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扁口自动铅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用具,特别是使用棱柱形笔芯的扁口自动铅笔。
内置棱柱形笔芯即笔芯横截面为多边形(大都为矩形)的自动铅笔,往往会因构成多边形通道的各部件的轴心不在同一轴线上,或者各部件间的多边形通道没有完全对应而影响笔芯的进给或造成笔芯折断,给使用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芯进给顺畅,不易断芯的扁口自动铅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相互连接的笔头、笔杆,位于笔杆内的储铅管、与储铅管连为一体的夹持器、套在夹持器外部的送铅环和复位弹簧、连接套构成的扁口自动铅笔,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笔头加长管的管壁上至少对称设置二个定位孔,连接套上与笔头定位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可嵌入定位孔内的定位销,连接套一端内孔为多边形,它与端部伸入该孔内的储铅管的外棱柱体相匹配。
笔头加长管的管壁上设有将内部空腔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
连接套上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的储铅管,其内部空腔为与笔芯形状相匹配的多边形。
扁口自动铅笔笔头的一端为锥形头,另一端为圆柱形加长管。固定连接在加长管内的连接套,其一端内孔为多边形,它与端部伸入该孔内的储铅管外棱柱体相匹配。这种配合关系可以限制储铅管绕轴转动,同时也限制了与储铅管连为一体的夹持器的转动。这样,在将各部件组装后,其笔头上的笔芯通道与夹持器、储铅管上的通道完全对应,使笔芯能够顺利地进入笔头出口并伸出笔外。在笔头加长管上设置排气孔,用以排出笔内潮气,保持笔芯的光滑。连接套上设置的缓冲机构可以减小送铅过程中因夹持器的往复移动产生的冲击,避免造成笔芯的折断。储铅管内的通道采用了与笔芯形状相匹配的多边形,并且该通道的出口与夹持器笔芯通道的入口完全对应,因此笔芯可以顺畅地进入夹持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各部件的笔芯通道完全对应,组装后各部之间无径向和周向位移,从而可保证笔芯顺畅地进给,不易断芯。该笔适合于填涂表格、画线,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结构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铅管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
图1所示,内置四棱柱形笔芯(1)的扁口自动铅笔,其笔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笔头(3)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即加长管(13)为圆柱形,见图2,其端部与笔杆(10)螺纹连接。加长管壁上设有排气孔(1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孔(15),管的外部设有防滑套(8)。设置在笔头内的阻尼(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笔头上的笔芯出口通道和阻尼通道的截面均为长方形,位于笔杆内的储铅管(9)一端与夹持器(6)连接,另一端口上设有橡皮(11),外部连有揿头(12),见图4,储铅管笔芯通道截面为长方形,且通道是从入口逐渐缩小至出口,出口处正好与笔芯相匹配,使笔芯能够顺畅地进入夹持器内。一端插入储铅管内并与其连为一体的夹持器的入芯口与储铝管的出口相对接,此端夹持器外部形状为四棱柱形,与储铅管的长方形插口相匹配。夹持器另一端的外部形状为圆锥形,其两对应壁上设有轴向开口,形成两个夹片,夹持器笔芯通道的截面为长方形。夹持器外套有送铅环(4)和复位弹簧(5)。套在送铅环和复位弹簧外部的连接套(7)的一端孔为长方形,另一端孔为圆形,见图3,长方形孔与储铅管的四棱柱体相匹配,在连接套上设有两个定位销柱(16),组装时该定位销柱嵌入在笔头加长管上对应设置的两个定位孔内。连接套上设置的缓冲机构为在连接套一端沿周壁开设的起弹性作用的长条孔(17),本方案采用两排且每排沿周壁设置两个长条孔。该笔的笔芯进给过程与已有自动铅笔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扁口自动铅笔,包括相互连接的笔头、笔杆,位于笔杆内的储铅管、与储铅管连为一体的夹持器、套在夹持器外部的送铅环和复位弹簧、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在笔头加长管的管壁上至少对称设置二个定位孔,连接套上与笔头定位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可嵌入定位孔内的定位销,连接套一端内孔为多边形,它与端部伸入该孔内的储铅管的外棱柱体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口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笔头加长管的管壁上设有将内部空腔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口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连接套上设有缓冲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口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铅管,其内部空腔为与笔芯形状相匹配的多边形。
专利摘要一种扁口自动铅笔,包括笔头、笔杆、储铅管、送铅环、复位弹簧、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在笔头加长管的管壁上至少对称设置二个定位孔,连接套上与笔头定位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可嵌入定位孔内的定位销,连接套一端内孔为多边形,它与端部伸入该孔内的储铅管的外棱柱体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保证笔芯顺畅地进给,不易断芯。
文档编号B43K21/00GK2428301SQ00212400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1日
发明者范春昌, 武广勇 申请人:范春昌, 武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