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在所有急性传染病中,感冒发病率最高,而且感冒常诱发、继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感冒药品大都是解热、消炎为主的西药,副作用较大,而中药制品大多以清热解毒药定方,起效慢,疗效欠佳。因此研制和生产一种可迅速缓解感冒症状,有效缩短疗程而无毒副作用的药品乃是人们所盼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于感冒发烧患者拥有明确迅速解热功效,不反弹,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头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无常用西药的嗜睡等副作用,还可以明显缩短感冒患者病程的理想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是以金银花、虎杖、生葛根、麻黄和杏仁的提取物为主要活性成份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组成主要活性成份的各味中药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金银花7-15份、虎杖7-15份、生葛根7-15份、麻黄3.5-7.5份、杏仁3.5-7.5份。
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中药,以调和各诸药,提高疗效,所述的辅助中药可选用甘草。
本发明优选的活性成份各生药重量份比例为金银花7-15份、虎杖7-15份、生葛根7-15份、麻黄3.5-7.5份、杏仁3.5-7.5份、甘草1.5-3.5份。
本发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指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口服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常规制剂中所采用的各种辅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活性成份提取物制备a)将配比量的金银花、生葛根用8-12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0-15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滤液真空60-7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得提取液I;b)将配比量的虎杖用8-12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0-15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滤液真空50-7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得提取液II;c)将配比量的麻黄、炮制好的杏仁和/或甘草加水浸泡1.5-3小时后,提取3次,提取液离心,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50-60℃),得提取液III;2)制剂制备合并提取液I、II、III,按常规方法与药用辅料制成液体口服制剂;或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按常规方法与药用辅料制成固体口服制剂。
本发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中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含量大于7%,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含量大于14%,均以HPLC法测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物用于时行感冒初起邪在肺卫证,属风热时毒客表,肺失宣降,表郁较甚。根据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及《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训及各家治温之意,结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认为感冒初起邪在肺卫证存在着风热时毒侵袭肺卫,肺失宣降,表气郁闭较甚的病理变化。针对本证宜采用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疏邪之法综合治疗,使热毒清解,表郁疏散。
方中以金银花为君,即具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具有辟秽,清热解毒之功。虎杖、生葛根为臣药,虎杖清热解毒、辟秽、止咳;葛根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二药助君药清热解毒,解肌发表,疏散卫表之邪。麻黄、杏仁为佐药。麻黄发散、解表宣肺,开皮毛而散邪;杏仁宣肺、止咳;二药共辅佐君药疏散卫表邪郁。生甘草为使药,具有清热解毒,调各诸药之功。方药配伍符合前人治温之训。药用六味,严谨配伍,具有凉而不寒滞,温而不燥热,散而不伤正,生津不碍邪,祛热毒而务尽。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疏邪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疏邪之功。对证属邪热侵袭肺卫,表郁较甚者,证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症状具有明显作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下述特点一是方中寒、温药并用。方中金银花、虎杖、生葛根、生甘草性寒凉,能清热解毒、解肌疏表;麻黄为辛温之品,疏散表邪之功较强。寒温药并用可达凉而不寒滞,温而不燥热,祛毒邪而务尽,疏表郁而调和营卫。因此,寒温药并用不仅使其临床适用面大为增加,且可发挥二者之长。
二是方中辛凉、辛温、甘凉、苦寒之品合用。辛凉与辛温合用可增加辛凉解肌疏表之功;甘凉(葛根)与辛温、苦寒之品合用,即可制约辛温之品燥烈之性,又可防苦寒之品化燥伤阴之弊;甘凉养阴还有防护辛温之品汗泄太过之虑。
三是方中解表与止咳药并用。感冒初起常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肺卫失宣证,而一般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和西药往往不能兼具治疗感冒和止咳作用。本方由解表方与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组成,所以既解除感冒其它症状,又具有明显止咳作用。
四是方中清解热毒与解表疏邪之法合用,可达标本同治。风热时毒侵袭肺卫是时行感冒等外感热病致病之本,肺失宣肃,表气郁闭是其标。方中清解热毒与解表疏邪之品合用,可达标本同治。
用本发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有关药效试验一、祛邪作用(一)抗病毒作用(1)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防治作用的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体重14-15g,雌雄各半。
流感病毒为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购自国家流感中心。
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实验方法动物于感染流感病毒前一天开始灌胃给上述各药,连续5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同样方法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在乙醚浅度麻醉下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INI)15LD50,感染96小时后,称体重后解剖,并取肺称重,称重后固定以备作病理切片。
分组与给药小鼠按体重、性别分层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为9组,共计90只。即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本发明制剂颗粒剂按倍数梯度分4组(60mg/20g/d、30mg/20g/d、15mg/20g/d,7.5mg/20g/d);d.阳性药对照组(分清热解毒口服液组、双黄连口服液,病毒灵三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
表1.本发明制剂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防治作用组别 剂量 肺指数值 抑制率(mg or ml/20g/24h) (X±SD) (%)正常对照NS0.93±0.081 /模型NS1.51±0.123**/病毒灵 5mg 1.16±0.078▲▲23.2清热解毒口服液 0.3ml 1.20±0.135▲ 20.5双黄连口服液0.3ml 1.35±0.27010.6本发明制剂7.5mg 1.29±0.19514.615mg 1.25±0.363▲ 17.230mg 1.16±0.144▲▲23.260mg 1.02±0.081▲▲32.5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结果由表1可见,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组肺指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病毒灵、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在0.75g/kg/24h以上剂量均有显著地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尤其是较大剂量组具有极显著的防治作用,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双黄连口服液未见明显作用。结果提示本发明制剂具有显著的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2)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治疗作用试验动物及分组给药同前。
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试验方法在乙醚浅度麻醉下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INI)15LD50,感染96小时,称体重后解剖,取肺称重。
动物于感染流感病毒后10min开始灌胃给上述各药,连续3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同样方法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表2 本发明制剂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组别 剂量 肺指数值 抑制率(mg or ml/20g/24h)(X±SD) (%)正常对照 NS 0.99±0.030模型 NS 1.52±0.099**病毒灵5mg1.18±0.054▲▲22.4清热解毒口服液0.3ml 1.26±0.048▲▲17.1双黄连口服液 0.3ml 1.46±0.1233.9本发明制剂7.5mg 1.47±0.0903.315mg 1.41±0.1147.230mg 1.21±0.117▲▲20.460mg 1.06±0.105▲▲30.3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
结果由表2可见,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组肺指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病毒灵、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颗粒剂高剂量组(1.5g/kg/24h以上剂量),均具有极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双黄连口服液未见明显作用。结果提示本发明制剂具有显著的治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3)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鸡胚孵育法,以血凝反应为测定指标观察本品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甲3型的抑制作用;用Vero细胞体外培养法,以细胞病变效应为测定指标观察本品对柯萨奇病毒B3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抑制作用,以血凝反应为测定指标观察本品对副流感病毒2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甲3型、副流感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柯萨奇病毒B3型的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抗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病毒的作用。
(二)抗细菌作用(1)体内抗菌作用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CTT25923分组与给药小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16只(模型组18只),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颗粒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对照组两组(双黄连口服液组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各组灌服等容积各药。
实验方法小鼠腹腔注射1.9×109/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液(经预试所得的100%最小致死量)0.5ml,于注射菌液后0,6小时,各组分别给药一次,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数。
结果表3 本发明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体内保护试验药物 剂量 动物数死亡数死亡率ml or mg/20g/d (只) (只) (%)对照组 NS 1816 88.8双黄连口服液 0.161613 81.3△清热解毒口服液 0.1616743.8*本发明制剂100 16531.2**50 16850.0*25 1612 75.0△注各组与模型组经卡方检验,得**p<0.01;*p<0.05;△p>0.05结论本发明制剂大中剂量具有抗感染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体内保护,其大剂量作用强度优于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与金平感颗粒小剂量抗菌作用不明显。
(2)体外抗菌活力测定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制备含药平板,测定体外抗菌活力,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MIC低,对上述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二、清热作用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动物SD大白鼠,清洁级,体重200-220g,雄性大鼠。
酵母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方法选体温36.92±0.09(X±SD)的大鼠,分别于背部皮下注射10%鲜啤酒酵母混悬液(1ml/100g)致热,4小时后大鼠体温明显升高,选体温升高0.8℃以上动物随机分为以下6组。此时均采用灌胃给药,于给药后每隔1h,用肛表插入肛门内2cm左右,3min后记录肛温,共6次。
分组与给药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阳性药对照组(分复方阿斯匹林与感冒软胶囊两组);c.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各组在试验前灌服上述各药1次,于试验时(固定时)再灌服1次,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
表4 本发明制剂对大鼠发热体温的影响(X±SD)分组 剂量体温增高值(℃)(g/kg) 造模前给药前 给药后(h)12 3 4 5 6对照组NS01.01±0.12 1.97±0.17 2.12±0.14 1.68±0.30 1.56±0.201.52±0.12 1.43±0.17复方阿斯匹林 0.2 01.02±0.15 0.42±0.19*-0.43±0.17**-0.59±0.18**0.49±0.33**0.75±0.30**1.09±0.62感冒软胶囊0.8 00.97±0.12 1.89±0.13 1.77±0.26*1.20±0.24**1.19±0.27*1.40±0.221.25±1.11本发明制剂高剂量2.0 01.04±0.11 1.66±0.22 1.66±0.48*0.81±0.18**0.84±0.24**1.06±0.15**0.94±0.24*中剂量1.0 01.06±0.14 1.78±0.31 1.68±0.20*1.07±0.21**0.90±0.30**1.19±0.17*1.20±0.95低剂量0.5 01.00±0.15 1.83±0.28 1.99±0.38 1.30±0.36**1.22±0.33*1.36±0.331.34±0.39注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4可见,复方阿斯匹林组与对照组相比给予药后1h后即能显著抑制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3-5小时极为显著;感冒软胶囊组2-4h小时具有显著抑制体温升高的作用;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中剂量组给药后2小时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温升高,其中给药后3-5小时的作用极为显著,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小剂量组给药后3-5小时也具有显著抑制体温升高的作用,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感冒软胶囊相比其降温作用具有起效更早的特点;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复方阿斯匹林组相比其降温具有作用持久的特点。
三、发汗作用对正常大鼠汗液分泌的影响试验动物SD大白鼠,清洁级,体重320-350g,雌雄各半。
实验方法于第二次给药后立即将大鼠置入大鼠固定器内,固定双后肢,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轻轻将大鼠后肢污物擦洗干净,30分钟时将各组大鼠足跖部原有的和由于固定时挣扎所致汗液用干棉签轻轻拭干,在大鼠足跖部皮肤涂上和田—高垣氏试剂A液,待充分干燥后,再薄薄涂上B液,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记录深紫色着色点(即汗点)出现的时间、颜色和数量,继续观察至第二次给药后1小时,对第二次给药后1小时在第二和第三足跖部肉垫上出现的着色点进行统计分析。
分组与给药大鼠按体重、性别分层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阳性药对照组(分阿斯匹林与麻黄汤两组);c.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各组在试验前灌服上述各药1次,于试验时(固定时)再灌服1次,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
表5 本发明制剂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组别剂量 给药1小时汗点出现数(g or ml/kg/24h)(X±SD)对照 NS 37.5±4.95阿斯匹林 0.4g 84.9±7.65**麻黄汤 2.0ml88.8±6.57**本发明制剂低剂量 0.5g 54.80±11.43*中剂量 1.0g 73.6±8.34**高剂量 2.0g 81.8±8.25**注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5可见,与对照组相比,阿斯匹林、麻黄汤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均具有显著增加汗点出现数的作用;本发明制剂各组量效呈正相关。
四、抗炎作用(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
分组与给药按小鼠性别、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除模型12只外,其余各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2只。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阿斯匹林组、双黄连口服液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分别给予上述供试液后1h,各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2%)0.1ml/20g,并同时腹腔注射0.6%乙酸0.2ml/20g,20min后,断头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用蒸馏水冲洗数次,收集冲洗液,调整体积至10.0ml,3000r/min,10min离心,取上液,采用酶标仪,570nm滤光片测定吸收度(OD)。
表6.本发明制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组别 剂量 OD值(mg or μl/20g/24h) (X±SD)对照组 NS 0.1941±0.0072Asprin 10mg0.0941±0.0288**双黄连口服液150μl 0.1349±0.0042**本发明制剂100mg 0.1055±0.0090**50mg0.1302±0.0069**30mg0.1401±0.0098**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结果表6可见,阿斯匹林组、双黄连口服液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优于中、小剂量组;表明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廓炎症影响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分组与给药按小鼠性别、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除模型12只外,其余各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2只。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阿斯匹林组、双黄连口服液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分别给上述供试液2次,于第2次给药60min后,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小鼠右侧耳壳5s,左侧耳壳作对照,15min后处死小鼠,以直径为8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FA2104型电子天平(1/1000)称重。以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的差值为肿胀值。
表7.本发明制剂对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的影响(X±SD)组别剂量 左右耳重量差值抑制率(%)(mg or μl/20g/24h)对照组 NS9.24±0.75 /Asprin 10mg 4.64±0.45**49.8双黄连口服液150μl8.65±0.39*6.4本发明制剂100mg 5.20±0.66**43.750mg 6.98±0.42**24.530mg 8.29±0.31*10.3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7可见,阿斯匹林组、双黄连口服液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中剂量组的作用显著优于双黄连口服液组;表明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对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五、镇痛作用对小鼠疼痛的影响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2-24g。
分组与给药按小鼠性别、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复方阿斯匹林组、感冒软胶囊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致痛剂致小鼠扭体实验,于腹腔注射致痛剂1%醋酸溶液0.01ml/g,致小鼠产生“扭体反映”模型。以后肢伸展,腹部贴板扭曲及腹肌间歇收缩为指标。致痛前1h,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上述各药。观察第一次扭体出现时间,并在5min后记录10min内小鼠扭体次数,作用为镇痛作用的观察指标。
表8.本发明制剂对小鼠疼痛效应的影响(X±SD)组别剂量潜伏期(秒)次数(10min)(mg/20g/24h)对照组 NS297.6±35.41 23.4±4.56复方阿斯匹林10mg 439.2±39.12**8.60±2.73**感冒软胶囊 20mg 343.80±25.89*19.7±2.37*本发明制剂100mg 351.9±24.58*12.90±3.06**50mg 323.5±38.45 14.90±3.34**30mg 310.5±40.24 20.7±2.28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结果对扭体次数的影响表8可见,复方阿斯匹林组、感冒软胶囊组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减少扭体次数;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复方阿斯匹林组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中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作用均显著优于感冒软胶囊。
对扭体潜伏期的影响表8可见,复方阿斯匹林组、感冒软胶囊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对小鼠腹腔注射致痛剂醋酸溶液致小鼠疼痛扭体的潜伏期均具有显著延长作用。
六、镇咳作用镇咳作用的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
分组与给药1.对氨水诱导小鼠咳嗽的影响按小鼠性别、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只。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咳必清、蛇胆川贝液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后1日,于第二日给药一次后60min进行试验,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2.对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的影响按豚鼠性别、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只。即a.生理盐水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中小三个剂量组;c.阳性药对照组(分咳必清、蛇胆川贝液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后1日,于第二日给药一次后60min进行试验,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对氨水诱导小鼠咳嗽的影响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28%氨水喷入特制的透明玻璃箱内,喷雾10s,然后各组取一只小鼠同时放入箱内,过1min后开始观察并记录2min内咳嗽次数。室温为24℃--26℃。典型咳嗽是小鼠腹肌收缩,同时张大口,有时有咳嗽。
2.对豚鼠枸橼酸诱导咳嗽的影响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17.5%的枸橼酸溶液喷入特制的透明玻璃箱内,喷雾1min,然后各组取一只豚鼠同时放入箱内,观察并记录2min内咳嗽次数。室温为24℃--26℃。在灌药前一日挑选豚鼠时,5min咳嗽次数少于10次者不用。豚鼠咳嗽时,会发出响亮的咳声。
表9.本发明制剂对氨水诱导小鼠咳嗽的影响(X±SD)组别 n 剂量2min内咳嗽次数(mg or ml/20g/24h)对照组 10 NS 26.10±8.34咳必清 10 2mg 13.10±5.76**蛇胆川贝液 10 0.15ml 15.20±7.05**本发明制剂10 100mg 15.90±4.17*10 50mg18.10±6.67*10 30mg20.10±5.01*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10.本发明制剂对豚鼠枸橼酸诱导咳嗽的影响(X±SD)组别n 剂量 2min内咳嗽次数(g or.ml/k24h)对照组 10 NS 21.30±4.98咳必清 10 0.02g9.10±5.04**蛇胆川贝液 10 4.0ml9.70±4.14**本发明制剂10 2.0g 10.90±3.69**10 1.0g 12.10±3.72**10 0.5g 18.20±3.63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结果表9可见,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抑制氨水诱导小鼠咳嗽;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优于中、小剂量组。
表10可见,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本发明制剂大中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大中剂量组作显著优于小剂量组的镇咳作用。
七、增强免疫作用(1)对小鼠体内炭粒廓清功能影响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
分组与给药取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0只。即a.空白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冲剂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5天后,并于第6日在实验前2小时再灌胃给药1次。
实验方法于第6日末次灌胃给药后2小时,各小鼠由尾静脉注射稀释的印度墨汁0.1ml/10g,然后在5min、10min、20min时间点用尖咀吸在小鼠眼后静脉丛管取血0.025ml,加入盛有1mg/m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使成等容积,摇匀后,用酶标仪,405nm滤光片测光密度(OD),并按指数衰减曲线计算碳粒在血液中消失的T1/2。
表11.本发明制剂对小鼠炭粒廓清率的影响组别剂量 OD值(X±SD)(mg or μl/20g/24h) T1/25min20min 20min (min)对照组 NS0.84±0.054 0.70±0.043 0.58±0.054 28.1双黄连口服液150μl0.74±0.078**0.69±0.072**0.55±0.033**7.7小柴胡冲剂 150mg 0.66±0.075**0.56±0.064**0.40±0.083**6.3本发明制剂100mg 0.63±0.078**0.53±0.052**0.36±0.078**5.950mg 0.70±0.063**0.56±0.058**0.39±0.079**5.825mg 0.72±0.067**0.60±0.072**0.48±0.045**6.9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结果表11可见,小柴胡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和本发明制剂颗粒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地提高正常小鼠对体内炭粒的清除速度,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剂量组的作用尤为显著。
(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影响试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20-22g。
分组与给药取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下列各组,每组10只,分为6组,共计60只。即a.空白对照组;b.本发明制剂三组(100mg/20g/d、50mg/20g/d、25mg/20g/d);c.阳性药对照组(分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冲剂二组)。各组灌服上述各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5天后,并于第6日在实验前2小时再灌胃给药1次。
实验方法于末次给药后2小时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0.4ml,10-11小时后将动物脱颈椎处死,仰位固定于鼠板。消毒腹部,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5ml.,转动固定板1分钟,然后抽取腹腔洗液1ml,滴涂于干净载玻片上,每片0.2ml,共2片,放在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盒中,置于37摄氏度孵箱中温育30分钟,取出玻片,投入生理盐水中漂洗以除去未帖片的细胞。晾干,以丙酮-甲醇液(1∶1)固定5分钟,再用4%姬姆萨-瑞特氏液染色3-5分钟,用蒸馏水漂洗,晾干。在油镜下每片计巨嗜细胞数200个,结果取两片的均数,按下式计算其吞噬指数与吞噬百分率。
表12.本发明制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组别剂量 吞噬百分率(X±SD) 吞噬指数(X±SD)(mg or μl/20g/24h)对照组 NS 33.40±5.690.469±0.044双黄连口服液150μl 47.80±5.45**0.641±0.112**小柴胡冲剂 150mg66.05±5.30**0.939±0.087**本发明制剂100mg64.65±5.26**0.957±0.089**50mg 61.45±3.90**0.865±0.091**30mg 54.35±5.05**0.752±0.118**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结果表12可见,小柴胡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和本发明制剂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地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本发明制剂颗粒剂大剂量组的作用尤为显著,与小剂量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显示本发明制剂能显著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
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进行流行性感冒治疗临床观察按照严格的临床科研设计,对治疗流行性感冒80例的临床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组80例,痊愈62例,显效10例,无效2例,痊显率为90.0%。治疗组用药1天后退热率占37.5%;2天后退热率占75%;3天后退热率90%,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与阳性对照药清热解毒口服液相比痊显率、总有效率、3天内退热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初步表明本制剂治疗感冒具有确切疗效,有缩短病程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颗粒剂制备a)将1000g生葛根、1000g金银花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作为液I留用;b)将1000g虎杖用10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真空(0.09MPa)低温(5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作为液II留用;C)将500g生麻黄、250g甘草加水浸泡2小时后,加入500g炮制好的杏仁粗粉,3味药材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0倍,煎煮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5000转/分),得提取液III;d)将液III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后与液I、液II合并进行喷雾干燥(进液速度6000ml/min,进风温度140℃),得干燥粉,对喷雾干燥粉称重,加入150g糊精,干挤制粒(主压力6Mpa,侧压力0.6Mpa),整粒,分装于铝箔袋中,每包6g,灭菌,即得。用HPLC法测定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84mg/包,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110mg/包。
实施例2、颗粒剂制备
a)将750g生葛根、1000g金银花用8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作为液I留用;b)将500g虎杖用12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真空(0.09MPa)低温(5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作为液II留用;C)将350g生麻黄加水浸泡2小时后,加入500g炮制好的杏仁粗粉,2味药材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0倍,煎煮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5000转/分),得提取液III;d)将液III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后与液I、液II合并进行喷雾干燥(进液速度6000ml/min,进风温度140℃),得干燥粉,对喷雾干燥粉称重,加入150g糊精,干挤制粒(主压力6Mpa,侧压力0.6Mpa),整粒,分装于铝箔袋中,每包6g,灭菌,即得。用HPLC法测定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78mg/包,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102mg/包。
实施例3、胶囊剂制备a)将1000g生葛根、1000g金银花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作为液I留用;b)将1000g虎杖用10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真空(0.09MPa)低温(5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作为液II留用;C)将500g生麻黄加水浸泡2小时后,加入炮制好的500g杏仁粗粉,2味药材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0倍,煎煮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5000转/分),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得提取液III;d)将液I、液II、液III合并进行喷雾干燥(进液速度6000ml/min,进风温度140℃),得干燥粉,对喷雾干燥粉称重,加入10%喷雾干燥乳糖,干挤制粒(主压力6Mpa,侧压力0.6Mpa),加入5%硬脂酸镁,混均,灌胶囊,每粒0.5g,灭菌,即得。用HPLC法测定含金银花以绿原酸计(C16H18O9)13mg/g,含葛根以葛根素计(C21H20O9)19mg/g。
实施例4、胶囊剂制备a)将700g生葛根、1000g金银花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作为液I留用;b)将1200g虎杖用10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真空(0.09MPa)低温(5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作为液II留用;C)将700g生麻黄、250g甘草加水浸泡2小时后,加入炮制好的350g杏仁粗粉,3味药材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0倍,煎煮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5000转/分),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得提取液III;d)将液I、液II、液III合并进行喷雾干燥(进液速度6000ml/min,进风温度140℃),得干燥粉,对喷雾干燥粉称重,加入10%喷雾干燥乳糖,干挤制粒(主压力6Mpa,侧压力0.6Mpa),加入5%硬脂酸镁,混均,灌胶囊,每粒0.5g,灭菌,即得。用HPLC法测定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12mg/g,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17mg/g。
实施例5、口服液制备a)将1000g生葛根、1000g金银花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50-60℃),作为液I留用;b)将1000g虎杖用10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85℃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离心(15000转/分)分离后,真空(0.09MPa)低温(5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45-50℃),作为液II留用;C)将500g生麻黄加水浸泡2小时后,加入500g炮制好的杏仁粗粉,2味药材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0倍,煎煮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5000转/分),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得提取液III;d)将液I、液II、液III合并,加3倍量95%乙醇,搅匀,冷藏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4.251,静置,取上清液滤过,罐装,每支10ml,灭菌,即得。用HPLC法测定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3.0mg/ml,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5.4mg/ml。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以金银花、虎杖、生葛根、麻黄和杏仁的提取物为主要活性成份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口服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组成主要活性成份的各味中药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金银花7-15份、虎杖7-15份、生葛根7-15份、麻黄3.5-7.5份、杏仁3.5-7.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性成份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中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辅助中药为甘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性成份各生药重量份比例为金银花7-15份、虎杖7-15份、生葛根7-15份、麻黄3.5-7.5份、杏仁3.5-7.5份、甘草1.5-3.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是指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口服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活性成份提取物制备a)将配比量的金银花、生葛根用8-12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10-15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滤液真空60-7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得提取液I;b)将配比量的虎杖用8-12倍量80%乙醇作溶剂,浸渍10-15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滤液真空50-7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得提取液II;c)将配比量的麻黄、炮制好的杏仁和/或甘草加水浸泡1.5-3小时后,提取3次,提取液离心,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得提取液III;2)制剂制备合并提取液I、II、III,按常规方法与药用辅料制成液体口服制剂;或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按常规方法与药用辅料制成固体口服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是以金银花、虎杖、生葛根、麻黄和杏仁的提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口服制剂。该制剂对于感冒发烧患者拥有明确迅速解热功效,不反弹,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头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无常用西药的嗜睡等副作用,还可以明显缩短感冒患者病程的治疗感冒的理想中药组合物。
文档编号A61P31/00GK1600352SQ03151188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万海同, 白海波, 刘沐荣 申请人:杭州健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