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  5

专利名称: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的加工和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
背景技术
随着线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钢筋调直切断机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钢筋调直切断机技术和产品远远不能满足线材加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现有的钢筋调直切断机存在以下问题一、在现有技术和产品中,钢筋调直切断机的调直转毂(或称调直筒)上设置的双曲面调直辊(简称调直辊)或调直模块(简称调直块),在调直转毂轴线方向的距离都是按相应机型如LGT6/12,GT6/12,GT3/8等按最大钢筋直径设计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不管钢筋直径的大小,钢筋强度的高低只有一种大小不变 的变形区,对钢筋的适应能力很差,调直质量也不高。二、调直辊的双曲面是按相应机型如LGT6/12的最大钢筋直径设计的,而且调直辊的轴线与钢筋轴线的夹角是固定不可调的,如果调直小直径的钢筋其接触面就变小了,就会在钢筋表面压出均匀分部的小弯,使调直质量下降。三、钢筋直径大用大孔的调直块,钢筋直径小用小孔的调直块,调直块的孔径大小要随着钢筋直径的大小随时进行更换,如GT3/8、GT6/12每更换一次都很费时费力,增加了附助工时,使生产效率降低。四、在钢筋轴线方向只有一个调直转毂,使调直后的钢筋轴线方向易扭曲。五、 LGT螺紋钢筋调直切断机糸列产品的定尺不准确,切断误差较大。六、GT钢筋调直切断机系列产品,定尺料架上的受料槽,每更换一种直径的钢筋就得调整一次受料槽的宽度,定尺板在受料槽上移动或确定定尺位置时有障碍,定尺时必拆下障碍件,既麻烦,又浪费工时。七、 切断机构攻率大,不省力,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钢筋调直切断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该发明提高了钢筋调直切断机的使用性能,不但能调直切断光圆钢筋,螺紋钢筋,也能调直切断高强度大直径钢筋。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包括驱动机构、送料和牵引机构、调直机构、受料槽与定尺机构,切断与落料机构组成。所述驱动机构的两台驱动电机的皮带轮I各自通过皮带与传动轴上的皮带轮II连接,支承座I的轴承座I中的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左右两侧调直机构转毂I外侧的轴端安装转毂齿轮。所述齿轮与和钢筋同轴位置的转毂齿轮啮合,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调直机构的两个转毂转位架I安装在两端的支承座I上,六个转毂I按钢筋直径大中小三个参数分成三组,转毂I 一端安装一套轴承和另一端安装两套轴承和套杯后,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的三个孔中,左右两个相同参数的转毂I要在一个轴线上。手轮安装在蜗杆一端,蜗轮安装在蜗轮轴上,蜗轮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端部的中心位置。
所述受料槽与定尺机构的立式悬臂架的上部安装料槽前侧板和料槽后侧板,料槽前侧板上安装链条前导轨,料槽后侧板上安装链条后导轨,立式悬臂架的上方后侧安装定尺导轨,导轨座用紧固螺栓紧固在定尺导轨上。滚轮轴一端安装轴承并用轴挡圈固定,滚轮轴另一端安装在定尺板座上并用螺母紧固,用螺栓将定尺板装夹在定尺板座上。立式悬臂架的上面安装方钢管,在受料槽纵向左右两端的立式悬臂架上部安装链轮支架,链轮支架上安装链轮轴,链轮轴上安装左链轮和右链轮,左链轮和右链轮上安装手柄杆II。链条中段装入方钢管,链条左端与左链轮啮合右端与右链轮啮合,链条左端头和右端头从链条前导轨和链条后导轨两端装入导轨槽中。链条两端头各安装一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在与导轨座的两端连接。所述立式悬臂架的中部长轴上安装摆杆,摆杆上端的长托板上安装托料块。用轴 I将液压缸I上的活塞杆和杠杆铰接,支承轴和杠杆铰接,杠杆另一端安装动刀I与定刀 I相对应,用轴II将杠杆与立连杆上端铰接,用轴III将立连杆下端与水平连杆铰接,水平连杆另一端固定在长轴上。所述调直辊两端装入轴承I,调直辊装入辊架没螺杆一端的槽中,辊轴装入辊架和调直辊孔中的两套轴承I的孔中,同时将调整垫圈安装在轴承I与辊架之间,使调直辊两端与辊架有间隙,顶丝装入辊架端部一侧的螺絲孔中将辊轴顶紧固定在辊架上。将辊架另一端槽中的螺杆旋入调整螺母的螺纹孔中。压板装在调整螺母上,轴挡圈安装在调整螺母的槽上,使调整螺母只能在压板中间的孔中旋转不能轴向移动。将辊架装入转毂I两侧的圆孔中,在用压紧螺栓通过压板两端的弧形孔将压板固定在调直转毂上。所述两个转毂转位架I两端部径向按三等分设置了三个定位槽,在每个支承座I上面的孔装入定位轴并插入转毂转位架I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中,弹簧II装在定位轴上,压座装在定位轴上并压缩弹簧II。压座下面固定在支承 座I上,用销轴将定位轴上部与偏心轮连接,手柄杆安装在偏心轮上。所述轴承II装在导轨座上的T形槽中,T形槽中两端安装限位挡块,复位弹簧I左右端挂在长拉钉和短拉钉上,导轨座上安装接近开关。所述左右两侧调直机构中各设置一个转毂I和两个转毂II,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或三个转毂II,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或者其中一个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另外两个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或者其中一个转毂II 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另外两个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调直机构的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转毂II的轴端安装转毂皮带轮,皮带轮I通过皮带与转毂皮带轮连接,在皮带轮I 和转毂皮带轮之间设置涨紧轮,两台电机同速反向旋转,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I,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或者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或一个转毂II,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或三个转毂II ;所述左侧一个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一个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 所述右侧调直机构三个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三个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或三个转毂II,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
所述调直系统两侧各设置转毂转位架II和支承座II,调直机构两侧各设置一组结构相同的转毂,每组转毂的四个转毂II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II的圆孔中, 调直块沿转毂II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的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的参数相同。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II转毂,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右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左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驱动电机的皮带轮I通过皮带与主传动轴的皮带轮III连接,安装在轴承座的主传动轴另一端安装锥齿轮,调直机构左右两侧的转毂I的轴端安装锥齿轮,锥齿轮同时与两个转毂I轴端的锥齿轮啮合。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或一个转毂II,转毂I或转毂II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并与锥齿轮啮合,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 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或三个转毂II,转毂I或转毂II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并与锥齿轮啮合,所述转毂I内安装调直辊,所述转毂II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
所述调直系统设置转毂转位架II和支承座II,调直机构左右两侧各设置四个转毂 II,四个转毂II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II的圆孔中,调直块沿转毂II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的参数相同,左右两个调直机构的转毂II内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转毂II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并与锥齿轮啮合,转毂II内装有调直块和调整螺絲;右侧设置四个转毂II,转毂II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并与锥齿轮啮合,所述转毂II内装有调直块和调整螺絲。所述调直机构两侧各设置结构相同的三个转毂II,所述转毂II上安装调直块和调整螺絲;切断与落料机构中设置液压缸II,液压缸II上的活塞杆用轴V将上连杆下端和下连杆上端、长连杆上端铰接,长连杆与水平连杆用轴III铰接,上连杆上端用轴IV与刀体座铰接,下连杆下端用轴VI与动刀杆上端铰接,动刀杆中部安装在刀杆座的孔中,刀杆座安装在刀体座上,动刀杆下端安装动刀II,动刀II与定刀II相对应,复位弹簧II安装在动刀杆上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克服了现有产品攻能少、参数单一、调整难度大、费时费力、对不同直径不同强度的钢筋适应能力低、钢筋轴线方向易扭曲、调直质量差、切断时易连切、浪费材料和定尺不准确切断长度误差大等不足,具有性能可靠、功能齐全、结构简单紧凑、省时省力、节约能源、调整简单、用户易撑握等优点,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调直质量高、调直范围更广和功能更加完备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I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I的C-C剖视图;图4是图3的H-H剖视图;图5是图4的I向视图;图6是图2的B-B剖视图;图7是图I的D视图;图8是图I的E-E剖视图; 图9是图I的F-F剖视图;图10是图I的G-G剖视图;图11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R向视图;图18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示结构意图;图22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的S-S剖视图;图25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的J处I : 2. 5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9是图27的K-K剖视图;图30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十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2的T-T剖视图;图34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二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第二十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图35的L-L剖视图;图37是图35的M向视图。在上述附图中,1、Γ .下压辊,2、2'.上压辊,3、3'.轴承架,4、4'.弹簧I,
5、5'.偏心轮(或偏心块),6、6'.手柄杆I,7.皮带轮I、8.电机,9.皮带轮II,10.传动轴,11.轴承座I,12.支承座I,13.辊架,14.转毂I,15.调直辊,16.手轮,17.蜗轮, 18.蜗杆,19.蜗轮轴I,20.钢筋,21.定刀I,22.左链轮,23.立连杆,24.长轴,25.摆杆, 26.定尺板,27.立式悬臂架,28.短节距倍速链条(简称链条),29.右链轮,30.转毂转位架
I,31.弹簧II,32.销轴,33.偏心轮(或偏心块),34.压座,35.定位轴,36.齿轮,37.转毂齿轮,38.顶丝,39.压板,40.轴挡圈,41.调整螺母,42.辊轴,43.调整垫圈,44.轴承I, 45.压紧螺栓,46.手柄杆II,47.套杯,48.液压缸I,49.轴I,50.杠杆,51.支承轴II, 52.轴II,53.动刀I,54.托料块,55.长托板,56.水平连杆,57.轴III,58.料槽前侧板, 59.链条前导轨,60.螺母I,61.螺栓,62.定尺板座,63.方钢管,64.接近开关,65.紧固螺栓,66.定尺导轨,67.导轨座,68.滚轮轴,69.限位挡块,70.链条后导轨,71.料槽后侧板,72.短拉钉,73.复位弹簧I,74.长拉钉,75.轴承II,76.轴挡圈,77.连接板,78.链轮支架,79.链轮轴,80.手柄杆II,81.皮带轮III,82.主传动轴,83.轴承座II,84.锥齿轮I, 85.压盘,86.锥齿轮II,87.螺杆,88.螺母II,89.调整螺絲,90.转毂II,91.调直块,92.液压缸II,93.上连杆,94.轴IV,95.刀体座,96.轴V,97.下连杆,98.轴VI,99.复位弹簧II, 100.刀杆座,101.动刀杆,102.动刀II,103.长连杆,104.宽轴承座,105.窄轴承座,106. 蜗轮轴II,107.转毂皮带轮,108.涨紧轮,109.皮带轮IV,110.支承座II,111.转毂转位架
11,112.定刀 II。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附图1-10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一个实施例。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包括驱动机构、送料和牵引机构、调直机构、受料槽与定尺机构,切断与落料机构组成。驱动机构的两台驱动电机(8、8')的皮带轮I (J、V )各自通过皮带与传动轴(10、10')上的皮带轮
II(9、9')连接,支承座I (12、12')的轴承座I (11、11')中的传动轴(10、10')上安装的齿轮(36、36^ ),调直机构左右两侧的转毂I (14、lf )外侧的轴端安装转毂齿轮 (37、37'),所述齿轮(36、36')与和钢筋(20、20')同轴位置的转毂齿轮(37、37')啮合,所述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调直机构的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30')安装在两端的支承座I 12上,六个转毂I 14按钢筋20直径大中小三个参数分成三组,转毂I 14 一端安装一套轴承和另一端安装了两套轴承和套杯47后,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30')的三个孔中,左右两个相同参数的 转毂I (14、If )要在一个轴线上。手轮16安装在蜗杆18的一端,蜗轮17 安装在蜗轮轴19上,蜗轮轴19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端部的中心位置。受料槽与定尺机构的立式悬臂架27的上部安装料槽前侧板58和料槽后侧板71, 料槽前侧板58上安装链条前导轨59,料槽后侧板71上安装链条后导轨70。立式悬臂架27 的上方后侧安装定尺导轨66,导轨座67用紧固螺栓65紧固在定尺导轨66上,滚轮轴68 — 端安装轴承II 75并用轴挡圈76固定,滚轮轴68另一端安装在定尺板座62上并用螺母60 紧固,用螺栓61将定尺板26装夹在定尺板座62上。轴承II 75装在导轨座67上的T形槽中,T形槽中两端安装限位挡块出9、69'),复位弹簧73左右端挂在长拉钉74和短拉钉72 上,导轨座67上安装接近开关64。立式悬臂架27的上面安装方钢管63,在受料槽纵向左右两端的立式悬臂架27上部安装链轮支架78,链轮支架78上安装链轮轴79,链轮轴79上安装左链轮22和右链轮 29,链轮(22、29)上安装手柄杆80。链条28中段装入方钢管63,链条28左端与左链轮22 啮合右端与右链轮29啮合,链条28左端头和右端头从链条前导轨59和链条后导轨70两端装入导轨槽中,链条28两端头各安装一个连接板77,两个连接板77在与导轨座67的两端连接。立式悬臂架27的中部长轴24上安装摆杆25,摆杆25上端长托板55上安装托料块54。用轴I 49将液压缸I 48上的活塞杆和杠杆50铰接,支承轴51和杠杆50铰接,杠杆50另一端安装动刀I 53与定刀I 21相对应。用轴II 52将杠杆50与立连杆23上端铰接,用轴III 57将立连杆23下端与水平连杆56铰接,水平连杆56另一端固定在长轴24上。调直辊15两端装入轴承I 44,调直辊15装入圆柱形辊架13没螺杆一端的槽中, 辊轴42装入辊架13和调直辊15孔中的两套轴承I 44的孔中,同时将调整垫圈43安装在轴承I 44与辊架13之间,使调直辊15两端与辊架13有间隙,顶丝38装入辊架13端部一侧的螺絲孔中将辊轴42顶紧固定在辊架13上,辊架13另一端槽中的螺杆旋入调整螺母41 的螺纹孔中。压板39装在调整螺母41上,轴挡圈40安装在调整螺母41的槽上,使调整螺母41只能在压板39中间的孔中旋转不能轴向移动。辊架13装入转毂14两侧的圆孔中, 用压紧螺栓45通过压板39两端的弧形孔将压板39固定在调直转毂14上。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两端部径向按三等分设置三个定位槽,在每个支承座I 12 上面的孔装入定位轴35并 将下端插入转毂转位架I 30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中,弹簧31装在定位轴35上,压座34装在定位轴35上并压缩弹簧31,压座34下面固定在支承座I 12上, 用销轴32将定位轴35上部与偏心轮33连接,手柄杆46安装在偏心轮33上。调直机构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送料和牵引机构(见图I),抬起左侧和右侧手柄杆I (6、6'),使其处于垂直位置,使轴承架(3、3')与上压辊(2、2')上移,把钢筋20 放入左侧下压辊I和上压辊2之间后,放下手柄杆I 6使其处于水平位置,水平旋转手柄杆
I6使弹簧4压缩,给上压辊2施加压力将钢筋20压紧,下压辊I和上压辊2通过传动机构使其转动带动钢筋20行走进入按钢筋直径选择并调整与钢筋20同轴的调直转毂中,当钢筋20进入右侧下压辊I'与上压辊2'之间后,放下手柄杆I 6'使其处于水平位置,水平旋转手柄杆I 6'使弹簧4'压缩,给上压辊2'施加压力将钢筋20压紧。调直系统由调直机构、转毂快速转换位置机构、定位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调直机构的安装与调整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两端各安装一个支承座I 12,将六个转毂I (14、14')按纲筋20直径大中小三个参数分成三组(两个相同参数的为一组),将转毂I 14 一端安装一套轴承和另一端安装两套轴承和套杯47后分别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 30的三个孔中,左右两个相同参数的转毂I (14、14')要在一个轴线上,(见图6)。调直辊15两端装入轴承
I44,将调直辊15装入辊架13没螺杆一端的槽中,将辊轴42装入辊架13 —侧的孔中,通过调直辊15孔中的两套轴承I 44的孔在进入辊架13另一侧的孔,同时调整垫圈43安装在轴承I 44与辊架13之间,使调直辊15两端与辊架13有间隙。顶丝38装入辊架13端部一侧的螺絲孔中将辊轴42顶紧固定在辊架13上,辊架13另一端槽中的螺杆旋入调整螺母41的螺纹孔中。压板39装在调整螺母41上,轴挡圈40安装在调整螺母41的槽上,使调整螺母41只能在压板39中间的孔中旋转不能轴向移动。辊架13装入转毂I 14两侧的圆孔中,用压紧螺栓45通过压板39两端的弧形孔将压板39固定在转毂14上。旋松压紧螺栓45可微调调直辊15与钢筋20轴线的接触角度,然后在拧紧压紧螺栓45将压板39固定,旋转调整螺母41可调整调直辊15的压下量形成调直曲线(见图4、图5)。转毂快速转换位置机构安装与调整手轮16安装在蜗杆18 —端,蜗杆18与蜗轮17啮合,蜗轮17安装在蜗轮轴19上, 蜗轮轴19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端部的中心位置。转动手轮16可使左侧与右侧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转动,将按钢筋20直径参数选定的左右转毂I (14、lf )的轴线调整到与钢筋20轴线同轴的位置(见图I、图6)。定位机构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两端部径向按三等分设置三个定位槽,在每件支承座
I12上面的孔装入定位轴35并插入转毂转位架I 30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中,弹簧II 31装在定位轴35上,压座34装在定位轴35上并压缩弹簧II 31,压座34下面固定在支承座I 12 上,用销轴32将定位轴35上部与偏心轮33连接。手柄杆46安装在偏心轮33上,抬起手柄杆II 46带动定位轴35上移离开转毂转位架I 30的定位槽,旋转手轮16将按钢筋20直径选定的转毂I 14的位置调整到与纲筋20同轴后,放下手柄杆II 46使定位轴35下部插入转毂转位架I 30的定位槽中完成定位,弹黉II 31对定位轴35有预压力使定位更可靠(见图2、图6)。传动机构的调整在电机8上安装的皮带轮I 7通过皮带与传动轴10上安装的皮带轮II 9连接,传动轴10安装在轴承座I 11上,轴承座I 11安装在支承座I 12上,每个转毂I 14靠外侧的轴端安装转毂齿轮37,传动轴10另一端安装的齿轮36与和钢筋20同轴位置的转毂齿轮37啮合,此传动机构由左右两套组成,同时起动两台电机(8、8'),同速反向旋转,可有效防止或减少钢筋轴向扭曲(见图I、图2、图6)。受料槽与定尺机构安装与调整在立式悬臂架27的上部安装料槽前侧板58和料槽后侧板71,在料槽前侧板58上安装链条前导轨59,料槽后侧板71上安装链条后导轨70。在立式悬臂架27的上方后侧安装定尺导轨66,导轨座67用紧固螺栓65紧固在定尺导轨66上,滚轮轴68 —端安装轴承 75并用轴挡圈76固定,滚轮轴68另一端安装在定尺板座62上并用螺母60紧固,用螺栓 61把定尺板26装夹在定尺板座62上。轴承II 75装在导轨座67上的T形槽中,T形槽中两端安装限位挡块69防止轴承II 75脱离T形槽,导轨座67的左端安装长拉钉74,在定尺板座62左端安装短拉钉72,复位拉簧I 73左端挂在长拉钉74上,右端挂在短拉钉72上, 在导轨座67上安装了接近开关64。立式悬臂架27的上面安装方钢管63,在受料槽纵向左右两端的立式悬臂架27上部安装链轮支架78,在链轮支架78上安装链轮轴79,链轮轴79 上安装左链轮22和右链轮29,左链轮22和右链轮29上安装手柄杆II (80、80'),将链条 28中段装入方钢管63,链条28左端与左链轮22啮合,右端与右链轮29啮合,链条28左端头和右端头从链条前导轨59和链条后导轨70两端装入导轨槽中。链条28两端头各安装一件连接板77,两件连接板77在与导轨座67的两端连接,完成了受料槽上口的封闭。在立式悬臂架27的中部安装长轴24,长轴24上安装摆杆25,摆杆25上端安装长托板55,长托板55上安装托料块54,托料块54封住受料槽的下口。松开紧固螺栓65,用手柄杆II 80转动链轮22或链轮29使链条28通过连接板77带动导轨座67在定尺导轨66上移动,定尺板26按钢筋20的切断长度确定后在用紧固螺栓65将导轨座67紧固在定尺导轨66上,完成定尺(见图1、7、8、9、10)。切断与落料机构的安装与调整用轴I 49将液压缸I 48上的活塞杆和杠杆50铰接,支承轴II 51和杠杆50铰接,杠杆50另一端安装了动刀I 53与定刀I 21相对应。用轴II 52将杠杆50与立连杆23 上端铰接,用轴III 57将立连杆23下端与水平连杆56铰接,水平连杆56另一端固定在长轴 24上,长轴24安装在立式悬臂架27的中部。长轴24上安装摆杆25,摆杆25上安装长托板55,长托板55上安装托料块54。当被调直的钢筋20进入定刀I 21的孔后继续前进进入受料槽,当钢筋20顶到定尺板26后,定尺板26带动定尺板座62、滚轮轴68、轴承II 75 在导轨座67的T形槽中向前移动。当定尺板26上端靠近接近开关64时,使接近开关64 发出电信号通过液压系统使液压缸48上的活塞杆通过轴I 49推动扛杆50在支承轴II 51 上摆动,使杠杆50另一端安装的动刀I 53下移与定刀I 21将纲筋20切断。在切断纲筋的同时杠杆50通过轴II 52推动立连杆23下移并通过轴III 57使水平连杆56摆动,水平连杆56使长轴24转动,长轴24带动摆杆25、长托板55、托料块54摆动打开受料槽下口,钢筋20在自重的作用下很快下落脱离受料槽,此时定尺板26失去了钢筋的顶力,在复位拉簧
I73的作用下定尺板26很快恢复原位,接近开关发出电信号,通过液压系统使活塞杆缩回原位,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见图I、图7、图8)。实施例2附图11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在左右两侧调直机构中各设置一个转毂I (14、14')和两个转毂II (90、90'),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转毂II (90、90')内安装调直块(91、91')和调整螺絲(89、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附图12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三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省略掉右侧调直机构。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4附图13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四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省略掉右侧调直机构。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5附图14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五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省略掉右侧调直机构。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二个转毂II 90和一个转毂I 14, 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 ;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6附图15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六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省略掉右侧调直机构。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和二个转毂I 14,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7附图16、17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七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的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转毂14的轴端安装转毂皮带轮107,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转毂皮带轮107连接,在皮带轮7和转毂皮带轮107之间设置涨紧轮108,驱动机构的两台电机(8、8')同速反向旋转,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 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8附图18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八个实施例。所述调直机构的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 转毂I 14的轴端安装转毂皮带轮107,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转毂皮带轮107连接,在皮带轮 7和转毂皮带轮107之间设置涨紧轮108,驱动机构的两台电机(8、8')同速反向旋转,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 (14、14'),所述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 15')。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9
附图19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九个实施例。对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 14, 转毂I 14左侧安装在宽轴承座104上,其右侧安装了窄轴承座105上,转毂14左侧轴端安装皮带轮109。在调直系统中间设置蜗轮轴106,安装在转毂转位架30 I的左侧中心处。左端的转毂I 14上安装的调直辊15的轴线距离和曲面都按机型最大钢筋直径设计。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所述左侧一个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右侧调直机构三个转毂I If内安装调直辊15'。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10附图20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个实施例。对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 转毂II 90的左侧安装在宽轴承座104上,其右侧安装在窄轴承座105上,转毂II 90左侧轴端安装皮带轮109。左侧转毂II 90上安装的调直块91的轴向距离和孔径按机型最大钢筋直径设计,在调直系统中间设置了蜗轮轴106,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 30的左侧中心处。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I 90',所述左侧调直机构一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右侧调直机构三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11附图21公开了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和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12附图22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二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 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和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13附图23、24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三个实施例。所述调直系统设置转毂转位架II111和支承座II 110,左右两侧调直机构各设置四个转毂II (90、90'),四个转毂II (90、 90')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 111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 111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 111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110的圆孔中。调直块91沿转毂
II90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91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 (90,90/ )的参数相同。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14附图25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四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右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3相同。实施例15附图26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五个实施例。对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 ,左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 90,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3相同。实施例16附图27、28、29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六个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电机8上的皮带轮
I7通过皮带与皮带轮81连接,皮带轮III 81安装在主传动轴82上,主传动轴82中部安装在轴承座83上,主传动轴82另一端安装锥齿轮84用花键连接,用螺母88将压盘85固定在主传动轴82轴端,在用螺杆87将压盘85与锥齿轮84靠紧,锥齿轮84同时与两个转毂
I(14、14')轴端安装的锥齿轮(86、86')啮合。松开螺杆87,推动锥齿轮84使其与锥齿轮(86、86')脱离,转动转毂转位架II 30将按钢筋直径选择的左右转毂I (14、14') 调整到与纲筋20同轴的位置,拧紧螺杆87使锥齿轮84与压盘85靠紧,使左右两侧的锥齿 (86、86')与锥齿轮84啮合,起动电机8使与钢筋20轴线同轴的两个转毂I (14、14') 同速反向旋转,该实施例去掉了实施例I的转毂快速转换位置机构中的蜗轮蜗杆机构,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和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17附图30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七个实施例。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 14, 转毂I 14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 14右侧安装在宽轴承座104,其左侧安装窄轴承座105,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转毂I 14'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14内安装调直辊15,所述转毂14'内安装调直辊15'。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6相同。实施例18附图31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八个实施例。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 转毂II 90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I 90右侧安装在宽轴承座104,其左侧安装窄轴承座105。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I 90;,转毂II 90;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6 相同。
实施例19附图32、33是本发明公开的第十九个实施例。所述调直系统设置转毂转位架
II111和支承座II 110,左右调直机构各设置四个转毂(90'、90),四个转毂II 90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 111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 111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 111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II Iio的圆孔中,调直块91沿转毂II 90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91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 (90,90;)的参数相同,左右调直机构的转毂II (90、90')内安装调直块(91、9Γ )和调整螺絲(89、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6相同。实施例20
附图34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十个实施例。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 所述转毂II 90右侧安装在宽轴承座104,其左侧安装窄轴承座105。转毂II 90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转毂II 90内装有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左侧转毂90 上安装的调直块91的轴向距离和孔径按机型最大钢筋直径设计。右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 90',转毂II 90'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I 90'内装有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16相同。实施例21附图35、36、37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十一个实施例。左侧调直机构中设置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上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右侧调直机构中设置三个转毂
II90',所述转毂II 90'上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旋转调整螺絲89可调整调直块91的孔与转毂II 90轴线的垂直位置,形成调直曲线,调直块91的孔径的大小和在转毂II 90轴线上的距离是按钢筋直径的大中小设计的,六个转毂II (90'、90) 二个为一组, 分成三组,在一个轴线上的左右转毂II (90'、90)参数相同。切断与落料机构中设置液压缸II 92,液压缸II 92上的活塞杆用轴V96将上连杆93下端和下连杆97上端、长连杆103 上端铰接,长连杆103与水平连杆56用轴III 57铰接,上连杆93上端用轴IV 94与刀体座 95铰接,下连杆97下端用VI轴98与动刀杆101上端铰接,动刀杆101中部安装在刀杆座 100的孔中,刀杆座100安装在刀体座95上,动刀杆101下端安装动刀II 102,动刀II 102 与定刀II 112相对应,复位弹簧II 99安装在动刀杆101上部。液压缸II 92上的活塞杆与轴V 96推动与其铰接的上连杆93和下连杆97动作并推动动刀杆101带着动刀102下行, 动刀II 102与定刀II 112将钢筋切断,在切断钢筋的同时长连杆103推动轴III 57与其铰接的水平连杆56摆动。其它机构的设置与动作与实施例I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包括驱动机构、送料和牵引机构、调直机构、受料槽与定尺机构,切断与落料机构组成,其特征是驱动机构的两台驱动电机(8、8')的皮带轮I(J、r )各自通过皮带与传动轴(10、10')上的皮带轮11(9、9')连接,支承座I (12、 12')的轴承座I (11、1Γ )中的传动轴(10、10')上安装的齿轮(36、36'),左右两侧调直机构的转毂I (14、14')或外侧的轴端安装转毂齿轮(37、37'),所述齿轮(36、 36')与和钢筋(20)同轴位置的转毂齿轮(37、37')啮合,所述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所述调直机构的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30')安装在两端的支承座I (12)上,六个转毂I (14)按钢筋(20)直径大中小三个参数分成三组,转毂I (14) 一端安装一套轴承和另一端安装两套轴承和套杯(47)后,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30')的三个孔中, 左右两个相同参数的转毂I (14、lf )在一个轴线上;手轮(16)安装在蜗杆(18) —端, 蜗轮(17)安装在蜗轮轴(19)上,蜗轮轴(19)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端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受料槽与定尺机构的立式悬臂架(27)的上部安装料槽前侧板(58)和料槽后侧板(71),料槽前侧板(58)上安装了链条前导轨(59),料槽后侧板(71)上安装链条后导轨(70),立式悬臂架(27)的上方后侧安装定尺导轨(66),导轨座(67)用紧固螺栓(65)紧固在定尺导轨(66)上,滚轮轴(68) —端安装轴承(75)并用轴挡圈(76)固定,滚轮轴(68) 另一端安装在定尺板座¢2)上并用螺母¢0)紧固,用螺栓¢1)将定尺板(26)装夹在定尺板座¢2)上,轴承II (75)装在导轨座¢7)上的T形槽中,T形槽中两端安装限位挡块 (69、69'),复位弹簧(73)左右端挂在长拉钉(74)和短拉钉(72)上,导轨座(67)上安装接近开关(64);立式悬臂架(27)的上面安装方钢管(63),在受料槽纵向左右两端的立式悬臂架(27)上部安装链轮支架(78),链轮支架(78)上安装链轮轴(79),链轮轴(79)上安装左链轮(22)和右链轮(29),链轮(22)、(29)上安装了手柄杆(80),链条(28)中段装入方钢管(63),链条(28)左端与左链轮(22)啮合右端与右链轮(29)啮合,链条(28)左端头和右端头从链条前导轨(59)和链条后导轨(70)两端装入导轨槽中,链条(28)两端头各安装一个连接板(77),两个连接板(77)在与导轨座¢7)的两端连接;所述立式悬臂架(27)的中部长轴(24)上安装摆杆(25),摆杆(25)上端长托板(55)上安装托料块(54);用轴I (49)将液压缸I (48)上的活塞杆和杠杆(50)铰接,支承轴(51) 和杠杆(50)铰接,杠杆(50)另一端安装动刀I (53)与定刀I (21)相对应,用轴II (52) 将杠杆(50)与立连杆(23)上端铰接,用轴III (57)将立连杆(23)下端与水平连杆(56)铰接,水平连杆(56)另一端固定在长轴(24)上。所述调直辊(15)两端装入轴承I (44),调直辊(15)装入辊架(13)没螺杆一端的槽中,辊轴(42)装入辊架(13)和调直辊(15)孔中的两套轴承I (44)的孔中,同时将调整垫圈(43)安装在轴承I (44)与辊架(13)之间,使调直辊(15)两端与辊架(13)有间隙,顶丝(38)装入辊架(13)端部一侧的螺絲孔中将辊轴(42)顶紧固定在辊架(13)上,将辊架(13)另一端槽中的螺杆旋入调整螺母(41)的螺纹孔中,压板(39)装在调整螺母(41)上, 轴挡圈(40)安装在调整螺母(41)的槽上,使调整螺母(41)只能在压板(39)中间的孔中旋转不能轴向移动,辊架(13)装入转毂I (14)两侧的圆孔中,用压紧螺栓(45)通过压板(39)两端的弧形孔将压板(39)固定在转毂I (14)上。所述两个转毂转位架I (30)两端部径向按三等分设置了三个定位槽,在每个支承座I(12)上面的孔装入定位轴(35)并插入转毂转位架I (30)的其中一个定位槽中,弹簧II(31)装在定位轴(35)上,压座(34)装在定位轴(35)上并压缩弹簧II (31),压座(34) 下面固定在支承座I (12)上,用销轴(32)将定位轴(35)上部与偏心轮(33)连接,手柄杆(46)安装在偏心轮(33)上。所述轴承II (75)装在导轨座(67)上的T形槽中,T形槽中两端安装了限位挡块(69), 复位弹簧I (73)左右端挂在长拉钉(74)和短拉钉(72)上,导轨座¢7)上安装接近开关(64)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侧调直机构中各设置一个转毂I (14、14')和两个转毂II (90、90'),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转毂II (90、90')内安装调直块(91、91')和调整螺絲(89、8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或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14)内安装调直辊(15),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或者其中一个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另外两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或者其中一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另外两个转毂I(14)内安装调直辊(1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的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转毂II (90)的轴端安装转毂皮带轮(107),皮带轮I (7)通过皮带与转毂皮带轮(107)连接,在皮带轮I (7)和转毂皮带轮(107)之间设置涨紧轮(108),两台电机 (8、8')同速反向旋转,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I (90、90'),所述转毂II (90、 90')内安装调直块(91、91')和调整螺絲(89、89');或者左右两侧调直机构都设置三个转毂I (14、14'),所述转毂I (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 (14)或一个转毂II (90),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或三个转毂II(90');所述左侧一个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或者一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所述右侧调直机构三个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 或者三个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保留左侧调直机构,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或三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系统两侧各设置转毂转位架II (IllUir )和支承座II (110,110/ ),调直机构两侧各设置一组结构相同的转毂,每组转毂的四个转毂II (90)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 (111)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 (111)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 (111)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II (110)的圆孔中,调直块(91)沿转毂II (90)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91)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20)的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 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 (90、90')的参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II转毂(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 (89);右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左侧调直机构设置四个转毂II (90),所述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8)的皮带轮I (7)通过皮带与主传动轴(82)的皮带轮III (81)连接,安装在轴承座(83)的主传动轴(82)另一端安装锥齿轮(84),调直机构左右两侧的转毂I (14、14')的轴端安装锥齿轮(86、86'),锥齿轮(84)同时与两个转毂I (14、lf )轴端的锥齿轮(86、86')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 (14)或一个转毂II (90),转毂I (14)或转毂II (90)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 (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转毂II (90)内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右侧调直机构设置三个转毂I (14')或三个转毂II (90'), 转毂I (14')或转毂II (90;)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 (14')内安装调直辊(15'),所述转毂II (90')安装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 (89')。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系统设置转毂转位架II (111)和支承座II (110),调直机构左右两侧各设置四个转毂II (90、90'), 四个转毂II (90)安装在转毂转位架II (111)的四等分的圆孔中,每个转毂转位架II (111) 两端按四等分设置定位槽,所述转毂转位架II (111)的两端安装在支承座II (110)的圆孔中,调直块(91)沿转毂II (90)轴线上的距离和调直块(91)的孔径是按钢筋直径大小设计四个参数,也可按某一个钢筋直径设计成一个单一的参数,在一个轴线的左右两个转毂II (90、90')的参数相同,左右两个调直机构的转毂II (90、90')内安装调直块(91、 91')和调整螺絲(89、8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调直机构设置一个转毂II (90),转毂II (90)右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转毂II(90)内装有调直块(91)和调整螺絲(89);右侧设置四个转毂II (90'),转毂II (90') 左侧轴端安装锥齿轮(86)并与锥齿轮(84)啮合,所述转毂II (90;)内装有调直块(91') 和调整螺絲(8Y )。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两侧各设置结构相同的三个转毂II (90、90'),所述转毂II (90、90')上安装调直块(91、91')和调整螺絲(89、89');切断与落料机构中设置液压缸II (92),液压缸II (92)上的活塞杆用轴V (96)将上连杆(93)下端和下连杆(97)上端、长连杆(103)上端铰接,长连杆(103)与水平连杆(56)用轴III (57)铰接,上连杆(93)上端用轴IV (94)与刀体座(95)铰接,下连杆(97)下端用轴VI (98)与动刀杆(101)上端铰接,动刀杆(101)中部安装在刀杆座(100) 的孔中,刀杆座(100)安装在刀体座(95)上,动刀杆(101)下端安装动刀II (102),动刀II(102)与定刀II (112)相对应,复位弹簧II (99)安装在动刀杆(101)上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转毂钢筋调直切断机。所述调直切断机两侧调直机构的转毂Ⅰ(14、14′)外侧的轴端安装转毂齿轮(37、37′),所述转毂Ⅰ(14、14′)内安装调直辊(15、15′)。三个转毂Ⅰ(14)一端安装一套轴承和另一端安装两套轴承和套杯(47)后,分别安装在两个转毂转位架Ⅰ(30、30′)的三个孔中,左右两个相同参数的转毂Ⅰ(14、14′)在一个轴线上。轴Ⅰ(49)将液压缸Ⅰ(48)的活塞杆和杠杆(50)铰接,杠杆(50)另一端安装动刀Ⅰ(53)与定刀Ⅰ(21)相对应。该发明结构紧凑,性能可靠,调整容易,克服了现有产品切断时易连切,浪费材料等不足,为用户提供了调直质量高、经济适用的钢筋调直切断机产品。
文档编号B21F1/02GK102688958SQ2012102059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曲海涛 申请人:曲海涛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