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用于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名概念及分类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病损局限于肾小球或主要是肾小球损害的一组肾脏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大多是特发的(即发病原因不明),少部分由细菌感染或药物所诱发。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可从两个方面,即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参照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标准,可将其分为(1)急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它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起病过程和表现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但肾功能急剧坏转、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病理表现为大量新月体形成的一组疾病。
(3)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一组长病程的(甚至数十年)、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损害为基本表现,但由于疾病病理类型和病期不同,它们的主要表现可相异,呈多样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本病治疗困难,大多渐进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4)肾病综合征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3.5克/日)、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克/升)。只要具备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诊断即可成立。
(5)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以无症状蛋白尿(尿蛋白量<1克/日,以白蛋白为主)和(或)单纯性血尿(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并偶见肉眼血尿,其性质为肾小球源性)为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病人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标准,可分为①轻微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包括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后者又可分为系膜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致密沉积物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炎)和硬化性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发病特点及研究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疾病构成谱既有不断增长着发达国家的常见“富贵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与血管成形技术(血管造影PTCA、冠脉搭桥术等)有关的肾小管坏死等;又仍然保存着不发达国家常见的“贫困相关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就是其中很主要的一类。按照我国的实际国情,这种“两极并存”的疾病构成谱将会存在相当一个时期。因此,作为“贫困相关疾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我国肾脏病学界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将仍占重要地位,不应被对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研究所取代。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效果尚不可称满意,半个世纪以来也没有重大突破,因此,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应是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措施开展有组织、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为评价疗效(如尿蛋白、改善肾病综合征、降血压、甚至改善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等)提供证据,即近些年来所重视的循证医学(Evidance Medicine)。据数组不完全资料统计,肾小球疾病在我国患病率约0.2%-4%,患病人数较多,尤好发于生活、劳动条件;较差的青少年,占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的3/4以上。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男女之比大约是2∶1。关于发病机理研究目前认为肾炎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免疫介导损伤近代研究工作证实免疫介导损伤在大部分肾小球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启动的作用①免疫病理技术(免疫荧光及免疫酶标技术)证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沉着。②同时可于一些病人血循环中测知循环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或抗基底膜抗体,而补体成分下降。③可采用免疫手段于实验动物,制备多种与人类肾小球疾病相类似的病变。绝大部分肾小球疾病均由免疫复合物介导而致病。循环免疫复合物由抗原及抗体二者结合而成。当抗原与抗体数量相等或抗原稍过剩时形成大小适中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当其含量较高和单核吞噬系统功能减弱时则有利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循环免疫复合物主要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当炎症广泛而严重沉着于毛细血管袢内皮下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固有成分(糖蛋白GP330或600)及通过化学、电荷反应而“种植”在其上的外源性抗原(病毒、组织成分)可与循环中的抗体成分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相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形成,见于膜性肾病。
2、炎症介导过程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仅有广泛、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着仍不足引起肾小球炎症反应而致病。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各种炎症个导过程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复合物与通过C1(经典)途径和C3(旁路)途径激活补体;被破坏的细菌和组织细胞可释放出细菌内毒素、组织蛋白酶、脂多糖等按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激活的补体系统生成一系列生物活性的片段具有膜攻击作用,从而增加其通透性引起蛋白尿。炎性细胞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免疫复合物及激活的补体通过免疫粘附及趋化作用吸引中性料细胞和单核细胞于局部浸润。这些效应细胞通过释放蛋白酶及超氧阴离子等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肾小球。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及其激活的补体系列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并导致血小板聚集,激活XIII因子引起一系列凝血、纤溶过程。血小板本身释放生长因子,另一方面又吸引单核细胞、释放单核因子,均能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基质增生。非免疫、非炎症肾小球损伤过程由于肾小球内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肾小球内血液灌注、跨膜压力及滤过压的“三高”现象,从而导致肾小球进行性硬化。引起肾小球内血液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因素包括健存肾单位的代偿过程、一些影响入球小动脉扩张和出球小动脉收缩的内泌素及饮食中过多的蛋白质、磷、脂肪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制备一种新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虎杖600-110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600-1100重量份白茅根400-800重量份红花100-400重量份。
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5-3.5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50-7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1-3次,每次1.5-3.5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50-70℃测);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0-7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临床可接受的药物剂型,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剂、咀嚼剂等。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效果,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其结果完全支持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良好效果,不产生副作用,还能够整体调节患者机体状态,改善其他综合指标。在同类药物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优越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以及极大的社会效益。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本发明组合物的药效学研究试验用本发明组合物制剂为四味清肾颗粒药效学研究剂量设定为人临床每天使用剂量为生药52g/d.人。大鼠用量为2.34-9.36g生药/kg;小鼠给药剂量13.52、6.76、3.38g(生药量)/Kg,家兔给药剂量1.2-4.8g生药/kg。
试验材料四味清肾颗粒黑色颗粒,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批号20020901;含量2.6g生药/g提取物。配制方法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
阳性药保肾康片白色片剂,主要成分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哌嗪,成都亨达制药厂生产,批号020210,规格50mg/片,配制方法研磨后溶于蒸馏水中,然后配成所需浓度。
动物新西兰纯种白兔一级,北京市通利试验动物养殖场,许可证编号京动管第0.24号。SD大鼠二级,北京市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2-0003。ICR小鼠(二级),北京市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2-0003。
实验结果一、四味清肾颗粒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取合格大鼠50只,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灌胃等容量的蒸馏水;阳性对照保肾康组55mg/kg;受试物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9.4、4.68、2.34(生药量)g/kg。给药量10ml/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天。
给药前测量每只大鼠给药前1h的尿量,然后开始给药,将阳性药和受试物均匀加入负荷水中同时灌服,然后测给药后15min、30min、1h、2h、4h、8h、12h、24h尿量及尿液ph值。在每个收集尿液容器内预先加入2ml甲苯,收集12h内尿液,放入4摄氏度冰箱内待测尿中Na+、K+、cl-的数值。
结果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3天,高、中、低给药组对正常水负荷大鼠尿量和Na+、K+、cl-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
表1.四味清肾颗粒对正常水负荷大鼠24h尿量与尿中钠、钾、氯的影响剂量 钾钠24h尿量(ml)氯(mg/100ml)(g/kg) (mg/100ml)(mg/100ml)对照组- 16.27±7.962.04±0.939.04±3.6313.15±5.89阳性药组 55(mg/kg) 24.10±9.57* 2.57±1.1713.22±5.14* 20.78±7.33*高剂量组9.4 25.60±10.63* 3.09±1.46** 11.77±4.59* 20.27±6.43**中剂量组4.7 28.00±13.20* 2.73±1.1514.84±5.71* 20.98±8.54*低剂量组2.3 20.90±3.932.90±0.76* 10.81±2.77 18.68±5.96与对照组比较*P<0.05。
二.四味清肾颗粒对肾毒血清性肾炎(Masugi肾炎)模型的影响取新西兰白兔10只,雄性,1.8-2.0kg。取上等量均浆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混匀,给兔脚掌皮下多点注射(5-6点,每点0.3ml)。两周后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等量匀浆混匀,背部皮下多点注射(5-6点,每点0.3ml),每两周一次。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抗体效价达到1∶16时,颈总动脉放血,取血清,即为兔抗大鼠肾毒血清。分装后,冻存于-20摄氏度备用。
检测指标(1)测给药前(造模后)和给药后8周的24h尿量及尿蛋白定量;(2)测给药前(造模后)和给药后8周的血尿素氮、肌苷、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3)给药后8周取肾脏称重并做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4)观察药后8周对静脉血栓的影响在肾毒血清性病理模型基础上,经过四味清肾颗粒治疗8周,制备大鼠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比较模型动物与给药动物实验性血栓形成的情况[5]。统计学方法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用spss进行组间t检验。
结果(1).四味清肾颗粒三个剂量组给药8周后,均能显著增加肾炎模型大鼠的24h尿量,减少24h尿蛋白含量。(2).给药后8周高、中、低组均可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的含量;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3).四味清肾颗粒三个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虽然都能形成血栓,但能明显减轻静脉血栓的湿重和干重,明显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连续给药8周,肾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增大,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浸润,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球直径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出明显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给药组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1。
表2.给药后血清白蛋白含量、BUN、Cre、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n=10,x±s)白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酯尿素氮 肌酐(g/l) (mmol/l) (mmol/l) (mmol/l) (umol/l)对照组37.88±1.14 1.66±0.400.76±0.135.30±0.7926.52±5.94模型组34.34±2.39*** 2.02±0.39* 1.48±0.83* 6.25±0.78* 40.10±8.92**阳性组37.81±1.23ΔΔ1.57±0.31Δ0.82±0.18Δ4.95±0.58ΔΔ29.03±5.15ΔΔ高剂量组 37.02±1.31ΔΔ1.87±0.620.92±0.43Δ4.92±0.53ΔΔ27.28±5.17ΔΔ中剂量组 37.23±1.72Δ1.73±0.550.81±0.26Δ5.18±0.72Δ29.59±5.00ΔΔ低剂量组 36.29±1.74 1.81±0.970.99±0.475.13±0.58Δ31.73±8.26
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3.给药8周后肾炎大鼠24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变化(n=10,x±s)给药前 给药后组别尿量(ml) 尿蛋白(g/l) 尿量(ml) 尿蛋白(g/l) 肾重(g)对照组12.50±2.76 0.52±0.15 13.10±3.00 0.67±0.12 2.63±0.22模型组7.50±2.07**1.65±0.85** 7.6±1.71** 1.78±0.53*** 3.19±0.40**阳性组7.10±1.91*** 1.46±0.55*** 12.30±2.75ΔΔ0.80±0.27ΔΔΔ2.66±0.26ΔΔ高剂量组 6.9±2.02***1.52±0.68** 10.9±2.60ΔΔ0.79±0.37ΔΔ2.57±0.26ΔΔΔ中剂量组 7.0±1.49***1.78±0.83** 10.5±2.27ΔΔ0.94±0.34ΔΔ2.71±0.30Δ低剂量组 8.70±2.45**1.74±0.78** 10.5±2.22Δ0.97±0.41*ΔΔ2.76±0.53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4.给药8周后对深部静脉血栓的影响(n=10,x±s)血栓湿重(mg) 血栓干重(mg)对照组 14.51±2.26 4.76±1.57模型对照组 24.50±3.71***8.69±2.36**阳性药组 12.72±5.36ΔΔΔ5.23±2.18ΔΔ高剂量组 13.06±1.91ΔΔΔ5.19±2.47ΔΔ中剂量组 18.32±8.68Δ5.87±2.82Δ低剂量组 15.53±4.79ΔΔΔ5.2±2.5ΔΔ与对照组比***P<0.001.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ΔP<0.001.
表5.四味清肾颗粒对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的影响(x±s)剂量(g/kg) 肾脏数/个 直径/mm 细胞数/个空白对照组 --- 8 0.119±0.017105±22模型对照组 --- 8 0.146±0.013## 140±27##阳性药组28mg/kg 8 0.131±0.016** 115±13**四味清肾颗粒高剂量组3.8 8 0.136±0.014** 114±15**四味清肾颗粒中剂量组1.9 8 0.133±0.026** 116±20**四味清肾颗粒低剂量组0.958 0.124±0.015** 116±16**与对照组比##P<0.01.
与模型组比**P<0.05,***P<0.001.
三.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的影响检测指标造模前、造摸后(给药前)、给药3、6周分别测量24h尿量,尿蛋白含量,血清尿素氮(BUN)、肝酐(Cr)、胆固醇、甘油三脂、白蛋白。血及尿中β2-MG含量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肾脏组织学检查给药6周后取动物肾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并计算肾小球平均直径和肾小球内平均细胞数。
结果(1).对尿量和尿蛋白的影响给药后第3周,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的24h尿量和尿蛋白有明显的改善,给药6周后作用更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对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影响给药3周后对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有明显的降低,对尿素氮、肌酐有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给药6周后对以上5项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3).对给药后肾脏重量的影响给药6周后四味清肾颗粒三个剂量组肾脏重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对给药后血及尿中B2-MG的影响给药6周后四味清肾颗粒可明显降低血和尿中B2-MG的含量。(5).病理结果模型组肾小球增大,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浸润,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球直径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出明显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给药组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1。
表6.四味清肾颗粒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24h尿量的影响(n=10,x±s)剂量 给药后组别 造模前 给药前(g/kg)3周 6周对照组 - 115.38±33.11 114.13±48.171025.50±34.02 119.28±38.49模型组 - 96.13±9.93 66.25±22.17** 62.50±14.88*73.50±13.66*保肾康组 28mg/kg 123.25±44.52 65.75±19.83*97.50±30.94Δ106.00±27.30Δ高剂量组 3.8 96.13±24.7666.25±16.20*83.75±19.60Δ101.25±21.67Δ中剂量组 1.9 118.63±30.49 64.25±17.00*85.00±17.93Δ100.63±21.95Δ低剂量组 0.95 102.25±24.03 65.00±19.46*85.00±14.64Δ112.50±27.00Δ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7. 四味清肾颗粒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尿蛋白含量的影响(n=10,x±s)剂量给药后组别 造模前给药前(g/kg) 3周 6周对照组 - 0.37±0.220.39±0.190.55±0.26 0.43±0.10模型组 - 0.41±0.133.62±2.10** 4.36±1.62*** 6.00±4.13**保肾康组 28mg/kg0.41±0.232.45±1.14** 2.13±1.91*Δ0.51±0.30ΔΔ高剂量组3.8 0.50±0.233.10±1.73** 2.08±1.22*Δ0.57±0.29ΔΔ中剂量组1.9 0.45±0.263.19±1.76** 1.74±1.31*Δ0.67±0.46ΔΔ低剂量组0.95 0.41±0.202.40±1.45** 0.54±0.06ΔΔΔ0.47±0.16ΔΔ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8.对家兔C-BSA给药6周对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脂影响(n=10,x±s)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尿素氮肌酐白蛋白(g/l)(mol/l) (mmol/l) (mmol/l) (umol/l)对照组40.83±3.02 0.97±0.20 0.56±0.155.29±1.58 76.54±9.56模型组27.08±4.14***3.66±2.25*2.61±1.73* 8.34±1.60*102.79±11.56**阳性组37.21±5.79ΔΔ1.14±0.67Δ 0.74±0.29Δ 6.38±1.48Δ 80.91±16.15Δ高剂量组 36.35±3.75ΔΔ1.15±0.54Δ 0.39±0.10ΔΔ4.54±0.75ΔΔΔ 73.4±12.88ΔΔΔ中剂量组 40.09±3.67ΔΔΔ 0.85±0.13ΔΔ0.54±0.19ΔΔ5.69±1.32ΔΔ 86.90±14.22Δ低剂量组 41.08±6.37ΔΔΔ 0.97±0.38Δ 0.86±0.34Δ 6.66±1.74Δ 83.71±11.59Δ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9.四味清肾颗粒对家兔C-BSA给药6周对血清及尿液B2-MG的影响(n=10,x±s)剂量给药前(mg) 给药6周(mg)(g/kg) 血尿 血 尿对照组 - 122±1347±13110±15 39±16模型组 - 178±31** 73±16** 165±31** 74±17***阳性组28mg/kg 173±28** 74±11** 118±13ΔΔ47±18ΔΔ高剂量组3.8 168±25** 72±19** 120±16ΔΔ44±11ΔΔ中剂量组1.9 171±30** 71±13** 116±10ΔΔ43±20Δ低剂量组0.95168±29** 73±14** 119±12ΔΔ48±13Δ
与对照组比**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
表10.四味清肾颗粒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给药6周后肾脏重量的影响(n=10,x±s)组别 剂量(g/kg) N(只)肾脏重(g)对照组 - 814.94±1.41模型组 - 827.12±7.02**保肾康组 28mg/kg 816.23±2.52Δ高剂量组3.8 815.87±2.19ΔΔ中剂量组1.9 816.59±2.79Δ低剂量组 0.95 817.59±2.84ΔΔ与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11.四味清肾颗粒对C-BSA肾炎模型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的影响(x±s)剂量(g/kg) 肾脏数/个 直径/mm 细胞数/个空白对照组 --- 8 0.139±0.027 112±26模型对照组 --- 8 0.197±0.022### 197±51###阳性药组 28mg/kg 8 0.153±0.018**124±32**四味清肾颗粒高剂量组 3.8 8 0.163±0.021**126±23***四味清肾颗粒中剂量组 1.9 8 0.162±0.029**140±25**四味清肾颗粒低剂量组 0.95 8 0.163±0.025**143±56*与对照组比###P<0.001;与模型组比*P<0.05,**P<0.01,***P<0.001.
四.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取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给等容量蒸馏水;阳性药保肾康片156mg/Kg,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8、3.4、1.2g/Kg,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7日,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10ml/kg。并于5、10、15、20分钟各时间点内眦取血20ul,加入0.1%NaCO32ml中摇匀,在600nm下测定各样光密度(OD),最后将小鼠处死,分别称取肝重、脾重。按以下公式计算廓清指数K或校正廓清指数a。
K=logOD1-logOD2/t2-t11;a=3K*体重/(肝重+脾重),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t-检验。
结果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7天,能明显提高K值和a值,表明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12.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用(n=10,x±s)组别 剂量(g/kg) 吞噬指数K吞噬活性a对照组 - 0.039±0.011 5.33±1.54阳性药 55(mg/kg) 0.049±0.021 6.99±1.32*高剂量 13.52 0.067±0.022**7.88±2.15**中剂量 6.76 0.072±0.019*** 7.22±1.98*低剂量 3.38 0.056±0.024* 6.57±2.13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P<0.001.
五.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给等容量蒸馏水;阳性药保肾康110mg/kg;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组13.5、6.8、3.4g(生药量)/Kg,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8日。各组于给药后第2天腹腔注射3∶5稀释的绵羊红细胞悬液(SRBC)0.2ml/只,进行免疫,于免疫后第6天即实验第8天内眦取血,放置1小时,2000rpm离心10分钟,取血清,生理盐水稀释500倍备用,进行溶血素测定。
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每只小鼠样品的半数溶血值HC50。
计算各组HC50的平均值,对各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t-检验。
结果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8天,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0.01)。
表13.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n=10)组别 剂量(g/kg)HC50(x±s)对照组 - 155.6±34.3保肾康 110(mg/kg) 246.5±36.1*高剂量13.52245.7±29.8**中剂量6.76 223.4±35.2**低剂量3.38 317.3±37.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六.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180-200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既空白组、模型组造模后给等容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给保肾康片55mg/kg、受试物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9.4、4.7、2.3(生药量)g/kg。给药量10ml/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于第7天(末次给药后)在大白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ml/kg,共2次,间隔4h,在第1次注射肾上腺素后2h将大鼠浸入冰水5min(0℃),第2次注射肾上腺素后停食,造成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次晨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眦取血,肝素抗凝。
结果四味清肾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其凝聚性;对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
表14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n=6,x±s)剂量 全血粘度/mpa.s血浆粘度组别(g/kg) 高切 低切/mpa.s空白组- 4.59±0.51 8.26±0.14 1.41 ±0.35模型组- 8.95±1.12** 15.3±1.61**1.59±0.29保肾康55(mg/kg) 6.87±0.98ΔΔ12.28±1.36ΔΔ1.55±0.31高剂量组9.4 6.51±0.64ΔΔ12.33±1.35ΔΔ1.49±0.32中剂量组4.68 7.13±0.71ΔΔ13.47±1.2Δ1.51±0.27低剂量组2.34 7.24±0.52ΔΔ13.38±1.59 1.54±0.36与对照组比**P<0.01。
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
表15.对急性血瘀大鼠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影响(n=6,x±s)剂量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变形性组别(g/kg) MAXDI SSS MAXD SS空白组- 0.75±0.02 285.95±35.00.39±0.12 69.00±34.02模型组- 0.64±0.04** 354.95±31.0** 1.25±0.21**263.98±34.97**保肾康55(mg/kg) 0.72±0.03ΔΔ367.97±40.10.88±0.14ΔΔ199.00±51.00ΔΔ高剂量组9.4 0.76±0.05ΔΔ374.98±38.90.69±0.25ΔΔ175.00±32.01ΔΔ中剂量组4.68 0.77±0.02ΔΔ335.98±42.10.68±0.16ΔΔ180.98±34.98ΔΔ低剂量 2.34 0.71±0.05Δ354.02±33.90.64±0.14ΔΔ186.98±51.02ΔΔ与对照组比**P<0.01。与模型组比ΔP<0.05,ΔΔP<0.01。
结论1.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3天,各给药组对正常水负荷大鼠24h尿量和Na+、K+、cl-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治疗8周后,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大鼠的24h尿量,减少24h尿蛋白含量;给药后8周后组均可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的含量;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连续给药8周,能明显减轻静脉血栓的湿重和干重,明显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连续给药8周,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增大,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浸润,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求直径明显增大,表现出明显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给药组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明显改善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的病理改变。3.四味清肾颗粒对家兔C-BSA肾炎模型,给药治疗第3周后,家兔的24h尿量和尿蛋白有明显的降低,给药6周后作用更明显;给药3周后对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有明显的降低,对尿素氮、肌酐有降低的趋势,给药6周后对以上5项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给药6周后四味清肾颗粒可明显减轻肾炎家兔的肾重;对给药后血及尿中B2-MG含量明显降低。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增大,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浸润,细胞数明显增加,肾小求直径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出明显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四味清肾颗粒高、中、低给药组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明显改善家兔C-BSA肾炎模型的病理改变。4.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5.四味清肾颗粒连续灌胃给药8天,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四味清肾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其凝聚性。
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皆是由于免疫介导性疾病,由免疫引起炎症导致肾小球损害-即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行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不溶性或难溶性免疫复合物等,但在慢性进展中也有非免疫炎症参与;肾小球疾病的病理改变因类型不同,慢性肾炎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减少,高脂血症及肾功损害为主。
通过动物模型,本药效学实验着重对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研究。家兔C-BSA肾炎模型是一种异种血清免疫复合物模型,其一系列病理改。变造成肾小球损害。其中,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是造成肾小球损害的重要因素,蛋白尿的出现与免疫损伤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分子结构有关。尿中蛋白的含量常反映肾小球的病变程度。经过6周的治疗给药,四味清肾颗粒通过降低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甘油三脂、胆固醇与血中和尿中B2-MG含量的结果表明,四味清肾颗粒可明显减轻膜性肾炎模型动物机体的免疫损伤和肾小球病变程度,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所改善。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明显改善家兔C-BSA肾炎模型的病理改变。
通过8周治疗给药,四味清肾颗粒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病变---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有明显的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病变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水肿,高血脂等改变。通过实验显示,四味清肾颗粒有明显的利尿、降低尿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胆固醇、肌酐和尿素氮来改善肾功能和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降低,明显改善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的病理改变。
此外,四味清肾颗粒还具有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而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而减少了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肾小球疾病同时伴有血液粘度升高、循环阻力增大等病理改变,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等等,四味清肾颗粒通过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边学的影响,对深部静脉血栓的影响,可以明显的改善肾炎的高凝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肾功能。通过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四味清肾颗粒是一个对肾小球疾病,尤其是弥漫性肾炎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药制剂,该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很的实验依据。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颗粒剂虎杖900克白花蛇舌草900克白茅根600克红花200克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6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测);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后混匀制成1000克颗粒,即得。每日2次每次1袋,口服。
实施例2口服液虎杖700克 白花蛇舌草700克白茅根500克 红花100克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60℃测)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测);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测);将上述两浓缩上清液混匀加入矫味剂,经常规制成1000ml口服液,即得。每日3次,每次1瓶,口服。
实施例3片剂虎杖1000克 白花蛇舌草1000克 白茅根800克红花300克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6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测);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适量乙醇、糊精、硬脂酸镁后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虎杖600-110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600-1100重量份白茅根400-800重量份 红花100-40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虎杖90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900重量份白茅根600重量份红花20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虎杖70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700重量份白茅根500重量份红花10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虎杖100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00重量份白茅根 800重量份 红花30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5-3.5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50-7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1-3次,每次1.5-3.5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50-70℃测相对密度1.20;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50-70℃测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丸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胶囊剂、咀嚼剂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颗粒剂的方法为以上四味,虎杖、白花蛇舌草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60℃测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1.20;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徐徐搅拌,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1.10;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后混匀制成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主要由虎杖、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红花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时虎杖、白花蛇舌草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0(50-70℃测),喷雾干燥成细粉备用;另取白茅根、红花加水煎煮合并水煎液,滤过;滤取上清液,浓缩,加乙醇,滤取上清液,浓缩,喷雾干燥成细粉;将上述两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临床可接受的颗粒剂、胶囊等药物剂型。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效果,不产生副作用,还能够整体调节患者机体状态,改善其他综合指标。
文档编号A61P13/12GK1491717SQ0316000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图娅, 孟凤仙, 图 娅 申请人:张旭,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