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7  48

专利名称: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的喷墨打印机的小型化一直备受希望。而且,提出了用于谋求小型化的各种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至4中,公开了所谓的纵置型打印机,其中, 通过将配置于喷墨打印机内的记录头、墨盒或者电路基板等构造物整体在上下方向上配置,能够谋求喷墨打印机的设置面积的缩小化。在将喷墨打印机设为纵置型的情况下,与喷墨打印机内的构造物整体在水平方向上配置的所谓的横置型的打印机相比,能够减小设置面积。专利文献1 特开2002-127551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3-127484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6-205630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9-286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谋求进一步的小型化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吸引机构,其从液体喷射头吸引液体;目标收纳部,其收纳作为从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的喷射对象的目标;输送机构,其将从目标收纳部供给的目标输送到能够接受来自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喷射的位置;和排液容器,其具有储存从吸引机构排出的排液的第1容器部与第2容器部; 目标收纳部、输送机构以及第1容器部从目标收纳部侧按照输送机构、第1容器部的顺序排列。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与将第1容器配置在相对于目标收纳部与输送机构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液体喷射装置的该交叉的方向上的大小。 即,在该交叉的方向为液体喷射装置的高度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将液体喷射装置的高度构成得较低。另外,在该交叉的方向为液体喷射装置的进深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将液体喷射装置的进深方向构成得较小。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具备液体容器装填部,其配置在与液体喷射头不同的位置,装填储存液体的液体容器;输送机构、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容器装填部从输送机构侧按照液体喷射头、液体容器装填部的顺序排列;作为目标收纳部、输送机构以及第1容器部的排列方向的第1方向与作为输送机构、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容器装填部的排列方向的第2方向互相交叉;液体容器装填部在沿着第1方向的方向并且与配置目标收纳部一侧相反一侧的方向上,具有比液体喷射头以及输送机构更突出的突出部,第1 容器部在沿着第2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形成于突出部的输送机构侧的空间。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在空间内配置排液容器,能够一边抑制液体喷射装置的容积的增大一边设置排液容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第1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第2方向为上下方向;在输送机构、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容器装填部的排列上,输送机构配置于最下侧。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目标收纳部、输送机构以及排液容器被配置于液体喷射装置的下方侧,能够将液体喷射装置的重心配置于较低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第2容器部延伸设置于第1容器部。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第2容器部被设置于第1容器部的端部,在输送机构的驱动部的下方配置在形成于该驱动部与液体喷射装置的底部之间的空间。这样,通过在该空间延伸设置排液容器,能够一边抑制液体喷射装置的容积的增大一边有效增大排液容器的容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在排液容器内,收纳有液体吸收件。液体吸收件能够将吸入的液体保持在液体吸收件内。因此,通过在排液容器内收纳有液体吸收件,即使在液体喷射装置翻倒时,也能够防止液体立即从排液容器漏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通过吸引机构而从液体喷射头排出的排液流入排液容器的流入口配置于比形成于接受吸引机构的排液的排液接受部的排液排出部还靠下方的位置;液体吸收件以存在从流入口向上方存在的部分的方式收纳在排液容器内。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将排液储存到比流入口更高的位置,能够谋求能够储存于排液容器的排液的储存量的增加。在上述技术方案之上,在液体喷射装置中,设为在排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障壁, 其形成能够妨碍向排液容器内排出的液体的移动的迷宫式路径。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即使在液体喷射装置翻倒时,也能够使排液难以从排液容器洒出。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打印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打印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概略表示图1、2所示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从左侧观察图1、2所示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表示吸引机构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吸引机构的部分结构图。图6是表示排墨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墨吸收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排墨容器中收纳有墨吸收件的状态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 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3 记录头(液体喷射头),4 墨盒装填部(液体容器装填部),4A:突出部,5 输送机构,11 墨盒(液体容器),13 吸引机构,14:记录纸供给机构(目标供给机构),15:排墨容器(排液容器),23:盖部(排液接受部),25:排墨排出部 (排液排出部),40 空间,42 管连接部(流入口),43 墨吸收件(液体吸收件),44、48A、 48B 障壁,52 记录纸收纳部(目标收纳部),P 记录纸(目标)
具体实施例方式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下面,对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下面,简称为打印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中箭头 X1-X2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另外,将图中箭头Y1-Y2方向设为前后方向,而且将图中箭头 Z1-Z2方向设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Z2方向表示打印机1的设置面所位于的方向。即,Z2方向为下方向。另外,Yl方向为打印机1的正面方向。所谓正面方向,是操作打印机1的操作者容易进行打印机1的操作的站立位置的方向。即,将打印机1构成为在操作者位于打印机1的正面方向而操作打印机1的情况下,操作按钮2的操作等打印机1的诸多操作容易进行。另外,朝向打印机 1的正面1A,将左手方向设为左方(图中箭头Xl方向),将右手方向设为右方(图中箭头 X2方向)。打印机1构成为将作为配置于打印机1的内部的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3(参照图 3、4)、作为液体容器装填部的墨盒装填部4(参照图3、4)和输送机构5(参照图4)整体配置于作为第2方向的上下方向Z1-Z2上的纵置型的打印机。在打印机1,从下方按顺序配置有输送机构5、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另外,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头3对作为目标的记录纸P喷射作为液体的墨,能够在记录纸P上记录文字和/或图形等。在打印机1,通过将收纳有记录纸P的纸盒6装填于打印机1的预定位置,记录纸 P变为装填于打印机1的状态。图1表示收纳有记录纸P的纸盒6向打印机1的装填完成的状态。图2表示将纸盒6装填于打印机1的途中或者从打印机1将纸盒6取出的途中的状态。打印机1如图1、2所示,呈长方体,整体在前后方向上扁平(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方向小),与左右方向相比,上下方向较长。打印机1在例如设置于室内的情况下,通常设置成使外装筐体7的背面IB朝向墙面,正面IA侧朝向室内。因此,打印机1的外装筐体 7的正面1A、上表面1C、左侧面ID以及右侧面IE成为操作者容易看见的部分。S卩,打印机 1的外装筐体7的设计在正面1A、上表面1C、左侧面ID以及右侧面IE下功夫。在打印机1的上表面1C,设置有电源开关8、操作按钮2、纸盒插通口 9和墨盒装卸口 10等。纸盒插通口 9是用于进行纸盒6的向打印机1的装卸的开口。墨盒装卸口 10是在对墨盒装填部4 (参照图3、4)进行墨盒11 (参照图3)的装卸时用于进行墨盒11的出入的开口。墨盒装卸口 10能够通过盖体12开闭,墨盒11的向墨盒装填部4的装卸能够在将盖体12打开的状态下进行。电源开关8、操作按钮2、纸盒插通口 9以及盖体12等的操作部的排列和/或操作方向等的朝向等设定为在操作者从打印机1的前方操作打印机1时容易操作。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以及图4,一边对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3、4是概略表示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表示从左斜上方观察打印机1时的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另外,图4表示从左方观察打印机1时的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图3以及图4为了容易判断打印机1的构造,将构件的图示和/或形状适当省略或者简略化。打印机1具有墨盒装填部4、记录头3、吸引机构13、作为目标供给机构的记录纸供给机构14、作为目标收纳部的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作为排液容器的排墨容器15和收纳担当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基板等的控制盒16等。墨盒装填部4、记录头3与输送机构5如上所述整体在上下方向Z1-Z2上排列,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与排墨容器15 整体在作为第1方向的水平方向Y1-Y2上排列。墨盒装填部4在墨盒装填部4中,能够装卸地装填储存墨的墨盒11。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11 构成为储存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墨的5个墨盒11A、11B、11C、11D、11E。作为墨颜色,为例如黑、品红、青绿、照片用青绿、黄的墨。墨盒装填部4与墨盒IlA IlE设为墨盒IlA IlE 能够分别单独相对于墨盒装填部4装卸的结构。S卩,墨盒IlA IlE构成为所谓的盒型的墨盒。墨盒IlA IlE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墨盒装填部4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W1。另外, 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墨盒IlA IlE总称为墨盒11或者将个别的墨盒简称为墨盒11。墨盒装填部4呈在上方具有开口部17的箱体,能够通过开口部17和形成于上表面1C(参照图1、2)的墨盒装卸口 10装卸墨盒11。墨盒装填部4在记录头3、吸引机构13、 记录纸供给机构14、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排墨容器15以及控制盒16中配置于最高的位置,并配置于上表面IC的正下方,以能够从设置于上表面IC的墨盒装卸口 10进行墨盒11的装卸。打印机1 一般设置在地板面、桌上的情况较多。因此,在设为在正面1A、左侧面ID或者右侧面IE进行墨盒11的装卸的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墨盒11的装卸操作的操作者有时候不得不采用窥探正面1A、左侧面ID或者右侧面IE的姿势。另外,在设为在背面IB和/或底面IF侧进行墨盒11的装卸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时需要移动打印机1。与此相对,通过设为能够在上表面IC侧进行墨盒11的装卸的结构,操作者能够容易从打印机1 的前方斜上方以自然的姿势进行墨盒11的装卸操作。记录头3作为记录头3,能够使用例如压电式喷墨或者热喷式喷墨形式的头,能够喷射从经由墨供给管18连接的墨盒11供给的墨。记录头3搭载于滑架19。另外,打印机1设为能够通过驱动电机20的驱动力使搭载有记录头3的滑架19沿着导向构件21往复移动的结构。驱动电机20与滑架19经由图示省略的驱动传递机构连结。驱动电机20的驱动力经由该驱动传递机构向滑架19传递,使滑架19往复移动。导向构件21将导向方向设为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在图上为左右方向),所述副扫描方向为后述的输送机构5输送记录纸P的输送方向。即,滑架19能够沿着导向构件21通过驱动传递机构(图示省略)而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打印机 1通过输送机构5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纸P,并且一边使记录头3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向记录纸P喷出墨,由此能够在记录纸P上进行预定的记录。打印机1为使记录头3相对于打印机1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结构,与此相对,对于墨盒11,设为不相对于打印机1移动的固定位置。即,打印机1构成为将墨盒11与记录头3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的所谓的架下(才7 * γ U 7 7)型的打印机。在打印机中,除了架下型,还有在滑架上与记录头一起搭载有墨盒的结构的所谓的架上(才^ 'J y 型的打印机。架下型的打印机在滑架上没有搭载墨盒,所以与架上型的打印机相比,能够减小滑架的移动时的惯性力。因此,与打印机1构成为架上型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用于驱动滑架19的驱动力,能够谋求功耗的降低和/或驱动传递机构的简略化。另外,与打印机1构成为架上型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由滑架19的移动引起而产生的振动的降低。打印机1为纵置型,重心位置容易变得比横置型的打印机高,容易有损设置时的稳定性。然而,通过将打印机1设为架下型,能够谋求由滑架19的移动引起而产生的振动的降低,提高打印机1的设置时的稳定性。在打印机1,墨的从墨盒11向记录头3的供给利用水位压力而进行,墨盒11配置在比记录头3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打印机1,将墨盒11配置在上表面IC的正下方,以能够从设置于上表面IC的墨盒装卸口 10进行墨盒11的装卸。因此,打印机1的重心位置容易变得更高。然而,通过将打印机1构成为架下型,能够减小滑架19的移动时的惯性力,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设置时的稳定性。特别,在将墨盒11配置在上表面IC的正下方的打印机1,在增加墨盒11的颜色数和/或个数或者增大盒的容量时,打印机1的重心位置容易变得更高。然而,通过将打印机1构成为架下型,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设置时的稳定性。吸引机构13在滑架19的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范围的左端位置,配置有吸引机构13。吸引机构 13形成为能够执行所谓的清洁工作的结构,所述清洁工作通过吸引记录头3内的墨而将混入记录头3内的墨流路以及墨供给管18内的气泡强制排出。另外,吸引机构13设为能够接受出于防止记录头3内的墨的增粘等目的而通过与记录无关地喷射墨的所谓的冲洗所喷射的墨的结构。由吸引机构13吸引的排墨或者通过冲洗所喷射的排墨经由排墨管22排出到排墨容器15。图5是从左方观察在记录头3上连接有盖部23的状态下的概略结构的图,所述盖部23作为构成吸引机构13的一部分的排液接受部。在图5中,对于盖部23和连接于盖部 23的排墨管22以剖视图而表示。在排墨管22上,连接有图示省略的泵,吸引机构13构成为能够通过泵在盖部23的内部产生负压。吸引机构13如图5所示,在通过盖部23覆盖记录头3的形成有进行墨喷射的喷嘴部的喷嘴形成面M的状态下,在盖部23内产生负压,执行清洁工作或者冲洗工作。从记录头3排出的排墨从连接有排墨管22的作为排液排出部的排墨排出部25,经由排墨管22 排出到排墨容器15。记录纸收纳部52记录纸收纳部52是打印机1的装填纸盒6的部分。在记录纸收纳部52,具备将纸盒6导向到预定的设置位置的导向构件和/或对设置于预定的设置位置的纸盒6进行定位的定位构件等。记录纸供给机构14如图2所示,通过将装填有记录纸P的纸盒6从纸盒插通口 9插入打印机1内并推到预定位置,如图1、3、4所示,纸盒6的向打印机1的装填完成。在将纸盒6装填到打印机1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记录纸供给机构14,将记录纸P从纸盒6内一张一张抽出, 向输送机构5供给。
记录纸供给机构14整体配置于装填于预定位置的纸盒6的下方和纸盒6的下端部的周边部。记录纸供给机构14具有从纸盒6将记录纸P抽出并向输送机构5输送的功能,例如,由料斗机构26以及阻碍(U夕一卜·')辊27等构成。即,通过料斗机构沈使纸盒 6内的记录纸P的下方侧向前方(阻碍辊27侧)变位,使记录纸P与阻碍辊27接触。然后,将层叠起来的记录纸P中位于最靠阻碍辊27侧的一张通过阻碍辊27的旋转向输送机构5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料斗机构沈以及阻碍辊27等构成记录纸供给机构14,但并不限定于该机构,也能够采用例如通过销钉将记录纸P —张一张取出的机构和/或通过吸引而将记录纸P取出的机构。另外,打印机1除了设为向记录纸收纳部52装填纸盒6的结构之外,也可以通过设为在记录纸收纳部52设置储纸部的结构,设为不使用纸盒6而将记录纸P直接装填于储纸部的结构。输送机构5输送机构5具有将从记录纸供给机构14供给的记录纸P向形成于纸支撑构件28 与记录头3之间的记录区域四输送的功能,由输送辊30、按压辊31以及导向构件51等构成。输送辊30由驱动电机32驱动。另外,导向构件51呈在下方具有弯曲部的U字形状, 从而能够将从纸盒6侧向下方送来的记录纸P的行进方向向作为记录头3侧的上方折回。通过记录纸供给机构14从纸盒6向输送机构5供给的记录纸P通过导向构件51 引导到输送辊30与按压辊31之间。然后,引导到输送辊30与按压辊31之间的记录纸P 沿着导向构件51,通过输送辊30的旋转向记录区域四输送。记录区域四是记录纸P能够从记录头3接受墨的喷射的位置,在记录区域四在记录纸P上进行利用墨的记录。输送到记录区域四的记录纸P沿着从纸支撑构件观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导向构件33而输送,通过驱动辊(7少W 口一,一)53和从动于其而旋转的从动辊M以及排纸滚花辊(W 口一,一)34A、34B和排纸辊35从排出口 36排出到打印机1的外部。记录纸P在使纸面(记录面)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装填在纸盒6内。另外,导向构件33如图4所示,以较陡的斜度从纸支撑构件观向上方延伸设置。导向构件51呈在下方具有弯曲部的U字形状。因此,设为如下所述的结构在使纸面(记录面)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装填在纸盒6内的记录纸P通过记录纸供给机构14向下方输送,然后,通过导向构件51使输送方向向上方变化,沿着导向构件33从排出口 36排出。S卩,在打印机1,作为输送记录纸P的路径的输送路径呈对从上方向下方输送的记录纸P在下方使输送方向翻转而向上方输送的大致U字型。另外,输送机构5、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整体在上下方向 Z1-Z2上排列。这样,通过将记录纸P的输送路径设为弯曲部位于下方的大致U字型,并且将输送机构5、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方向设为上下方向,能够减薄打印机1的前后方向的厚度。排墨容器15排墨容器15具有主容器部37 (第1容器部)和延伸设置部38 (第2容器部)。在主容器部37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39。主容器部37与延伸设置部38相比容量较大,是储存排墨的主体部分。排墨容器15其主容器部37夹着输送机构5配置在记录纸供纸机构14 的相反一侧。即,主容器部37、输送机构5以及记录纸供纸机构14在记录纸供纸机构14的前方按照输送机构5、主容器部37的顺序排列。输送机构5、记录头3以及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方向整体为上下方向Z1-Z2,与此相对,记录纸供纸机构14、输送机构5以及主容器部 37的排列方向整体设为水平方向Y1-Y2。主容器部37占排墨容器15的容量的大部分。因此,延伸设置部38虽然没有配置在输送机构5的前方而配置在输送机构5的旁边(左侧),但包含延伸设置部38的排墨容器15整体配置在输送机构5的前方。即,记录纸供纸机构14、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 从后方向前方以记录纸供纸机构14、输送机构5、排墨容器15的顺序排列。如图3、4所示,记录头3以及输送机构5配置在墨盒装填部4的下方。另外,装填有多个墨盒IlA IlE的墨盒装填部4具有前后方向的宽度Wl,墨盒装填部4的一部分在记录头3以及输送机构5的上方成为以向前方伸出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4A。因此,在该突出部4A的下方,在成为记录头3以及输送机构5的前方的位置形成有空间40。而且,在该空间40内配置有作为排墨容器15的一部分的主容器部37。即,空间40在打印机1内作为所谓死角而存在,通过在该空间40配置排墨容器15,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容积的增大即外观的形状的大型化一边配置排墨容器15。空间4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2能够通过接近外装筐体7的内部空间的左右方向宽度的宽度确保,另外,空间4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Hl能够通过外装筐体7的底板部7A与墨盒装填部4的下表面4B之间的内部间隔确保。因此,通过将主容器部37向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扩大,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容积的增大一边有效增大主容器部37的容量。排墨容器15在打印机1中设置在作为最低位置的外装筐体7的底板部7A。因此,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重心位置的上升一边将排墨容器15配置于打印机1。延伸设置部38设置于主容器部37的左端部,在驱动电机32的下方配置在形成于该驱动电机32与底板部7A之间的空间。该空间也为所谓死角。这样,通过在该空间延伸设置排墨容器15,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容积的增大一边有效增大排墨容器15的容量。在打印机1,排墨管22连接于形成在延伸设置部38的顶板41的作为流入口的管连接部42 (参照图6、8)。通过吸引机构13吸引的排墨从连接有排墨管22的管连接部42 排出到排墨容器15内。在排墨容器15的内部,收纳有由例如毛毡、纸浆、无纺纸等形成的墨吸收件43。在打印机1,墨吸收件43遍及排墨容器15内的大致整体地收纳。即,墨吸收件43以填充状态收纳在排墨容器15内。墨吸收件43是无数的纤维交络而形成的,具有通过毛细管现象将墨吸入的功能。因此,从管连接部42流入延伸设置部38内的排墨被墨吸收件43吸收,渗入墨吸收件43的整体。延伸设置部38的高度H2比主容器部37的高度H3低。因此,在假设在排墨容器 15内没有收纳墨吸收件43的情况下,排墨容器15不能储存墨到延伸设置部38的高度H2 以上。然而,通过在排墨容器15内收纳有墨吸收件43,在主容器部37,能够收纳排墨超过尚度H20墨吸收件43具有通过毛细管现象保持墨的功能,所以能够保持为将墨上吸到比管连接部42高的位置的状态。即,通过在排墨容器15内收纳有墨吸收件43,能够提高使来自吸引机构13的排墨流入排墨容器15的流入口(管连接部42)的配置的自由度。例如, 能够将流入口配置在比排墨排出部25低的位置。因此,与将流入口配置在比排墨排出部25 高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吸引机构13的泵(图示省略)的小型化或者抑制用于驱动泵的电力的消耗。另外,通过在排墨容器15形成有开口部39,墨吸收件43所吸收的排墨的水分容易蒸发。通过水分蒸发,墨吸收件43的允许吸收量复原。控制盒16在控制盒16内,收纳有具备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和/或存储与打印机1的各种工作相关的处理程序和/或数据等的各种存储器等的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基板(图示省略)等,通过该控制单元,进行上述的驱动电机20、32、记录头3、吸引机构13的泵等的驱动控制等、打印机1的工作的控制。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的效果如上所述,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具有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3 ;作为从记录头3吸引墨的吸引机构的吸引机构13 ;作为收纳作为目标的记录纸P的目标收纳部的记录纸收纳部52,所述目标为从记录头3喷射的墨的喷射对象;输送机构5,其将从记录纸收纳部52供给的记录纸P向记录区域四输送,所述记录区域是能够接受来自记录头3 的液体的喷射的位置;和排墨容器15,其作为储存从吸引机构13排出的排墨的排液容器; 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从记录纸收纳部52侧按照输送机构5、排墨容器15的顺序排列。在打印机1设为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出下述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中, 不是将排墨容器15配置成铺满于外装筐体7的底板部7A整体的结构,而配置成通过记录纸收纳部52以及排墨容器15夹持输送机构5。在要将排墨容器15配置于外装筐体7的底板部7A (输送机构5的下方向)时,为了确保排墨容器15的吸收能力,不但要配置成铺满于底板部7A整体,而且也需要上下方向的厚度。于是,打印机1变得较高,所以有损稳定性。然而,通过配置成由记录纸收纳部52与排墨容器15夹持输送机构5,换而言之通过设为在记录纸收纳部52与排墨容器15之间配置输送机构5,不但能够有效活用死角,而且能够抑制打印机1的高度,能够提高稳定性。此时,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与排墨容器 15整体在作为第1方向的水平方向Y1-Y2上排列。另外,上述方面是将打印机1设为纵置而使用的情况的效果,例如在将打印机1设为横置而使用的情况(Y1-Y2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作为Z1-Z2方向的所谓打印机1的进深方向尺寸,能够削减打印机1的设置面积。而且,打印机1也可以不是纵置、横置双方都可以的兼用型的打印机,而是纵置专用的打印机。另外,打印机1具有记录头3 ;作为液体容器装填部的墨盒装填部4,其配置于与记录头3不同的位置,装填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11 ;记录纸收纳部52 ;输送机构5 ;和排墨容器15。而且,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从记录纸收纳部52侧按照输送机构5、排墨容器15的顺序排列,另外输送机构5、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从输送机构 5侧按照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的顺序排列。进而,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的排列方向即作为第1方向的水平方向与输送机构5、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方向即作为第2方向的上下方向互相正交。而且,墨盒装填部4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向比记录头3以及输送机构5靠前方侧的方向即向与配置记录纸收纳部52 —侧相反一侧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A。排墨容器15配置于从突出部4A沿着下方形成在输送机构5侧的空间 40。排墨容器15在突出部4A的下方即沿着第2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形成在突出部4A的
10输送机构5侧的空间40。打印机1具有上述的结构,由此能够在形成于墨盒装填部4的突出部4A的下方的作为死角的空间40内配置排墨容器15。通过这样在空间40内配置排墨容器15,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容积的增大一边设置排墨容器15。另外,作为输送机构5、记录头3以及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方向的上下方向只要整体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即可。例如,在输送机构5以及墨盒装填部4相对于记录头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部分而排列的情况下,能够将输送机构5、记录头3以及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设为上下方向的排列。即,只要输送机构5以及墨盒装填部4相对于记录头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部分而排列,便能够将打印机1构成为设置面积比横置型的打印机充分小的纵置型的打印机。另外,作为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的排列方向的水平方向也只要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即可。例如,在记录纸收纳部52以及排墨容器15相对于输送机构5具有在水平方向上重合的部分而排列的情况下,能够将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的排列设为水平方向的排列。即,只要记录纸收纳部52以及排墨容器15相对于输送机构5具有在水平方向上重合的部分而排列,便与将排墨容器15配置在输送机构5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打印机1的高度抑制得较低。另外,通过将打印机1 的高度抑制得较低,在不故意施加振动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容易将打印机1的重心位置设定为能够充分确保打印机1的设置时的稳定性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的排列方向(第1方向)与输送机构5、记录头3以及墨盒装填部4的排列方向(第2方向)的交叉状态,记载为互相正交的表达,但在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机1时,不要求严密的正交。通过将打印机1构成为第1方向与第2方向交叉,能够在打印机1内形成空间40。而且,通过在该空间40配置排墨容器15,能够一边抑制打印机1的容积的增大一边设置排墨容器15。然而,通过将第1方向与第2方向的交叉状态设为正交状态或者大致正交状态,能够一边形成空间40,一边将打印机1的设置面积设置得更小。另外,所谓大致正交状态,在例如输送机构5以及墨盒装填部4在相对于记录头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部分的范围内排列、并且记录纸收纳部52以及排墨容器15在相对于输送机构5具有在水平方向上重合的部分的范围内排列的情况下,第1方向与第2方向的交叉状态设为在大致正交状态的范围内交叉。在打印机1,在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输送机构5的排列中,在最下侧配置输送机构5。通过这样配置记录头3、墨盒装填部4、输送机构5,记录纸收纳部52、输送机构5以及排墨容器15这3个配置在打印机1的下方侧,能够将作为纵置型打印机的打印机1的重心配置在更低的位置。在打印机1所具备的排墨容器15中,收纳有作为液体吸收件的墨吸收件43。墨吸收件43能够在墨吸收件43内保持吸入的墨。因此,通过在排墨容器15内收纳有墨吸收件 43,即使在打印机1翻倒时,也能够防止墨立即从排墨容器15漏出。从排墨管22流入配置在延伸设置部38内的墨吸收件43的排墨被墨吸收件43吸收,渗入墨吸收件43的整体。因此,能够提高排墨容器15的形状的自由度,能够利用打印机1内的死角谋求排墨容器15的容量的扩大。另外,墨吸收件43具有通过毛细管现象保持墨的功能,所以能够保持为将墨上吸到比管连接部42高的位置的状态。即,通过在排墨容器15内收纳有墨吸收件43,能够提高使来自吸引机构13的排墨流入排墨容器15的流入口的配置的自由度。在打印机1,作为使通过吸引机构13从记录头3排出的排墨流入到排墨容器15的流入口的管连接部42,配置在比作为接受吸引机构13的排墨的排液接受部的、形成于盖部 23的排墨排出部25还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与假设将管连接部42配置在比排墨排出部25 高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吸引机构13的泵(图示省略)的小型化或者抑制用于驱动泵的电力的消耗。另外,在打印机1,墨吸收件43以存在比管连接部42的高度更向上方而存在的部分的方式收纳在排墨容器15内。因此,能够将排墨储存到比管连接部42更高的位置,能够谋求能够储存于排墨容器15的排墨的储存量的增加。上述的排墨容器15也可以设为图6所示的结构。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从排墨容器15将墨吸收件43取出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收纳于排墨容器15的墨吸收件43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排墨容器15收纳有墨吸收件43的状态的图。如图6所示,在排墨容器15的主容器部37的内侧,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在图示中为3个)障壁44。障壁44具有作为从主容器部37的前板部37A向后板部 37B突出的壁部的障壁44A和作为从后板部37B向前板部37A突出的壁部的障壁44B。障壁44A、44B连接于排墨容器15的底板部15A。障壁44A与后板部37B之间不连接,形成为流路45。另外,障壁44B与前板部37A之间不连接,形成为流路46。而且,障壁44A与障壁 44B以交替地配置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重合部的方式,设定有从前板部37A以及后板部 37B突出的突出量。因此,在排墨容器15内,通过障壁44A与障壁44B,在主容器部37的左右方向上形成呈迷宫式路径的流路47。通过流路47呈迷宫式路径,能够使排墨容器15内的排墨难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因此,能够使墨吸收件43所吸收的排墨难以向管连接部42侧逆流。另外,在打印机1的翻倒时,也能够使排墨难以从排墨容器15洒出。另外,在延伸设置部38的内侧也形成有作为壁部的障壁48A、48B,使延伸设置部 38内的排墨难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打印机1的翻倒等时,能够使排墨难以从排墨容器15洒出。如图7所示,在墨吸收件43上,在与障壁44以及障壁48A、48B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 50。在将墨吸收件43收纳在排墨容器15内时,将障壁44以及障壁48A、48B插入切口 50内而收纳。通过将障壁44以及障壁48A、48B插入墨吸收件43,能够防止墨吸收件 43从排墨容器15脱落或者收纳的位置偏离。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将打印机1设为纵置型的打印机而表示,但也可以设为横置型。在该情况下,第1方向配置为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向,第2方向配置为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概念中,也能够设为包含喷射墨以外的其他的液体(包含液体本身和/或在液体中分散或者混合有功能材料的微粒而成的液状体、 凝胶那样的具有流动性的材质)的流体喷射装置。作为这样的装置,具有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包含电极材料和/或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状体喷射装置,所述电极材料和/或颜色材料使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表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流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而使用、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流体喷射装置等。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概念所含的装置,除了打印机1,还具有以针点向手表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射装置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吸引机构,其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吸引所述液体;目标收纳部,其收纳作为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所述液体的喷射对象的目标; 输送机构,其将从所述目标收纳部供给的目标输送到能够接受来自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的喷射的位置;和排液容器,其具有储存从所述吸引机构排出的排液的第1容器部与第2容器部; 所述目标收纳部、所述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1容器部从所述目标收纳部侧按照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第1容器部的顺序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容器装填部,其配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射头不同的位置,装填储存所述液体的液体容器;所述输送机构、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所述液体容器装填部从所述输送机构侧按照所述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容器装填部的顺序排列;作为所述目标收纳部、所述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1容器部的排列方向的第1方向与作为所述输送机构、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所述液体容器装填部的排列方向的第2方向互相交叉;所述液体容器装填部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方向并且与配置所述目标收纳部一侧相反一侧的方向上,具有比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输送机构更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1容器部在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输送机构侧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所述第2方向为上下方向; 在所述输送机构、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所述液体容器装填部的排列上,所述输送机构配置于最下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下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容器部延伸设置于所述第1容器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液容器内,收纳有液体吸收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吸引机构而从所述液体喷射头排出的所述排液流入所述排液容器的流入口配置于比形成于接受所述吸引机构的所述排液的排液接受部的排液排出部还靠下方的位置;所述液体吸收件以存在从所述流入口向上方存在的部分的方式收纳在所述排液容器内。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障壁,其形成能够妨碍向所述排液容器内排出的液体的移动的迷宫式路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小型化的液体喷射装置。打印机中,记录纸收纳部、输送机构以及排墨容器从记录纸收纳部侧按照输送机构、排墨容器的顺序排列,输送机构、记录头以及墨盒装填部从输送机构侧按照记录头、墨盒装填部的顺序排列,记录纸收纳部、输送机构以及排墨容器的排列方向与输送机构、记录头以及墨盒装填部的排列方向互相交叉,墨盒装填部在与配置记录纸收纳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方向上,具有比记录头以及输送机构更突出的突出部,排墨容器配置于形成于突出部的输送机构侧的空间。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529347SQ20111033518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河端圣司, 近藤胜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