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6-27  270

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中包括:一悬臂,其后端悬置于逃生出口之外;一链条,悬挂于该悬臂后端,底端延伸至预定逃生位置;一框架,套设于该链条之外;一枢轴,插置于该框架;一齿轮盘,枢设于该枢轴上,且可滚动地卡设于该链条上;一安全带,连设于该框架上,用于支撑使用者;及一刹车结构,设于该框架上,可供使用者控制齿轮盘滚动的速度,通过上述元件的组合,可达到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目的。
【专利说明】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于例如窗户或阳台等逃生出口,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
【背景技术】
[0002]建筑物发生火灾为常见的天灾或人为意外,因此除了具备防灾知识外,在窗户或阳台等逃生出口已广泛设有例如缓降器等逃生设备。
[0003]缓降器的结构大致包括:一支架,立于逃生出口旁的地面上;一悬臂,前端固设于支架,后端悬置于逃生出口之外;一安全带,用于支撑使用者;及一动力装置,利用绳索连结固定结构,以便将使用者送至地面。
[0004]但是惯用的缓降器没有控制下降速度的结构,因此在发生例如火势快要烧到支架处等状况时,使用者没办法加速下降,常造成严重的伤亡。
[0005]另外,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惯用的缓降器每次只能供一人使用,需等第一个人缓降到安全位置并脱去安全带以后,第二个人才能接续使用,造成后续的人需等待很长的时间,不但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可能发生来不及逃生的情况,显然惯用的缓降器仍有改进空间。 [0006]设计人鉴于此,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究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研发出本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
[0008]本实用新型达到上述目的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的结构包括:一悬臂,其前端固设于逃生出口周缘,后端悬置于所述逃生出口之外;一链条,悬挂于所述悬臂后端,底端延伸至预定逃生位置;一框架,概呈方形中空状,套设于所述链条之外;一枢轴,横向插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上,并位于所述链条后方;一齿轮盘,枢设于所述枢轴上,并位于所述框架内,且可滚动地卡设于所述链条上;一安全带,连设于所述框架上,用于支撑使用者 '及一刹车结构,设于所述框架上,可供使用者控制齿轮盘滚动的速度,通过上述元件的组合,可达到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目的。
[0009]较佳者,所述框架前侧设有一可沿着所述链条滚动的滚轮,借以沿着所述链条上、下移动。
[0010]较佳者,所述齿轮盘配合一滚珠轴承枢设于所述枢轴上,借以沿着所述链条滚动。
[0011]较佳者,所述框架后侧设有一扣环,所述安全带设于所述扣环上,借以方便设置所述安全带并避免安全带干涉所述齿轮盘。
[0012]较佳者,所述刹车结构为惯用的自行车采用的刹车结构,可供使用者控制齿轮盘滚动的速度,进而控制下降的速度。[0013]较佳者,所述框架由一前杆、两侧杆及一后杆所组成;枢轴为中空体;所述刹车结构包括:两摆动杆,其后端分别可摆动地设于框架上,且前端分别悬置于枢轴两侧;两杆体,分别可横向滑动地插置于两侧杆上,相对应的外端分别固定于摆动杆上,且相对应的内端分别穿过两侧杆而悬置于齿轮盘两侧;两座体,分别设于两杆体内端;两刹车片,分别设于两座体而位于齿轮盘两侧;一线体,其一端固定于一摆动杆上,另一端穿过枢轴的中心和另一摆动杆,由另一摆动杆伸出并延伸形成线体外部;一套管,包覆于线体外部之外,顶端设于摆动杆上;一环状体,设于套管末端,其内侧面具有两相对应的滑槽,且其滑槽的一侧具有若干凹槽;一控制杆,其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卡合于环状体的滑槽内,且可卡扣于环状体的凹槽内,所述线体外部末端连设于所述控制杆上;所述刹车结构可供使用者控制齿轮盘滚动的速度,进而控制下降的速度。
[0014]较佳者,所述框架为组合式框架,使用者可各自配戴一组框架,并依序将框架组合于链条上,因此可同时供多人使用。
[0015]较佳者,所述框架包括:一前架体,概呈U形,包覆于链条前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一后架体,概呈U形,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其第三端可摆动地枢设于第一端,且第四端可分离地连接第二端,使所述框架可方便地组装于所述链条上。
[0016]通过上述元件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结构的环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7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结构的连续动作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揭示框架为组合式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揭示框架的第一端枢设于第三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揭示框架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连接第四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7]100 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
[0028]101 逃生出口
[0029]102 预定逃生位置
[0030]103 使用者
[0031]I 悬臂
[0032]11 支架
[0033]2 链条[0034]3框架
[0035]31前杆32 侧杆
[0036]33后杆34 滚轮
[0037]35扣环
[0038]4枢轴
[0039]5齿轮盘
[0040]6安全带
[0041]7刹车结构
[0042]71摆动杆72 杆体
[0043]73座体74 刹车片
[0044]75线体751 线体外部
[0045]76套管77 环状体
[0046]771滑槽772 凹槽
[0047]773第一死点774 第二死点
[0048]78控制杆
[0049]8框架
[0050]81前架体83 第一端
[0051]831凹部832 转轴
[0052]85第二端851 前扣部
[0053]91后架体93 第三端
[0054]931凸部95 第四端
[0055]951后扣部952 定位件
[0056]953孔954 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100包括:一悬臂1,其前端固设于逃生出口 101周缘,后端悬置于逃生出口之外;一链条2,悬挂于悬臂I后端,底端延伸至预定逃生位置102 ;—框架3,概呈方形中空状,套设于链条2之外;一枢轴4,横向插置于框架3的两侧上,并位于链条2后方;一齿轮盘5,枢设于枢轴4上,并位于框架3内,且可滚动地卡合于链条2上;一安全带6,连设于框架3上,用于支撑使用者103 ;及一刹车结构7,设于框架上,可供使用者103控制齿轮盘5滚动的速度,进而控制自身降落的速度;通过上述元件的组合,可达到让使用者可控制下降速度地从高处逃生的目的。下文将详予说明。
[0059]悬臂1前端可设置于一立于地面的支架11上,其后端悬置于例如窗户或阳台等逃生出口 101之外,用于供悬挂链条2。悬臂I亦可直接埋设于逃生出口 101周缘的墙内(图中未示),如此一来即可节省室内空间。另外,使用者可在多个逃生出口周缘上都设置悬臂,当状况发生时,可视现场情况,先挑选较安全的逃生出口,再将链条挂在悬臂上,然后配合其它结构移动到预定逃生位置。[0060]链条2可采用例如钢制链条或鳝鱼目链条等可与齿轮盘5配合的结构,其具有预定长度,例如配合楼高设计可由逃生出口延伸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开放空间等预定逃生位置,用于承载人体,可视使用情况选用可同时承载多人的链条。
[0061]如图2所示,框架3概呈方形中空状,具有一前杆31、两侧杆32及一后杆33,套设于链条2之外,用于供设置前述的枢轴4、齿轮盘5、安全带6及刹车结构7,并使链条2与齿轮盘5卡合在一起;其前侧的前杆31可设有一可沿着链条2滚动的滚轮34,借以沿着链条2上、下移动。
[0062]枢轴4横向插置于框架3的两侧杆32上,并位于链条2后方,用于供设置齿轮盘5。
[0063]齿轮盘5可配合滚珠轴承(图中未示)枢设于枢轴4上,并位于框架3内,且可滚动地卡合于链条2上,用于将绑在安全带上的使用者的重量转载到链条2上。
[0064]如图1所示,安全带6连设于框架3上,用于支撑使用者。框架3后侧外可进一步设有一扣环35,借以方便设置安全带6并避免安全带干涉齿轮盘5。
[0065]刹车结构7设于框架3上,用于控制齿轮盘5的滚动速度,进而达到停止使用者103下降的效果,可采用例如自行车的刹车结构(图中未示)等可减缓或停止转盘转动的结构,借以控制使用者下降的速度,现举一例说明如下。
[0066]如图3所示,前述的枢轴4可采用中空体以配合设置刹车结构7,刹车结构7包括:两摆动杆71,其后端分别可摆动地设于框架3上,且前端分别悬置于枢轴4两侧;两杆体72,分别可横向滑动地插置于两侧杆32上,相对应的外端分别固定于摆动杆71上,且相对应的内端分别穿过两侧杆32而悬置于齿轮盘5两侧;两座体73,分别设于两杆体72内端;两刹车片74,分别设于两座体73而位于齿轮盘5两侧;一线体75,其一端固定于一摆动杆71上,另一端先穿过枢轴4的中心,再伸出另一摆动杆71,然后延伸一预定长度的线体外部751 ;一套管76,包覆于线体外部751之外,顶端设于摆动杆71上;一环状体77,设于套管76末端,其内侧面具有两相对应的滑槽771 (如图4所示),且其滑槽771的一侧具有若干凹槽772 (如图4所示);一控制杆78,其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卡合于环状体的滑槽771内,且可卡扣于环状体的凹槽772内,该线体外部751末端连设于该控制杆78上,以下将以连续动作图说明。
[0067]图5?7为刹车结构7的连续动作图,为方便说明,现定义环状体的滑槽771靠近套管76的部位为第一死点773,而远离套管76的部位为第二死点774,如图5所示,在控制杆78位于第一死点773时,两刹车片74未靠近齿轮盘5,此时齿轮盘5可快速滚动。如图6所示,当控制杆78逐渐向第二死点774移动时,两摆动杆71会受线体75带动而相对靠拢,使得两刹车片74接触齿轮盘5而产生摩擦力,进而达到减缓齿轮盘5滚动速度的效果。如图7所示,当控制杆78位于第二死点774时,两刹车片74挟持住齿轮盘5,使得齿轮盘5呈不可滚动状态。另外,摆动杆71与侧杆32之间可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当控制杆78逐渐向第二死点774移动时,会压缩该弹簧而使弹簧产生预力,如此一来,当控制杆78向第一死点773靠近时,弹簧即可推开摆动杆71,使刹车片74离开齿轮盘5,此外,如图3?4所示,环状体的凹槽772可呈倾斜状,当控制杆78卡设于环状体的凹槽772内时,通过弹簧的预力,可使线体75对控制杆78产生拉力,进而使控制杆78卡设于环状体的凹槽772底部。
[0068]通过上述元件的组合,在状况发生时,使用者可进行下列逃生动作:1.将链条2挂在悬臂I上;2.放下链条2使其底端延伸至预定逃生位置;3.将安全带6绑在身上;4.利用刹车结构7使齿轮盘5呈不可滚动状态;5.跨出逃生出口 101 ;6.适当地控制刹车结构7以便下降到预定逃生位置,如此一来即可快速又安全地从高处逃生。然而此逃生动作仅是一种可能的状况,事实上,刹车结构7亦可设置成在常态下使齿轮盘5呈缓慢滚动或不可滚动状态的结构,以避免使用者在情急下忘记先按住刹车结构7而造成瞬间快速下滑的问题产生。
[0069]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框架8可为组合式框架,现举例说明如下,框架8包括:一前架体81,概呈U形,包覆于链条2前侧,具有第一端83及第二端85 ;以及一后架体91,概呈U形,具有第三端93及第四端95,其第三端93可摆动地枢设于第一端83,且第四端95可分离地连接第二端85,如此一来,在未使用时,可将框架卸下收藏以节省空间,而在状况发生时,使用者可各自配戴一组框架8,并依序将框架8组合于链条2上,因此可同时供多人使用。
[0070]现举例说明前架体81及后架体91的结构。如图9所示,第一端83及第三端93可具有相对应的凹部831及凸部931,在凹部831及凸部931卡合在一起后,以一转轴832串接在一起,使前架体81与后架体91可相互摆动。如图10所示,第二端85及第四端95可具有相对应的前扣部851及后扣部951,前扣部851及后扣部951可扣合在一起,且后扣部951末端可进一步设有一可穿过第二端85的定位件952,定位件952末端突出第二端处具有一孔953以利用一插销954定位。
[00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包括: 一悬臂,其前端固设于逃生出口周缘,后端悬置于所述逃生出口之外; 一链条,悬挂于所述悬臂后端,底端延伸至预定逃生位置; 一框架,呈方形中空状,套设于所述链条之外; 一枢轴,横向插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上,并位于所述链条后方; 一齿轮盘,枢设于所述枢轴上,并位于所述框架内,且能滚动地卡设于所述链条上; 一安全带,连设于所述框架上,用于支撑使用者;及 一刹车结构,设于所述框架上,供使用者控制所述齿轮盘滚动的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前侧设有一能沿着所述链条滚动的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配合一滚珠轴承枢设于所述枢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侧设有一扣环,所述安全带设于所述扣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结构为惯用的自行车采用的刹车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一前杆、两侧杆及一后杆所组成;所述枢轴为中空体;所述刹车结构包括:两摆动杆,其后端分别能摆动地设于所述框架上,且两所述摆动杆的前端分别悬置于所述枢轴两侧;两杆体,分别能横向滑动地插置于两所述侧杆上,两所述杆体的相对应的外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摆动杆上,且两所述杆体的相对应的内端分别穿过两所述侧杆而悬置于所述齿轮盘两侧;两座体,分别设于两所述杆体内端;两刹车片,分别设于两所述座体而位于所述齿轮盘两侧;一线体,其一端固定于一所述摆动杆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枢轴的中心和另一所述摆动杆,由另一所述摆动杆伸出并延伸形成线体外部;一套管,包覆于所述线体外部之外,所述套管顶端设于所述摆动杆上;一环状体,设于所述套管末端,所述环状体的内侧面具有两相对应的滑槽,且所述滑槽的一侧具有若干凹槽;一控制杆,其两端分别能滑动地卡合于环状体的所述滑槽内,且能卡扣于环状体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线体外部末端连设于所述控制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组合式框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刹车缓降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一前架体,呈U形,包覆于所述链条前侧,所述前架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一后架体,呈U形,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能摆动地枢设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四端能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二端。
【文档编号】A62B1/10GK203469251SQ20132058498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黄明良, 黄俊翰 申请人:黄明良, 黄俊翰

最新回复(0)