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消防抢险救援装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尤其是地铁)发生火灾时,用于救助受难人员、方便消防员更换消防装备、便于消防部队建立前沿指挥部等的新型消防抢险救援装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铁火灾事故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人们对地铁安全的高度关注。地铁内人流量大、通风排烟不畅、采光照明条件较差,再加之地铁疏散出入口少、疏散线路长,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高温浓烟将有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消防部队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时困难重重。
在对受难人员的救助方面对于地铁火灾中老、弱、病、残以及因伤而丧失自主逃生能力的受难人员,我国消防部队当前常见的救助方法是采用消防员搀扶、担架转移、接力救人等方式,将受难人员尽快转移至地面安全场所,但通过该方法实施救援,有可能耽误对情况危急、急需医疗救护受难人员的治疗,增加伤亡的几率。
在消防员更换装备及休息调整方面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员需更换装备和休息调整以保持战斗力,当前消防员为此通常不得不从战斗一线撤离至后方安全场所,但由于地铁火灾事故现场浓烟密布,能见度低且危险因素众多,给消防员带来诸多不便,且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消防部队的工作效率;在事故现场决策指挥方面处置地铁火灾事故时,事故现场指挥部通常设置在后方安全场所,由于目前我国在消防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消防员无线通信装备的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故尚无法保障地铁火灾事故中通信的完全畅通,在此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指挥部无法及时了解前方事态发展情况,同时指挥部的指令也可能无法及时传达给前方消防官兵,不利于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决策和指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以解决当前消防部队在受难人员救援、消防员装备更换及休息、事故现场指挥等方面所采取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由风机、风管、至少一个充气式救护站单元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其中,风管连接于风机与充气式救护站单元之间。其工作原理是将风机放置在没有烟气的安全场所(如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地面上),通过风管向救护站单元内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空气,当救护站单元的门全部关闭时,救护站单元内部将建立远远大于事故现场烟气流动所产生压力的正压,故可有效阻止烟气从缝隙进入,而救护站单元门打开时,由于门口向外的风速大于地铁火灾中烟气最大扩散速度,从而也能有效抑制烟气的进入,保证救护站内部的安全。
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机,可采用大功率轴流式消防送风风机,动力装置可为内燃机式或电机式,风机规格(风压、风量)根据送风的距离及救护站单元的个数决定;风管面料和救护站单元外层材料,须采用具有一定阻燃性能、抗切割性能、耐热性能且质轻、柔软、气密性良好的高分子膜涂覆基布复合面料;风管和救护站单元外层面料上可以设置发光指示标志,为受难人员指明逃生路径(有关实验表明,浓烟情况下发光指示标志有着较好的可见度);风管采用无骨架结构,缠绕在绞盘上便于收藏和快速铺设;救护站单元的气柱式支撑框架制作材料可选用橡胶布或热塑性聚氨酯膜复合面料,气柱上设置充气阀、泄压阀和排气阀,充气时压缩气瓶与充气阀连接,同时由泄压阀控制气柱内部压力;救护站单元设置有门,门襟和门帘通过拉链开合,确保救护站门可快速打开、关闭;风管与救护站单元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方式,风管和风机之间通过快速束紧装置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不仅连接迅速,而且密封性良好;辅助设备包括医疗急救设备、呼吸设备、照明设备等,当救护站单元支撑成型后,放置在救护站单元内备用。
未使用状态下,该消防救护站上述组成部分是各自分离的不同单元,方便收藏和携带;使用时,消防员可首先按照特定连接顺序将各单元铺开,再通过压缩气瓶向救护站单元支撑气柱充气而使之迅速支撑成型,同时用软质风管将风机、救护站单元衔接,启动风机并关闭救护站单元的出入口,该消防救护站就可以投入使用,整个过程十分迅速。
当消防员发现情况危急的受难人员后,可立即就近送到救护站内,利用医疗急救设备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后再转移至安全场所;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受难人员,可自行或在消防员的引导下进入救护站内短暂休整,然后佩戴救护站内配备的呼吸器具,在消防员协助下逃离事故现场;当救护站铺设完毕后,可将消防员需要更换的装备以及其他后勤保障物资运送至救护站中,方便消防员更换装备及休整;同时消防部队还可将事故现场指挥部设置在救护站单元内,从而缩短了指挥部与事故现场的距离,可一定程度上解决地铁火灾事故中无线通信屏蔽的问题,有利于指挥员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及指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事故现场建立一个没有烟气的安全场所,为受难人员提供紧急庇护和救助,方便消防员更换装备及休息调整,同时有利于将指挥部从后方推进至事故现场。与当前消防部队采用的技术方法比较,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更有效的救助受难人员,降低人员的伤亡,有利于消防员更方便快捷的更换装备、休息调整,提高了消防部队的工作效率,同时更有利于事故现场的指挥决策。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例的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例的救护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例的救护站单元气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风机,2为风管,3为救护站单元4为风管接头,5为风管外层面料,6为弯头,7为发光指示标志,8为发光指示标志,9为救护站门襟,10为救护站门帘,11为救护站外层面料,12为风管接口,13为气柱式支撑框架,14为气柱,15为充气阀,16为泄压阀,17为排气阀,18为气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参见图1,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由1台风机1、2节风管2、2个救护站单元3以及辅助附件组成,风机1采用内燃机式消防轴流风机,风量约9000m3/h,全压约300Pa。参见图2,风管接头4的快速连接装置有两种不同结构与风机1相连的风管接头4设置快速锁紧装置,与救护站单元3相连的风管接头4采用拉链连接;风管2无内部支撑框架,外层面料5采用质轻、柔软的聚醚型聚氨酯薄膜涂覆涤纶纤维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气密性及断裂拉伸强力;在地铁拐角、转弯处,为方便风管2的铺设,可设置具有一定挠度的弯头6;在风管外层面料上设置连续的发光指示标志7,便于引导受难人员疏散逃生。参见图3,救护站单元3主要由气柱式支撑框架13和外层面料11组成,在救护站单元外层面料上设置连续的发光指示标志8,便于引导受难人员疏散逃生;救护站门的门襟9与门帘10之间通过拉链快速开合;救护站外层面料11采用具有良好阻燃性、气密性及断裂拉伸强力的聚醚型聚氨酯薄膜涂覆涤纶纤维复合面料,罩在气柱式支撑框架13外面(包括底部);风管连接口13的尺寸及拉链须与风管接头4相匹配。参见图4,气柱式支撑框架13底部为长方形结构,向上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保持稳定性;气柱14的制作材料为橡胶布或热塑型聚氨酯涂覆尼龙复合面料,加工过程中首先通过高频热合的方式将接缝初步粘合,然后在接缝外粘贴胶布以加强气柱接缝的强度及气密性;在气柱式支撑框架13底部的气柱上设置有充气阀15、泄压阀16和排气阀17,充气时充气阀15与气瓶18连接。泄压阀16压力设定在0.02MPa左右,保证气柱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又防止气柱被撑破。辅助设备包括消防医疗急救箱、湿毛巾、逃生面罩(含滤毒罐)、手提式消防强光照明灯具等,当救护站单元支撑成型后,放置在救护站单元内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由风机(1)、风管(2)、充气式救护站单元(3)以及辅助设备组成,其中,风管(2)连接于风机(1)和充气式救护站单元(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风管(2)为软质风管,内部无支撑结构;风管(2)端部有接头(4),接头(4)与救护站单元(3)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风管(2)中设有弯头(6),弯头(6)为有骨架支撑的挠性风管,与风管(2)通过拉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充气式救护站单元(3)由气柱式支撑框架(13)和外层面料(11)组成;救护站单元(3)设置有门,门襟(9)与门帘(10)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式支撑框架(13)底部为长方形结构,上端向内倾斜以保持稳定;在气柱式支撑框架(13)底部的气柱上设置有充气阀(15)、泄压阀(16)和排气阀(17),充气时充气阀(15)与气瓶(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辅助设备包括医疗急救设备、照明设备、呼吸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上和充气式救护站单元(3)外层分别设置有发光指示标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主要由风机、软质风管、充气式救护站单元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组成,用于在火灾事故现场建立没有烟气的临时安全救护场所。该消防救护站是一种适用于地铁等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用于救助受难人员、方便消防员更换消防装备、便于消防部队建立前沿指挥部等的新型消防抢险救援装备。本发明可更有效地救助受难人员,降低人员伤亡;有利于消防员装备的更换及休息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消防部队事故现场的指挥决策。
文档编号A62B31/00GK1895698SQ2006100280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2日
发明者胡传平, 闵永林, 薛林, 施巍, 王永福, 马皎皎, 曹永强, 殷海波, 周凯, 杨昀, 宋娜娜 申请人: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