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用于麻醉的以气体处理法影响病人呼吸系统的器械,特别是涉及一 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回路是麻醉机与患者相连接的联合气路装置,为患者输送麻醉混合气体,输 回患者呼出气体,从而实现正常的O2与CO2的交换。其中盛有碳酸钠石灰(钠、钾和氢氧化 钙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钡石灰(氢氧化钡、八氢水化物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CO2吸收 罐用于吸收CO2和水份,防止病人发生其危害与缺氧几乎无区别的CO2复吸问题。现有的CO2吸收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包括CO2吸收罐,以及设置在呼吸回路和旁路 装置之间的一组并联连接的隔离膜片,由一导向联动杆传动其沿导向连动杆轴向方向向上 或向下位移,在CO2吸收罐安装到位时,导向联动杆向上位移,并联连接的隔离膜片沿导向 联动杆轴向方向上移,CO2吸收装置处于与呼吸回路连通而与旁路装置隔离状态,形成可进 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系统;卸下CO2吸收罐后,导向联动杆向下位移,并联连接的隔离膜片 沿导向联动杆轴向方向下移并与外界隔离,CO2吸收装置处于与旁路装置连通而与呼吸回 路隔离状态,形成未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旁路,以便更换吸收容器中的碳酸钠石灰或氢 氧化钡石灰。但是,要保证整组隔离膜片沿导向连动杆轴向方向位移一致,就要求各个隔离 膜片必须具有一致的良好导向性和受力稳定性,对隔离膜片的加工精度和组件装配要求是 非常苛刻的,而且隔离膜片并联连接组装后,难以进行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轻微的卡位 现象,也不易察觉,致使无法准确判断整组隔离膜片是否都安装到位。如果出现未安装到位 的情况,必定会造成CO2复吸,尽管麻醉机监测系统能监测到CO2浓度过高并发出报警提示, 但是,病人已经吸入少量CO2,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麻醉机用二氧 化碳吸收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C02吸收罐,以及设置在呼吸回路和旁路 装置之间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与设置在所述CO2吸收罐顶端的顶块联动的导 向联动杆,在所述CO2吸收罐安装到位时,所述导向联动杆向上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与 呼吸回路连通而与旁路装置隔离,形成可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系统;在卸下CO2吸收罐 后,所述导向联动杆向下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与旁路装置连通而与呼吸回路隔离,形成 未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旁路。这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特点是所述控制部件是一设置在安装基座上串联结构的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所述 安装基座与气体交换主体底部紧固连接,所述气体交换主体顶部与呼吸回路对接座紧固连接,所述导向隔离阀和所述传动隔离阀在所述气体交换主体的腔体内由所述导向联动杆控 制沿导向联动杆轴向向上或向下联动位移。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导向隔离阀位于所述传动隔离阀上方,设置在呼吸回路对接座底面中心位 置,所述导向隔离阀包括设置在下端部的与呼吸回路连通阀口,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导向 弹簧、插入所述导向弹簧内的导向轴、与所述导向轴同轴线连接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过 盈配合的导向硅胶膜片、导向阀体上固定片和导向阀体下固定片。所述传动隔离阀位于所述导向隔离阀下方,设置在气体交换主体底面中心位置, 所述传动隔离阀包括设置在上端部的与旁路装置连通的上阀口、设置在下端部的与旁路装 置连通的下阀口,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传动弹簧、插入所述传动弹簧内的传动杆、与所述传 动杆过盈配合的导向硅胶膜片、传动阀体上固定座和传动阀体下固定座。所述导向联动杆由所述导向隔离阀的导向轴、传动轴与所述传动隔离阀的传动杆 依次同轴线连接组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串联结构的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在向上位移安装CO2吸收罐到 位以及卸下CO2吸收罐后导向弹簧和传动弹簧轴向复位时,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轴向 受力均勻,不会发生卡位现象,且容易保证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向上位移尺寸,可以有 效防止因发生卡位或隔离阀向上位移过程中CO2吸收罐安装不到位,可靠避免出现CO2复吸 而伤害病人的风险。
图1是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的解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于与呼吸回路连通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于与旁路装置连通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与呼吸回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一种如图1 4所示的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CO2吸收罐8,以及设置 在呼吸回路201和旁路装置202之间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是一设置在安装基座6上串联结构的导向隔离阀1和传动隔离阀2,控制 部件包括一与设置在CO2吸收罐8顶端的顶块联动的导向联动杆,安装基座6与气体交换 主体7底部紧固连接,气体交换主体7顶部与呼吸回路对接座5紧固连接,导向隔离阀1和 传动隔离阀2在气体交换主体7的腔体内由导向联动杆控制沿导向联动杆轴向向上或向下 联动位移。导向隔离阀1位于传动隔离阀2上方,设置在呼吸回路对接座5底面中心位置,导 向隔离阀1包括设置在下端部的与呼吸回路201连通阀口 301,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导向弹 簧3、插入导向弹簧3内的导向轴13、与导向轴13同轴线连接的传动轴14、与传动轴14过 盈配合的导向硅胶膜片16、导向阀体上固定片15和导向阀体下固定片17。
4
传动隔离阀2位于导向隔离阀1下方,设置在气体交换主体7底面中心位置,传动 隔离阀2包括设置在上端部的与旁路装置202连通的上阀口 302、设置在下端部的与旁路装 置202连通的下阀口 303,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传动弹簧4、插入传动弹簧4内的传动杆18、 与传动杆18过盈配合的导向硅胶膜片16、传动阀体上固定座19和传动阀体下固定座20。导向隔离阀1的导向轴13、传动轴14与传动隔离阀2的传动杆18依次同轴线连 接组成导向联动杆。在内置有吸收罐9的CO2吸收罐8安装到位时,通过限位架10、导气管11和过滤 支撑板12连接在旁路装置202底部相应中心位置,设置在CO2吸收罐顶端的顶块与导向联 动杆联动。此时,顶块限位架10在轴向方向会推动传动隔离阀2向上位移,同时顶块通过 导向联动杆在轴向方向使导向隔离阀1向上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7通过与呼吸回路201 连通阀口 301与呼吸回路201连通,而与旁路装置202隔离,形成可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 环系统。在卸下CO2吸收罐后,由导向弹簧3、传动弹簧4轴向复位弹力作用下,导向联动杆 向下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7通过与旁路装置202连通的上阀口 302、下阀口 303,与旁路 装置202连通,而与呼吸回路201隔离,形成未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旁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CO2吸收罐,以及设置在呼吸回路和旁路装置之间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一与设置在所述CO2吸收罐顶端的顶块联动的导向联动杆,在所述CO2吸收罐安装到位时,所述导向联动杆向上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与呼吸回路连通而与旁路装置隔离,形成可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系统;在卸下CO2吸收罐后,所述导向联动杆向下位移,控制气体交换主体与旁路装置连通而与呼吸回路隔离,形成未进行CO2吸收的呼吸循环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是一设置在安装基座上串联结构的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所述安装基座与气体交换主体底部紧固连接,所述气体交换主体顶部与呼吸回路对接座紧固连接,所述导向隔离阀和所述传动隔离阀在所述气体交换主体的腔体内由所述导向联动杆控制沿导向联动杆轴向向上或向下联动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隔离阀位于所述传动隔离阀上方,设置在呼吸回路对接座底面中心位置,所 述导向隔离阀包括设置在下端部的与呼吸回路连通阀口,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导向弹簧、 插入所述导向弹簧内的导向轴、与所述导向轴同轴线连接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过盈配 合的导向硅胶膜片、导向阀体上固定片和导向阀体下固定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隔离阀位于所述导向隔离阀下方,设置在气体交换主体底面中心位置,所述 传动隔离阀包括设置在上端部的与旁路装置连通的上阀口、设置在下端部的与旁路装置连 通的下阀口,以及设置在上端部的传动弹簧、插入所述传动弹簧内的传动杆、与所述传动杆 过盈配合的导向硅胶膜片、传动阀体上固定座和传动阀体下固定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联动杆由所述导向隔离阀的导向轴、传动轴与所述传动隔离阀的传动杆依次 同轴线连接组成。
全文摘要
一种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CO2吸收罐,以及设置在呼吸回路和旁路装置之间的控制部件包括一与设置在CO2吸收罐顶端的顶块联动的导向联动杆,其特征是一设置在安装基座上串联结构的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安装基座与气体交换主体底部紧固连接,气体交换主体顶部与呼吸回路对接座紧固连接,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在气体交换主体的腔体内由导向联动杆控制沿导向联动杆轴向向上或向下联动位移。本发明装置的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轴向受力均匀,不会发生卡位现象,且容易保证导向隔离阀和传动隔离阀向上位移尺寸,可以有效防止因发生卡位或隔离阀向上位移过程中CO2吸收罐安装不到位,可靠避免出现CO2复吸而伤害病人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M16/22GK101954142SQ20101029232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6日
发明者徐波, 郭勇 申请人:深圳市百格医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