能说明其安全性,下面对间日疟和三日疟作一回统述。
当携带疟原虫的疟蚊(按蚊)吸人血时,疟原虫即被输入人体,侵犯红细胞。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性增殖,最后,红细胞被胀破,裂殖体和其代谢产物都同时进入血液。由于这些物质的异性蛋白的作用,患者便畏寒、发热。间日疟疟原虫自其裂殖体进入红细胞之时起至受感染的红细胞破裂后新的裂殖体进入新的红细胞进止,需时48小时,因此症状隔日发作一次。这一循环,在三日疟疾为72小时,因此三日疟症状隔两日发作一次。这就是疟疾发生了,有称”冷热病的”,俗称”打摆子”。
间日疟的潜伏期为14日。初起病时,病人的发热大都不规则,经过一段短时间后,出现疟疾典型发作的症状。患者先有寒战,半小时后,寒战消失,而体温则突升至40℃-41℃,伴有头痛、面红、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发热持续1~8小时,然后大汗淋漓,体温下降,此时患者感觉舒适,但非常疲倦,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整个过程约6~12小时,隔日发作一次。
三日疟的潜伏期为21日,起病后即有典型发作,症状与间日疟相同。每隔两日发作一次,每次发作4~6小时。
那么,间日疟和三日疟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并发症呢?没有。
会破坏患者正常细胞吗?不会。
会损害患者正常造血功能和其它功能吗?不会。
间日疟和三日疟疟原虫对血管不产生损害。
所有在肝细胞中形成的裂殖子都不重新感染新的肝细胞,而是直接进入血流侵入红细胞中。所以不损害肝功能。
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有的会偏低。
那么,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后遗症吗?早期发作期,患者可出现唇部疱疹,肝脏也可扪及,脾脏肿大以充血为主,治疗后即均可恢复正常。在完全不予治疗情况下,发作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但经数月、1年、甚至更长时间又可复发,这是因为有的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不马上发育,而时休眠状态,称休眠子,经长时间后才开始裂体生殖形成裂殖子。若有施以治疗,这些休眠子会被杀灭,不存在复发问题。只有进入慢性发作期而又未予治疗的患者有肝、脾肿大和贫血的后遗症。总之及时施以治疗就绝对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严格控制、掌握和提供由人工培养的带有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孢子体的疟蚊的种源,禁绝混入恶性疟疟原虫的种源。
目的是从种源上给予保证绝对安全。因为感染疟疾的疟原虫公认的有四种间日疟疟原虫、三日疟疟原虫、卵形疟疟原、恶性疟疟原虫,其中卵形疟疟原虫是上述的休眠子,有施治即可消除数月及1年后的复发之虑。只有恶性疟疟原虫能使疟疾患者病情险恶,会出现谵妄、昏迷、惊厥、瘫痪和失语,还会出现恶病质,发热会突升到42℃以上无法抢救而迅速致死。
以8个已被确诊为各自属于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一对照单位,备4个这样的单位,第一个单位,让他们自愿怀有目的地被疟蚊叮咬感染上疟疾,当起病发热后特别要记录下发热时间分别在1~8小时的病例,接着在他们仅仅发热一次后即施以抗疟药治疗使其彻底结束疟疾,再接着以十天为一单位给予作常规形态诊断法、影像技术及早期物质诊断法的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
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和掌握在分别发热1~8小时仅发热一次时,分别热杀恶性肿瘤的有效率、治愈率、以及要多长时间才会消退、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恶性肿瘤及都有哪些具体反映和区别,从而确定发热时间以多久为佳、发热次数多少为宜。为什么发热要分1~8时段呢?因为间日疟的发热时间是1~8小时、三日疟的发热时间是4~6小时,发热时间是有长短不同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人而异还是种源的差别?通过分析即可明了并选优汰劣。
在他们发热两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在他们发热三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在他们发热四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
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和掌握分别发热二次、三次、四次时,分别热杀恶性肿瘤的有效率、治愈率、以及要多长时间才会消退、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恶性肿瘤及都有哪些具体反映和区别,从而确定发热时间以多久为佳、发热次数多少为宜。为什么以四次发热为试验限制呢?因为超过四次发热有让患者留下脾脏肿大和贫血后遗症的危险,因此发热次数越少越好。据文献记载,1866年就报道了一例经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在经历了两次丹毒发热之后肿瘤奇迹般地消退了。丹毒的发热偏低,比照于疟疾的高热,有四次试验足够了。
以散个患者为单位分散式分别进行疟蚊叮咬、发热记录、抗疟治疗、作检查、作系统分析记录,最后集散个得出统计结果。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使用本发明提供方便,因为一时要集中多个患者并非易事,散个患者就容易多了。
适时适当地抽取他们感染疟疾尚未施以抗疟药治疗前的血液喂养疟蚊。
这么做的目的是保留、发展、繁殖、补充种源,并保证种源的纯洁性。
适时适当地抽取他们感染疟疾尚未施以抗疟药治疗前的血液,以人工输入手段代替疟蚊叮咬,直接输入同血型有需求患者的静脉使其染上疟疾。
这样做的目的是至目前为止,体外培养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均未成功,它们在体外只能存活一天。利用现成疟原虫种源则是可行的,比蚊虫叮咬有更高的感染率,可以确保感染率。
秋、冬、春季节应造人工室温使之与夏季气温相仿,营造人工湿润环境与雨天相仿,患者必须在人工室温中和环境中让疟蚊叮咬。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合蚊子的生活习性,蚊子在雨天和夏季的气温环境和条件下才显得活跃,极具攻击性,会提高患者的感染率,便于确保感染率。
抽取患者未感染疟疾前的少许鲜血擦在患者裸露体部诱疟蚊叮咬,叮咬在蚊帐内进行,疟蚊的只数分少与多不同次进行,并同时作好患者被叮咬几口的记录,2~5天时即血检确定是否感染,未感染上的从头再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掌握每次以多少只疟蚊叮咬、实际叮咬几口、叮咬在患者何体部最能确保感染率的准确情况,便以提高感染率、确保感染率,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因人而异的疟蚊叮咬感染率偏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确定感染疟疾的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作为人体感染发热的生物热源;严格控制、掌握和提供由人工培养的带有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孢子体的疟蚊的种源,禁绝混入恶性疟疟原虫的种源;以8个已被确诊为各自属于不同种类的、复发的、转移的、扩散的恶性肿瘤患者为一对照单位,备4个这样的单位,第一个单位,让他们自愿怀有目的地被疟蚊叮咬感染上疟疾,当起病发热后,特别要记录下发热时间分别在1~8小时的病例,接着在他们仅仅发热一次后即施以抗疟药治疗彻底结束疟疾,接着以十天为一单位给予作常规形态诊断法、影像技术及早期物质诊断法的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二个单位,在他们发热两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三个单位,在他们发热三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第四个单位,在他们发热四次后施以治疗,作检查,对检查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以散个患者为单位分散式分别进行疟蚊叮咬、发热记录、抗疟治疗、作检查、作系统分析记录,最后集散个得出统计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适时适当地抽取他们感染疟疾尚未施以抗疟药治疗前的血液喂养疟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适时适当地抽取他们感染疟疾尚未施以抗疟药治疗前的血液,以人工输入手段代替疟蚊叮咬,直接输入同血型有需求患者的静脉使其染上疟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秋、冬、春季节应造人工室温使之与夏季气温相仿,营造人工湿润环境与雨天相仿,患者必须在人工室温中和环境中让疟蚊叮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其特征是抽取患者未感染疟疾前的少许鲜血擦在患者裸露体部诱疟蚊叮咬,叮咬在蚊帐内进行,疟蚊的只数分少与多不同次进行,并同时作好患者被叮咬几口的记录,2~5天时即血检确定是否感染,未感染上的从头再来。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利用疟原虫获取人体安全高热及相关临床参数的方法,是确定间日疟疟原虫和三日疟疟原虫作为人体感染发热的生物热源,禁绝混入恶性疟疟原虫的种源,让受试恶性肿瘤患者以单位为对照组接受疟原虫输入感染上疟疾,对受试各种结果作系统分析和记录,得出相关临床参数,供给治疗恶性肿瘤的医学研究作依据,为能尽快让感染发热即生物热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使用于临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好准备。
文档编号A61K39/002GK1432407SQ0210212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9日
发明者楼兮, 楼佩文 申请人:楼兮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