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156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疾病,民间又称之为面瘫。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表现为患者的面部呈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出现口眼歪斜,面肌发紧不适,鼻塞,脉浮紧,苔薄白等症状;有的出现头痛,耳后痛,面热,面肌松弛,脉浮数,苔薄黄等症状;有的还出现面肌麻木,说话不清,脉弦滑,苔白腻等症状。一旦没有治愈,就会出现后遗症,如患者的面部面肌萎缩、松弛和痉挛,面颊部功能障碍,额肌、鼻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功能性障碍等,此时的病症不仅使人口眼歪斜,而且会造成人脸颊各部的功能障碍,严重者一二十年不能治愈。
发生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以中医理论是由于虚、风热、风寒、湿、痰瘀等引起。中医典籍《诸病源候论·中风论》中说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即是说,面神经麻痹病症是由于阳明经脉络空虚,外受风寒邪壅滞经络,使脉络不通,气血阻痹的原因而产生。
对于面神经麻痹病症,中医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补阳还五汤、面瘫丸和天蚕片,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长时间没有治愈后,可出现很多后遗症,如面颊萎缩、松驰等功能障碍,而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未见有报道,虽然民间有用活蟮鱼的鲜血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事例,但其仅对轻度急症发作的轻患者有一定效果,而对重症患者的效果极为有限,对多年不能治愈的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更是无能为力。
因此努力挖掘我国中医中药的宝库,研制具有明显疗效的可治愈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根除病患者的痛苦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它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巴豆9~15,斑蝥6~12。
为了增强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增加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麝香1~3,冰片1~3。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制草乌1~5,制南星1~5。
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增加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木香1~5,鲜姜汁适量。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处方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巴豆 12 斑蝥9麝香 2 冰片2制草乌 3 制南星 3木香 3 鲜姜汁 能将所有成分调制成膏状的量。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的制备方法是(1)取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巴豆9~15,斑蝥6~12,麝香1~3,冰片1~3,制草乌1~5,制南星1~5,木香1~5,鲜姜汁适量;(2)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混合均匀后研磨成为80~100目的粉末;(3)将斑蝥、麝香、冰片分别研磨成为60~80目的粉末,分别密封在瓶中备用;(4)将巴豆去外壳取其仁,研磨成为40~50目的粉末,装在瓶中备用;(5)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巴豆、斑蝥的粉末放入到器皿内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鲜姜汁调和成泥状,然后加入麝香、冰片的粉末,调和成膏状药体。
使用时,将所述膏状药体制作成直径为15~18cm、厚度为0.4~0.5cm的圆饼,再将圆形药饼放置在塑料敷料上,待用。
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是根据病患者的具体病情,取相关的穴位1~2个,如颧髎、太阳、阳白、牵正、颊车、下关等穴位,将制备的药物圆饼贴敷于所选穴位处;每个穴位用药量1.5~1.2g左右;用药时间,从贴敷药物圆饼后算起,成人3~4小时,儿童1.5~2小时;规定用药时间到达后,将药饼从穴位处取下扔弃;用药十天为一个疗程,根据治愈情况可实施多个疗程,直至全愈。
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时,贴敷药物处可出现轻微的灼热和刺痛感,用药数小时后有水泡发生,然后用消毒后的钢针挑破水泡,放出黄色粘状液体,其后3~4小时左右水泡处还会有黄色粘状液体渗出,均属用药后的药效排毒反应,属正常现象,水泡结痂后可出现红、热、痒、轻微刺痛等,也属用药后的正常现象,结痂可自然脱落,结痂处不需做任何处理,并不留下任何色斑等痕迹;为减轻结痂后产生的红、热、痒、轻微刺痛等感觉,可用芦荟汁协助治疗。
《本草纲目·虫部等四十卷》说“斑蝥味辛,性寒,有毒,畏巴豆、黄连。”又说“巴豆味辛,性热有毒,畏黄连。”李时珍说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神农百草经·序例》说“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所谓相畏就是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巴豆与斑蝥的配伍正合中国古代药典的相畏之理,减轻或消除其毒性、烈性,取其抗菌,消炎,抗病毒,祛痰逐瘀,开通闭塞,消肿止痛的作用,达到治愈面神经麻痹病症的目的,而且没有副作用;根据中药药理,草乌、南星属辛温之品,有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燥湿化痰的作用;麝香、冰片走而不守,开窍活血,清热止痛,通行诸经络,直达肌肤,引药直达病症所在处;木香以助理气通经络;生姜疏表散寒,除痰通络。
本发明药物的组方中,各种中药相合后,在面神经末稍取穴位外贴用药,通过神经反射,随血液循环,经络内传药力,共致祛风活血,理气通经络,攻毒逐瘀,燥湿化痰,散寒止痛之功效,所以具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明显效果。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病因辨证加减组方中各成分的重量比,如风寒证证见口眼歪斜,面肌发紧不适,有鼻塞现象,肌浮紧,苔薄白。治宜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此时,草乌、南星、木香用正常配量,鲜姜量适当加大;如风热证证见口眼歪斜,伴头痛,面热,面肌松弛,脉浮数,苔薄黄。治宜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此时,麝香、冰片应多加配量,草乌、南星适当减少配量;如风痰证证见口眼歪斜,伴面肌麻木,说话不清楚,脉弦滑,苔白腻。治宜祛风逐痰,化瘀通络。此时,草乌、南星、木香应适当加大配量。
由于采用穴位外敷用药,药力可对发病部位直接发挥作用,药效明显;而且可适用于孕妇、老人、儿童等不宜内服药物的患者及患有心脏病和对针灸有恐惧感的患者,本发明的配方中药,来源易得,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方法易掌握,易于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制备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
取不同重量的中药原料,配成四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配方如下第一组巴豆12g,斑蝥9g,麝香2g,冰片2g,制草乌3g,制南星3g,木香3g,鲜姜汁适量。
第二组巴豆11g,斑蝥9g,制草乌4g,制南星4g,麝香2g,冰片2g。
第三组巴豆10g,斑蝥8g,麝香2g,冰片2g。
第四组巴豆12g,斑蝥9g。
按以下具体方法制备
(1)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混合均匀后研磨成90目(80~100目均可)的粉末备用;(2)将斑蝥、麝香、冰片分别研磨成70目(60~80目均可)的粉末,分别密封在瓶中备用;(3)将巴豆去外壳取其仁,研磨成45目(40~50目均可)的粉末,装在瓶中备用;(4)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巴豆、斑蝥的粉末放入到器皿内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鲜姜汁调和成泥状,然后加入麝香、冰片的粉末,制作成直径为15cm~18cm、厚度为0.4~0.5cm的圆饼,再将圆形药饼放置在塑料敷料上,待用。
实施例2临床应用为检验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总结了对365例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
365例病患者中,性别分布为男性占70%,女性占30%。
年龄分布为男性60岁以上的占20%,40~60岁的占50%,20~40岁的占20%,20岁以下的占10%;女性50岁以上的占25%,30~50岁的占45%,20~30岁的占20%,20岁以下的占10%。
初患年龄最小的1岁多,最大的76岁。
临床实验的病例,患病时间由数日、数月至数年不等,最短的3天,最长的已有20年。其中一例为孕妇,身孕已4个月。
临床实验前,所实验病例具有的症状包括口眼歪斜,面肌发紧、麻木或松弛,面肌痉挛,一侧鼻肌、鼻翼功能障碍,颊部塞食,口角下垂或上吊,口角漏气,舌有麻木感,舌前三分之二味觉障碍,言语不清,两眉不平,眼眉动作受限,抬额受限,眼裂1~5mm不等,不能闭目或闭目受限,下眼脸外翻,额纹及鼻唇沟消失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实施例1中的4种不同配方的药物进行治疗。
经365例临床实验验证,患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全愈率为90%,见效率为99%,显效为95%,无效率仅为1%;其中,一个疗程内治愈的为45%,其患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额纹全通,眉、目动作自如,眼脸闭合严实,鼻肌、鼻翼、面肌等面部功能恢复正常,人中、口端正,口角不漏气,颊部不塞食,没有任何后遗症;二个疗程内治愈的为35%,患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面部各症状恢复正常,三个疗程内治愈的为15%,患者额纹全通,眼闭正常,鼻肌、鼻翼等功能恢复正常,面肌神经系统充分得到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原有症状完全治愈。怀有身孕的特殊病例,一个疗程后额肌有纹,眼裂减小,鼻肌、鼻翼、人中、口等部位症状明显减轻,二个疗程后各部位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不但面神经麻痹得到全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并于半年后顺产一健康男婴。临床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效果显著,没有毒副作用,不留后遗症,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良好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它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巴豆9~15,斑蝥6~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麝香1~3,冰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制草乌1~5,制南星1~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包括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木香1~5,鲜姜汁适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巴豆12 斑蝥 9麝香2冰片 2制草乌 3制南星3木香3鲜姜汁能将所有成分调制成膏状的量。
6.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的制备方法是(1)取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巴豆9~15,斑蝥6~12,麝香1~3,冰片1~3,制草乌1~5,制南星1~5,木香1~5,鲜姜汁适量。(2)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混合均匀后研磨成为80~100目的粉末;(3)将斑蝥、麝香、冰片分别研磨成为60~80 的粉末,分别密封在瓶中备用;(4)将巴豆去外壳取其仁,研磨成为40~50目的粉末,装在瓶中备用;(5)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巴豆、斑蝥的粉末放入到器皿内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鲜姜汁调和成泥状,然后加入麝香、冰片的粉末,调和成膏状药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膏状药体制作成直径为15~18cm、厚度为0.4~0.5cm的圆饼,再将圆形药饼放置在塑料敷料上,待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巴豆9~15,斑蝥6~12,麝香1~3,冰片1~3,制草乌1~5,制南星1~5,木香1~5,鲜姜汁适量。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制草乌、制南星、木香、斑蝥、麝香、冰片及巴豆仁研磨成粉末,加入鲜姜汁调和成泥状,制作成圆饼放置在塑料敷料上。临床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药物外敷用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效果显著,没有毒副作用,不留后遗症,是治疗面神精经麻痹的良好药物。
文档编号A61P25/02GK1569087SQ03146148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家娣, 李家德, 李乃洪 申请人:李乃洪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