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应用于消防系统,用于高层建筑各楼层的消防灭火。它主要由波纹蓄水箱、控制系统、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四大部分构成。其结构特点是:波纹蓄水箱通过进水管路与各个楼层的波纹蓄水箱联通,在波纹蓄水箱与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实现快速开启,自动补水;在波纹蓄水箱与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控阀门,实现快速开启,快速喷水灭火的功能。波纹蓄水箱亦可为任意形状。其工作原理是:当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开启出水管路上的电控阀门,波纹蓄水箱中的水快速喷出灭火,在喷水灭火的同时,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同步开启,相邻楼层波纹蓄水箱中的水会自动给予补充,以保证灭火水源的充足,彻底消灭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专利说明】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确切地说是应用于消防系统,可作为高层建筑的配套设施,实现高楼层的自动补水快速灭火,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特别是在一些省会的重点城市,20层以上的高楼比比皆是,这就为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提出了新的课题,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是专用于高层建筑的灭火设施,对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户外消防灭火高压水枪还不能普遍喷到百米以上的高度,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设施除了常规的灭火器材以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科技的传感控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另一种是传统的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
[0003]1、传感控制灭火系统要求必须反应灵敏,若各个楼层设置多个该系统造价较高,不适宜民用高层建筑使用;
[0004]2、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长期放置在楼道的固定位置由阀门、接头、水枪和水带构成,常出现的问题有:接头处易生锈;连接速度较慢;阀门开启及水带充水的时间较长等;
[0005]3、户外的消防设施目前很难普遍达到喷水百米以上的高度,民用高层建筑百米以上发生火灾危害很大。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 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可作为高层建筑的配套设施。用于高楼层的消防自动补水快速灭火。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波纹蓄水箱、控制系统、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四大部分构成。其结构特点是:波纹蓄水箱通过进水管路与各个楼层的波纹蓄水箱联通,在波纹蓄水箱与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实现快速开启,自动补水;在波纹蓄水箱与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控阀门,实现快速开启,快速喷水灭火的功能。波纹蓄水箱亦可为任意形状。其工作原理是:当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开启出水管路上的电控阀门,波纹蓄水箱中的水快速喷出灭火,在喷水灭火的同时,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同步开启,相邻楼层波纹蓄水箱中的水会自动给予补充,以保证灭火水源的充足,彻底消灭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说明。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11]其中:图1中:
[0012]I波纹蓄水箱、 2进水管路、 3电磁阀、 4接头、
[0013]5排气阀、6出水管路、 7电控阀、
[0014]【具体实施方式】:[0015]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波纹蓄水箱、控制系统、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四 大部分构成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
[0016]波纹蓄水箱I通过进水管路2和接头4与上下各楼层的波纹蓄水箱联通,形成封 闭的水流系统,初始蓄水时排气阀5开启,用于排出系统内的气体,气体排出后排气阀5关 闭。在波纹蓄水箱I与进水管路2上设置有电磁阀3,用来控制自动补水系统,实现快速开 启,自动补水;在波纹蓄水箱I与出水管路6上设置有电控阀7,用来控制出水系统,实现快 速开启,快速喷水灭火的功能。
[0017]当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快速开启出水管路6上的电控阀7,波纹蓄水箱I中的水 由此快速喷出灭火,在喷水灭火的同时,进水管路2上的电磁阀3同步开启,相邻楼层波纹 蓄水箱I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2会自动给予补充,以保证灭火水源的充足,达到消灭火灾保 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其特征是:波纹蓄水箱通过进水管路与各个楼层的波 纹蓄水箱联通,在波纹蓄水箱与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实现快速开启,自动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其特征是:在波纹蓄水箱与出水管路 上设置有电控阀门,实现快速开启,快速喷水灭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补水灭火装置,其特征是:波纹蓄水箱亦可为任意形状。
【文档编号】A62C31/00GK203408409SQ20132049913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邵为 申请人:沈阳海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