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8  8

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按建筑物从旧址移动至新址同一上轨道梁滑座中心点的圆弧运动轨迹,在基础筏板上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构成下轨道梁体系。下轨道钢板、滚轴、上轨道钢板组成移位体系。上轨道梁、上轨道连梁、上轨道叉梁及所述的三梁交接处的上轨道梁滑座构成上轨道梁体系。千斤顶作用于支撑建筑物的上轨道梁滑座上。该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进行的建筑物移位工程,建筑物平移和旋转同步进行,一步到位,避免了分两次移位造成的施工时间,资金的浪费,同时降低建筑物尤其是古建筑损坏几率,施工效果更好。本发明造价低、施工快捷、效果显著,是对比大量建筑物平移、旋转实例,认真总结而得出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成果。
【专利说明】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移位的工程装置,可应用于建筑物移位领域,该装置适用于同步解决既有平移要求又有旋转要求的砖混、框架、钢结构等建筑物的移位。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处理既有平移要求又有旋转要求的建筑物移位问题,多采用分步式移位方式,即制作两套移位装置。一套平移装置用于将建筑物平移使其中一个对应点重合,另外一套旋转装置,将平移就位后的建筑物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满足建筑物综合移位问题。两套装置在制作过程中耗费时间和费用巨大,同时建筑物在移位过程中要经历平移和旋转两个移位过程,对建筑物,特别是古建筑的破坏几率增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该装置适用于同步解决既有平移要求又有旋转要求的砖混、框架、钢结构等建筑物的移位。
[0004]这种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是由下轨道梁体系、移位体系、上轨道梁体系共同构成的。
[0005]按着建筑物从旧址移动至新址同一上轨道梁滑座中心点的圆弧运动轨迹,在基础筏板上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形成下轨道梁体系。
[0006]下轨道钢板、滚轴、上轨道钢板组成移位体系,下轨道钢板平整等厚与圆弧形下轨道梁同宽,下轨道钢板与圆弧形下轨道梁顶面紧密铺贴,滚轴均匀且按轴向垂直于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切线摆放在下轨道钢板上,上轨道钢板宽度与上轨道梁滑座同宽,上轨道钢板与上轨道梁滑座的底面紧密铺贴。千斤顶作用于支撑建筑物的上轨道梁滑座上。千斤顶的推力作用方向与上轨道梁滑座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切线相一致。
[0007]由上轨道梁、上轨道连梁及上轨道叉梁、上轨道梁滑座构成上轨道梁体系,上轨道梁滑座设置在上轨道梁、上轨道连梁及上轨道叉梁的连接处,上轨道梁滑座的轴线与其配合的圆弧形下轨道梁的切线相一致,上轨道梁体系浇筑为一体,共同支撑建筑物。
[0008]所述的圆弧运动轨迹为同心圆圆弧轨迹,连接建筑物在新址和丨日址任意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分别作出两条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同心圆圆心,并以该同心圆圆心与各上轨道梁滑座中心点的连线为半径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
[0009]使用该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进行的建筑物移位工程,建筑物平移和旋转同步进行,一步到位,避免了分两次移位造成的施工时间,资金浪费,同时降低建筑物尤其是古建筑损坏几率,施工效果更好。本发明作用明确,造价低,施工快捷,效果显著,是发明人对比大量建筑物平移、旋转实例,认真总结而得出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成果。
[0010]所述圆弧形下轨道梁系,每个滑座所处弧形轨道皆为同心圆,连接建筑物在新址和旧址任意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分别作两条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同心圆圆心所在位置点。且各弧段弧度相同,与建筑物自身旋转的弧度相等。如图2证明如下:
[0011]...0M、ON分别为EE3、AA3垂直平分线
[0012]...0A=OA3, OE=OE3,
[0013]...AE=A3E3
[0014]ΛΔ AOE A3OE3
[0015]...Z PAO= Z PA3O, Z AOE= Z A3OE3,
[0016]\.Z AKP= Z A3KO,
[0017]/.Λ AKP ⑴Λ A3KO,
[0018]/.Z AOA3= Z APA3,
[0019]...Z AOE3+ Z AOE= Z AOE3+ Z Α30Ε3,
[0020]...Z AOA3= Z EOE3,
[0021]...Z EOE3= Z APA3= θ。
[0022]圆弧形下轨道梁表面平整度要求误差不超过3毫米,圆弧形下轨道梁可以使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根据建筑物移位对象灵活运用。
[0023]所述下轨道钢板、滚轴、上轨道钢板组成的移位体系,其特征在于下轨道钢板平整、等厚,厚度采用统一规格10至20毫米厚普通钢板,钢板宽度与下轨道梁同宽,下轨道钢板与下轨道梁顶面紧密铺贴;滚轴采用直径为60毫米或100毫米普通圆钢,长度为400至600毫米,滚轴均匀且轴向垂直于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切线摆放到下轨道钢板上;上轨道梁钢板采用厚度为10毫米,宽度与上轨道梁滑座等宽,钢板放置于滚轴顶面,上轨道梁钢板与滚轴之间,上轨道梁钢板与上轨道滑座之间应平整密实,不留空隙。
[0024]所述上轨道梁体系,其特征在于滑座的轴线方向与弧形布置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在该滑座位置的切线方向一致,上轨道梁体系在考虑到建筑物的非轴线方向受力后可按建筑物轴线布置,上轨道梁体系多采用混凝土结构浇筑为一体。
[0025]所述工程装置,按照确定的建筑物平移距离和旋转角度计算得出轨道圆心和半径,按该轨道圆心和半径修建下轨道梁体系,移位体系,上轨道梁体系,整个移位过程中建筑物上部结构不受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圆弧形下轨道梁同心圆圆心确定方法图。
[0027]图2是圆心夹角等于建筑物自身旋转角度证明图。
[0028]图3是圆弧形下轨道梁平面示意图。
[0029]图4是上轨道梁体系平面图。
[0030]图5是滚轴移位主视图。
[0031]图6是滚轴移位剖面图。
[0032]附图标记如下:1-圆弧形下轨道梁、2-基础筏板、3-上轨道梁、4-上轨道连梁5-上轨道叉梁、6-上轨道梁滑座、7-下轨道钢板、8-滚轴、9-上轨道钢板、10-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按着建筑物从旧址移动至新址同一上轨道梁滑座6中心点的圆弧运动轨迹,在基础筏板2上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I。
[0034]下轨道钢板7、滚轴8、上轨道钢板9组成移位体系,下轨道钢板7与圆弧形下轨道梁I顶面紧密铺贴,滚轴8均匀且按轴向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切线摆放在下轨道钢板7上,上轨道钢板9与上轨道梁滑座6的底面紧密铺贴;千斤顶作用于支撑建筑物10的上轨道梁滑座6上。
[0035]由上轨道梁3、上轨道连梁4及上轨道叉梁5、上轨道梁滑座6构成上轨道梁体系,上轨道梁滑座6设置在上轨道梁3、上轨道连梁4及上轨道叉梁5连接处,上轨道梁体系浇筑为一体,共同支撑建筑物10。上轨道梁滑座6的轴线与其配合的圆弧形下轨道梁I的切线相一致。千斤顶的推力作用方向与上轨道梁滑座6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切线相一致。
[0036]所述的圆弧运动轨迹为同心圆圆弧轨迹,连接建筑物10在新址和旧址任意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分别作出两条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同心圆圆心,并以该同心圆圆心与各上轨道梁滑座6中心点的连线为半径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I。
[0037]先编制基础筏板2的钢筋和圆弧形下轨道梁I的钢筋,注意圆弧形下轨道梁主筋与下轨道曲率一致,箍筋垂直主筋绑扎,浇筑基础筏板2混凝土,该混凝土等级一般为C25或C30,基础筏板2上圆弧形下轨道梁I的具体位置按下列方法确定,首先在图纸上确定同心圆轨道圆心位置,量取各个弧形轨道半径大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各个弧形轨道半径数据测放出该弧形轨道并标识挂施工线,按线施工圆弧形下轨道梁混凝土,浇注成型后检查标高是否符合平整度要求的3毫米误差。
[0038]在圆弧形下轨道梁I顶面铺设下轨道梁钢板7,摆放滚轴8,铺设上轨道钢板9,钢板在铺设时要求平整无翘曲,钢板与滚轴之间要压实无间隙,钢板与钢板之间要焊接牢固无凸起。
[0039]编制上轨道梁3、上轨道梁连梁4及上轨道叉梁5、上轨道梁滑座6钢筋,箍筋垂直主筋绑扎,浇筑上轨道梁体系混凝土,该混凝土等级比圆弧形下轨道梁混凝土等级高I级,一般为C30或C35。
[0040]整个工程装置构建完成后,养护混凝土强度28天,达到设计强度100%,然后将建筑物10从上轨道梁3底面至基础筏板2顶面空隙间断开,使建筑物重量通过上轨道梁体系的滑座6传递到移位体系,再传递到圆弧形下轨道梁和基础筏板2构成的下轨道梁体系,完成建筑物10整体托换过程。
[0041]通过顶推千斤顶对圆弧形上轨道梁体系施加推力,整个移位过程中通过调整滚轴8的方向,严格使每个滚轴8的轴心均朝向轨道圆心,实现移位建筑10沿圆弧形下轨道梁I进行平移和旋转同步移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其特征在于:按建筑物从旧址移动至新址同一上轨道梁滑座(6)中心点的圆弧运动轨迹,在基础筏板(2)上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1),构成下轨道梁体系;下轨道钢板(7)、滚轴(8)、上轨道钢板(9)组成移位体系;上轨道梁(3)、上轨道连梁(4)、上轨道叉梁(5)及所述的三梁交接处的上轨道梁滑座(6)构成上轨道梁体系,上轨道梁体系浇筑为一体,共同支撑建筑物(10);千斤顶作用于支撑建筑物(10)的上轨道梁滑座(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运动轨迹为同心圆圆弧轨迹,连接建筑物(10)在新址和旧址任意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分别作出两条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同心圆圆心,并以该同心圆圆心与各上轨道梁滑座(6)中心点的连线为半径制作圆弧形下轨道梁(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其特征在于:下轨道钢板(7)与圆弧形下轨道梁(I)顶面紧密铺贴,滚轴(8)均匀且按轴向垂直于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I)切线摆放在下轨道钢板(7)上,上轨道钢板(9)与上轨道梁滑座(6)的底面紧密铺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其特征在于:上轨道梁滑座(6)的轴线与其配合的圆弧形下轨道梁(I)的切线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同步旋转平移轨道,其特征在于:千斤顶的推力作用方向与上轨道梁滑座(6)对应的圆弧形下轨道梁(I)的切线相一致。
【文档编号】E04G23/06GK103899097SQ20141013418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卢明全, 林伟, 张洪军 申请人: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