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熄风降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等,属于医药和药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 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病因多因素,现在多倾向认为本病是遗传易感性 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头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胸闷、烦躁 及容易疲乏等为主。其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鉴于淤血内阻、痰湿内盛及阴阳 两虚、虚阳上浮者亦有之。现有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如公开号为CN1269238A的专利申请公开 了一种复方降压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具有降压迅速,服用方便的优点,但西药对人体 有副作用,且长期服用会造成对药品的依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公开号为CN1660217的 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中成药,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其制造工 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药物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治疗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 体瘫痪、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的中药,其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起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 发,对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等病症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提供的中成药物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组合制作的药丸,按重量份表示 为肉桂1-3重量份,牛膝8-12重量份,熟地1-3重量份,川栋2_4重量份,龟板3-5重量份,夏枯草2-4重量份,茵陈4-6重量份,白芍3_5重量份,元参3-5重量份,天冬3-5重量份,麦芽3-5重量份,甘草3_5重量份,牡蛎4-6重量份,水蛭4-6重量份,龙齿4-6重量份,山茱萸3-5重量份,黄莲3-5重量份,吴茱萸1-2重量份,白术1-3重量份,钩藤3_5重量份,茯苓3-5重量份,天麻3-5重量份,代赭石8-12重量份,杜仲8_11重量份,桑寄生8-11重量份本方案中各中药组成的最佳比例为肉桂2重量份,牛膝10重量份,熟地2重量份,川栋3重量份,龟板4重量份,夏枯草3重量份,茵陈5重量份,白芍4重量份,元参4重量份,天冬4重量份,麦芽4重量份,甘草4重量份,牡蛎5重量份,水蛭5重量份,龙齿5重量份,山茱萸4重量份,黄莲4重量份,吴茱萸1重量份,白术2重量份,钩藤4重量份,茯苓4重量份,天麻4重量份,代赭石10重量份,杜仲10重量份,
桑寄生10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本药物组合物放于清水中蒸煮35-40分钟,取上清液制成汤剂,或者放于清水中蒸煮5-10分钟消毒后,拿出晒干研成粉末状,放入瓦盆中混合、搅拌均勻 后制成药丸或胶囊。每丸重约6克,胶囊每个重约1克。高血压病并非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认为高血 压是由风、火、痰、虚、瘀等因素致病,病位在肝、肾、心、脾,病因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肾 阴虚、肝阳上亢、化火化风;或因饮食不节,痰浊内生上扰清窍以及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 血两虚阻遏血脉,致淤血阻络。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与自然界气候异常、情 志刺激、饮食劳倦或痰饮淤血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所致疾病有关。当六淫七情、痰饮淤 血,饮食劳倦致病时,打乱了人体阴阳自稳调节作用,造成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衡。中医学 的疾病模型,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虚实之变。必须要抓住整体调治这一重要环节。高血压病系本虚标实之症,其病变脏腑以肝、脾、心、肾为重点,并又以肝为主,五 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往往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如肾精亏虚不能制阳本属阴虚,可转为阴阳 俱虚之症;痰湿中阻,初起多湿痰偏盛,日久可痰郁化火,形成痰火为患。因此需详查细辨, 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平肝、化痰、活血、通络等法治其标为主,缓者多偏虚, 当用调理气血、益肾、养肝、柔肝、健脾等法以治本为主。本方中钩藤、天冬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为本方之主药,天麻、夏枯草、川栋、元参、 茵陈为辅药,辅助主药清肝熄风、明目,止头痛;风火相煽,最易耗伤阴液,故用肉桂、白芍、 甘草养阴增液以柔肝血;久病肾阴不足不能制阳,致使肝火上炎偏旺,故用龟板、麦芽、山茱 萸、、茯苓、桑寄生滋水益肾;肝火上扰又挟风痰,需引火下行,故用牛膝、吴茱萸、牡蛎、代赭 石达到熄风化痰止眩之效,夏枯草、麦芽、水蛭、山茱萸、黄莲、吴茱萸、钩藤、牛膝、杜仲等, 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及降血脂的作用,另外甘草又有调和诸药作用。因此对各种原因引起 的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临床试验结果经300例患者服用该药后,痊愈率为87. 6%,有效率为95%,是一种 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高效内服药。典型病例1.张某某,男,44岁,2005年10月14日初诊主诉头痛眼胀两年余,当时因眼睛发胀到医院测血压200/120mmHg,患病期间有 腰酸、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多。无高血压家族史。检查结果血压210/14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 2/H,肌酐224. 3umol/L,双肾及肾上腺B超未见异常。辩证头痛眼胀是肝阳上亢,化热伤阴,阴虚阳亢,风痰上扰所致,原有肾脏受损, 久病肝肾阴虚,脏腑失常,故时有颜面、下肢浮肿,腰酸、小便呈泡沫状,脉弦滑为肝风挟风, 痰上扰之势,证属肝阳偏旺,肝风内动,肾阴虚损,水不涵木。服本方,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连续14天后,头痛眼胀症状均见减轻,血压降为 160/100mmHg,尿检尿蛋白(士),隐血(+ ++),尿素氮 9. lmmol/L,肌酐 142. 7umol/L,继 续服用本药3个月,以资巩固,肾功能有所好转至今,各种功能恢复正常。2.刘某,女,62岁,2005年12月24日初诊。主诉头胀痛(以头顶为甚)不适3个月,伴眩晕,眼胀,面部阵发烘热,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无高血压家族史。检查结果血压170/100mmHg服本方,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两天后,头胀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舌质暗红,脉弦细,血压156/96mmHg,继续服用本药1月,头胀痛未发,血压及各项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以 内。3.赵某,女,50岁,2006年1月3日初诊。简要病史2004年因口齿不清,口角流涎,左半身不遂,神情呆滞,反应迟钝,血压 160/96mmHgo高血压家族史。检查结果脑梗,服用药物不见好转,只能维持。服本方一个月后取消支持药物,继续服用3个月后不良感觉完全消失,各种检查 均正常,至今健康。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本药肉桂2g,牛膝10g,熟地2g,川栋3g,龟板4g,夏枯草3g,茵陈5g,白芍4g,元 参4g,天冬4g,麦芽4g,甘草4g,牡蛎5g,水蛭5g,龙齿5g,山茱萸4g,黄莲4g,吴茱萸lg, 白术2g,钩藤g,茯苓4g,天麻4g,代赭石10g,杜仲10g,桑寄生10g。使用时,取中药组分放 于清水中蒸煮5-10分钟后,拿出晒干研成粉末状,放入瓦盆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制成药丸, 每丸重约6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权利要求
一种熄风降压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肉桂1-3重量份,牛膝8-12重量份, 熟地1-3重量份, 川栋2-4重量份,龟板3-5重量份,夏枯草2-4重量份,茵陈4-6重量份, 白芍3-5重量份,元参3-5重量份,天冬3-5重量份, 麦芽3-5重量份, 甘草3-5重量份,牡蛎4-6重量份,水蛭4-6重量份, 龙齿4-6重量份, 山茱萸3-5重量份,黄莲3-5重量份,吴茱萸1-2重量份,白术1-3重量份, 钩藤3-5重量份,茯苓3-5重量份,天麻3-5重量份, 代赭石8-12重量份,杜仲8-11重量份,桑寄生8-11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中药,其重量配比为肉桂2重量份,牛膝10重量份,熟地2重量份,川栋3重量份, 龟板4重量份,夏枯草3重量份,茵陈5重量份,白芍4重量份, 元参4重量份,天冬4重量份,麦芽4重量份,甘草4重量份, 牡蛎5重量份,水蛭5重量份,龙齿5重量份,山茱萸4重量份, 黄莲4重量份,吴茱萸1重量份,白术2重量份,钩藤4重量份, 茯苓4重量份,天麻4重量份,代赭石10重量份,杜仲10重量份, 桑寄生1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 体瘫痪、语言不清或口眼歪斜。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可制成汤剂、胶囊和丸 药其中任一种药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比取所述中药的组分,放于清水中蒸 煮35-40分钟,取上清液制成汤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比取所述中药的组分,放于清水中蒸 煮5-10分钟消毒后,拿出晒干研成粉末状,放入瓦盆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制成药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丸每丸重约6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比取所述中药的组分,放于清水中蒸 煮5-10分钟消毒后,拿出晒干研成粉末状,放入瓦盆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制成胶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每个重约1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或口眼歪斜。它是由肉桂,牛膝,熟地,川栋,龟板,夏枯草,茵陈,白芍,元参,天冬,麦芽,甘草,牡蛎,水蛭5,龙齿,山茱萸,黄莲,吴茱萸,白术,钩藤,茯苓,天麻,代赭石,杜仲,桑寄生制成药丸,服用前放于清水中蒸煮35-40分钟,取上清液制成汤剂;或放于清水中蒸煮5-10分钟后,拿出晒干研成粉末状,放入瓦盆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药丸或胶囊,每药丸重约6克,每个胶囊重约1克。其功能为治疗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的中药,其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起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1804167SQ201010178890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杨贞利 申请人:杨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