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伤痛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品,具体是一种中药配制的伤痛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92066C公开了一种“骨关节炎止痛膏”,它以三七、丹参、血竭、细辛等44种中药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熬制,对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疗效。但有如下不足,一是原料过多达44种,其中不乏名贵药材,配制较复杂,提高了成本;二是止痛膏为外用,吸收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情况,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配制简单,成本较低的治疗伤痛损伤的伤痛胶囊。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中医对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认识,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加工而成的胶囊。
本发明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三七200~300g,血竭40~80g,丹参200~400g,细辛20~40g,制香附200~400g,延胡索300~500g。
本发明的优选配比是三七220~280g,血竭50~70g,丹参250~350g,细辛25~35g,制香附250~350g,延胡索350~450g,茯苓250~350g,陈皮250~350g,白芷160~200g。
本发明的最优配比是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本发明配方中与现有的伤痛药膏相比,新加入了延胡索、香附、茯苓、陈皮等中药。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止痛、化瘀镇痛、扩张血管;香附为理气药,性平,可解热镇痛、抗菌抗炎;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有利尿、促进造血的功能;白芷,可散风除湿消肿止痛;陈皮,具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的功能。它们与三七、血竭、丹参、细辛等中药配制在一起,使本发明对镇痛、消瘀的疗效更为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本发明通过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试验可以证明其具有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
1.药效学试验1.1实验材料受试物我们对伤痛胶囊进行了药效学的动物试验,方法如下把伤痛胶囊和活血止痛胶囊0.25g/粒(批号000604,南京中山制药厂)作对照组,从伤痛胶囊对微循环的影响,对血肿的散瘀作用,止痛作用等方面,对伤痛胶囊的药效学进行了实验。
动物ICR小鼠、SD大鼠,均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房提供[浙实动准字(96)007号]1.2实验方法和结果1.2.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伤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12只。伤痛胶囊分别按6、3、1.5g.kg-1,阳性对照以3g.kg-1,灌活血止痛胶囊,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饮用水,单次灌胃给药30min后,用0.4%戊巴比妥钠0.3ml/10g腹腔注射麻醉,俯式固定于观察台,记录给药后40min小鼠耳廓的三级分支血管小动脉(A)、小静脉(V)管径、网状毛细血管数及血流速度,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管径。血流速度按田牛氏半定量法分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滞流七个等级,流速按等级序值法(Ridit法)处理。结果如表1、表2。
表1 伤痛胶囊对小鼠耳廓小动脉(A)小静脉管径(V)及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 伤痛胶囊对小鼠耳廓毛细血流流态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可显著增加小鼠耳廓细动脉管径及毛细血管的开放数,以中、大剂量尤为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显著改善血流速度,促进循环。
1.2.2.对大鼠自身血肿的散瘀作用取SD大鼠50只,体重150-170g雄性,每鼠乙醚麻醉后,心脏取血0.15ml,注入左侧足跖部血瘀,造模1小时后量取足跖周长根据肿胀程度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活血止痛胶囊组、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饮用水1.5ml/100g体重。单次灌胃给药2小时后,量取左右足跖周长的差值为指标,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伤痛胶囊对大鼠自身血肿的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果表明伤前胶囊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消除自身血瘀作用。
1.2.3.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的影响ICR小鼠50只体重20-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空白组灌胃常水0.6ml/只,阳性组和伤痛组灌胃不同浓度混悬液0.6ml/只,单次灌胃给药1h,将二甲苯0.05ml滴于小鼠右耳20分钟后处死动物,用9mm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耳片,分别称重以两耳片差值作为肿胀程度指标,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伤痛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的影响(X±S、mg)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大、中剂量对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1.2.4.对小鼠醋酸所致扭体数的影响实验用小鼠50只,体重18-2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成、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只小鼠单次灌胃给药0.6ml药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10g体重,记录20min内的扭体数,结果见表4。
表5 伤痛胶囊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大中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1.3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增血流速度有利于血瘀的消除及损伤后微循环障碍的修复,实验结果还证明了伤痛胶囊的消肿和镇痛作用,为伤痛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依据。
2.临床试验2.1临床资料2.1.1一般资料本组共495例,治疗组345例,阳性对照A组活血止痛胶囊50例,B组消炎痛肠溶片50例,空白对照组50例;性别男267例,女228例,男女比例1.17∶1;四组比较,X2=0.1533,P>0.05。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3.8岁;其中,小于30岁232例,31~45岁183例,46~60岁80例;四组相比较,U=0.3115;P>0.05。病程伤后1天287例,2天124例,3天84例,平均1.6天,四组比较X2=1.6928,P>0.05。部位上肢158例,下肢337例;病情轻度89例,中度198例,重度208例,四组比较,U=0;P>0.05。
2.1.2诊断标准以外伤后四肢相应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及皮肤灼热等作为研究的诊断标准。
2.1.3排除标准(1)18岁以下,6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患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结核、肿瘤等疾病者。(3)骨折及其他脏器损伤、脑外伤者。(4)对此药物过敏者。
2.1.4剔除标准(1)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2)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理疗者。
2.2治疗方法2.2.1分组(1)治疗组药物来源温岭骨伤科医院制剂室规格0.5g/粒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1.0g(2)对照组
A组 活血止痛胶囊,药物系南京中山制药厂生产;规格0.25g/粒;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0.75g。
B组 消炎痛,江苏太仓制药厂;规格25mg/粒;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25mg。
空白对照组口服乳酶生片,每日3次,每次3片。
2.2.2观察指标(1)受伤部位疼痛、压痛及肿胀的程度,功能受限的范围,肌肉痉挛及皮肤灼热的状况。(2)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3)皮肤过敏及肠胃反应。(4)精神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情况。
2.2.3病情程度评估(1)疼痛难以忍受3分,能够忍受2分,轻痛1分。(2)肿胀与健侧相同部位的周径相比,>1cm3分;<1cm、>0.5cm2分;<0.5cm1分。(3)压痛轻压即痛或拒按3分;压痛无拒按2分;压痛需用力1分。(4)肌肉痉挛如板状,弹性消失3分;弹性差2分;稍痉挛,弹性可1分。(5)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减少30度以上3分;30~20度2分;20度以下1分。(6)皮肤灼热明显灼热3分;中度灼热2分;轻度灼热1分。病情程度根据娄氏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度1~6分为轻度;7~12分为中度;13~18分为重度。
2.2.4疗效判定标准2.2.4.1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总体分不大于1分;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治疗后总体分减少1/3以上;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后总积分减少不足1/3。疗效标准治愈肿痛消退,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退,但残留轻度肿痛和功能障碍;有效症状明显改善,但伤处仍有肿痛,功能受限;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2.4.2试验方法在医院内由指定医生负责,凡经确诊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口服额定药量,7天为1个疗程,观察病例均以两个疗程为限。
2.2.4.3观察点3天、5天、7天、9天、11天、14天2.2.4.4观察项目所有入选对象均由医师按观察项目进行登记随访及住院医师病情记录,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3治疗结果2.3.1总疗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8%,有效率84.1%;表1两组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U=0.2158P>0.05;与B组比较U=1.6185 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4.6128P<0.001有显著性差异。
表2单项症侯疗效
从单项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及皮肤灼热等症候改善方面有显著的疗效,特别在退肿、缓解、肌肉痉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上表。
表3病情程度与疗效
从上表可知,治疗组中各不同病情程度组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对照组之间在轻度组无明显差异,在中度及重度组有明显差异,P分别<0.05,<0.01,见上表表(xvi)GPT(HCV)的变化(单位IU/L)
根据现代的药理学研究显示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加快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电泳速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血栓形成。三七缩短凝血时间,而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同时三七提取物还能对抗ADP所致家兔血小板聚集,并使全血粘度下降,三七总皂甙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丹参能提高纤溶而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并能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三种药物协同作用,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消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玄胡含有二十种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茯苓提取物能促进钠离子排出,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白芷中的白芷毒素、细辛挥发油、香附挥发油均能提高痛阈,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本实验的药效学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该组方在改善微循环,对微血管的扩张、促进血肿的吸收、抗炎镇痛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本研究对495例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其病情的轻、中、重及年龄分层配对,随机单盲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伤痛胶囊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消肿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伤痛胶囊的退肿、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明显,既能镇痛,又能促进功能恢复。同时,我们对治疗组作了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跟踪检测,结果前后均正常,说明伤痛胶囊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2.5结论通过上述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了伤痛胶囊对软组织损伤有明显的抗炎、消肿、止痛,有效率84.1%,而且副作用少,为骨伤科临床提供了一种良药。伤痛胶囊其它方面的作用还待于进一步研究发掘。
本发明用于急性软组织挫伤的疼痛和伤筋,骨折的疼痛,饭后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本发明进行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后,表明其是一种疗效显著,配制简单,成本较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伤痛损伤的伤痛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伤痛胶囊,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三七200~300g,血竭40~80g,丹参200~400g,细辛20~40g,制香附200~400g,延胡索300~5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痛胶囊,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三七220~280g,血竭50~70g,丹参250~350g,细辛25~35g,制香附250~350g,延胡索350~450g,茯苓250~350g,陈皮250~350g,白芷160~200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痛胶囊,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品,具体是一种中药配制的伤痛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它以三七,血竭,丹参,细辛,制香附,延胡索,茯苓,陈皮,白芷为原料,按常规方法配制成胶囊,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同时,本发明无毒副作用,制作、使用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P19/08GK1524566SQ0315112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7日
发明者章友棣, 章鸣 申请人:章友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