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绳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6-27  214

一种抓绳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绳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中设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绳槽(2),本体(1)的下端设置卡位键(3),卡位键(3)旋动安装在本体(1)上,卡位键(3)的一端为卡滞端(4),另一端为固线孔(5),卡位键(3)的旋转点位于卡滞端(4)和固线孔(5)之间,固线孔(5)位于本体(1)外端,卡滞端(4)则穿过本体(1)向绳槽(2)延伸,旋动卡位键(3),则使得卡滞端(4)远离或接近绳槽(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在工作人员下坠时,装置中的卡滞端自动卡住防护绳,阻止工作人员的下坠,从而保护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装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部分可以打开闭合,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抓绳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防护绳抓取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抓绳器。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空作业时,一般都设置有防护绳,防护绳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固定在其身上,起到了对工作人员的保护,但是工作人员在上升或下降时,因为防护绳是固定的,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先松开防护绳然后才进行上升下降,然后到达目的地后,再将防护绳固定在身上,这样不仅过程很繁琐,而且在松开防护绳动作时,是没有保护的,这个时期的工作人员很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抓绳器,解决现有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时,采用防护绳保护,但是在挪动时很麻烦,还很危险的缺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抓绳器,包括本体,本体中设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绳槽,本体的下端设置卡位键,卡位键旋动安装在本体上,卡位键的一端为卡滞端,另一端为固线孔,卡位键的旋转点位于卡滞端和固线孔之间,固线孔位于本体外端,卡滞端则穿过本体向绳槽延伸,所述的绳槽与卡位键的旋动形成的圆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旋动卡位键,则使得卡滞端远离或接近绳槽,卡滞端到卡位键旋动点的距离大于绳槽到卡位键旋动点的距离。卡位键的转动可以由设置固线孔的端头来控制,拨动该端头,则卡位键就可以旋动,卡滞端也就被带动旋转,绳槽到卡位键旋转点之间距离不变,卡滞端的运动即是远离或接近绳槽,而且卡滞端到卡位键旋动点的距离大于绳槽到卡位键旋动点的距离,卡滞端肯定会位于绳槽内的,使用时,防护绳为竖直延伸方向,其位于绳槽内,卡位键与防护绳呈斜角,且有固线孔的一端位于旋动点上侧,卡滞端位于旋动点下侧,固线孔处扎上线索,绳索另一端固定在工作人员身上,当工作人员下坠时,即将有固线孔端头向下拉,卡滞端向上旋,卡滞端即与防护绳接触,从而卡住绳索,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下坠,工作人员需要挪动时,用手将固线孔端头向上推,使得卡滞端不卡住防护绳。
[0005]进一步,上述的本体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的上板和下板配合后之间留有绳槽,上板和下板之间在绳槽两侧连接,其中一侧旋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螺栓旋松后,即可将防护绳放入绳槽中或者从绳槽中取出,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0006]进一步,所述的卡滞端的端头呈弧面,该弧面上设置有卡齿,卡齿更容易卡住防护绳,使用时,卡齿的方向应朝向绳槽,在卡滞端向防护绳运动时,卡齿即卡住防护绳。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I)本装置在工作人员下坠时,装置中的卡滞端自动卡住防护绳,阻止工作人员的下坠,从而保护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0009](2)本装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部分可以打开闭合,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实施例3中卡位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本体,2-绳槽,3-卡位键,4-卡滞端,5-固线孔,6_上板,7_下板,8_卡齿,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抓绳器,包括本体1,本体I中设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绳槽2,本体I的下端设置卡位键3,卡位键3旋动安装在本体I上,卡位键3的一端为卡滞端4,另一端为固线孔5,卡位键3的旋转点位于卡滞端4和固线孔5之间,固线孔5位于本体I外端,卡滞端4则穿过本体I向绳槽2延伸,所述的绳槽2与卡位键3的旋动形成的圆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旋动卡位键3,则使得卡滞端4远离或接近绳槽2,卡滞端4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大于绳槽2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卡位键3的转动可以由设置固线孔5的端头来控制,拨动该端头,则卡位键3就可以旋动,卡滞端4也就被带动旋转,绳槽2到卡位键3旋转点之间距离不变,卡滞端4的运动即是远离或接近绳槽2,而且卡滞端4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大于绳槽2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卡滞端4肯定会位于绳槽2内的,使用时,防护绳为竖直延伸方向,其位于绳槽2内,卡位键3与防护绳呈斜角,且有固线孔5的一端位于旋动点上侧,卡滞端4位于旋动点下侧,固线孔5处扎上线索,绳索另一端固定在工作人员身上,当工作人员下坠时,即将有固线孔5端头向下拉,卡滞端4向上旋,卡滞端4即与防护绳接触,从而卡住防护绳,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下坠,工作人员需要挪动时,用手将固线孔5端头向上推,使得卡滞端4不卡住防护绳。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上述的本体I包括上板6和下板7,所述的上板6和下板7配合后之间留有绳槽2,上板6和下板7之间在绳槽2两侧连接,其中一侧旋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螺栓旋松后,即可将防护绳放入绳槽中或者从绳槽中取出,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0020]【实施例3】
[002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卡滞端4的端头呈弧面,该弧面上设置有卡齿8,卡齿8更容易卡住防护绳,使用时,卡齿8的方向应朝向绳槽2,在卡滞端4向防护 绳2运动时,卡齿8即卡住防护绳。
【权利要求】
1.一种抓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I)中设置用于穿过防护绳的绳槽(2),本体(I)的下端设置卡位键(3),卡位键(3)旋动安装在本体(I)上,卡位键(3)的一端为卡滞端(4),另一端为固线孔(5),卡位键(3)的旋转点位于卡滞端(4)和固线孔(5)之间,固线孔(5 )位于本体(I)外端,卡滞端(4)则穿过本体(I)向绳槽(2 )延伸,所述的绳槽(2)与卡位键(3)的旋动形成的圆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旋动卡位键(3),则使得卡滞端(4)远离或接近绳槽(2),卡滞端(4)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大于绳槽(2)到卡位键(3)旋动点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I)包括上板(6)和下板(7),所述的上板(6)和下板(7)配合后之间留有绳槽(2),上板(6)和下板(7)之间在绳槽(2)两侧连接,其中一侧旋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滞端(4)的端头呈弧面,该弧面上设置有卡齿(8 )。
【文档编号】A62B35/00GK203389243SQ201320355090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0日
【发明者】石磊, 贾刚, 黄义勇, 刘 东, 苟承志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