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属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生存压力很大,这些因素造成妇女,特别是年轻妇女的痛经疾患不断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西医治疗,而西医治疗痛经强调采用止痛、镇静及前列腺素抑制剂,起效虽快,但不良反应多,疗效难以持久;而中医以平时辨证求因治本、经期调血止痛治标为原则,采用温经散寒、理气活血、补虚固本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但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需要每天煎药,现代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坚持, 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桃红丸,本方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为君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熟地滋阴补血、养血调经,以助君药祛瘀行血、活血止痛之功;佐以蒲黄、五灵脂通利血脉、推陈致新;延胡索活血行气而止疼痛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本方补血与活血并用,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重在调补气血、活血通经,可作为治疗气血淤滞、经络不通等血瘀症的基础配方。本制剂采用水泛制丸,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严密,其中对红花、当归、 川芎、赤芍和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现色清晰、重现性好,其制剂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稳定。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其特征是 该制剂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桃仁10-12份,红花15-20份,当归15-20份,川芎 10-12份,赤芍12-15份,蒲黄12-15份,五灵脂18-20份,延胡索10-15份。所述的制剂优选配方为桃仁11份,红花13份,当归13份,川芎11份,赤芍13份, 蒲黄12份,五灵脂19份,延胡索14份。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制剂桃红丸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以上各味中药经冲洗后,晾干或烘干,经粉碎机粉碎,过筛;(2)将步骤(1)的药材煎煮后过滤得药液后,再二次煎煮得药液后,将两次药液合并,用水泛制成丸,再经干燥、打光,即得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本方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为君药,辅以当归、川芎、 赤芍、熟地滋阴补血、养血调经,以助君药祛瘀行血、活血止痛之功;佐以蒲黄、五灵脂通利血脉、推陈致新;延胡索活血行气而止疼痛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本方补血与活血并用,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重在调补气血、活血通经,可作为治疗气血淤滞、经络不通等血瘀症的基础配方。本制剂采用水泛制丸,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严密,其中对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和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现色清晰、重现性好,其制剂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稳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其特征是该制剂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桃仁11份,红花13份,当归15份,川芎11份,赤芍13份,蒲黄13份,五灵脂19份, 延胡索12份。所述的制剂优选配方为桃仁11份,红花13份,当归13份,川弯11份,赤芍13份, 蒲黄12份,五灵脂19份,延胡索14份。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制剂桃红丸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以上各味中药经冲洗后,晾干或烘干,经粉碎机粉碎,过筛;(2)将步骤(1)的药材煎煮后过滤得药液后,再二次煎煮得药液后,将两次药液合并,用水泛制成丸,再经干燥、打光,即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其特征是该制剂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桃仁10-12份,红花15-20份,当归15-20份,川芎10-12份,赤芍12-15份,蒲黄12-15 份,五灵脂18-20份,延胡索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剂优选配方为桃仁11份,红花13份,当归13份,川芎11份,赤芍13份,蒲黄12份,五灵脂19 份,延胡索14份。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制剂桃红丸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以上各味中药经冲洗后,晾干或烘干,经粉碎机粉碎,过筛;(2)将步骤(1)的药材煎煮后过滤得药液后,再二次煎煮得药液后,将两次药液合并, 用水泛制成丸,再经干燥、打光,即得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调经止痛的中药制剂桃红丸,属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本方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为君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熟地滋阴补血、养血调经,以助君药祛瘀行血、活血止痛之功;佐以蒲黄、五灵脂通利血脉、推陈致新;延胡索活血行气而止疼痛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2240348SQ20101017792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5日
发明者杜文玲 申请人:杜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