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牙科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牙科种植体。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种植体指人牙槽周围组织丧失的情况下代为使用替代物使之恢复机能的,但是在牙科行业指人工牙齿的植入操作。为了能代替已丧失的牙根,种植体采用人体没有排斥反应的钛(Titanium)和钛合金等材质制作牙根,种植在牙齿脱落的牙床骨上,然后固定人工牙齿,恢复牙齿功能。普通的镶补物或假牙会随着日积月累的使用后会伤及周围的牙齿和牙床骨,但是种植体不会伤及周围的牙齿组织,其功能和形状跟自然的牙齿一致,且不会产生虫牙等疾病,可以半永久使用。为了将上述种植体(Fixture)植入到牙槽骨,通过骨性结合像自然牙齿的牙根一样完全固定到骨头上后,利用基台螺丝(Abutment krew)(嵌入)将种植体和基台 (Abutment)连接,然后在上面安装人工牙冠,就完成种植体人工牙齿。此时,牙科用种植体穿透骨密度高的致密骨,埋植到骨密度较低的松质骨。利用上述固件的操作失败的情况下,为了给患者紧急植入种植体,会进行应急种植体操作。应急种植体的操作中使用的种植体通常是上下直径相同。这种应急种植体的直径比普通的种植体直径大,所以实际植入给患者时会产生很大的扭矩,破坏周围的组织,且植入后会发生松动,所以需要寻找相应的对策。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较小的转动完成稳定的植入,从而避免产生过度的扭矩,提高致密骨和固件之间的贴合性,有助于提高植入后与牙槽骨的贴合性的牙科种植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机体部为倒立的圆锥体,所述机体部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在所述机体部的外壁表面分布有外部螺纹,在所述顶部端面上设有一插入槽,在所述插入槽的内壁上设有内部螺纹。所述机体部中顶部端面的直径大于底部端面的直径,在所述机体部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自攻槽。所述自攻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自攻槽分布在所述机体部的底部表面。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机体部中顶部端面的圆心位置,所述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为喇叭形结构,所述插入槽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插入槽的下部位置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所述内部螺纹分布在所述插入槽的中部位置的内壁表面,所述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的内壁表面均为平滑状。所述外部螺纹为单层螺纹或多重螺纹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科种植体,机体部为倒立的圆锥体,机体部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在机体部的外壁表面分布有外部螺纹,在顶部端面上设有一插入槽,在插入槽的内壁上设有内部螺纹;插入槽设置在机体部中顶部端面的圆心位置,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为喇叭形结构,插入槽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插入槽的下部位置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内部螺纹分布在插入槽的中部位置的内壁表面,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的内壁表面均为平滑状。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新颖,机体部从上至下外侧逐渐变细,直径逐渐变小,以较小的转动完成稳定的植入,从而避免产生过度的扭矩,提高致密骨和固件之间的贴合性,有助于提高植入后与牙槽骨的贴合性,植入牙槽骨时增加结合力,避免在形成植入的牙槽骨上由于扭矩过大破坏周边组织,且以最少的转动完成植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固件本体 100机体部IOOa自攻槽a IOOb自攻槽bIOOc自攻槽c 102插入槽112外部螺纹 114内部螺纹120双重螺纹 2基台3牙冠400牙床500牙槽骨 510致密骨520松质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该固件本体1由机体部100、 外部螺纹112、内部螺纹114以及插入槽102构成,其中,机体部100为倒立的圆锥体,其形状从上至下外侧逐渐变细,直径逐渐变小,机体部100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机体部100中顶部端面的直径大于底部端面的直径。在机体部100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自攻槽,在本实施例中,自攻槽的数量为三个,自攻槽100a、自攻槽IOOb与自攻槽IOOc对称分布在机体部100的底部表面。外部螺纹112为单层螺纹,该单层螺纹由上至下分布在机体部100的外壁表面。插入槽102设置在机体部100中顶部端面的圆心位置,插入槽为上、 中、下三部分构成,其中,插入槽102的上部位置为喇叭形结构,插入槽102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插入槽102的下部位置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内部螺纹114分布在插入槽102的中部位置的内壁表面,插入槽102的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的内壁表面均为平滑状。机体部100的底部端面的直径d与顶部端面的直径D之间的比率为1 1.3,采用这样的比率可有效提高致密骨和固件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与致密骨的贴合性,且持续刺激致密骨,可以解决安装固件后松动的问题,可以期待骨融合效果。机体部100的底部端面的直径小于与顶部端面的直径以便在种植体嵌入的植入操作失败时,在受损的牙槽骨上不需要补充骨替代材料,直接完成植入。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种植体,该固件本体1由机体部100、外部螺纹112、内部螺纹以及插入槽构成,其中,机体部100为倒立的圆锥体,其形状从上至下外侧逐渐变细,直径逐渐变小,机体部100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机体部100中顶部端面的直径大于底部端面的直径。在机体部100的底部还分布有至少一个自攻槽。外部螺纹112为双重螺纹120,该双重螺纹120由上至下分布在机体部100的外壁表面。将机体部外壁表面的螺纹设置为双重螺纹可以将转动次数降到最低,在实际操作中可缩短植入的时间。如图5所示,在实施钻孔操作后,在手持连接器的端部接合固件的插入槽102,在手持连接器和固件接合的状态下,在牙槽骨500上进行植入。就以上牙槽骨500而言,牙床400下方的一部分是由致密骨510组成,致密骨510 的下方是由与致密骨510相比相对软质的松质骨520组成。操作人员将固件本体的下端面对准牙床400和致密骨510上形成的孔后施加转动力时,该固件本体向下转动即可完成植入。此时,固件本体中的机体部110外侧表面的外部螺纹112与致密骨510相互咬合,从而使机体部插入到松质骨520的内侧,因此,只有外部螺纹112与致密骨510之间形成稳定的咬合状态,才能完成植入。由于机体部110由顶部至底部呈逐渐变细的形状,因此就提高了机体部与致密骨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机体部与致密骨之间的固定能力。将机体部100 的底部端面与顶部端面之间的比率为1 1.3,采用这样的比率可有效提高致密骨和固件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与致密骨的贴合性,且持续刺激致密骨,可以解决安装固件后松动的问题,可以期待骨融合效果。将机体部100固定在牙槽骨500中后,然后再将基台2的末端安装在机体部100 中的插入槽,由于基台的末端也设置有外部螺纹,因此该外部螺纹与插入槽中的内部螺纹相咬合后,可提高机体部与基台的固定能力。由于牙冠3安装在基台2的顶端,因此基台与机体部之间锁紧固定后即可完成对牙冠的植入。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机体部为倒立的圆锥体,所述机体部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在所述机体部的外壁表面分布有外部螺纹,在所述顶部端面上设有一插入槽,在所述插入槽的内壁上设有内部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部中顶部端面的直径大于底部端面的直径,在所述机体部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自攻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自攻槽分布在所述机体部的底部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槽设置在所述机体部中顶部端面的圆心位置,所述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为喇叭形结构,所述插入槽的中部位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插入槽的下部位置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所述内部螺纹分布在所述插入槽的中部位置的内壁表面,所述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的内壁表面均为平滑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螺纹为单层螺纹或多重螺纹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种植体,机体部为倒立的圆锥体,机体部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均为平面,在机体部的外壁表面分布有外部螺纹,在顶部端面的圆心位置上设有插入槽,在插入槽的内壁上设有内部螺纹;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中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分别为喇叭形结构、圆柱形结构以及倒立的圆锥体结构,内部螺纹分布在插入槽的中部位置的内壁表面,插入槽的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的内壁表面均为平滑状。本实用新型机体部从上至下外侧逐渐变细,直径逐渐变小,以较小的转动完成稳定的植入,从而避免产生过度的扭矩,提高致密骨和种植体之间的贴合性,有助于提高植入后与牙槽骨的贴合性,避免在形成植入的牙槽骨上由于扭矩过大破坏周边组织。
文档编号A61C8/00GK202027743SQ2011201234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郑性旻 申请人:韩国登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