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直立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直立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输液袋给患者进行输液,现有的输液袋主要是由袋体和胶塞构成,由于袋体质地柔软,无法直立,因此在输液配药时存在以下缺点医护人员在开启输液袋时,需将输液袋暂时平放在操作台上,或者是搁置在架子上或塑料筐上,而此时出液管上的胶塞会因接触操作台或者接触架子、塑料筐等搁置器具受到交叉感染,或者是因针头多次穿刺胶塞,药液有可能从针孔中渗漏出来造成感染,这样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输液袋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由于输液袋是平躺的,一部分输液袋会因袋体偶然因素造成细小的微孔,从而产生药液渗漏致使药液与外界接触被污染,如果被污染的药液使用到患者身上,会导致临床不良反应,严重时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尽管现有技术中也有人想到在输液袋前后两侧设置支撑部,进而实现对输液袋的支撑固定。但是该种输液袋在加工时,必须加工支撑部,这样不仅增多了生产工序,且增大了制作成本,同时使得输液袋本身的重量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直立输液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袋在配药过程中易造成交叉污染以及生产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接触污染的问题,进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直立输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四周通过压边一、压边二、压边三和压边四密封,所述压边一和压边二分别位于袋体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边三和压边四分别位于袋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袋体上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下端穿过压边一且与袋体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上端设置有胶塞,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三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一,压边四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二,所述挂钩一与压边三以及挂钩二与压边四均固定连接,所述压边三上设置有与挂钩一配合使用的挂孔一,所述压边四上设置有与挂钩二配合使用的挂孔二。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一和挂钩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挂钩一和挂钩二呈对称布设。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一和挂钩二均为塑料挂钩,所述挂钩一与压边三以及挂钩二与压边四均一体成型。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孔一设置在压边三中部,所述挂孔二设置在压边四中部,所述挂孔一和挂孔二呈对称布设。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与压边一、压边二、压边三和压边四均一体成型,所述压边一与压边三和压边四以及压边二与压边三和压边四均一体成型。11111[0010]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与压边一一体成型。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长方形袋体。上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二上设置有挂孔三。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输液袋的压边三和压边四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挂钩一和挂钩二,挂钩一与压边三以及挂钩二与压边四均固定连接,压边三上设置有与挂钩一配合使用的挂孔一,压边四上设置有与挂钩二配合使用的挂孔二。2、使用操作方便,不需借助任何工具,使用时将袋体下端左右两脚均向上折起,然后将挂钩一挂在挂孔一上,挂钩二挂在挂孔二上即可。3、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袋在配药过程中易造成交叉污染以及生产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接触污染的问题,进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
安全可靠。4、由于输液袋是一次成型,且不增加用料,因此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21]图3为图2的右视图。[0022]附图标记说明[0023]1-袋体;2-1-压边一;2--2-压边[0024]2-3-压边三;2-4-压边四;3--出液管[0025]4-胶塞;5-1-挂钩一;5--2-挂钩[0026]6-1-挂孔一;6-2-挂孔二 ;7--挂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可直立输液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四周通过压边一 2-1、压边二 2-2、压边三2-3和压边四2-4密封,所述压边一 2_1和压边二 2_2分别位于袋体1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边三2-3和压边四2-4分别位于袋体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袋体1上端设置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下端穿过压边一 2-1且与袋体1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3上端设置有胶塞4,所述压边三2-3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一 5-1,压边四2-4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二 5-2,所述挂钩一 5-1与压边三2-3以及挂钩二 5-2与压边四2_4均固定连接,所述压边三2-3上设置有与挂钩一 5-1配合使用的挂孔一 6-1,所述压边四2-4上设置有与挂钩二 5-2配合使用的挂孔二 6-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挂钩一 5-1和挂钩二 5-2的结构相同,所述挂钩一 5_1和挂钩二 5-2呈对称布设。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挂钩一 5-1和挂钩二 5-2均为塑料挂钩,所述挂钩一 5-1与压边三2-3以及挂钩二 5-2与压边四2-4均一体成型。如图1所示,所述挂孔一 6-1设置在压边三2-3中部,所述挂孔二 6_2设置在压边四2-4中部,所述挂孔一 6-1和挂孔二 6-2呈对称布设。
4[00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袋体1与压边一 2-1、压边二 2-2、压边三2-3和压边四2_4均一体成型,所述压边一 2-1与压边三2-3和压边四2-4以及压边二 2-2与压边三2_3和压边四2-4均一体成型;所述出液管3与压边一 2-1 —体成型,这样大大减少了生产制作程序。如图1所示,所述袋体1为长方形袋体。如图1所示,所述压边二 2-2上设置有挂孔三7。该挂孔三的设置便于输液时,将输液袋吊挂在输液架上或其它吊挂部件上。使用时,输液袋正面朝向操作者,操作者左手捏住袋体1上方使袋体1内部药液充盈,这时右手食指按住压边四2-4(约挂孔二 6-2与挂钩二 5-2中间位置处),利用右手拇指将袋体1下端右脚向上折起,然后挂在挂孔二 6-2上;利用同样的方法将挂钩一 5-1挂在挂孔一 6-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即可将输液袋直立起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胶塞不会接触操作台、架子或塑料筐等,在运输过程中,输液袋不会产生药液渗漏。因此,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接触产生交叉感染以及药液渗漏产生接触污染现象的发生,进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直立输液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四周通过压边一 0-1)、压边二 0-2)、压边三(2- 和压边四(2-4)密封,所述压边一(2-1)和压边二(2- 分别位于袋体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边三(2-3)和压边四(2-4)分别位于袋体⑴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袋体(1)上端设置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C3)下端穿过压边一(2-1)且与袋体(1) 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C3)上端设置有胶塞G),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三0-3)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一(5-1),压边四(2-4)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二(5-2),所述挂钩一(5-1)与压边三 (2-3)以及挂钩二(5- 与压边四(2-4)均固定连接,所述压边三(2- 上设置有与挂钩一 (5-1)配合使用的挂孔一(6-1),所述压边四(2-4)上设置有与挂钩二(5- 配合使用的挂孔二(6-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一(5-1)和挂钩二 (5-2)的结构相同,所述挂钩一(5-1)和挂钩二(5- 呈对称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一(5-1)和挂钩二 (5-2)均为塑料挂钩,所述挂钩一(5-1)与压边三0-3)以及挂钩二(5- 与压边四(2-4) 均一体成型。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孔一(6-1)设置在压边三0-3)中部,所述挂孔二(6- 设置在压边四(2-4)中部,所述挂孔一(6-1)和挂孔二 (6-2)呈对称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与压边一(2-1)、 压边二(2- 、压边三(2- 和压边四(2-4)均一体成型,所述压边一(2-1)与压边三(2-3) 和压边四0-4)以及压边二(2- 与压边三(2- 和压边四(2-4)均一体成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与压边一(2-1)一体成型。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为长方形袋体。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立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二(2- 上设置有挂孔三(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直立输液袋,包括袋体,袋体四周通过压边一、压边二、压边三和压边四密封,压边一和压边二分别位于袋体的上侧和下侧,压边三和压边四分别位于袋体的左侧和右侧,袋体上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端设置有胶塞,压边三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一,压边四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二,挂钩一与压边三以及挂钩二与压边四均固定连接,压边三上设置有挂孔一,压边四上设置有挂孔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袋在配药过程中易造成交叉污染以及生产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接触污染的问题,进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J1/10GK202044516SQ2011201229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3日
发明者董海龙 申请人:董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